㈠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三角形的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思考、感悟的喜悦、彰显个性的多元化评价,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那么新课改是不是就是一味的在活动中学习,合作,探索,而忽视数学本质的学习呢?纵观之下,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教学只求“表面热闹”,“穿新鞋走老路”,流于形式。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呢?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
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在教学中就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是以好动,爱玩为天性,在学习上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吸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
情景创设的手段有很多,故事讲述、实物模型、电脑动画、演示实验、表演操作等都能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根据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
(四)根据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和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六)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适当开展小游戏活动,做律动操,都是成功的实践经验。
三、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进行学习
教学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出发。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活跃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作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四、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教材是线性的、封闭的体系,而教学是生动的、灵活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处理,设计出一个既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又更为吸引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适当的改变编排顺序的教学过程,使之成为非线性的、开放的教学。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
(二)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玩具店”的游戏。教师将5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做到情境生活化,故事化,问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需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为其所累。
五、教学应倾向于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探究性学习是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只有开放性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获知过程与成果评价才能符合多姿多彩的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需要的欲望才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将得到有利培养。
课堂小天地,学习大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提供的空间和舞台,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的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㈡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三角形的高”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高》练习课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 检测学生“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专线的垂线属”这一技能掌握情况。
2.检测学生“画指定底上的高”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高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三角形高的数量的了解情况。
3.每生课前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与一等边三角形。
4.自查“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名称,全面认识各种三角形的高,理解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2.探究高的画法,会画指定底边上的高(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除外),知道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关系。
重点:进一步理解高的本质属性。
难点:会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学具:每生一等腰三角形,一等边三角形以及三角板、铅笔。
㈢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评价 《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下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通过前面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对教师来说,要展开教学还是有困难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整堂课中有所收获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经过操作、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习得知识,并得以巩固。
一、认识内角
通过回忆旧知,引出钝角三角形,让学生指钝角,接着说另外二个角为锐角,
教师接着引出这三个角叫做这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画上相应的角的符号。师接着呈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让学生找内角,让内角这一概念得到巩固。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内角这个概念是落实得比较到位的,学生也能很快领悟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什么。
二、认识并猜测内角和
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哪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相加的和最大?通过这一问题,既引出了内角和,也抛出了猜测。在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预设。在课上,问题一抛下去,学生都说是一样的,是180度。面对这样的起点,我就接着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有的学生回答得支支吾吾,也有的学生说因为三角板上有过的,相加的和是180度。这个回答也是在我预设之内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触最多的就是从三角板上获得的,所以当学生有了这样的回答之后。我就说,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三角板,你发现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那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呢?你们仔细研究过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三、动手测量,验证猜测
在这个过程中,我分了二个层次,第一:学生量教师给的三种类型的三角形。
第二: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这是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环节这里花的时间比较多,我自己觉得课上得有点拖,也有点沉闷。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比如说他先量了二个角,最后一个角就不量了,直接用180度减去前面二个角,就是第三个角。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失去了测量的意义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说他们测量的结果是180度,导致另外一些不是180度的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在交流反馈的时候,再多加一个环节,问你量出来的三个角分别是几度,内角和是几度,这样是不是会减少一些这样的问题。
四、通过剪剪拼拼,再次验证
这一环节,我选择了直接告诉学生,剪下三个角来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如果我选用抛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些亮点。当然这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而已,其实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我电脑演示了剪与拼的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剪、拼一拼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是不会拼的,不知道三个角该怎样放。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在电脑演示的时候,如果再多加引导一下的话,可能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整堂课下来,自己也觉得上得很沉闷,由于操作活动比较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是非常集中,当然这和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如准备不充分,心里紧张,课堂气氛没能调节得很好等等众多原因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有幸听了众多教师对我的评价,使我受益匪浅。反思在自己的课中,我觉得虽然验证的过程很严密,从特殊到普遍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特别少,学生只是进行一些操作。评课教师指出,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验证,继而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一下子体现了出来。在验证的过程中,也就是方法的运用。总而言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一次学习的过程,在教案设计时,该怎么样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怎么样说好每一句话,预设好每一个环节。在听取各位教师的评课的过程中,让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当然,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在此,我衷心感谢全组数学教师对我中肯的评价,感谢他们对我的直言不讳,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使我能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去发现,去学习。(自己改改吧!)
㈣ 求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页例5。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测量、剪拼和折拼等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0。2.会用新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3.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中体现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关键:1.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0。2.难点: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和发现任意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0,并加以验证,进一步感受结论是真实、正确的。3.关键: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0。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借助等腰直角三角形初步感知内角和。教师:(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这是一个三角板,有几个内角?【3个】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1=45°,∠2=45°,∠3=90°】三个内角一共多少度?【 45°+45°+90°=180°】2.引出课题。教师:把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3.加深印象。教师:我们已知一副三角板其中一个内角和是180°,那么另一个呢?【出示另一个三角板】它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 180°】为什么?【∠1=300,∠2=600,∠3=900,300+600+900=1800】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观察与猜测。教师:这三种特殊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0,1800是一个什么样的角?【生:平角】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那么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展示大小各异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有没有规律呢?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一样呢?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猜一猜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呢?还有钝角三角形呢?(板贴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来分类,就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教师:现在大家都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要判断猜得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启发学生通过测量验证猜想结果)怎样量?再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拼】怎样拼?【生自由说】可以分别把三个角剪下或撕下拼在一起,还可以怎样做?【折】怎样折?折几个角?【生自由说】可以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成一个什么样的角?【平角】(板书:量、折、拼)愿意尝试吗?【激励学生兴趣】提出合作要求:四人小组合作,选择自己能够做到或者愿意尝试的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测量验证的同学将所测量的度数填在相应三角形的表格中,算出内角和。【展示表格引导学生明确要求】愿意尝试“拼”的同学可以看看书本P85的介绍,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平角,采用“折”或“拼”验证的同学看一看能否用得上。每个人都要验证三种不同的三角形,三种三角形验证完后再小组交流验证结果,按照屏幕上的步骤说一说。比一比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出示验证提示:⑴你选用什么三角形,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⑵经过操作得到什么结论?2.动手验证。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各种验证方法同时进行】3.汇报结果。⑴测量。①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②组织学生汇报。③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发现什么?(学生测量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多数是180°,但也有的是比180°小一点或大一点。)由于测量工具的误差,和制作的三角形不够标准,造成结果有偏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固定的值,应该是多少度?【1800】⑵折: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找准角两边的中点,并沿边上的两个中心折角,再折其他两个角时也应这样做。 ⑶剪拼或撕拼: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成平角如下图。或者学生可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依次画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平角。 4.让学生拿起手中的三角形,让全体学生可以看到形状不同的、大小各异的许多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0。教师小结:不管三角形有多大,它的内角和总是1800。教师:同学们通过了自己动手操作证明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刚才大家采用量、折或拼的方法验证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4.看书反馈质疑: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本P85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书,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教师巡视质疑)教师: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我们可以利用定理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利用这一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三、应用延伸,解决问题1.求出下面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列式计算) 教师:你会做吗?怎样想?小结: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减去已知角的度数和可以求出一个未知角的度数,再看下一题。【独立思考之后再同桌交流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方法。直角三角形求未知角度数的时候:第三个图还可以怎样想?】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列式计算)【P88的第9题】 教师:看图,你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内角有什么特征?小结:要求特殊三角形某个角的度数时一定弄明白这个特殊三角形内角的特征,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解题。 3.请给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打“√”。⑴ 400 700 650 ( )⑵ 600 800 400 ( )⑶ 350 1000 550 ( )⑷ 900 480 900 ( )⑸ 300 1200 950 ( )【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启发学生通过第⑶⑷小题明白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最多有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4. 一块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0。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指名指出拼成后的三角形,并指出三个内角。教师启发后小结:无论怎样拼,只要拼成是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0。5.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填一填。
教师启发后小结:无论怎样折,只要折成是一个三角形,内角和也都是1800。【引导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不因拼、折等图形变换而改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㈤ 怎样教学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
《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设计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8册第135~136页,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练习三十一的第1~3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美术: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设计
美术: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设计 课题:画三角形的物体(记忆画) 两课时 教材分析 画三角形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比方形物、圆形物较为少见,但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物体还易于认识的.因此,画.·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性.2.让学生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的不同对三形进行分类.教具准备:三角板,红领巾、小旗、自行车等含有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木框,电线杆、三角形房架模型,木条,小...·《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教材第135-136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一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意义.2.结合实际,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第三单元: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第三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28、29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2、让学生学会根据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º 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㈥ 小学数学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思路怎么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内,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容立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特性。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㈦ 求关于小学三角形的全部知识
三角形的五心:
1、垂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交于一点,这点就是三角形垂心。
画法:以三角形ABC为例。先画AB边上的高,分别以A和B为圆心,分别以CA和CB为半径画弧,交于M和N两点,过M和N两点的直线就是AB边上的高线;用同样的方法画出BC边上的高线,这两条高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垂心。
2、重心: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画法:以三角形ABC为例。先找AB边的中点,分别以A和B为圆心,分别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这两点的连线与AB的交点就是线段AB的中点,这个中点和C点的连线就是AB边上的中线;用同样的方法画出BC边上的中线,这两条中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重心的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的距离的2倍。
3、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的外心。
画法:以三角形ABC为例。先画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用同样的方法画出BC边的垂直平分线,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4、内心: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内心。
画法:以三角形ABC为例。先画内角A的平分线,以顶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边和AC边于M,N两点,再分别以M,N两点为圆心,以大于MN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交于一点,过这点和A点的直线就是内角A的平分线;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内角B的平分线,这两条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内心。
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5、旁心:三角形相邻两外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旁心,一个三角形有三个旁心。
画法:参照内心画角平分线的方法。
旁心的性质:三角形的旁心在第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