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方法是什么
学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方法是什么?我觉得如果要在小学教学中有所建树,当然必须要有好的教育方法,但是最起码一条,对孩子必须有爱,爱是教育的基本必须全身心投入。
Ⅱ 有小学教育考研的资料吗,824,333的历年
你是准备考哪个学校的小学教育的研究生呢
333各个学校都是自己命题 单独院校的真题还是很难找的 现在倒计时还有19天 需要做题 完整的做模拟卷了!
Ⅲ 南师大小学教育834小学课程与教学真题或者笔记重点,本人跨专业考试,到现在没看专业课,求大神帮助
建议到文汇汇南师大看看哟,有资料和真题,或者咨询现在老师
Ⅳ 815小学课程与教学是哪一本书
前者好
全面系统地复介绍了制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注重吸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力求体现科学性、新颖性、可读性。全书分为11章,内容涉及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方方面面。各章均包括内容摘要、学习目标、正文、思考与讨论、研究指南和参考文献六部分。其中,研究指南又分为研究现状、方法指引和参考课题三项,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Ⅳ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通常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通常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是:
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1、定义:教师主要运版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权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具体实施形式:
⑴讲解教学方法
⑵谈话教学方法
⑶讨论教学方法
⑷讲读教学方法
⑸讲演教学方法
Ⅵ 南师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复试科目,需要准备什么书
南京抄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袭(教育硕士)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3学校管理学或824计算机综合或825小学课程与教学或826科学技术概论或827 学前教育学或828 职业技术教育学。
Ⅶ 小学教育学哪些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设计等。
1、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它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2、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
3、逻辑学
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指导人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原则性的一门极为重要的科学,纯粹理念就是人类大脑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
4、普通话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 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5、教师口语
《教师口语》再版,说明"教师口语学"研究势在必行,前景光明。要开好"教师口语"课,必须加强"教师口语学"研究,必须建立"教师口语学"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已成为近年来广大口语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识。
Ⅷ 简述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标准
社会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及素质教育理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强调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承认每个人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力争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发展,重视每个人的不同发展。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并强调每个人的均衡发展,促使每个学生态度、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能得到良好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于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主动而富有个性;教学过程是创设情景、协作会话、合作学习、意义构建等;教学媒体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
社会心理和教育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认为,适应是特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来说,适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疾病所有表现都和适应不良有关。著名的心理学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强调对人的尊重、人的情感、价值、自我实现、人际关系、接受与被别人接受、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真实感受、体验和经验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