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中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中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20 03:02:13

① 如何开展国学特色教育

(一)要树立正确的方向
所谓方向问题,也就是在学生中要抓好哪几方面的教育问题。
1.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五千年的进程中,我们的先辈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革命性和创造性的民族,在历史上虽然有分有合,那只是民族间的内部斗争,是改朝换代的问题。在近代史上,针对列强的侵略,救亡图存的斗争风起云涌,保住了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尚属罕见。中华民族今天又以英勇的姿态屹立在东方,中华儿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着创造性的工作,力争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多做重大贡献。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树立民族自豪感的主要教育内容。
2.树立学生修己安人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把教育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以修身为本,扩而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尊老、扶幼、关心残疾和孤独群众的种种措施和行动,都成为历代仁人志士所遵循和追求实现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思想。要与民同乐;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上》);把孔子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等等。所有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推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公民素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全部中华经典,特别是儒家的经典,几乎都可以用来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和道德修养。中国有着人文教育的传统,文与道是结合在一起的。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应是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示范。《弟子规》是根据孔子的训示编写成的一部青少年的道德经。今天所以对它特别重视,就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高公民素质。
4.加强“和为贵”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和平外交政策的认知
用中国儒家传统的“和为贵”思想和“王道”精神,以及《墨子·公输》篇中止楚攻宋的故事等,来对学生进行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关系的教育,也应视为青少年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在近代,中国曾经受过帝国主义列强无数的侵略和压迫;在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更备受日寇的残酷压榨和蹂躏。中国今天站起来了,并屹立于东方。我们多次强调我们再强大也绝不称霸,绝不会以邻为壑,也绝不会以自己的国体强加给别人我们尊重每个国家根据人民的意愿结合本国的实际来选择自己的国体和政体。我们实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坚决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用以上所述,来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思想,也应视为国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
(二)要回归原著和原意,不要任意发挥和臆测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讲授国学的禁忌。教授国学常常会遇到对古文释义和解读的难题,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古至今,不乏实例。为此,就需要力求回归原意,从多方面去寻求根据,从作者的整体思想去求得解答。如孔子关于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的释义:当樊迟向孔子问“仁”时,孔子简要地回答是“爱人”;但孔子在他处还讲到“泛爱众,而亲人”(《论语·里仁》),说明爱是有差等的。另外,还讲到“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说明爱是有原则的。并在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并强调指出:“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因为孔子对“老好人”“乡愿”,是批评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儒家讲“爱”是有原则、有差等的,这同墨家所讲的“兼爱”是不尽相同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儒家所讲的“爱”是可行的,墨家所讲的“兼爱”是一种理想,无法全部实现。但都可以供我们今天在大讲“爱”时作参考。从以上例子中,说明要读懂原著,有的是煞费功夫的,不能任意臆断,需要对原文做深究和全面的研讨。“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做法,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三)不应打乱中小学的教学计划
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应是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做些补充,除课内进行外,应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或早读等见缝插针地来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校本课程”。总之,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越俎代庖”。学习国学也不能代替学习西学,学文更不能压缩学理,否则将得不偿失。必须明确在中小学中,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中时所学的数、理、化、生,是今后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而后再行补学是很难的。这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人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把古与今、文与理、中与外做好全面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四)要去粗取精
国学经典是历史的产物,其中的精华具有普适性;它既然是历史的产物,有的就难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甚至还有明显的阶级性,因而教授国学必须有选择、有分析,而且要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孔子所讲的“孝”中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一章。“不远游”今天已经做不到,但“游必有方”还是可行的。子女远去,应当有个固定的正当的地方,在外面要同父母多一些联系和慰问也是应该做到的。至圣先师孔夫子留给了我们极为丰富的宝贵历史遗产,但也不能要求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普遍真理,如他所讲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在特殊的背景下,这样讲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适用于今日,置之可也,又何必为这个问题去争论呢?
(五)妥善处理诗文学习中背与讲的问题
在国学的教授中,长期存在着背与讲的不同使用的关系问题。列宁在批判旧时学校的缺点时,用了八个字“呆读死记,强迫纪律”。这确是旧时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点。儿童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特点,有的背过的东西,可以终身不忘。因此,让儿童背一些诗文,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逐步加深理解是可以的。但也应当做到尽其可能做些结合学生实际的讲解,以防止“呆读死记”或出现“张冠李戴”之弊~

② 中学国学课教案范文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③ 弘扬国学教育的计划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活动,是一项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诵读学习国学经典的活动。在学习与背诵中亲近国学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
一、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一是能让学生吸收具有传统价值的国学经典,自幼陶冶情操,让学生敦厚好学,通达事理。
二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集中,0—13岁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90%的记忆力形成,如果在小学阶段注重开发,可一辈子终生受益。
三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记忆一些永恒的国学经典作品,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形成浓厚良好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二、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重点工作
全学年紧紧以“读优秀经典国学,行中华传统孝道,做现代文明使者”活动为主线开展好国学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对楼道走廊教室进行美化。体现庄重、典雅、系统,有明显的古风古韵。
二是对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大课间乐曲、午餐前的播音进行美化,使之配以合适的古诗词。
三是示范教学,教师开展国学示范研讨活动,提高国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是开设课程,计划学习
(1)国学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组织经典诗词每周一诵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2)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要求每一节课除了读准原文读音,引导少儿诵读之外,还要增加“故事”和“拓展”两个环节。“故事”部分讲述课文相关典故,“拓展”部分着重课外延伸,主要是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结合起来,与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及日常要求的德育常规结合起来。
(3)思想品德课要加入国学启蒙教育内容。学习内容依据学期总体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选择《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扩大品德课的教育影响。教学重点放在明理和导行上。
(4)拓宽国学课类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诵读指导课、国学故事课、国学欣赏课、诵读汇报课等。
(5)主题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学校艺术节、报告会、家长会等途径,开展多种多样以国学经典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6)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日、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传统美德,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努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三、国学教育常规工作的评估与考核
一是将国学教育课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中,统一备课要求,统一教学进度计划,按照要求将国学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学校加强对国学教育活动的考核,坚持对每周诗词一诵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估,根据各班领诵情况评估学生诵读效果,并以加分考核的方式记入语文教师综合考评中。
三是规范对国学教育总体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学校将根据巡课情况、日常教学开展情况、国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国学学习效果考核,每学年以展示活动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情况总结表彰。
学习诵读国学经典意义很大,是一项细致、复杂、长期的教育活动,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有耐心、有信心、有计划地按照学区、教体局的要求落实好每项工作,为学生“塑造高深灵魂,奠基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 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老百姓国学教育理念:
安全大于教育,
健康大于学习,
国学大于知识,
快乐大于成绩,
好习惯才是硬道理。

阅读全文

与中学国学经典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