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学六年级等量关系式,
肖梓复菁,你好:
1)甲.乙两车同时从制相距360KM的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等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方程为:(X+40)×5=360
2)一根铁丝可以做一个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现改做一个长Xcm,宽15cm的长方形.
等量关系式:(长+宽)×2=原正方形的周长
方程为:(X+15)×2=25
Ⅱ 小学数学等量关系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版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速度×时间=路程权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本金*利率=利息
单价*数量=总价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每份数*份数=总数速度=时间*路程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植树问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是:间隔数×每个间隔的米数=一共的米数;
锯木头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锯的次数×锯一次用的时间=一共要的时间;
爬楼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楼梯的级数÷每两层楼之间楼梯的级数=楼梯的段数。
敲钟问题的主要关系式是:等待的次数×等待一次用的时间=一共用的时间
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
合格率=合格/总数
Ⅲ 小学四年级数学等量关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等量关系有路程等于时间乘以速度。
Ⅳ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3、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相关计算,为新知做铺垫.)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与良好的听课习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 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动脑提问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3: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3.
例3: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以旧引新,借助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的意思,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学习解题方法,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同时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3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 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1、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2、做一做1题.
3、某食堂今年冬天买了1000千克白菜,已经吃了60%,还剩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拨高训练的过程,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六、 布置作业.
把今天的收获写在日记本上.
(设计意图:通过写日记,对课堂上的的收获有一个在回顾、梳理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方法条理化,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
方法一: 方法二:
现在图书册数=原有册数+增加的册数 现在图书册数=原有册数×(1+12%)
1400×12% 1400×(1+12%)
=168(册) =1400×112%
1400+168=1568(册) =1568(册)
答:现在有图书1568册. 答:现在有图书1568册.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根据在分数应用题里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解题思路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板书设计时没有把关键地方用红笔写出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肯呢个不太深刻,学生在计算较大的数字乘百分数时,速度慢,方法与技巧选择欠妥,有待于加强训练.
Ⅳ 小学四年级解方程教案
教案一:
方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怎样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等号两边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教 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
学 法:讨论法,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天平(8个)、小黑板 。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两个小朋友的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就是平衡,今天我们就用到一种称量的工 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时,托盘就会平衡,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组的天 平。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交流自学情况 (一)读课本66页,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各题。 1、天平左边的托盘里是( ),右边的托盘是( ),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了,那么两边( )我可 以用这样说( )+( )=( ),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是( ) 2、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 克,我可以这样说( )×( )=( ),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那么( ) 3、一个装有2000毫升水的铝壶可以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水杯,我可以这样说( )+( )=( )用z表示热水瓶 的盛水量,那么( )
(二)、小组展示成果, 探究目标一:方程的意义 上面的等式的共同点( ),什么叫做方程?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三、点拨升华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达标检测
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的1.5倍除以1.2,商是0.25. (2)从30里减x的2倍,差是14. (3)50减去5的差,再加上4个x,结果是61. (4 )x个2与x的5倍的和等于x的一半.
2、完成89页练一练第1、2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开了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设计: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
2、学会检验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检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兴趣
1、(小黑板)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或“=”。
24×5()25×454+6()6078÷3()78×3
50×18()5×18031-3×5()1623×9+1()23×10
程序:
A、先口答什么号。
B、(板书如下)把这6个算式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
24×5>25×454+6=60
78÷3<78×350×18=5×180
23×9+1<23×1031-3×5=16
得出概念:(板书)用“=”连接,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那么这些左右两边不相等的式子,当然就叫不等式了。
2、(投影制成复合片)下列式子中有几个等式?
45×2<1009999-9991=87=6+1
X+18=2034+5×7240÷X=10
程序:
A、说出哪些是等式后,揭去不是等式的式子。
B、(板书)把这四个等式分成两类,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X+18=2040÷X=10
得出概念:(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突出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
3、(投影)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手势表示)
35-X=1284÷12=74-X>3269+X=24×564=X+60X÷5
4、(板书)方程中的不知数X等于多少我们能把它求出来吗?比如上面的例子:X+18=2040÷X=10中X等于多少?(板书解出来)得出:(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书面练习)判断哪个是方程的解?P22练一练3。
6、我们以前学习的求未知数X的值其实就是解方程。怎么解方程大家会不会呀?我们再学一点大家不会的,哪就是写出解方程的检验过程,写检验过程有它特殊的格式,我们应认真学好。(板书上面其中一题的检验过程)
“检验:用X=4代入原方程,
左边=40÷4=10,右边=10。
左边=右边,
所以4是原方程的解。”(注意讲清各个步骤的含义)
三、反馈矫正
1、(板演)P22试一试。
2、(课堂作业)P22练一练2。(注意:写出检验过程)
3、(小黑板)看图列出方程并求解。(内容同《作业本》P19D3)。
四、评价激励
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四个概念,(复述概念)并掌握了检验的书写格式。
Ⅵ 小学的等量关系
常用等量关系式: 1、①加数+加数=和 ②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差+减数=被减数 ③被减数-差=减数 3、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 商×除数= 被除数 ③被除数÷商=除数5、①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②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③(被除数-余数) ÷商=除数 ④(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6、①大数-小数=相差数 ②大数=小数+相差数 ③大数-相差数=小数7、①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②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③几倍数÷倍数=一倍数8、①速度×时间=路程 ②路程÷速度=时间 ③路程÷时间=速度 9、①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②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③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④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10、①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②船速+水速=顺水速度 ③(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④(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11、①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②追及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 ③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12、①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③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3、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总价÷数量=单价 ③总价÷单价=数量 14、①总数÷份数=每份数(单一量) ②总数÷每份数(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③每份数(单一量)×份数=总数(总量)(正归一)15、植树问题 (1)直线植树 ①距离÷树间距+1=植树棵树 ②总距离÷(植树棵树-1)=树间距 ③树间距×(植树棵树-1)= 总距离 (2)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①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②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3)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16、①总数量÷总份数 =平均数 ②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③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17、比和比例 ①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③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18、几何图形的周长(C)和面积(S)公式。 周长:(1)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字母公式:c=(a+b) ×2 ②长方形的长=周长÷2 -宽 字母公式:a=c÷2-b ③长方形的宽=周长÷2 -长 字母公式:b =c÷2-a (2)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a×4 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字母公式:a = c÷4 面积:(1)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②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字母公式: a = s÷b ③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字母公式:b = s÷a (2)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a = s÷h ③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字母公式:h = s÷a (3)①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②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字母公式:a = s×2÷h ③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h = s×2÷a (4)①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2 字母公式:s=(a+b)×h÷2 ②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字母公式:a = s×2÷h-b ③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字母公式:b = s×2÷h-a
Ⅶ 小学五年级数学 方程 写等量关系
女生人数×2+6=男生人数
解:设女生有x人
2x+6=48
2x=48-6
x=42÷2
x=21
总人数:21+48=69人
Ⅷ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等量关系式
肖梓菁,你好:
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60km的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内x千米,乙车容每小时行40千米.
等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方程为:(x+40)×5=360
2)一根铁丝可以做一个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现改做一个长xcm,宽15cm的长方形.
等量关系式:(长+宽)×2=原正方形的周长
方程为:(x+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