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数学教学论任务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任务一

发布时间:2021-02-22 17:17:59

1. 什么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毕业论文题目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请问这篇论文应该以一个什么思路来写呢,大致应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需要阐述哪些问题,大体的格式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多多帮助! 但这个论文重点不是数学教学那么宽泛的范围,而是集中在概念教学上面想一想你们是否重视数学,喜欢数学。然后再想应该怎么提升数学成绩,提高对数学的重视。然后再写你对数学的看法与观点。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 小学数学论

1.A

2.C

3.C

4.B

5.C

6.C

7.D

8.A

9.D

10.A

11.C

12.B

13.B

14.D

15.C

一,简答题
1..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
2.数学内学习容 ,数学问题, 数学联想 ,数学障碍 。

3. 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大象找答案小程序有
【多选题】小企业主在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之间进行抉择,其主要影响因素版有()。
A.企业发展权前景
B.企业的潜在获利能力
C.企业组织结构
D.融资风险
E.表决控制权
【答案】BDE

【多选题】小企业在进行人才选聘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尽量降低选错人的概率,这些原则包括()。
A.德才兼备
B.经验至上
C.不拘一格,能力至上
D.内部优先
E.量才适用
【答案】ACDE

【多选题】小企业运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产品和服务设计
B.设施选址和布置
C.生产计划和工作设计
D.质量管理
E.供应链管理
【答案】ABC

【多选题】小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和缓解人才流失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措施?()
A.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的人才内部流动制度
B.建立以业绩和效益为基础的分配制度
C.使员工觉得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成就感
D.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E.与员工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约束人才的跳槽行为
【答案】ABCD

【多选题】小企业退出市场的策略有()。
A.企业上市
B.企业改制
C.企业出售
D.企业移交
E.国家收购
【答案】ABC

4. 数学教学论如何突出培养数学教学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一切新奇好玩的事物,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且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具体来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出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有几何图形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尝试改变仅单纯讲解的枯燥教学模式,运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胶水以及安全剪刀等,和学生一起动手搭建所学习的几何体,并在搭建的过程中将课本中所提到的几何图形的边、角、面的各种特点穿插讲述出来,从而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所思所想,运用手中的纸板搭出自己所想象的任何几何体,让学生的学习不单单局限于数学课本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者,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领悟能力以及学习水平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开展前要多与其他任课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交流,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促使情境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更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计量单位克、千克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学生称体重,并用千克做单位记下自己的体重,并布置学生回家问自己父母体重是多少千克的小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

5.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网上在线作业04任务参考

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

(1) 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 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动力特征表现:
(1) 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 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 教学过程的外部
动力
(2) 教学过程的动力特征: 方向性、 动态性、 转化性、 强度性多样
性、 差异性
基层工作的经历, 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基层学校的工作及教师的
工作生活情况, 结合这些经历, 我有以下思考:
加强过程性管理, 加大督促随检力度。 在管理的过程中, 谁都会
思考这样的问题: 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 对于基层管理单位, 大
的结果不容易得到, 所以, 抓好过程不失为管理的一种好的措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外界条件的感知性。 任何一个人,
不论年龄大小, 不论职位高低, 他都需要上级的激励, 就像现在素质
教育提倡的一样。
教学体会 :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 呈现方式灵活, 许多数学思想、 数学
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 许多数学问题
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 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
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 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 小学数学也具有
严密的逻辑性, 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 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
征。 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一、 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
的综合性能力, 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数学能力。 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 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素
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综合
性、 整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素养与数学课程的 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
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 设计数学教学, 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
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认为, “素养与知识(或认知) 、 能力(或技
能) 、 态度(或情意) 等概念的不同在于, 它强调知识、 能力、 态度
的统整, 凸显了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重要, 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
及行动与学习。 ”
二、 数学素养的教育价值
数学素养, 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 数学教
育的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所得到的数学知识、 技
能、 能力、 观念和品质的素养。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
学素养, 《标准(2011 年版) 》 指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
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 所谓数学素养
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 方法, 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
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数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也可以说数学素养
反映小学数学教学的魂, 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 体现
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以教材为蓝本,
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
学习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并主动参
与教学活动。

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
在与几位老师闲谈时,有位老师反映,他班里有位学生倚仗家中有的是钱(其父亲开了一个工厂)而不愿学习,竟然花钱雇用自己的同学为其完成作业。这不禁令我们想到一些不应该发生也是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学生为了弄到进网吧的钱而去敲诈、抢劫同学的财物,甚至伤害他人(包括自己亲人)的生命;某些人为了取得学位、晋级、晋职的需要而去剽窃他人的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等。通过种种表象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社会发展不和谐的现象与以往只重视理性知识教学、过分追求功利性而忽视人文教育的滋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民教育,要人文与科学并重,不能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既是人的两种基本需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倾向,它们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当两轮共转,协同前进,当两翼共振,携手同飞时,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精辟的指出:没有科学和现代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没有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打就垮。
记得美国中学的一位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1]
因此,培养具有高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因此说,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教学的专利,数学课程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思想,数学教学同样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
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文学通过文字描述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数学则是用一种独特的符号化语言来描述。这种语言的优越性无与伦比,主要表现在:其一、数学语言可以摆脱自然语言的多义性,用符号来表示科学概念,具有单一性、确定性,在推理过程中容易保持首尾一贯,不至于因发生歧义而造成逻辑混乱。其二、由于符号简洁明确,便于人们进行量的比较,对事物作出直接的判断,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清晰的数量分析。其三、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还表现在它能以特有的数学语言(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公理、模型理论等)对科学真理进行精确和简洁的表述。[2]
二、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随着社会的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交流与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数学以其成就(成果、方法、思想)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这种广泛的应用性,势必使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对自己、对生命有重新的认识,同时将不断丰富、深化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从这个层面来看,数学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
三、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语言,也是自然与社会联系的一种工具。数学从思维的觉度,为人类文化提供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在提高人类科学素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促进人们有条理的思考,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数学修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高尚的文化素养。[3]
四、数学是一种艺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数学没有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在数学研究中,虽然有大量表面上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然而其中蕴含着内在的、深邃的、理性的艺术因素。如数学中的公理、定理等揭示了客观规律的和谐性、对称性、统一性、简洁性,就给人们以美感。当我们创造出一种简便的方法,做出一种简化的证明,找到一种新的成功应用时,就会在内心深处激起强烈的美感,同时美是数学中公认的一种评价标准。[4]
五、数学能赋予人的创造性。开拓、创新精神是现代人文科学的一个基本素质,现代社会越来越需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中对定理、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开拓创新精神,数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另外,数学课程中数学家们献身数学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均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三)
数学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与素质的培养。把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与构建健康的人格渗透于数学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不是靠一次、两次的空泛说教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自觉性、经常性、渗透性等原则,深入探索数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和实施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体验、感悟人文思想的内涵,达到心灵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整合数学教学内容,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中介。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加工和整合,使教材更加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富有人文内涵,以保证人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一、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整合,在体验数学价值中凸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课程要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归为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由以科学为中心回归到以人为中心,即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5]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提炼生活中的素材,对数学问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以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从而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譬如:教学“白色污染(统计图表的活动课)”时,教师根据生活中塑料方便袋使用频率高,造成白色污染严重的社会现实,大胆、合理而巧妙的整合、改变教材,通过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里方便袋的使用情况(每天使用方便袋的个数,以小组为单位制成能说明一定问题的统计图表,发表自己的想法——方便袋使用后的处理方式及危害),——计算、描述(如果每个家庭每天用掉5个方便袋,1年每户可用多少方便袋?若平均每个方便袋的体积为2立方厘米,我校1000名学生的家庭1年用掉的方便袋的体积是多少?本校的操场的面积是2700平方米,这些方便袋在操场里能铺多高?)——想象、发散(假设按全国的家庭计算又会怎样?我们身边还有那些严重的污染?)等一列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统计图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深深地体验、感悟到生活中的小事,稍不注意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地球资源造成破坏,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学生通过躬身自省,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时,都要看一看是否威胁到其他生命,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二、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优势互补中凸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挖掘不同学科间的联结点、融合点和耦合点及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不同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活力,让数学的天空更加广阔和绚丽。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利用学生在美术手工课上学习轴对称图形剪纸时积累的知识因势利导,让学生做一幅剪纸作品,学生在折、画、剪等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最后从数学的角度概括、抽象出其特征。这里,教师没有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抽象的讲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而是抓住数学与美术两学科的联结点和知识的生长点、发展点,将数学课以“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民族自豪感得以增强。
构建人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性教育活动的实施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让学生受到理性教育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文阳光的沐浴,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活动的保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主、获得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变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师生关系为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合作伙伴的关系,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想的就让其自己想,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就让其自己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就让其自己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赞许、宽容及满腔爱心,使学生的身心完全处于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让他们的激情得以绽放,个性得以张扬,进而更好地促进他们人格的长足进步与健全发展。
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问题呈现的方式等等形式,积极地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其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即: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实践操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地、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来。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地、自觉地表述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学会倾听、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在不断修正和完善认识建构意义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张扬个性、彰显生命体征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愿望的过程。
三、构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是实施人文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力手段。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只重视理性知识而忽视情感,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单一取向的教学评价。这种片面性和功利性的评价束缚了学生发展的空间,是忽视学生个性成长的罪魁祸首。因此,建立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存在,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优秀的个体,并对他们抱以积极的、热切的期望,从而确立多维的教学评价标准,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的潜能,真正做到“量体裁衣”。这就意味着教学评价必须由以往的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必须由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定量评价转变为既运用纸笔测试,又运用面谈、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试等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泵” 的作用,进而凸现对人格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确立数学是一种文化的思想,并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和观念。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形成技能的同时,更能关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会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1]张画《人文的阳光》[J].《沂蒙教育》2003年第3期第1页
2、[2]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0—21页
3、[3] 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2页
4、[4] 刘忠智 张晓霞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第22页
5、[5]郑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第15页

7. 最新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

找试题答案的话,我觉得可以去电大题酷小程序找一下的,这是最近刚出不久的搜题小程序吧版,权感觉搜题搜答案还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1、美术中的数学是指()。
A、高等几何
B、平面几何
C、摄影集合
D、立体几何
我的答案:C
2、随机性检验是用来()。
A、提供加密方法
B、提供密码
C、判断密码质量的标准
D、判断密钥质量
我的答案:C
3在数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人类最早认识的是()。
A、函数
B、集合
C、数域
D、整数
我的答案:D
4、若某个密码是随机的三个数字组成的,则不同的数字可形成()个这样的密码。
A、100000
B、10000
C、1000
D、100
我的答案:C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数学教学论任务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