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政治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政治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23 05:29:21

A. 如何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是培养大学生爱国 主义情操的思想基础,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有 助于陶冶大学生心境,塑造理想人格。应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 治教育,需要依靠多种多样的方式,同时秉承批判继承、创新渗透和互补互容 的原则。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世界各国一向都非常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的价值显得格外重要。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说明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状况高度重视,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 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 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 且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 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 学生的仁爱思想,加强大学生的修养和道德,这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1.1 有利于应对文化全球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克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如价值、道德、 文化和安全等问题,必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 聚力唯有立足本土、拥抱世界,才能有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 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方能保证我国 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大学生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将所接受的外在社会规范、道德律条 内化为自身自觉的道德能动性,升华为自己的品质与信念,才算真正 达到了目的。儒家传统伦理所提倡的“内省”、“慎独”的道德修养方 法,经过批判地改造,赋予新的内涵,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可 供大学生们借鉴和运用。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发 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一定能够提高思想道 德水平,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 1.3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是学 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使 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如何做人的 文化,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中心的人文教育,便是教人做人教人求知的 最好教材。 1.4 陶冶大学生心境,塑造理想人格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植根 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 求融入与学生的对话当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 心境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 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靠多种多 样的方式。 2.1 积极利用课堂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1.1 在大学的“两课”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课 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关键在教育,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大学。目 前,在我国高校“两课”中还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这门课程,建议加入传 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 纲。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从而激励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2.1.2 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或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 化思想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开设一些选修 课,将正规的课堂教学与更加广泛的课外活动相结合。我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要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 学生,使其对传统文化形成浓厚的兴趣。 在其他学科的讲授中,也可以结合学科文化发展史,对学生进行 传统文化教育。自觉树立各学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意 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的结合,共同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任 2.2利用城市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古 迹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可以将参观这些文 化古迹作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利用高校所在城市的悠久历史和 文化积淀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3 积极营造社会环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3.1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对人格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 因素。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大学教育日益由封闭走向开 放,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强有力地冲击着大学校园, 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思想的形成。为了使大学生能 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形成全社会尊重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 化精髓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的共识。可以积极利用新闻媒体资 源,兴起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热潮。 2.3.2 校园环境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 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 精神境界,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校园文 化的育人功能,必须构筑浓厚的文化氛围,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 境。校园环境建设的内容很广泛,如营造优良而文化气息浓厚的校 风、学风,能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陶冶高尚的品质,激 励他们扬帆远航,抵达成功彼岸。 2.3.3 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 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 教育、影响和引导作用,注重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 安宁、有文化氛围和思想气息的家庭生活环境,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 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和制度建设 2.4.1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传统文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者教师队伍,能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丰厚、 学识渊博,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4.2 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对于保证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顺利、健康、有序地开展,促进新思路、新方法的提出和形成具有很重 要的保障性作用,如完善规章制度、健全领导体制、保证经费投入等。 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3.1 批判和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对待传统文化不能 全盘吸收,需要扬弃,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有益的方面。 文化也是历史的产物,在应用传统文化为今天服务时,必须根据 我们时代的具体情况在吸收的过程中加以合理地改造、创新,形成具 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 3.2 渗透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烈,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状 态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采取强 硬灌输的方式,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 方式进行。 3.3 互补与互容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前者属于历史文化教育,反映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后者属于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167 (上接第167 (南京邮电大学)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目前的现状,接着从存在的问 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从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加强推广计划的组织申报,建 设大学科技园,及安全评价体系方面来探讨高校成果转化模式。 关键词:高校成果 转化 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科研实 力不断增强,产业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大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升级,不少高校自办或与社会企业联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校 科技产业,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 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地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 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要求各高校要行动起来,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为服务区域经济而全面发展。科技成果的创造或生产已 经进入正常甚至高产的状态,在各级政府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或通过 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自主或合作开发,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 科技成果,其中不乏先进、实用并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所以,科 技成果转化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 目前的现状高校成果的立项很多是基于技术概念或产品创意,立项之前很 少作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高校科研成果大多数还处于产品概念阶 段,仅有少量已经形成样机或产品。成果的共同问题是研发过程与产 业实际脱节,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很少与实际用户进行有效沟通,最 终成果与市场所需求的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成果成熟性和 先进性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配套性差,这些也影响了转化。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研究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仍是目前我国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目前对高校而言.科研经费多 数为来自各级政府的纵向经费,但是数量有限,尤其是产业化所需配 套资金难以筹措。致使科研项目只能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导致重大项 目难以完成,大量科技成果不成熟难以商品化、产业化。 1.2 成果立项缺少市场引导,产品开发目标不明确,研发过程与 产业及市场脱节。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新者和拥有着,虽然每 年都产生大量的高技术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为低下,科研与 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目前对高校而言,科研课题多数由各级政府 “命题”,多数科研成果只要通过技术鉴定,科研工作即告结束,真正 花心思去考虑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问题的并不多,造成了应用研 究工作与现实需求相脱节。 1.3 不少高校研究人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大多数 的教师仍然固守传统单一的职业角色,重视论文和著作的产生,较少 考虑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推广性应用,导致与地方企业沟 通、联系较少。 1.4 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较重视科研的学术性而对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产生重大经济效力还没有系统、科 学的评价标准。这就是造成高校科研成果年均数量虽然激增,但满足 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却十分有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2.1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学科技园应该加强政策引导,认真研 究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加大力度申请政府产业化资金支持。加大校企 合作力度,进行技术转移,以企业为主体申报各类产业化基金,最大 限度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2.2 产学研合作,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国家现在非常重视技 术创新,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各种科研资金注重向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倾斜,注重成果的产业化。这样的导向会激 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对高新技术应用的热情。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价 值是由市场和转化双方的需求来决定的,通过市场拓展开辟融资渠 道。创业板的推出为高技术成果的融资提供了渠道,让更多的科技人 员更有信心促进高技术成果的市场实现。 2.3 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强校企之间的交 流,提高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些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 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则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 绍给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2.4 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最大限 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研究成果及时得到 转化。 2.5 完善相关的运作机制首先在高校职称评定、科研工作量化 和科研奖励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改革,要加大教育科研 项目研究和应用的考核权重。职称评定特别是在教学型教授的评定 时必须重点考虑其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情况和绩效。要改革教育科 研成果评价机制,高度重视教育实践者在各个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在 科研成果鉴定中要考虑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重视教育实 践者对其项目成果的评价意见,同时要探讨并出台对教育科研成果 应用进行科学、准确量化的考评方法 模式探索3.1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普遍较弱, 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主要靠技术输入来满足企业技 术进步的需求。高校在制定科研方向,建立新的学科,应深入社会进 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企业对科技的需求。而在科技中介的过程中,能 获得大量企业对科技需求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高校确定科研 选题,也有助于新的学科产生。 3.2 加强推广计划的组织申报。它的主要特点是依托于科研院 所、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发挥国家科技综合部门优势,引导科研院 所、大专院校科技成果流向企业、流向农村,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形成 科研推广的良性循环,是政府的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 一个指导性指南,引导企业在资金和政策优越环境下进行市场竞争; 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搭起了桥梁,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 3.3健全评价体系。针对不同高校的特点,建立健全高校分层分 类的科研评价体系;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调整和优化高校科研的评 价指标体系;依照不同类别的评价标准,公布各高校在同类学校中的 年度科研排位。 结束语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省部委等出台的政策和意 见在高校贯彻落实,高校产业改制不断深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逐 渐走向成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必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B.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难点

1.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2.禅宗:始于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标本宗旨

3.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与社会,并对之敬畏和崇拜

4.宗法制:古代为解决职权、财产分配而建立的维护世袭统治的血缘宗法制度,是由古代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时完善

5.姓与氏:姓由居住的村落或所属部落名称而来,氏由君主分封的地方、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谥号而来

6.拱手礼:双手和握,右手握拳,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的一种见面礼仪

7.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思想

8.天人合一:最早产生于先秦,经汉唐发展,由宋代张载提出的关于人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思想理念

9.四谛八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四谛,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道

10.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唉一切物类

11.厚德载物:以宽厚之道德心包含万物,对待事物由兼容并包之心

C. 高中政治课文化生活学生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活动方案

教材简析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已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为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故在本组综合性学习之后安排了这次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倾听、表达、领悟交际,从而达到听得认真,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的目的。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长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教学重难点

(重点)A尽量组织语言,大胆地与同学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B培养专心倾听,适当补充,积极提问的好习惯;

(难点)辅以文字资料或图片等展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实事求是地评价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

活动过程:
▲搜集信息

一、激趣导入,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目的。
1、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些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你们愿意了解更多吗?
3、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 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4、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想!)

二、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方案,调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1、自愿组成调查小组。(3-4人)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多个调查小组。

2、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实践调查中发现新问题。

3、填写调查情况表:









调查时间

地点

获取资料的途径

调查收获

组长 组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生活中浓浓的传统文化。】

▲ 整理信息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为我所用。

一、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1、反映生活中传统文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邮票、绘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学生归类填写下表:

活动主题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调查内容

民间工艺:陶瓷、剪纸、……

民族艺术:戏剧、绘画、书法……

古诗、春联赏析:《惠崇春江晚景》、《秋浦歌》……

风俗、风情:各民族的服装、生活习惯……

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饮食文化:当地风味小吃……

其他:……

二、选择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在这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交流信息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收集、整理了生活中传统文化的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交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自己的资料。并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三、全班交流

下面就以调查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鼓励学生用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示,如文字资料、图片、录音、现场表演等,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1、民间工艺组展示:汇报当地的剪纸艺术,也可以现场剪纸,等。

2、民族艺术组展示:通过录音听京剧、吕剧等;展示著名书法家的书法,展示收集的邮票,说说收藏的价值等。

3、诗词、春联赏析组展示:配乐诗朗诵,古诗词表演,对春联等等。

4、民俗风情组展示:介绍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

5、神话故事组展示:展示有关音像资料,学生讲故事。

6、传统节日组展示: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7、饮食文化组展示:介绍当地的风味小吃等。

8、其他:

四、学生点评:

1、各小组自我评价,说说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互评:同学们,听了其他同学的调查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谈谈你们的意见和建议。(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根据学生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有重点地、使用规范语言进行交流信息、文明交际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辩论等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专题,你还打算继续调查哪些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分小组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集”。

【设计意图:“向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于生活中去创造知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快乐生活。】

D.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内 精神。人教版新教材也浸容润着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而且特别注意选用我国优秀的 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
1 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2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 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E. 2017-2018年一年级上册 传统文化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齐鲁书社)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教学目标是设容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政治传统文化教学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