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音乐音乐新课标的体会
一、音乐新课标的要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依据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和生活乐观的态度。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因为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知道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沙锅必须承担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在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性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学内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为主要取舍标准。
(2)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赏学生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学习音乐的幸福和成功的欢愉带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3)开放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要加强音乐课程与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特别是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4)科学性。中小学音乐课程必须建立科学地反映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为普及的、普通的、音乐基本素质特点的独立、完整的国民音乐教育的科学体系。要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5)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劳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正因为有以上的一些特征,因此音乐教育要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0.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⑵ 小学音乐课,课上的收获
如何评价一堂小学音乐课呢?曾听过无数节中小学音乐课,还曾聆听专家评价对一堂音乐课的评价,综合各方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堂音乐课。
评价一堂音乐课的质量,可从七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价音乐教师的素质,首先应看教师的艺术修养如何。具体的说就是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富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娴熟而又合乎逻辑地弹好钢琴伴奏,以恰当的形象动作表现音乐等。其次,应看教师的授课能力如何。具体就是看教师有无严密、准确的传授知识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讲授能力以及进行器乐教学的能力等。第三,应评价教师有无端庄、朴素的仪表,亲切、和霭的教态,机敏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因素常常会成为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评价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教学思想,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音乐课程课标》理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二、评“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教法。
2、熟练必要的示范,创设适宜的情境。
3、围绕教学,多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
三、评“教学内容”
1、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
2、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难易适度。
四、评“教学过程”
1、体现音乐审美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其能力。教学民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师生互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
3、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
4、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5、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
五、评“学生发展”
1、音乐学习兴趣浓厚,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评价能力。
2、大胆想象、思维活跃,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
3、获得美感体验,合作分享,乐于表现,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突出个性。
4、自我调节学习情绪,较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过程保持愉悦,时有成功的感受,学习愿望增强。
5、全员、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认知、行为、情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友好分工与合作。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活跃。
六、评“教师素养”
1、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修养,理念先进,教法出新,示范娴熟。
2、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
3、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教学应变能力强。
七、评“教学效果”
1、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3、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增强,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⑶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课的反思,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写:
1、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孩子们课上是否活跃
3、通过本节课教师有什么收获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是我平时写反思时要写到的,不只是能不能帮到你
⑷ 说说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哪些收获和启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是一种声音入耳的自然的生命活动,聆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内。聆听在歌曲教学容中太重要了,聆听能让人感知,继而对歌曲有所认识,产生理解、记忆和联想,为表现歌曲奠定基础。在上述案例中能够算得上听,但谈不上聆听。试问,这样的听,听之前没有有效的问题情境,听之中也没有有意识的引导体验,听之后更没有意义地讨论探究,整节课只听这么一次,能叫聆听吗?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完成让学生“听”的任务,而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聆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