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计划怎么写
今年六月份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转变办学思想、版办学权模式和办学机制;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订单式”培养;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和学习形式,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分层次教学,推行学分制,实行开放式办学的弹性学制;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职业教育要主动贴近产业,服务经济建设。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结合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决定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文化课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具体办法是:
一、文化课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和考核,即:
对口升学类,此层次文化课要严格按照部颁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再制订相应分层教学计划,为学生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奠定扎实的文化课基础。
就业类,此层次教学的目标是就业,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的教学上,文化课要减少数量和降低难度,注重实用。
二、就业类文化课教学要求:
语文、数学分层教学计划(就业类)(具体见附件);其他文化课已采用省编教材或低难度版本,在此不再制订相应分层教学计划。
B.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第一节课教案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研究。其目的是为职业中学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为职业中学课程改革推波助澜。【关键字】 职业学校 课程改革目前,从普通高中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浪潮在迅速向前推进。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为农业与农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一决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依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调整、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并通过这些优质服务来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壮大,即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服务功能、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这一课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到了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一、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即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造就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其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我认为有四层涵义:一是会计人员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二是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会计人员在完成特定具体任务时体现出来的;三是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会计人员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具体就业弹性,这种能力是现代社会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劳动者个人的调整,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四是这种能力更是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也是中职会计教育最应关注的一种能力。二、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操作能力差、适应性差、灵活性差、创新能力差等。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源每况愈下等。这里我仅仅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本人认为,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未将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到课程建设中来 在会计专业课程当中,除了《审计》外,其余均很少涉及职业道德问题。而近几年来的一系列会计丑闻,深刻地揭示了丧失正直、不讲诚信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力成本。我们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初、中级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会计业的诚信问题。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却缺少这一培训、教育。我们有理由认为,会计人员水平越高,若其职业道德缺乏的话,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将越大。(二)整个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的课程体系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未从职业本质出发,而是从学科派生出来。在我国,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主要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从而使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学校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同时,我国的课程体系改革也一直是知识添加型,我们课程改革的处方就是添汤加料。这种增加新课、改造老课的做法,使课程设置越改越多,原先的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增添了专业课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呼应等新问题。另外,课程体系中也未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潜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其人生的自信。(三)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目前会计专业从课程设置上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结合我自身的教学体会,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在毕业前夕两个星期做模拟实习,最后给出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我感觉是在做表面文章,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做上一遍,而更多的学生就直接将他人做好的作业抄一遍就算了事,这能提高动手能力吗?再说到单位实习,目前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基本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将学生向社会上一推了事,虽说要求学生开具实习证明和实习单位意见,但水分还真不少,假证明、假意见现象严重,广大职校往往视而不见。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能提高吗?(四)外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知识教育相分离 传统中职的外语教学,分成两个部分(或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往往和中职的专业知识有很大的距离。基础英语往往重视的是语言理论。所选的课文题材仅涉及一般的常识。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几乎不能学到本专业的词汇、表达方式以及专业知识。而到了学习专业外语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时的外语教学题材对学生来说已不是新的知识了。所以学生还是为了学外语而学外语。这种外语教学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情况,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外语的动力,不能激发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学生,甚至参加了工作多年的人,往往抱怨学外语没有用处,浪费时间。这就是许多学生把学习外语看成一种额外负担的一个原因。所以中职教育的外语教学如果继续沿袭这种做法,必然会走向死胡同。三、改变目前现状的思路——新一轮课程改革 为解决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必须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应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在入门课程《基础会计》中加入“职业道德”一章内容,真正体现教学中德育为先的理念。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事业以诚信为基、做人以踏实为本的会计专业人才。(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我认为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作为职业院校,首先要进行会计职业分类,制定出会计职业标准,并在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媒体,然后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体系实施培训、考核,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为此应改变以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编制方法,建立以行业和系统合作编制校本课程的制度,吸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进入课程编委会参与课程的编制,这样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满足企业用工的实际需要。具体设想是:以零基法来设计课程,不以原有的课程体系作为根据和基础,一切以零为起点去考虑,推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实质是学习套件,即在学习的单元库中,根据特定的目的、学习者特定的需求选出合适的学习单元。不同的模块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模块课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点:开放性、具体性和激励性。同时在会计课程编制过程中应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等,每一分析的结果都与课程中一定的目标相对应,从而使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型(Knouledge-based)向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具有创造性与管理渗透性的知识结构。(三)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手、眼、脑并用,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作为会计专业,实践课至少占1/3。同时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达到看不出某节课究竟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为此中职学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推行产教合作模式,采用“双元制”教学方式 “双元制”就是校企联合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事实证明,“双元制”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知识面广、基础扎实,而且技能高、动手能力强。这不仅对学校有利,对企业更有利。因此,应面向社会大力办“双元制”中职教育,一方面迎合了企业对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是由于校企联合办学目标很明确,针对性强,教学中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操作技能,因此深受企业的欢迎,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办学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物力资源——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场所和技术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把中职教育办得更好,而且还减轻了学校的办学负担。此外,从各类中等职校现有的教学软、硬件条件来看,大都基本具备了办“双元制”中职教育的条件。尽管也有不完善之处,但只要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改善办学条件,“双元制”中职教育是完全可以实施的,而且肯定会办好。2、加强实验室建设 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任务繁重,仅靠校外实习是行不通的,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在校内完成,这就必须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基地。实践证明,通过大规模建立校内基础实习基地和系列专业实习基地,改造和更新实验室,可大大强化会计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应重视“会计模拟”实习环节,配备各种会计模拟教学工具及设备,建立较规范的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室。为提高会计模拟实验课的质量,专业教师应精心设计会计模拟课题,并伯数字和大写数字的基本功开始,在模拟实验室实地进行票据处理、会计分录、模拟记账、出报表等教学实践活动。此外应建立几个高水平的现代化的财经实习教室,配置最先进的微机,并全部进行了教学联网,专门用于系统的财会电算化培训和学校的电算化教学。并引进当时最新的会计电算化模拟软件,让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实习。设计配套练习册,指导学生从练习在账页上写标准的阿拉伯数字。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职业学校的教师的教学观应由教师的“单一型,绝对权威型”向“一专多能型、行为导向型”转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大脑风暴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及模拟教学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培训其终身学习能力。其次。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中职的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又要掌握教育规律,必须具备“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再好的设备也只能是一堆死东西。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采取外聘、从企业中选聘、派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让每个教研室成为研究室,让教师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从而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任何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努力。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和积极性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的根本所在。因此现阶段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对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四)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入WTO,我们的中职生毕业后至少能看懂外文的会计报表及本专业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向。为此,针对目前现状,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就是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本学科中最好的教材(包括外文或中文教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在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掌握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的技能,使学生能把握本专业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具有适应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同时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外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也可使教学适应当前及未来就业市场的要求,培养能应用外语进行工作交流的学生,是新的就业市场环境对财经类专业教学的新要求。我国财经类的许多专业理论和原理都是借鉴和引自国际上的成熟和先进的理论。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理论在不断的调整、发展和完善。所以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以后,也可以具备在工作岗位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实现双语教学是从实质上提高我国专业工作人员外语水平的根本方式。对于绝大多数非外语专业的人员来说,衡量他们外语水平的是他们应用外语在工作中交流的能力,或应用外语在专业上学习新的知识进行自我提高的能力。要提高这种外语的实际水平,就必须在学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双语教学则有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专业课教师应重视并上好第一堂专业课非常重要。基础会计课是财会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中职学生学习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入门课,因此,上好开学的第一堂课就非常重要。第一堂课如何上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喜欢自己的课,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的心愿。那么怎样才能上好第一堂基础会计课呢?我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节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精辟地展示给学生看,把自己从事财会教学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同学一起分享,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1思想上高度重视,备好第一堂专业课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本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本,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备好每一堂课。然而有的专业课教师从思想上不重视第一堂课,简单介绍几句,让学生自己看书,或一上来就开始上新课、讲概念、讲公式、让学生觉得枯燥,听不懂,这样适必给以后的教学开展设置障碍。新学校新学期的第一堂专业课应该如何上呢?
臣魁
喧哟
C. 中职学校健康评估教学计划怎么写
①校园网
②教学用计算机
③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料
3.专业与课程
3.1专业规划版与专业设置权
①专业规划
②规划执行与成效
③专业设置与调整
★3.2人才培养方案
①人才培养目标
②课程体系
★3.3课程建设
①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②课程资源
4.过程管理
★4.1教学管理
①教学管理制度
②教学管理队伍
D. 中职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中专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制定依据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省教育厅关于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国家职业标准》、《2010年教育部中职专业目录》。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悉国家法规和经济政策,熟练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物流活动操作和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物流员的职业技能;同时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说服能力,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进取精神和创业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业务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传统或现代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配送业务、营销计划、客户服务、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等作业层人才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
2.初步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
3.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入库和出库的基本作业程序;
5.掌握盘点作业的基本工作程序、内容、方法;
6.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物流营销的各种方法;
7.掌握物流业务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8.了解条形码技术知识、POS系统知识、RF技术知识、EDI技术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发布的能力;
2.具有填制、识读、制作和修改运输单证和规范填写仓储作业各类单据的能力;
3.具有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4.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
5.具备商品验收、分拣货物、出货检查、货品包装等作业的规范操作的能力;
6.熟练操作仓储作业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并具有上述设备养护知识与能力;
7.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合作协调和应急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共1046学时)
1.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社会的生活与消费、收入与支出、生产与营销、投资保险的生活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正确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创富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懂得诚信、合作和维权,学会理财,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追求正确的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共同价值,引导学生创造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享有幸福的人生。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19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1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18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10.综合理科(7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作用和发展趋势,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及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基本概念、方法、理论及其应用,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引起的新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11.心理健康(36学时)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专业技能课(必修部分)(共792学时)
1、物流基础(108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停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的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2、市场营销(72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营销基础、营销概述、营销市场调研、营销产品与定价策略、营销的分销策略营销广告策略、营销客户管理策略等基础知识,熟悉网上专业化推销流程,掌握网上推销的技能、技巧。
3、物流运输(72学时)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着重讲述各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及其业务、公路运输及其业务、铁路运输及其业务以及集装箱运输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现代物流管理在各个方面应用与实践,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和新理论。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物流配送(72学时)
本课程采用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了配送概述、配送中心规划、配送方案设计、订单处理与备货作业、储存管理、流通加工、包装与包装技术、拣货与配货作业、送货与退换货处理、配送服务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业务纯净考核。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与功能,熟悉配送中心的各项基本业务,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将物流活动中的各项基本业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综合开展物流配送的活动。
5、仓储管理实务(72学时)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既讲授仓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又讲述仓储管理的实务,应用与综合性较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仓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明确仓库的布局和结构、仓库设备的配备,掌握仓储经营管理、仓储商务管理、仓库保管作业的流程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特殊货物仓储管理。
6、物流设施与设备(72学时)
物流设施与设备授课对象是物流专业学生,本课程主要讲述普通货运汽车、专用汽车、起重堆垛机械、装卸搬运机械、连续输送机械、仓储分拣设备及辅助设备、水运设施及铁路车辆、集装箱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把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7物流员考证(108学时)
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采用指定教材与大纲,为学生参加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考试作准备,教学内容与要求完全遵循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修完本课程后,即参加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考试。
8、物流法规基础知识(72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法律法规概述,物资采购、货物运输、仓储、包装、货物装卸与搬运、流通加工、物流配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法律法规,以及在物流活动中涉及的货物运输保险、海关、信息网络管理等法律法规。
9、电子商务基础(72学时)
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电子商务产生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流程及模式、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活动意义,为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10.基础会计 (36学时)
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借贷记账法及经营过程的核算项目,了解成本核算的定义、程序及会计报表的内容,初步具有在商务活动中进行经济核算、成本核算的能力。
11.Internet应用(72学时)
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互联网产生至今的各种基本服务及新兴服务及相关软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软件操作以及有关的背景知识,对互联网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
(三)专业技能课(限选部分,网络营销252学时)
(1)网络营销应用与策划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战略分析与策划、网络市场调研策划、网络营销的商务模式、网络广告策划、网络公共关系与客户关系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营销的相关技术、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训等内容。促进学生实际的网络营销的策划能力。
(2)网络广告
通过学习掌握网络广告心理、网络广告创意、网络广告策划等,并辅以案例剖析。以及网络广告的发布与代理、效果评测、法律监管的了解提高网络广告效率。
(3)网上商店运营与管理
主要掌握内容是电子商务与网络零售概述 、职前准备、网店日常运营管理、网店工具的运用、商品拍摄与网店美化、网店推广与营销、物流与配送、淘宝商城。
(四)专业技能课(任选修满学8分)
1. 商务礼仪(36学时)
本课程侧重于商务活动中交际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介绍和分析,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是非分明、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及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2. 普通话与口才(3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知《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理解普通话和口才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作用,纠正自己方言中声母、韵母、声调的错误和缺陷;掌握儿化韵、轻声词的读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掌握朗读、演讲的技巧;掌握正确的说话原则;熟练掌握本行业的服务语言。
3. 公共关系(36学时)
介绍公共关系在商业活动中的功能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了解基本的公关手段和方法。通过公关案例和公关实践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公关能力。
4. 客户关系管理(3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CRM系统的构成、CRM系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商务活动、实施CRM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理论
教学 实践教学
(内容/周数) 入学 军训 毕业 教育 考试 公益劳动
(机动) 学期
周数 假期 合计
一 11 5 2 1 16 1 20
二 12 5 1 1 17 1 20
三 10 7 1 1 17 1 20
四 10 8 1 18 1 20
五 4 16 20 1 21
六 1 18 1 19 1 21
合计 48
59
1 1 4 2 107 6 122
学分 70 100 2 1 2 175
实习教学计划表
序号 实习教学名称 实习教学内容 安排
学期 课时 教学条件
及 设 施 考核目标
与 要 求
1 课程实践 计算机应用 1 30 机房 一级B
2 课程实践 营销技能实训 1 18 相关实验室 合格
3 课程实践 电子商务业务流程 1 36 电子商务实验室 合格
4 课程实践 经济法实训 2 16 相关实验室 合格
5 课程实践 网络营销实训 2 36 电子商务实验室 合格
6 课程实践 推销技巧实训 3 20 相关实验室 合格
7 技能考核 电子商务师四级考证实训 3 48 电子商务实验室 电子商务师四级证书
8 课程实践 网页制作 3 52 计算机机房 合格
9 课程实践 物流信息处理 4 24 电子商务实验室 合格
10 课程实践 INTERNET各类软件应用 4 54 计算机机房 合格
11 课程实践 会计基本业务核算 4 18 相关实验室 合格
12 课程实践 专业方向实训一 3 36 电子商务实验室 合格
13 课程实践 专业方向实训二 4 88 电子商务实验室 合格
14 顶岗实习 企业实习 5 16周 相关企业 合格
15 顶岗实习 企业实习、毕业实践 6 18周 相关企业 合格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学时数与学分 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 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百分比 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其中 一 二 三
讲授 实验 学分 1 2 3 4 5 6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 36 26 10 2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6 10 2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26 10 2 2
4 哲学与人生 36 26 10 2 2
5 语 文 196 138 58 12 4 4 1 1
6 数 学 164 148 16 9 3.5 3.5 1 1
7 英 语 182 146 36 10 3.5 3.5 1.5 1.5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44 100 8 3 3 1 1
9 体育与健康 144 28 116 8 2 2 2 2
10 综合理科 72 30 42 4 1 1 1 1
选修课 11 心理健康 36 18 18 2 2
小计 1082 656 426 61 20 18 9.5 9.5 1 1 32% 35%
专业技能课 必修课 1 市场营销 72 54 18 4 4
2 物流基础 108 72 36 6 6
3 物流运输 72 56 16 4 4
4 物流配送 108 72 36 6 6
5 仓储管理实务 72 52 20 4 4
6 物流师四级考证 108 60 48 6 6
7 物流实施与设备 72 20 52 4 4
8 电子商务基础 72 48 24 4 4
9 INTERNET应用 72 18 54 4 4
10 物流法律基础 72 72
11 基础会计 36 18 18 2 2
必修课合计 864 542 322 44 10 10 14 10 24% 25%
限定选修课 网络营销方向
12 网络营销应用与策划 108 72 36 6 6
13 网络广告 72 36 36 4 4
14 网上商店运营与管理 72 20 52 4 4
小计 252 128 124 14 6 8
任意选修课 15 商务礼仪 36 36 2 2
16 普通话与口才 36 36 2 2
17 公共关系 36 36 2 2
18 客户关系管理 36 36 2 2
小计 144 144 8 2 4 2
专业技能课小计 1260 814 446 64 10 10 20 18
其它 军训 60 60 1 二周 33% 29%
公益劳动 60 60 2 一周 一周
毕业教育 30 30 1 一周
顶岗实习 960 960 40
核心技能证书 8~16
小计 1110 1110 52
合计 3452 1470 1982 177 30 28 29.5 27.5 100% 100%
七、专业课教材使用及统考安排
序号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统考安排
(学期) 备注
1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实务 冯金祥 高教京版
2 电子商务基础 电子商务模拟运作(第2版) 杜立东 财经版
3 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管理 刘艳霞、杨丽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含光盘) 李玉清 财经版
5 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实务 邓汝春 中国铁道出版社
6 物流师四级考证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物流员(四级)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基础知识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 仓储管理实务 仓储管理实务 万志坚 广东高教
8 物流基础 现代物流基础(有配套教师手册) 刘淑萍 华东师大版
9 INTERNET应用 Internet应用(第3版) 史建军 电子版
10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第2版) 李海波 蒋 瑛 财经版
11 物流实施与设备 物流设施与设备 张玉斌 科学出版社
12 物流法律基础 物流法律法规知识 高慧云 人民交通
八、说明
1、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初级,)可获得8个学分,中级16个学分,高级24个学分;获得计算机初级证书可获得1个学分,中级3个学分,高级5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英语初级证书可获得2个学分,中级4个学分;高级6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英语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获得普通话三级乙等可获得2个学分,三级甲等可获4个学分,二级乙等可获得6个学分(此学分作为语文学科学分的一部分,但不能超过其总学分的一半);三年至少修完170学分才可毕业。
2、本专业为物流师四级证书、初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
3、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奖励学分标准如下:
奖励级别
竞赛级别 一等奖
(加学分) 二等奖
(加学分) 三等奖
(加学分) 优秀奖
(加学分)
省 级 16 12 8 4
市 级 8 4 2 1
县 级 2 1 0 0
备注:a.上述加分只能代替选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必修课学分。
b.获得其他荣誉称号(证书)可参照执行。
4.各校根据本教学计划,按各专业方向制订更具体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5.周学时数一般为28—30学时;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一般为1:2;毕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一般安排一年。
E. 中职视唱练耳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视唱练耳是主要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 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 绪论 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 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 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 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 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二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三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四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弦律
4、 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五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六、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 七度旋律音程
2、 节奏
3、 旋律
4、 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 第七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
3、 和声性旋律
4、 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5——8周第八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和弦
3、 和声性旋律
4、 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第九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正三和弦的运用
2、 和声性旋律
3、 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三学期
第1——4周第十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四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和弦
3、 四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 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5——8周第十一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2、 和声性旋律
3、 节奏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9——12周第十二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3、 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4、 和声性旋律
5、 节奏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四学期
第1——4周第十三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和弦
3、 和声性旋律
4、 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5——8周第十四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正三和弦的运用
2、 和声性旋律
3、 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9——12周第十五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多声部练习
2、 和声音程、和弦
3、 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 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13——14周第十六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 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2、 和声性旋律
3、 节奏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