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说说制定计划必须具有的几个要素
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怎么完成、完成的期限,一定得为自己的计划设定一个期限,要不然就没有意义。
㈡ 制定教学计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
2.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教学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目标。
3.针对性原则。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4.实践性原则。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解决的是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更具有策略意义,更具有规划、筹划的意味,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5.有效性原则。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有效。教学设计中所有教学策略的选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课堂问题的设计等,都必须注重实效。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可以这么说,脱离具体的教学对象,就无最佳教学设计可言。在许多教学设计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许多老师假定,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了解是 "一张白纸"。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或学习的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因素。现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有时教师设定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实际的教学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师在教学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⑴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⑵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
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的全部。不少教师过分地拘泥于教材。通常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是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很少更改例题,更谈不上结合生活实际编写例题。事实上,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为此,教学设计中要客观地认识教材,发挥教师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般的教学目标中,已经包含了一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也依据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教学材料加以组织编排,并且尽可能围绕重点,突出难点。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和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⑴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要渗透思想方法?⑵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教学从哪里开始?⑶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只有在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才能采用有效的策略,诸如改变课时教学顺序,设计练习甚至例题,重新组合教材等等,使教材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结构体系。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对目标的理解和确定产生困惑,那么如何合理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呢?
(1)更新观念。“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老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新课程的多元化趋势,决定了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学习任务的安排将出现变化,将学习目标分类分层,使多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正确表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品德与生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的确定就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至少应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在目标的表述上既要指出使学生养成的哪种行为,又要表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内容,而且,选用的行为动词必须能对所表述的具有不同特征的行为作出区分,内容方面也同样,最好不要用一些模糊的的表述方式。 根据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因此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还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合理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会对教学活动以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这样的作用,在课程开设的这么多年中,大家都十分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把“紧扣目标”放在第一位。体现在学科中的基本要求是:1、每节课都要有教学目标,并对认知目标中的“知道、懂得”二个层次、情感目标中的“愿意、乐意”二个层次、行为目标中的“学会、初步养成”二个层次的表述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2、注意教学目标制定的整体性、层次性,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不得随意拔高和降低目标要求;3、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围绕目标,即环节子目标要围绕课时总目标。正是由于这样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几年来的不断强化,使得目标意识在教师头脑中逐渐形成。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课堂教学逐步走向规范,走题等现象也会日趋减少。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恰当的叙述,是教学设计环节中重要的策略之一,有助于教师思考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也有助于评价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目标的设定也要灵活处理。对新课程来讲,一些体验性、表演性、创造性的活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动态化的行为方式或提供给学生一种机会和体验,有些目的无法具体化为目标,在活动前不可能预设结果是什么,活动的结果要等活动结束之后才能知道。因此,有时只需用概括化的行为动词和对创设的活动情境的描述来表明教学意图。 2.恰当处理教学材料 (1)对教学材料的理解。教学材料是指实施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教学材料的类型很多,如: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学生用以培养某方面技能的学具或玩具、幻灯片以及VCD、CD、录像带、录音带、照片、画片等等。 (2)对教科书的认识。教学最基本的材料就是教科书。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所以教师首先应通读标准,有了对标准的了解才能灵活运用教科书,才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才能明确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方法联系起来理解,因为有时某一项内容可以达到不同的目标,必须理解它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才能掌握教学的侧重点。还要把标准规定的各领域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 (3)学会“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要“会用教材”。在处理教科书内容时,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不要以为统一的教科书是不容置疑的,只能按照它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进度进行教学。 (4)教师有开发新课程的能力,能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教材所呈现的版面内容以及所提供的材料,在尊重的条件下可根据学生、当地具体情况加以补充或调整。教材研究和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是教学活动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对实现目标的基本学习领域在课堂中的具体操作应有侧重、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紧密联系,不要为形式而形式。
㈢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正确答案:D
解析: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㈣ 教学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安排等几个主要方面。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员工培训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教学目标也是确定某一具体教学任务或教学班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设置。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严格地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员工教学计划的核心。
3、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主要受到教师、课程、教材、教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4、教学环节。
5、时间安排。教学计划中的时间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1)整个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时间;
(2)为完成某门课程所需要的时间;
(3)周学时设计;
(4)总学时设计;
(5)教学形式、教学环节中涉及的各类课程的讲授、复习、实验、参观、讨论、自习、测验、考查等各环节的时间比例。
(4)教学计划应具备几个要素扩展阅读:
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的差别
教学策略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强调的是特定的情境下。
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课程设计的整体规划,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㈤ 教学计划构成的要素有哪些
教学计划包括:(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及说明;(4)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5)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
㈥ 教学计划怎么写写作要点
(三) 制订好工作抄计划须经过的步骤: 1.认真分析班级的具体情况,这是制订计划的根据和基础。 2.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现实情况,确定教学方针、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再据此确定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确定工作的具体步骤。环环紧扣,付诸实现。 3.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缺点、障碍、困难,确定预算克服的办法和措施,以免发生问题时,陷于被动。 4.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组织并分配力量,明确分工。 5.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计划一经制定出来,并经正式通过或批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继续加以补充、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㈦ 教案设计的三环节六要素是指什么
一、三环节
1、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2、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
3、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究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形成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
二、六要素
(1)备教材(课标)要求弄懂、弄通、吃透。
(2)备学生,要求关注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了解学情,有的放矢。
(3)备资源,主要指社会资源,校内外的,特别是时政资源。
(4)备教学方法(手段)通过比较,找出最佳方法。
(5)备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时间的分配。
(6)备教学反思,成功、失败之处,学生反映,同事评价,修改、充实教学设计等。
(7)教学计划应具备几个要素扩展阅读:
教案设计总体优化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学过程结构具有整体优化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方式,使教学过程各要素达到有机的配合,才能使教学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
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㈧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1)强制性,义务教版育教学计权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强制性。
(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制订的,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文件,具有法规性,各级教育机关必须严肃对待,不得随意不执行教学计划的规定。
义务教育又称免费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㈨ 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9)教学计划应具备几个要素扩展阅读: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育结构不断发生变革,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主张对教学计划的结构实行改革。
除了教学以外,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发展体力和增进健康的活动、艺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也应列入教学计划,在工具课和一般科学知识课、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普通教育课和职业教育课之间应相互渗透。
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只有必修课而无选修课的单一结构不能适应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和知识多样性的要求,适当增设选修课,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一些选修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必修课。
为了防止学生负担过重,须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难度,控制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不同学科和活动的特点,也可适当改变每节课均为40分钟(或45、50分钟)的固定课时制,试验活动课时制。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81年 3月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表1)、1981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表4)。
编订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由有关的科学家、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研究编订教学计划,将会提高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见课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计划
㈩ 课堂教学设计应关注哪几个要素
在研制“课堂教学评价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关注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针对性。在工作中我们会听不同类型的课,如常规课、公开课、评优课等。如果用同一张评价表来评价这些性质不同的课,显然不尽合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制订不同的评课标准。 如果是用于研讨类的课堂教研活动,评价表的指标可以细一点,观察点可以多一些。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这一阶段观察的重点是“问题设计”,那么评价表的设计就应该围绕“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提问的时机与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教师处理问题的技巧”等几个角度来设计;如另一阶段观察的重点是“师生双边活动”,那么评价表的设计就要围绕“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师生之间的对话”、“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教师所作的即时评价”、“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有效性”等方面来展开。 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专题设计不同的评价表。如在进行以“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与实践”为专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时,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再请教师依照这一理论设计“建构主义与课堂教学”实验活动评价表,接着进行上课、评课活动。在教师们设计的评价表中,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有“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条,其中包含三个观察点:设计的内容能考虑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及知识;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设计体现出一定的严密性,并为可能出现的课堂变化留有一定空间。这样就可以体现这次课堂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用于公开课教学或日常听课活动的评价表要简明扼要,便于教师在短时间内进行评价。这类评价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是“诊断书”而非“判决书”。评价表要给听课者更多的意见表述的空间。因而这类表可以由“基本观察点”、“教学特色评价”、“问题与建议”和“等第”几个部分组成。 无论研究课还是公开课的教学评价表都不适宜用“分值”来评价,用相对模糊的“等第”评价显得更加科学,因为这些课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比较。甚至有时候一次活动就听一节课,根本没有比较的对象。 用于评优课或比赛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以包括“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这类教学也可以用具体的分值来评判。 可见,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课堂教学评价表的观察角度和评价内容是不同的。 校本性。从形式上看,很多学校的评价表都各不相同,这说明每个学校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制订评课标准。但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评价表的大多数评价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先后顺序及表述方式不同而已,很多评价表缺少“校本性”。 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校本性”,除了在评价表中体现出对课堂教学的一般性要求外,也要体现出学校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的理想或主张。每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这些“要求”和“关注点”应该体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 同时,评价表的研制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不应是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事。如果评价表的设计能从普通教师开始,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吸取他们的智慧,那么这张表就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教师在评课时就有亲切感和针对性。同时,教师参与评价表的设计是一次关于“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大讨论活动,也是一次关于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培训活动。 选择性。评价表需要一定的选择性,因为评课的目的各不相同,评课者的身份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评课的目的是为了给上课教师做一个排序,给一个分值,比一下高低,那么评课者只要以评课的规则条例来打分就可以了。但如果是日常的交流课、研讨课或者是检查课,其目的是为了查找问题,以便教师解决问题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为了发掘优点、亮点,以便教师以后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那么评课者就可以不体现评价表中的某些观察点。 教学评价中给教师一定的选择性,更利于教师特长的发挥,更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利于评课者更客观更有针对性地评课。 开放性。教学评价表需要一定的开放性,这里涉及到好课的标准问题。实际上,即便经过人们反复推敲出台一个被很多人认可的标准,但一旦用这样的标准去对照某一优质课时,却发现其标准很难一一落实。由于这些标准是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目标进行细分,再分别加以评判,当这样一个精细化的评课标准面对整体的、丰富的、变幻的课堂情境时,其中所显露出的不足是必然的。 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哪节课是绝对符合人们所设立的“好课”的标准的,但这并不影响好课的出现。好课不会全面达标,而是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也可能是某个片断给人留下了强烈印象甚至震撼。好课是没有标准的,即使有也只能是深藏在各自心中甚至难于言说的。 所以,我们在评课时要给评课者一定的自主评判的空间。评价表需要呈现一定的开放性,要增加评课者主观性评语的分量。评课者的陈述性评价或教学建议,其意义要大于其他评价。 我们往往把“完美无缺”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要求教师完全依照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希望课堂能依照评价表上的那些“标准”一一落实。但事实上,课堂犹如大海一样不会永远风平浪静,越驶向大海深处,越有无数的未知状况在等着我们。这就需要教师有一种根据学生及课堂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