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评价环节非常有价值,它能帮助幼儿对正在进行的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当然,这需要教师敏锐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引导,或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讨论。分享环节不仅能让幼儿分享经验,而且能激励幼儿进一步探索。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把评价环节看成一个简单的总结环节。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七年了,自己组织了不少活动,也听,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情形: ①以教师发言为主。教师像是在独白,并不期望幼儿回应。 ② 交流的内容较肤浅,缺乏意义。教师常说的话是“今天小朋友们玩得高兴不高兴啊…今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的表现都不错”,等等,缺少深层挖掘和探讨。 ③ 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缺少互动,大多是教师独自。或教师只和个别幼儿交流,其他幼儿无所事事,导致评价环节有名无实。 杜威曾批评道,“学校中的大多数活动,时间过于短暂,不容许把活动彻底展开,也不容许把一项活动引导到另一项活动,而这一点如果不改变,良好的反思思维习惯就不能得到发展。” 那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何时需要评价如何组织评价呢我们知道评价应基于教师对幼儿活动进程的把握。当多数幼儿的学习进程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停下来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当部分幼儿的学习行为具有创新性、示范性,而其他幼儿已经历充分的自主探究时,教师可以组织集体讨论和交流,发挥优秀经验的教育价值;当幼儿的学习过程需要概括和提升,且概括和提升是学习过程的自然结果而非教师的灌输时,教师可以适时帮助幼儿形成初级概念和经验体系。 我认为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让评价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需要倾听,以便及时发现幼儿有价值的观点和困惑,启发、引导幼儿对未完成或较肤浅地完成的活动作更深入的探索。 第一,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主动性。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思考自己的行为,还便于其他幼儿了解同伴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路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作出适当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第三,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各个小组活动情况的整体评价,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四,评价时机要合适。如果对于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幼儿来说,不适时的评价活动是干扰,而且容易使幼儿养成不善于倾听的习惯,破坏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第五,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 评价的目的是在了解幼儿发展现状的同时帮助他们整合、提炼相关经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如,以教师为主讲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幼儿现有的兴趣、能力水平及活动特点等,尽量引导幼儿围绕具有共性或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思考、讨论。 第六,评价场所要机动。第七.评价要以幼儿发展为切入点,
⑵ 如何合理使用指南进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一、集体教学的利弊及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问题 这里所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作为和“一日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 体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成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全班一起进行的和分小组同时进行的教育活动。 (一)集体教学的利与弊 1、 一般而言,由于集体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从理论上看它可以具有以下优越性。1、高效、经济、公平 2、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引领性强 3、系统性强 4、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集体感 然而,上述集体教学的优越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并非必然性。这些优越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二)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问题 1、集体教学的功能定位不准确,与日常生活和游戏的关系和 联系不清楚。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2、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核心价值难以体现。 3、幼儿在各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与实际发展水平把握不准,教学目标或高或低,比较空泛,而且重知识技能类目标,轻情感态度类目标。 4、教学内容的“含金量”不大,难易程度不适当;“含金量”较大的内容其教育价值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掘。 5、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启发引导”不足,“灌输控制”有余,幼儿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6、教学方法单一,与幼儿学习特点不符,或者虽花样翻新,但华而不实,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等等。 二、提高集体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准确定位
⑶ 如何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更有效
,自主性个别活动、小组活动等教学形式以其“幼儿自由空间大,个性发展好”等特点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可所推崇,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即而来的是怎样看待集体教学的问题。集体教学是否该寿终正寝?自主性个别活动、小组活动是否能取代集体活动?笔者认为,尽管组织化、结构化的集体教学,在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经验共享及其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集体教学所爆发的教学效益、能量更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只要我们正视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改变教学策略,必将使集体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问题一:目标意识淡薄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终点;既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评价的标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落实却并未引起真正的重视。 案例:一个成功的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问教师“这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教师答曰“教学目标是我从书上抄下来的,写在备课本上,我等下翻出来给你看”。同样的问题又问另一教师,教师答曰:“我也有点忘了,大概是这样的…”,然后寥寥数语,说个大概。更有部分教师认为,“现在的教学活动强调随机生成,只要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无需考虑教学目标”。 分析: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在准备教学活动时,教师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上,而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先选择教学内容,再确定教学目标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往往只是简单的从教学参考书上一抄了事或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写上几条;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虚”、“空”的文字表述上,教学过程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更有着眼于幼儿发展的(例如自信心、探究精神)等目标,由于没有什么直接与之相对应的内容,致使这些目标常常被置于依附、可有可无状态,产生目标流失现象。 对策:树立目标意识,把握核心目标 尽管集体教学活动目标仅是微观的目标,但正是这些微观、具体的目标构成了整个课程目标体系,这些目标的达成直接涉及上位目标的落实。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处理好集体教学活动目标与其上位目标的关系,做到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才能将大目标落到实处。更应引起关注的是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教师关注的中心目标,产生长远目标流失现象。改变这一现象,就更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心中既要有具体的活动目标,更应该有大目标、整体目标,并有机地将这些目标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的将之贯穿于整个集体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儿童兴趣,满足儿童需要的同时,灵活展开教学活动,使儿童“合目的”发展。 问题二:教学内容失效 如果说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那么“教学内容”似乎可以比作课程的心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集体教学活动只占极少的时间,所承载的内容亦有限,因此,要让集体教学活动在单位时间内爆发其应有的效果,精选教学内容,是关键。 案例:中班集体教学活动《水》。教学重点:感知水的基本特性。环节一:看一看。教师在一只脸盆里装满了水,另一只脸盆里装豆浆,里面分别放着几颗玻璃球,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两只脸盆里有什么?此环节的目的是感知“水是无色、透明”的。环节二:玩一玩。请小朋友把脸盆里的水舀到另一只脸盆里。此环节的目的是“感知水是流动的”。环节三:闻一闻。请小朋友区分白酒就与水。目的:感知水是无味的。……最后,教师总结: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是流动的。 分析:案例中的教师缺乏对幼儿已有学习经验的了解与认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玩水中、在与同伴、父母的交流中,已经充分感知了水的基本特性,也积累了相关的学习经验,教师却依然选择“感知水的基本特性”这一简单经验为重点内容,展开集体教学,这对于已经积累了“水”基本学习经验的幼儿来说,教学活动中只是平行地扩大简单的知识经验,而并未得到真正地发展。 对策:关注基本经验,画龙点睛 集体教学中,幼儿都带着原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趣参与教学。因此在选择集体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学习经验,从整理、提升经验出发展开教学,使集体教学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案例《水》中,尽管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生活、游戏中已经积累了“水”的相关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水”的集体教学活动,其教学重点不在于增加多少全新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帮助幼儿整理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提升已有的自然经验。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幼儿的玩水游戏,借助“你玩过水吗?”“你有哪些有关水的问题?”等问题在观察中,与幼儿的交流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并作深入分析,选择“脏水怎样变干净”“有趣的沉浮”“水压与水流量”等重点内容,展开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与探究,使原本零散的、基本的学习经验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得以梳理,并使之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概括化。 问题三:教学程序僵化 集体教学活动一般计划性较强,教师往往化很多的精力“备课”(即设计教案),把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何进行,都详尽的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预设的再完美的教案,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⑷ 如何选择适宜幼儿园体育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
评价环节非常有价值,它能帮助幼儿对正在进行的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当然,这需要教师敏锐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引导,或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讨论。分享环节不仅能让幼儿分享经验,而且能激励幼儿进一步探索。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把评价环节看成一个简单的总结环节。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七年了,自己组织了不少活动,也听,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情形: ①以教师发言为主。教师像是在独白,并不期望幼儿回应。 ② 交流的内容较肤浅,缺乏意义。教师常说的话是“今天小朋友们玩得高兴不高兴啊…今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的表现都不错”,等等,缺少深层挖掘和探讨。 ③ 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缺少互动,大多是教师独自。或教师只和个别幼儿交流,其他幼儿无所事事,导致评价环节有名无实。 杜威曾批评道,“学校中的大多数活动,时间过于短暂,不容许把活动彻底展开,也不容许把一项活动引导到另一项活动,而这一点如果不改变,良好的反思思维习惯就不能得到发展。” 那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何时需要评价?如何组织评价呢?我们知道评价应基于教师对幼儿活动进程的把握。当多数幼儿的学习进程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停下来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当部分幼儿的学习行为具有创新性、示范性,而其他幼儿已经历充分的自主探究时,教师可以组织集体讨论和交流,发挥优秀经验的教育价值;当幼儿的学习过程需要概括和提升,且概括和提升是学习过程的自然结果而非教师的灌输时,教师可以适时帮助幼儿形成初级概念和经验体系。 我认为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让评价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需要倾听,以便及时发现幼儿有价值的观点和困惑,启发、引导幼儿对未完成或较肤浅地完成的活动作更深入的探索。 第一,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主动性。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思考自己的行为,还便于其他幼儿了解同伴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路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作出适当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 第三,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各个小组活动情况的整体评价,以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四,评价时机要合适。如果对于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幼儿来说,不适时的评价活动是干扰,而且容易使幼儿养成不善于倾听的习惯,破坏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第五,评价形式要丰富多样. 评价的目的是在了解幼儿发展现状的同时帮助他们整合、提炼相关经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如,以教师为主讲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幼儿现有的兴趣、能力水平及活动特点等,尽量引导幼儿围绕具有共性或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思考、讨论。 第六,评价场所要机动。
⑸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过程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活动目标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 例1 大班科学活动——洋芋宝宝 活动目标 1.师生共同创设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与洋芋有关的问题.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洋芋的了情况。 3.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上例中的目标1和目标3过于笼统,不够具体,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操作性的目标,而这种状况常常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还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建议及活动过程混为一谈,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混为一谈。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儿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儿童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情境或条件——指影响儿童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儿童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操作;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儿童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那么,如何陈述教学目标才是明确的呢?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呢?第一,教学目标要尽量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儿童行为的变化,陈述儿童的学习结果;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有利于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因此,例1的目标可修改为: 1.通过品尝、制作小动物或各种造型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讲话,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说出洋芋的味道、特点等;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好和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选择活动内容时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忽视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特点,内容忽难忽易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对这类问题的考虑,涉及到“工具理性”问题。工具理性指反映在计算、测量、组织、预测等技术行为中的认识能力,其目的在于追求行动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注 ③]教师应借助于工具理性对教学中介进行质疑和反思,这种质疑和反思应体现在:已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有何关系?如何理解、组织和呈现选定的内容?就某内容而言,何种方法最有效?对幼儿而言,究竟如何学习才能获得最有益的发展?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选择适宜、恰当的内容,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 在大班科学活动“家乡的黄河”中,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了解“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及发源地,黄河自兰州穿城而过;通过游览、了解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知道黄河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必须保护它们,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师将认识长江作为了引入部分的重要内容,所占活动时间较多,但它与活动目标关系不大,而且内容抽象,幼儿不易理解,因此,可从文中删去,作为附录,放在全文结束处,供教师酌情参考使用。 2.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的空间。 在大班科学活动“宇宙英雄奥特曼”中,教师计划告诉幼儿,“怪兽是一种叫碱的物质构成的,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但是有一种东西就能把它找出来,它的名字叫酚酞试剂,因为碱遇到酚酞就会变成红色,所以小朋友就能看到怪兽了。那么什么东西能消灭怪兽呢?是一种叫做‘酸’的溶液,因为酸能将碱中和掉。”酸碱中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相对复杂的物质结构变化与化学反应机制,设计者所表达的内容显然超出了幼儿的经验范围,幼儿既难于理解酸碱中和这种化学变化的道理,而这一内容也无益于儿童认知的发展。 3.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下面这一活动设计就比较成功地将幼儿生活经验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了一起。 例2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膨胀真奇妙 设计意图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物体遇热、遏冷或遇水发生膨胀现象,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初步了解这种现象并简单了解其原理,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观察探究,感知物体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引导幼儿体会事物的变化与变化的有趣。 活动准备(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和发现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看一看:教师现场炸油条,请幼儿观察油条的变化,并说说为什么会 发生这种现象? 2.尝一尝:现场做爆米花并让幼儿品尝,感受其变化的秘密。 3.比一比:玉米和刚吃的爆米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做一做:教师出示瘪的乒乓球,让幼儿想办法让其鼓起来,说说为什么? (二)观察和发现物体遇冷膨胀的现象 1.出示经过冷冻的裂缝的瓶子让幼儿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遇冷会发生这种现象? (三)观察和发现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桌上分别放盛有大小一样的腐竹、银耳、饼干等的盘子,请幼儿分别把其中的一个放在水里浸泡,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取出水里浸泡过的大豆和没有浸泡过的大豆,引导幼儿观察二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刚浸泡过的腐竹、银耳、饼干……结合刚才观察大豆的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解释。 4.幼儿取一些茶叶,泡一杯荼一边品茶一边说说茶叶的变化。 (四)游戏:有趣的虾片(略) 三、结束部分 说说哪些物体膨胀的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哪些物体膨胀的现象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忽视领域间的渗透 具体来说,这一问题表现为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内容本身的有机联系,仍然注重教师的教及其控制作用的发挥,忽视幼儿是通过“做”而不是“听”来学科学,知识传递的痕迹较重。 例3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有趣的数字” 1.老师出示数字形象画册,请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像,依次认读数字,加深对0—9数字的认识。 2.根据画册,幼儿学习《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吹一吹, 7像锄头除除草,8像娃娃摔不倒. 9像水瓢来盛水,0像鸡蛋做蛋糕。 3.游戏活动。 游戏一:数字藏在哪里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出0—9数字分别藏在哪些动物身上。 游戏二:“找数字” 依次出示难易不同的两张图画,找出图画中的动物是由哪些数字组合成的。 4.操作活动。 教师:除了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图片,我还带来了许多动物图片,放在桌上的篮子里,请你们取出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这个活动设计者最初的意图是“根据
⑹ 如何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
1、教学活动目标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告诉我们:有些教师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建议及活动过程混为一谈,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混为一谈。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儿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儿童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情境条件--指影响儿童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儿童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操作;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儿童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再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2、选择活动内容时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忽视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特点,内容忽难忽易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选择适宜、恰当的内容,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 (2)、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有发展的空间。 (3)、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忽视领域间的渗透具体来说,这一问题表现为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内容本身的有机联系,仍然注重教师的教及其控制作用的发挥,忽视幼儿只通过"做"而不是"听"来学科学,知识传递的痕迹较重。 4、不注重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提高设计,封闭型提问及无效提问较多《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提出问题来引导幼儿探索,因此,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提高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能指向幼儿的操作、探索与思考,引发幼儿自由的表达、发挥。
⑺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广大幼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根据本人的从教经验以及担任教研员后的学习与研究,我对如何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选择好教材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教材的好坏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选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教材的选用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适切的目标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探索”等词汇。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体验用手掌印画螃蟹贝壳,尝试运用画的方式来表现螃蟹的不同动态;使幼儿乐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独立创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和探索。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如“我要上小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对此能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差异,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直截了当的问题,能引导幼儿迅速进入活动的主题,节约达到教学目的的时间。 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提问,要从幼儿已有的亲身体验出发,使幼儿在对问题的思考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进一步推进或延伸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带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让幼儿在自身原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否则,幼儿的认知就得不到发展。 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要求教师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还要留给幼儿提问的时间与机会。一个活动中不应只有“教师问,幼儿答”,也可采用“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⑻ 如何选择幼儿园游戏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的利弊及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问题
这里所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版作为和“一日生活活权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
体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
⑼ 如何科学制定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及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即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即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对于教育活动组织实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制定科学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作者有一些思考,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中规定的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制定。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此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生理、心理发展需要实施科学教育,才能健康的发展。《纲要》中的教育目标是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及统一内容不同时期发展特点综合分析研究而制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指导性。如中班活动《济南夏日一游》是一次以社会为重点领域的活动。此活动可根据《纲要》中社会领域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目标。即目标一: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穿越马路时要走人行道的交通规则;目标二:通过欣赏济南独具特色的“泉”,萌发幼儿爱家乡的社会情感;目标三:在旅游中,提高幼儿自我解决问题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如旅游中,有的小朋友身体不舒服,同伴之间要给予安慰和照顾等),这些都是建立在总的社会领域目标的基础之上的。
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目标要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识规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楼梯”试验,在这个实验中,双生子T和C:T从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只从第53周起开始作爬梯训练。根据他的实验结果,C只接受2周的爬梯训练,就能赶上T的水平。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种顺序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发展规律表现在,到一定年龄,幼儿就会做什么事情。例如,到一定年龄,幼儿就会走路、爬楼梯,不到这个年龄,机体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成熟,即便去提前训练,也是事倍功半。目标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之外,幼儿因能力达不到,完不成任务不能获得成功感,失去兴趣;如果低于幼儿实际水平,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身心疲劳,而失去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要结合本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如小班上学期活动教材中体育游戏《运沙袋》制定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走”运沙袋,改成“跑”运沙袋,对于身体协调能力发展较差的小班孩子来讲就太难了,孩子会因为沙袋总是在运送的过程中从身上掉下来,失去信心和继续做下去的勇气,从而放弃游戏。又如大班健康活动《小青蛙本领强》的目标之一是使幼儿体验跳跃的动作要领,练习不同的跳法,发展跳跃能力,如果把“练习不同的跳法”去掉,单纯体验跳跃的要领,而平时孩子又经常玩跳跃的游戏,使得孩子失去了长时间练习跳跃的兴趣。
同时,教育活动目标的的制定还要遵循幼儿的认识规律,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例如小班健康活动《小乌龟爬爬爬》,这次活动的目标首先要建立在认识小乌龟特征的基础上,然后了解小乌龟爬行速度慢,而且是四肢爬行的特点,目标之一才能设计为引导幼儿学习手脚着地爬行。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和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时要建立在充分地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如果教师对教材分析不够透彻,目标就会出现导向上的错误,如中班主题活动《蛇偷吃了我的蛋》,如果不分析故事内容及其蕴含的意义,教师只把目标定为:能认真听故事,并能复述故事;体验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故事表演的乐趣。而不是引导幼儿认识会生蛋的动物,并理解故事重复的结果预测故事的结局。那么孩子只能单纯的学会讲故事,而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故事中会生蛋的动物,也不能提供幼儿增加“理解故事重复的结果预测故事结局”的经验。
同时,还要建立在本班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扇子》活动目标为一、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目标二、激发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目标三、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扇子的构成、由来、种类、功能用途。但是我们在以前的活动中曾经讨论过扇子的功能与用途了,那么本次活动的目标中就可以改为通过对扇子功能用途的理解,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育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次活动要传授、激发幼儿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幼儿的哪一种情感都要有较明确的说明,否则教育活动目标表就失去了它的指导作用,使得活动组织起来比较困难。例如只是使用“了解”、“学会”、“掌握”等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很差,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
例如,有的老师在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时,目标设定为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这是一个不够明确的教学活动目标。消防安全知识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属于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都没有说明,教学活动中很难去把握。一般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包括发现火情时应该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应说出自家的地址、火场逃生的方法、如何扑救初起火灾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提出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明确提出幼儿掌握具体那种消防知识。
五、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制定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适应个别需要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制定一个适合全班幼儿水平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班级的教学活动又必须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进行,那么我们如何使教学活动目标既有统一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首先要使幼儿明确完成的最低标准,即教学的下限,使他们了解要达到怎样的水平基本合格。制定最低标准,有助于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必要时也可规定完成目标的上限,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幼儿精益求精,使他们的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火箭升空》,可以设定教育目标的最低限是幼儿能勾勒火箭的轮廓,中班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基本能模仿并勾勒出简单的物体轮廓,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完成作品的人数比例在75%左右,还有一部分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能较好的完成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装饰,这就是目标的上限即对火箭进行简单装饰。使得全体幼儿在同一次活动中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各领域目标之间的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整合性的活动,一次活动中有五大领域相互渗透,那么它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孤立的,它应该成为一系列教学目标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其他教学目标的相互联系。它表现在纵向垂直的关系和横向水平的关联两个方面。纵向垂直的关系,是指某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与同一课题或统一学科领域中前后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领域的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横向水平的关联,是指某一特定的教学活动目标与其他相关领域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确定任何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都必须考虑这两方面的关联。才能是教学目标之间相互配合,产生整合的效应。
例如,中班幼儿教材《交通工具博览会》是以认识了解交通工具为主的主题活动,其中有一次活动是以艺术为重点领域的来组织的活动即歌曲《造飞机》,首先我们从纵向垂直的关系来看,本次活动是以艺术领域为目标的活动,那么我们就要根据《纲要》中总艺术领域的目标来制定即目标一、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并学会快乐的演唱;从横向水平的关联来看,本次活动是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活动中的子活动,设计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了解飞机的简单外形结,这也是科学领域的目标,所以目标二、通过歌词的掌握,了解飞机的简单外形结构。
七、幼儿园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因时因地
由于地域的不同,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文化、动植物都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目标要根据本地的气候与文化资源来制定。不能简单的跟随教材,因为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不同,有的北方幼儿园使用南方编著的教材,南方幼儿园使用北方编著的的教材,因此它的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如大班语言活动《家乡的冬天》,北方冬天最显著的标志是有雪花飞舞,而南方没有,有的是鲜花盛开;由于气温的不同,穿着也有些不同。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就要根据本地的时间与条件来制定。
⑽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环节架构与目标
一、选择好教材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教材的好坏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选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教材的选用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幼儿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这里有三层意思:
1.目标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例如:某一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绪特点。(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对作品的理解。某一音乐活动目标都存在过空过大、不够具体明确的问题,对老师来说缺乏操作性。
3.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色彩鲜艳的道具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例如:“一次我在上科学课时题目为《现代通讯工具》中,我带了自已两部手机,课堂上我拿出让学生们都看看拿拿,在讲解手机的作用与用途过程中,让个别同学亲自打电话给爸爸或妈妈会出现什么的情况?打电话的学生都兴奋地说:“老师老师 我听到了,我听到爸爸的声音了”,我坐在教室里就能和家里的爸爸妈妈说话;听到他们的声音我很高兴不用跑回家了。”显然让学生亲自体验,调动其的感官尤为重要,让他们更深刻理解课程的内容。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