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有哪些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小学教育开设的一门新兴学科,其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意识及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让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日后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因其特有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因信息技术教育特殊的教学环境及特别的学生群体,造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优化课堂环境,对成功开设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从多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并尝试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学生好动,课堂难以管理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一到机房,课堂秩序很难平静下来,低年级学生东摸西瞧,左顾右盼,对一切都很新鲜,高年级学生,先进机房的趁其他学生启动电脑之机,先忙着检查能否上网,如果网络通畅,只顾浏览诸如明星、游戏等网站,而将课堂教学抛于脑后。
对策:先行导入,激发兴趣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对电脑的神秘感及好奇心,如果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动手的积极性转化为学习的原动力,教学组织难管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进行flash软件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过程,首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已下载的网络flash动画作品,学生看后,一个个发出惊叹的啧啧声。我便抓住时机,因势导入。师:这些作品都是由flash软件制作出来的,只要你们开动大脑,发挥想像,也能够作出这样精彩的动画作品来,于是学生都将注意力马上集中了起来,迫不急待地动起手来,轻松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上机时间短,间隔周期长,教学内容难巩固
我们学校有两个计算机教室,每个教室有26台计算机,而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机数的2倍甚至更多,根本达不到人均一台,两人甚至三人共用一台,加之一周只安排一课时,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个体的上机时间,对于先前的教学内容也难以巩固了,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普遍,而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点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有效的上机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的前提。
对策:小组合作,以强带弱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在每学期初,以各种方式调查了解各班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情况,把学生分成优差两类。然后找乱原有座位排列,根据优差一桌,重新组合,兼顾小组平衡。优差搭配时,适当考虑自愿,并强化同学互助精神,安排两名或三名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指导协助其他同学完成操作实践内容,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受到激励和帮助。不但使每位学生能够均衡发展,而且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提供了多以以住的自主学习机会,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多了一个小老师,辅导的及时性大为提高。当然,对各小组所提出的共同难点,整合后再进行必要的重点讲解,尽量将有限的教学及操作时间发挥到极致。
三、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就每个教学班而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个体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经常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在操作过程中相对熟练,也能大胆尝试操作,一些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操作能力差,在操作过程中畏首畏尾,对遇到的困难常常是茫然不知所措。
对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针对上述情况,我采取的措施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体水平差异,将示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设计了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如:在四年级《金山画王》软件“我的画笔我做主”一课,通过授课对学生潜质较好、绘画想象力丰富、操作熟练的学生让他们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进行绘画创作,而对于一部分操作水平相对低的学生让其利用金山图库中的卡通画进行贴纸操作练习,再逐步提升练习,并且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以和蔼的态度进行多次示范,结合提示,耐心辅导,直到掌握为止。
四、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精力易分散
1、虽说信息技术学科重在操作实践,但理论课的教学不可或缺,在教授理论课时,学生经常会出现厌倦心理,精力不集中,部分学生还会出现搞小动作,甚至搔扰周围学生的现象。
对策:结合实际,理论知识生活化
将深奥的理论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就是将理论中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易感知的事例进行打比方,比拟教学。如在教学文件(夹)与快捷方式之间的关系时,讲了很多遍学生就是理解不了,难以接受。后来我采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理解的方法,先问学生平时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如果要换频道,一般采用什么办法?学生马上说遥控器。接着我就引导他们,其实电视机与遥控器的关系就跟我们现在学的文件(夹)与快捷方式的关系是差不多的。学生恍然大悟,概念就不难理解了。
2、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弱,尤其是低年级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对很多教学内容都觉得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操作过程中也往往顾此失彼,经常会影响到课时内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对策:结合实践,枯燥理论娱乐学
对此可采取抽象内容形象化,尽量利用身边的实例作具体模拟演示教学,如在学习“复制”、“粘贴”教学时,学生往往分不清前后顺序,可举例进行,先让学生选中复制内容,教师一边用复印机将选中的内容复制出一份复件,而后教师一边将复件贴于黑板的某个区域内,一边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点击选择,寻找粘贴位置将复制的内容“粘贴”于需要的地方,这样就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更容易理解掌握。
以上几方面的尝试在我的教学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堂纪律也大为改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并且能乐于融于教学活动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教育没来问题,就是说书籍的安排源其实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出在学校,学校觉得在中小学重视信息教育是没用的。
所以都是半开半闭,随便做做样子。
很多差点的学校开都不开这个课程。
所以关键在学校能重视这个课程,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到电脑,不只是会玩游戏就好了。
就是因为不了解电脑,才有那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3.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三大"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它已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种领域,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工具。城市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已发展了有一段时间,开展的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起步较晚,信息技术课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简单探究一下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困难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基础,掌握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将成为劳动者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当务之急是全面深入地开展对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发展。教育部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是目前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标的任务完成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浅显探究一下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
对于农村孩子来讲,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有的孩子仅仅看到过,有的没有见过,只有少数孩子亲手触摸过。我所在的学校,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仅占全校人数的5%左右,大多数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仅仅是在亲
戚家或者电视上看过,况且农村孩子知识面窄,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盲区,少数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父母亲素质较高,这些孩子在家里操作电脑的次数较频繁,因而对电脑操作比较熟练,上述情况必然导致了学生对电脑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层次差异明显,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家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标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长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不够,特别是在农村,农村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信息较为闭塞,学生家长的素质较低,对前沿科学尚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家长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孩子用电脑玩玩游戏,课程上与不上无所谓,甚至有的家长不希望子女花时间在这样的课程上,认为信息技术课应该让位给语文、数学。另外,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在农村小学还仍然将语文、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学生自然而然将信息技术作为副科来学习,我带的班级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他们玩游戏,在高年级由于学习负担重些,有的学生甚至会提出想留在班级写作业,不去电脑教室上课等情况。这些都是因为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的。
3.学校的硬件设施匮乏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认识的影响,农村小学普遍计算机配置少,无法满足一人一台计算机,人数较多的高年级甚至达到四、五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多数学生站着“看电脑”。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减少了学习内容,降低了学习效果。每周的一课时上机时间其实都没达到,除开教师的讲课时间,学生真正的上机时间每周不到二分之一课时。而信息技术课的技能性强,它是一门重理论更重实际操作的学科,要求学生多操作,以掌握技能。同时,还带来一个课堂纪律上的问题,一些学生整堂课都在争电脑,不专心上课。操作时,上机的同学兴趣勃勃,没上机的学生上课没兴趣,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有些学生相互之间讲话以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影响了整个课堂气氛。
二、利用适当教学方法解决课堂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在平时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多学点内容。
1.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工具是计算机,农村小学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起点低,在教学中我既要依据教材上的内容,也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认识键盘”时,考虑到学生对键盘很陌生的情况,我先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种方法将抽象的按键转换为形象直观的符号来记忆,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对键盘不熟悉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其作用。
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针对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的情况,我在教学中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指出:小学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智教学游戏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因而我在教学中尽量多用些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新课内容。例如:我在教三年级学生学习鼠标的操作时,为了让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我不仅利用电脑自带的“纸牌”、“空当接龙”游戏来让他们熟练鼠标操作,还从网上下载了多种练习鼠标操作的小游戏。这样,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完成了教学任务。
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前,不少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5.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 目前,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回教育发展的关答键,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
6.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哪些问题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时代迅猛发展的标志,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早就已经离不回开信息技术了。在小学阶段顺答利实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最先进最便利的“工具”。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一些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7.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或困惑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都是刚开始一节课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把前面学到的问题和新课连接起来,然后课堂中懂得让学生融会贯通。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