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电子计算机是人类来社会在20世纪最伟自大的发明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在信息和知识的记载与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对进一步提高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增强每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信息技术对帮助人们跟上信息时代步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Ⅱ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提高本学科的课堂效益,打造高效课堂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精心备课,充分准备教学素材,适度估计学生情况。 精心备课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处理成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教师要明确能力目标,并让学生了解,主动投入学习,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其次,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课前的准备和估计必不可少。从知识到素材,乃至课上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做好充分的估计。这样,教师就不会因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措手不及,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充分使用兴趣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十分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情化繁为简,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时,我首先播放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关于介绍我的家乡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动画效果给学生带来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既注重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任务” ,又注重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学习《金山画王》时,在简单地介绍这款软件之后,我只提出了几个要求,就把这个新软件完全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试。此时,没有一个学生走神或闲着,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探索、去研究、俨然一个个小科学家。在接下来的汇报尝试结果中,立刻就能看到这种方法的成效:学生的尝试几乎涉及了软件的所有功能,基本上所有学生都交出了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个别的功能学生还没有掌握,但这毕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尝试结果已经非常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本节课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而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我则选择任务驱动法来实施课堂教学,用一个个层次逐渐递深的小任务做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些小任务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吸引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内容的课中均获得了成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灵活地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小组合作学习,缩小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益,而且让孩子们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五、充分运用评价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评价激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Ⅲ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
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因素对小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至关重要,一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为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信息技术这们课奠定基础,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学情化繁为简。如:在给一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在上《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课时,我避开了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从课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大家看一看各个设备的后面有些什么。同学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查找,有的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的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还有的同学说主机后面有很多很多线。然后我又引导他们顺藤摸瓜看看这些线都连到什么地方去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不仅了解计算机的各个设备,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画图时,经常是利用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组成形象生动的各种画面,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独木成林》、《海底世界》、《奥运五环》、《快乐的旅行》、《迷宫》、《枫桥月色》等等作品。在教学画图过程中,我将学生的电脑作品播放给全体同学并、配上优雅的音乐,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纷纷加以评论,我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直到下课,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利用教学软件,使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活泼生动。
古人云:“善始即功半”,对于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同学,重点应先放在键盘指法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以便为今后的汉字录入及计算机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开始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要讲的课上了,但由于练指法的内容比较枯燥、烦琐、讲解晦涩难懂,老是按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是单调和乏味的,如再要求指法正确,十个手指都用起来,练一会儿恐怕十个手指头都会麻木僵硬,酸痛不止,难以坚持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就难保持长久。要把这课上好,就要活跃课堂气氛,采用PC机指法练习的弹指神功、TT软件等供学生们练习就收到良好的效果。因这些软件是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之中练习指法,并插有动画,画面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中。这些软件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你哪些键成绩差,并把每次练习成绩存档起来,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就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用这样的方法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同学们打字的速度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基础,开展班际打字能手比赛,公开前十名的名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学习计算机充满信心,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两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
Ⅳ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职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质量
不打无准备的仗,上课也是如此。在上每一节课前,我们要精心备课,而集体备课则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因此,我们备课组认真组织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走进课堂才是有效的。
3、注重课堂艺术,加强修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我从教以来,至今才明白的一个道理,这门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努力,加强修养,方能在这门艺术中有所作为,方能引领孩子们进入神圣的殿堂。
4、改进学生评价,促进发展
以往的评价过于功利,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对于考察内容进行改变,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操作的评价,可以用竞赛、上台当小老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或拿到证书的学生可免于学期测试;二是根据学生平时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不在乎作品完成的时间与过程,只在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成功。三是信息素养的评价,如:学生对电脑房的使用规定的遵守程度,对电脑操作的负责程度,及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态度情况。
5、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多懂几行语言。其次是能够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 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进修,至关重要,自身素质不提高,是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本学期我将积极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专业技术(懂一门语言),学习先进理论(看一本计算机理论书),并将之用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时代接轨。
6、加强自我反思,增强责任感
一个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的老师必定是一位经常反思教育教学的老师,因此,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必须学会反思自己,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自我反思:一是读书,在读书中警醒自我;二是观察,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三是观摩,在观摩学习及与同事交往中提高自我;四是评价,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发展自我。
Ⅳ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版有良好的信息权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笔者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
Ⅵ 如何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内容与形式
从社会发展方面,信息社会的到来,必定促进社会功能各方面的改革,教育作为社会功能的一部分,也因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信息资源,保持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Ⅶ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形象举例,变抽象为直观,加深理解。 充分利用“高手”,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贯穿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培养有关能力。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一、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如: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我根据小学生学习喜欢新鲜、好动、好游戏的特点,在教学生怎样使用鼠标的时候,我就简单地教学生去玩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和一个叫做“纸牌”的游戏、并且安装一个小的学习软件“明天打字员”利用软件中的“拍蚊子”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的态度中去练习,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学生学习自然感觉就轻松了。当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要加以适当引导,并不是真正把计算机房当成游戏厅,要让学生明白玩游戏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使用鼠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这样学生既感到有兴趣,练习起来也不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小学生喜欢在windows中的画图来画自己喜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制作(给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图片,然后进行评比,结果很明显,有的学生能自己摸索各种功能键,画出漂亮的图片,但是有些学生只能画出简单的线段,这部分的学生就会很羡慕别的同学画出的美丽图片。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功能键,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更自如的运用画图中的各种功能键,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在这种对比的心理下自觉的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行学习、练习。老师这个时候进行指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形象举例,变抽象为直观,加深理解。在教学中有许多计算机术语是很抽象的,小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最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觉器官(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这样一讲,同学们不仅感兴趣,而且印象深刻,还记得牢。如:在教学生如何保存文件的时候,我形象的把计算机比喻成学生自己的书包或文具盒,在保存的时候选定把文件放到自己书包或文具盒的哪一层(C盘、D盘。。。。。。),然后在文件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可以直观的让学生学会怎样保存文件,并且在下次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文件所在。三、 充分利用“高手”,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总会有一些个别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比如将显示器的分辨率改变一下,还会使用一些快捷键等等,碰到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进行批评,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我抓住时机请这些“高手”上来给大家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利用这些“高手”的悟性高、学习的快的特点让他们去帮助教师指导哪些悟性差的同学进行学习。我根据学生素质情况分组,每一组中安排一、二名“高手”做老师的小助手,指导小组同学学习,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协作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品质。如:在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关机总是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关而往往直接去按开机的按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充分的利用了了“高手”的作用,让这些“高手”去一对一或者一对二、三的帮助这部分同学,这样几次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学会了。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应用,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这个
Ⅷ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形象举例,变抽象为直观,加深理解。 充分利用“高手”,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贯穿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培养有关能力。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一、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如: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我根据小学生学习喜欢新鲜、好动、好游戏的特点,在教学生怎样使用鼠标的时候,我就简单地教学生去玩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和一个叫做“纸牌”的游戏、并且安装一个小的学习软件“明天打字员”利用软件中的“拍蚊子”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的态度中去练习,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学生学习自然感觉就轻松了。当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要加以适当引导,并不是真正把计算机房当成游戏厅,要让学生明白玩游戏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使用鼠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这样学生既感到有兴趣,练习起来也不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小学生喜欢在windows中的画图来画自己喜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制作(给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图片,然后进行评比,结果很明显,有的学生能自己摸索各种功能键,画出漂亮的图片,但是有些学生只能画出简单的线段,这部分的学生就会很羡慕别的同学画出的美丽图片。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功能键,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更自如的运用画图中的各种功能键,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在这种对比的心理下自觉的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行学习、练习。老师这个时候进行指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形象举例,变抽象为直观,加深理解。在教学中有许多计算机术语是很抽象的,小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最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觉器官(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这样一讲,同学们不仅感兴趣,而且印象深刻,还记得牢。如:在教学生如何保存文件的时候,我形象的把计算机比喻成学生自己的书包或文具盒,在保存的时候选定把文件放到自己书包或文具盒的哪一层(C盘、D盘。。。。。。),然后在文件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可以直观的让学生学会怎样保存文件,并且在下次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文件所在。三、 充分利用“高手”,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总会有一些个别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比如将显示器的分辨率改变一下,还会使用一些快捷键等等,碰到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进行批评,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我抓住时机请这些“高手”上来给大家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利用这些“高手”的悟性高、学习的快的特点让他们去帮助教师指导哪些悟性差的同学进行学习。我根据学生素质情况分组,每一组中安排一、二名“高手”做老师的小助手,指导小组同学学习,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协作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品质。如:在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关机总是个问题。不知道怎么关而往往直接去按开机的按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充分的利用了了“高手”的作用,让这些“高手”去一对一或者一对二、三的帮助这部分同学,这样几次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学会了。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应用,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教学生怎样用“WORD”写作文、教学生用“画图”设计贺卡送给他人;教学生怎样畅游因特网、怎样在网上找到并能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料、图片。。。。。。教学生怎样收发电子邮件等等。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从开始对计算机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明白: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虽然不难,但要上好这门课却不容易,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就一定要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的生动、有趣。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邓小平讲话。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