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重要吗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重要吗

发布时间:2021-03-08 09:11:41

幼儿园教学活动准备的内容有哪些

(一)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也就是"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幼儿时期,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更容易受兴趣支配。兴趣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外界环境的侧记,受好奇心、好动的心理支配。幼儿的年龄越小,活动缺乏目的性,他们不会因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而规范自身的行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不会做种种意志上的努力,各种活动几乎完全凭借外界的积极刺激。所以,只有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便他们能够兴趣,才能唤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乃至实施活动时必须注重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身心处于活跃状态,内在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得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带着喜悦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区获取知识和技能。
运用趣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这是幼儿产生活动兴趣的内在力量,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如综合主体活动《动物的翅膀》产生与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翅膀的动物就一定会飞吗"。自然而然,活动中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准备展示介绍,一直到在大家面前展示介绍自己的发现,幼儿都会很积极地去参与、完成。目前大家关注的"生成性课程"的主要策略就在于观察、了解幼儿,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自然生成教育活动内容。
2.运用辅助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选用直观手段、游戏方式以及形象有趣的语言,利用外部刺激,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这是开启和维持幼儿活动兴趣的外部力量。尤其当教学内容不是幼儿时下感兴趣的内容时,更要利用外部刺激,激发幼儿兴趣。如在阅读图画书《佳佳》的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和维护幼儿的活动兴趣:利用手偶,引出图画书主角;方式具有童趣,如猜想佳佳是怎么向的时,教师假装与图画书中得人物对话:"佳佳,你事怎么想的?能告诉我们吗?"利用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展示成长……这些形象有趣的方式手段,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获得各种经验而实现的,这些经验不能由教师灌输,强迫幼儿获得。"纸上得来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幼儿。幼儿对外界事物、事理的认识以感性为主,只有当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具有理性思考、认识的能力。教师不能代替幼儿思考和实践,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教给幼儿的知识技能上,采用教授的、强化练习的方法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在教学策略、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注重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各种活动,使幼儿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通过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以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活动,形成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所以,教师制订教育活动方案时要体现幼儿的活动,在设想教育形式、选用教育方法、常设教育环境时都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

② 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以主题活动为主要活动模式,以分科教学和区域活动为辅助形式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至今,回首我们走过的道路,为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和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地时,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当下"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大策略"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要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刻挖掘幼儿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化"概念模糊
我们一直在摒弃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尽管有幼儿园领导和部分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小学化"对幼儿成长的危害,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解上有偏差,导致在教育内容上也一律不准体现小学内容。其实我们反对的是小学化模式而不是完全小学化内容。比如在大班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就穿插了一些数的认识、点数、数的分解等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以幼儿的形式教给幼儿,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摆一摆、玩一玩、动一动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理解反对"小学化"是反对灌输式、无游戏式、无可操作教具的小学化模式而不是教育内容。
二、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
因为在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时我们经常会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导致老师本末倒置。在活动中老师们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不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以中班科学"认识天气符号",活动中教师安排了幼儿听音乐感受不同的天气状态。由于幼儿缺乏对音乐的感知,一时难以快速地把听到的音乐与不同天气状态相匹配。因此,多数幼儿不会分辨,最后只好由老师告之答案。看是形式多样又新鲜,但是完全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是无法达到活动目标的。
三、只关注幼儿的动手参与,未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
动手是幼儿的活动模式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只注重提供给幼儿大量的材料,而忽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参与,导致虽然参与动手活动了,但是无论在经验获得、成功体验和智能发展上都没有收获,也就是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上的三维目标没有完成。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自制饮料"为例,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如: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说:"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小朋友们都在忙着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会盲从性的选择,,忙得不亦乐乎,还不时地有孩子在品尝自制的饮料,有的送饮料给老师看,有的告诉老师自己的饮料很难吃。当老师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配制的?",竟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的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孩子动手操作也忙得很乐呵,而在配制的过程中老师是让幼儿感知认识,还是获得经验呢?在整个操作活动幼儿是在忙于将面前的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了,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吃,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过程的变化,经验从何而获。是让幼儿体验成功吗?可是幼儿配制出来的饮料没有一个是可以让他自己连喝两口的。可见这样的操作活动看似幼儿动手操作了,并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仔细想想就要认真推敲这样的活动我们到底是让幼儿发展什么?所以我们在让幼儿动手参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思维的参与,让幼儿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四、只关注幼儿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在幼儿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更多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实现。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有效地引导幼儿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如果在幼儿动手操作前和操作时进行适时的引导相信结果会很不同。
上一页12下一页
上一篇:小班幼儿的快乐建筑活动
下一篇: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新课件下载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科学: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美术《有趣的手指印画》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蔬菜品种多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大家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大树妈妈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两只老虎》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铃铛说话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萝卜房》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谁在叫PPT课件
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我的小手变变变

③ 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

1.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在活动之前要经过缜密的筹划,而不能偶发和随机的。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依据教育的目标、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订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制订好完整的教学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或更改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讲,是教师事先制订好的。
数学活动实例
活动名称
双条件家族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周围环境中事物的形状和数量。
2.学会概括图形的某两个特征并按物体的这两个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室中的物品。
2.交通工具图片。
3.幼儿练习卡。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问幼儿这些图片可以怎样分?每一种分法分出来的交通工具都可以成为一个家族,如2个轮子的家族、4个轮子的家族、动物交通工具家族等。
2.举例说明两个条件的意思,如轮子和颜色、车门和轮子等都算是两个条件,让幼儿理解按两个特征分类的意思。
3.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既是红色又是圆形的东西(如插片、苹果、图形卡片等)。
4.请幼儿看幼儿练习卡,想一想这些卡可以怎样分(如分成动物家族、4只脚家族、2只脚家族等)。
5.请幼儿找一找哪些既是2只脚又是动物的卡片,并将符合条件的卡片圈起来。
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数学教学活动计划,是让幼儿感知逻辑关系,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一个教育活动。分类就是把相同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分类可以是单一标准,也可以是多重标准。在师生的互动中,在摆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使幼儿充分感知、体验、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幼儿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物体,关注物体的形状和数量;在活动中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们兴趣相投的事情。虽然数学教学活动的计划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事先制订的,但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不够。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将制订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发现积累幼儿的需要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把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一些游戏活动,依据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改变其规则;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游戏化的情节等,调动幼儿的情感力量,激发和强化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索,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让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小鸡找家”的游戏活动。在活动现场,教师用积木搭了3只小鸡的家,上面分别贴有不同几何图形作为家的标记,教师扮演鸡妈妈,其中一名幼儿扮演狐狸,其余的幼儿带有图形卡片扮演小鸡。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边玩边唱儿歌:
小小鸡,叽叽叽,
尖嘴巴,圆身体。
身上穿着绒毛衣,
爱吃小虫爱吃米。
儿歌唱完后,扮演狐狸的幼儿大声喊:“狐狸来了”。随即,狐狸就开始追捉小鸡。鸡妈妈要求小鸡按自己带的图形卡片分别找家,身上带着什么图形卡片,就找什么图形标志的家,并赶快钻进家里去。如果小鸡躲进家里,狐狸就不能捉了。
游戏结束时,检查一下有没有找错家的小鸡。数一数有几只小鸡找错了家,然后把他们送回家,再数一数狐狸捉到了几只小鸡。
幼儿交换卡片,重复游戏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更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幼儿不仅感知着图形之间的不同,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愿望。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操作性的特点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操作活动中进行的,幼儿只有亲自通过操作、摆弄材料进行探索和体验才能将其掌握。操作活动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应该说,无论是集体活动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幼儿的操作活动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部分。因为,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材料,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材料,并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多变化的材料,供幼儿经常、自由地选择和运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2)所提供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便于幼儿操作。
(3)提供数量、形状、时间、空间方位等多项内容的材料,材料要体现数概念的属性特征。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进行个别指导;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摆弄、拆拼材料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探索。
4.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
幼儿在与物的接触和人的交往中,获得了一些关于数学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经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片段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数学经验,并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有关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要使幼儿建构一些初步的数概念,并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给予指导,启发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帮助幼儿归纳、整理零散和无系统的感性经验,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使幼儿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正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无论是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都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直接指导,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粗浅的、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的形式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对话,可以从同伴中获取相关的经验。
另外,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也比较适应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存在的班级人数较多,各方面条件还不理想的现状。

阅读材料
说起数数,我们班的孩子能一口气数到100,而面对满满一箱子的柿子,孩子们似乎乱了章法,由于他们太急于得到结果了,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蹲下就各自数开了。他们拣最大的往自己跟前拿,一边拿一边大声地数:1个,2个,3个……数着数着互相之间就有了干扰:丁文数到7的时候,李宇一个劲儿说9,丁文生气地说: “你小点儿声,我都数不了了。”王营着急地叫张泽:“等会儿,这几个我都数过了,你怎么还数呀?”张泽说:“我不知道,咱俩的都混一块了。”我见时机已到,是引导孩子们想办法解决互相干扰问题的时候了。于是我大声问孩子们:“怎么样,数清楚了吗?柿子到底有多少啊?”
“没有。”显然孩子们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
“因为他老给我捣乱,我老数不对。”
“因为人太多了,挤在一块儿都混了。”
“他们声儿太大了,吵得慌。”
“那怎么才能数清呢?大家都想一想,谁有好办法把柿子数清楚?”听我这么一问,孩子们渐渐地安静了,认真地思考起来。
刘林第一个说:“老师,我想还是一个人数吧,这样不吵。”孩子们也都一致同意由一个人数。于是老师请刘林自己来数,可是他刚数到一半就数不下去了,大家发现他把数过的和没数过的混到一起了。
这时张泽提议两个人来数,一人数一半。得到大家的同意后,他邀请李宇一起数,两个人商量着:“你从这边数,我在那边数,咱俩离得远一点儿。”说完两个人一人把着一头数了起来,张泽把柿子排成长长的一溜儿,李宇把柿子摆成三角形,这下界限非常明显,很容易区分,虽然最终没有数出总数,但是他们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一直坐在后排没有说话的毛惠芳,非常自信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有办法把柿子数清楚。”说完她就蹲下来,但是她并没有着急数,而是将所有的柿子都翻成把儿冲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毛惠芳数一个,就把一个柿子翻过来放在一边,直到数完最后一个,她站起来笑笑说:“我数完了,一共有35个柿子。”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我不失时机地鼓励更多的孩子们:“谁还有好的方法把柿子数清楚?”
“我会2个、2个地数。”
“我会5个、5个地数。”
“我还会10个、10个地数呐,肯定特别快。”
孩子们的智慧之门一下子被开启了,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尝试着自己数柿子的方法,他们彼此交流、互相借鉴经验,最后终于数清一共摘了50个柿子。
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之中,便于幼儿充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及乐趣,在不断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中,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建构数学经验,获得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就要从观察、了解幼儿入手,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在生活和游戏中为幼儿创设问题情景,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用途;不断引导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数学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案活动准备怎么写

幼儿园教案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二、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三、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五、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⑤ 幼儿园教育活动准备是什么

幼儿抄园教育活动准备有 1、
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2、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3、
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⑥ 幼儿园期末成果汇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一学期又过去了,大班幼儿也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生活了。如何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因此,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我们的教学重点,而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我们在保育方面的要点。回顾这学期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这一学期,进一步深入学习纲要解析,并将纲要精神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通过纲要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 保育工作:
在活动中继续指导幼儿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班级中安排值日生及小助手,并对幼儿进行监督和纠正,在幼儿当中养成互相监督的习惯。并要求幼儿在活动中能自觉的遵守。幼儿的自理能力进步较大,特别是在做值日生时,都能帮助分发餐具、摆放桌椅、收拾整理好教室、挂好毛巾等工作,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例或有关教育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在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爱护别人,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注意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提醒幼儿适当的饮水、增减衣服,并特别关心生病、有困难的孩子。平时积极鼓励幼儿
>大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锻炼,增强幼儿体质。特别是在这次的“非典”中,注意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工作,加强对幼儿各种卫生的教育,幼儿学会了正确的洗手,良好的卫生习惯进步了很多。幼儿因病缺席人数大幅度减少,班级的出勤率稳定。
二、 常规工作:
本学期针对班级的常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统一各环节组织的音乐,让幼儿自己讨论形成各项常规的规则,在班级每天选一名班长,共同督促幼儿自觉遵守。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强调各项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并和保育员共同做好幼儿卫生方面的工作。利用晨谈、午餐前的时间向幼儿介绍自我保护行为的简单常识。请家长共同配合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和安全防护的教育。特别是对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三、 教育工作:
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总体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等特点。体育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较好的掌握了攀爬、拍打、投跳、平衡等动作技能,学会了几种跳绳的方法,动作协调且反应灵敏。学会新的徒手操及轮胎操。这个学期结合主题“运动”幼儿还学会了区域性体育活动自选。掌握了多种的体育器械活动。
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在不断的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计算方面体现较明显。幼儿从操作实物卡片到数字小卡片,掌握了单变加数、减数,双变加数、减数练习,到现在可以完全脱离实物,用心算练习十位数的加减和20以内的连加连减,幼儿
>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有时,我们也让幼儿互相检查作业,这样,幼儿等于又多了一次练习的机会,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学会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宽窄、远近、厚薄等;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区分各种形体,学会等分,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包含关系。幼儿喜欢探索,观察事物也较细致,通过了解家乡、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懂得爱护、保护环境,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情感。这学期,在班级走廊的墙壁上创设“你我看世界”,请幼儿带新闻,在班级讲新闻,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知识面变更广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感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会尝试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如:“磁铁的特性”、“弹性”、“声音”等,知道常见的自然科学现象及其与人们的关系,具有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利用艺术节活动开展故事、唱歌等活动,大大美术方面幼儿的手工技能进步较大,如:剪、折、捏、粘贴等,懂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美工技能来完成作品,和教师一起制作主题墙饰。幼儿的绘画技能明显提高了,画图线条较连贯、流畅,能较好的组织、安排画面,初步展现了绘画方面的创造力。在《连环画》比赛中魏宇洪、吴东骏小朋友还获得了金奖和银奖呢。
四、家长工作:
这学期重点围绕“幼小衔接”,通过请小学老师到园上课,组织孩子到小学参观,并带孩子到小学和小学生一起上课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及入学前应做好的心理准备,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与家长配合,做好家园联系,每周展示周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内容、教育要求;每月的发展评估手册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及时家访、电访,与家长交谈,商讨更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
幼儿的发展。
五、 主题活动。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通过家长问卷、幼儿测试等各种方式调查幼儿对主题内容的原始掌握情况以及从孩子身上挖掘进一步生成的新主题,用孩子想象的方式与孩子一起设计主题网络图,同时在家园栏向家长介绍有关主题的资料,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支持孩子的活动需要。幼儿的兴趣带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们高兴的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并为我们的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如:在“我爱运动”主题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各种体育器械,还结合“厦门国际马拉松”,带孩子到会展中心进行“小小马拉松”比赛。在“植物”主题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为我们的自然观察角增添了许多的植物,也满足了幼儿好奇的探索欲望。结合幼小衔接活动,开展“我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在与幼儿、家长的互动中我们深刻的体会了家园之间教育的有效融合。
六、 反思调整:
总结了这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在繁忙中我们的工作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孩子们的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增长许多的知识。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在反思不足,如:主题活动的产生和开展预设教师干预的多,幼儿生成的少;创设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的机会不够;
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注重全面性,个别性、深入性不够;创造性游戏的开展较薄弱,幼儿的自主性差;个别幼儿的惰性强、依赖性强;个别幼儿不够大方胆小怕事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以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的反思调整,汲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扬长避短。

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存在的必要吗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幼儿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难题。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重视教师的教法,又要重视幼儿的学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那么,在幼儿园我们又怎样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孩子得到进步和发展呢?根据本人的从教经验来思考,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 有效性 一、选择好教材,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教材的好坏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首先应该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幼儿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科学;其次要考虑它是否具有教育意义,能让幼儿懂得什么道理,培养幼儿什么品质;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选用的教材是否能被幼儿接受,跟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第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选用的教材能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地学。教材的选用只有考虑了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点,才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才会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订适切的目标,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选择了一套好的教材后,教师便要结合教材内容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制订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适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既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则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目标的表述上,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尝试”“探索”等词汇。如:“有趣的想象旅行”的活动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奇景,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想象旅行的情景;借助音乐的旋律变化,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图形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展现出来;在想象、创作、展现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标就显得比较空洞。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现力等,这些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三、把握环节的设计,确保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问题,落实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 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索,能把活动引向深入。教师提问得当,对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是落实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点,教师提问的策略,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却暗含着深厚的指导和教学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提问的技巧,克服无目的的、支离破碎的“满堂问”,以达到启迪幼儿思维,发展幼儿能力的目的。首先,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另外,教师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幼儿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如:针对谨慎、顾虑多,反复思量后才作答的幼儿,我们要采取先鼓励,后提问的方法;针对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问必答的幼儿,我们除了加大问题难度以外,还请她们深入思考,做总结性发言;针对胆怯不愿当众表达的幼儿,我们应适当降低问题难度,帮他们建立自信,并想办法多设计讨论环节,使这样的孩子也能畅所欲言。 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呢?首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性。如:“我要上小学”这个活动中,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紧扣主题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差异,对小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即幼儿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提问,要从幼儿已有的亲身体验出发,使幼儿在对问题的思考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如:你喜欢去哪玩?为什么?孩子有自己亲身的体验,会说出许多喜欢的理由。 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开放性和挑战性。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进一步推进或延伸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带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的思考深度,让幼儿在自身原有的经验之上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否则,幼儿的认知就得不到发展。 第四,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儿个体性的差异要求教师的问题也带有一定的层次性。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可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教师还要留给幼儿提问的时间与机会。一个活动中不应只有“教师问,幼儿答”,也可采用“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提问就是有效的教,教师应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这两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化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使教学更具弹性。并且,教师在设计问题和选取提问方式的时候,应尽量考虑幼儿能出现的各种反应,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五、采取有效的回应,保证集体教学的有

⑧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做有效评价带来的困惑

在主题背景下,数学教育融入到科学领域中,使之与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用“主题统整”的形式,将幼儿各领域的学习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但在主题教学背景下,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对于老师来说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我们就数学集体教学中的困惑罗列如下,并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困惑: 1.周坛萍老师:主题活动下,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又该如何取舍? 2.费文英老师:如何将一些生成的数学活动融入到主题活动中? 3.郎建平老师:对于数学集体教学,怎样的组织形式更有效? 4.成爱琴老师:在活动中,对于材料的准备,我们教师该怎样从幼儿的生活中选取适宜的材料? 5.章忠英老师:数学概念是个很抽象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怎么引导? 6.叶周娣老师:对于数学材料的运用,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 7.高玉芝老师:数学活动中教师该怎样去提问、总结与评价? 8.嵇燕萍老师:由于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很不活跃,这些幼儿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该怎么激发? 对于老师提出的以上困惑,我们着重选取了一个大家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大家的经验碰撞中,提出解决的对策 重点讨论问题: 数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对于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呢? 1.周坛萍老师: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准备的材料一定要充分,因为当幼儿刚接触到某一概念时,他们的操作欲望肯定是很强的,可能会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才做材料。 2.章忠英老师:刚才周老师讲的我很赞同,因为有时候,我们可能操作的材料是提供的对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可是,也许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做到人手一份,这样就使得某些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满足。其次,我认为像我们小班,最好提供的操作材料是以实物为重点,因为小班孩子对于实物的兴趣比较大,那在操作中自然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比如在“冬季鞋子与夏季分类”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如果提供实物,就更能帮助幼儿理解。 3.成爱琴老师:刚才章忠英老师说小班在提供材料上以实物为主,我们觉得的确我们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每个年龄段选取一个侧重点来提供材料,这样让孩子从小班到大班对于抽象数概念好像有了一座桥梁一样。在我们中班,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提供材料上可以运用半具体半抽象的材料。用图片结合数字等来帮助幼儿理解。 4.嵇燕萍老师:那到大班就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抽象学习了。 5.高玉芝老师:材料的选择要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就像刚才几位老师说的材料的提供要按不同的年龄段来选择,我认为,如果提供的是同一种材料,那么在不同年龄班也应该要有有不同要求。 6.费文英老师:我非常赞成高老师的说法。此外,从我执教的两个大班来看,虽然他们属于同一年龄段,但由于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同一年龄班的也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7.郎建平老师:是不是在提供操作材料是,我们还应考虑到提供多样性的才做材料。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我们的收获: 大家在自我经验的碰撞中,对于集中的困惑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每位老师弥补了自己在数学活动中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中的不足。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它能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幼儿园数学教育操作材料的提供,应着眼于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建构,使材料具备适宜性、科学性、层次性,让幼儿置身其中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得幼儿的数学学习更有意义,同时这些想法的集结可以在今后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让材料与幼儿更好的互动。

⑨ 幼儿园教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自由选择、自发探索的自主活动,为幼儿们所喜欢。在活动中,幼儿们通过持续不断地实践与环境相互作用,培养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能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与集体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上有所区别,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一种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指导更多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和机动灵活的。对3至6岁的儿童来讲,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方法应更多地选择那些结构性低、非正式的活动。虽然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点,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困惑。本文将着重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一、关注学习过程,把握介入指导的最佳时机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教师要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信任幼儿,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当幼儿确实因自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难以继续进行探索活动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种适度的支持对获得活动的预期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无原则过多支持,也只会助长其被动依赖心理,压抑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关注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幼儿面临的各种困难,善于区分出其中哪些困难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困难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从而及时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个心理与能力的支点,使其能依托这一支点,顺利地越过困难,沿既定方向继续探索前行。例如,区域活动中幼儿玩磁铁,教师提供了许多相关的操作材料,如各种大小的磁铁及多种磁性物和非磁性物,想让幼儿在操作和争论中获得一些对磁铁属性的感性认识。活动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用磁铁进行各种探索,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幼儿获得感性经验后,教师又考虑在投放的材料中如何设置一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属性。如提供操作材料:筷子、镊子、调羹和磁铁以及一盘混有大头针的豆子,让幼儿探索用什么工具能较快地取出大头针。当幼儿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又及时为幼儿提供新的材料(回形针),并提出新的探索要求,即怎样从矿泉水瓶中一下子取出所有回形针。与前一任务相比,这一任务难度提高了,需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瓶中的回形针先要连成一体;二是用磁铁将此连成一体的回形针同时吸出。这一新任务显然更具有挑战性,也有一定趣味性。当幼儿用磁铁将矿泉水瓶中已串联好的回形针往瓶口方向吸,始终无法将回形针吸出瓶身而感到无助时,教师用一句“你再试试看,沿着瓶子哪一面往上吸,回形针才不会掉下来”的话来点拨,让幼儿变换思维角度,再进行尝试,很快幼儿找到了解决办法。当幼儿经历多次曲折,终未达到目的而失去信心时,教师对其讲了一句:“我会和你一起想办法的。”这句话无疑给了他们一种希望,并使其重拾起信心。同时,教师还为其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所必须的材料(大小不 一、各种形状的磁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又回来继续解决原先的问题,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掌握观察方法,针对特点确定相应的指导策略 在区域活动过程指导中,教师常常不自觉地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定内容,构想过程,忽视了幼儿的需要,导致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要教育好儿童,必须首先了解儿童,而观察幼儿是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观察时要注意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意义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根据需要作一定的记录;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小班幼儿玩拼图:红红小朋友先把五块拼图从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地毯上,然后见她拿起一间小房子,仔细看了看,再用眼睛在板上来回寻找着,直至确定找准后才放入,就这样依次把五间小房子准确无误地嵌入,整个过程仅用了8分钟;丽丽小朋友也拿起一间小房子,看也不看,直接准备放入左边第一个空隙内,可是却放不进,再移到第二个,还是放不进,再往下移,直至第四个才正好嵌入,她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接着又拿起另一间小房子,还是从头开始,依次在底板上一个个地放,最终也全部完成了,前后用了12分钟;东东小朋友他把拼板的底板放倒了,也就是房子的屋顶朝下,他拿起一间房子,试图放入第一空隙,发现嵌不进,可还是拼命使劲往里按,最终当然是没有成功。以上几个案例说明: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差异。对于红红小朋友在拼图中表现出思考型的认知特质,如果材料没有新的要求,一味地只是重复已有的经验,那么就会变成机械的操作,幼儿只能得到机能性的快乐,在认知上得不到什么提高。与红红同样完成任务的丽丽却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冲动型认识风格,对这类儿童的指导要让其学会注意观察认知对象的细节,并在回答问题之前,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检验。所以,如果单纯提醒她慢一点,并无多少帮助,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注意视觉刺激和策略的具体提示,如“看一看,能不能直接找到它的家”等。而东东与前面两个幼儿比,明显存在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如果面对他的困难熟视无睹,不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帮助,他就可能会因对活动失去兴趣而放弃。当然,指导的重点应是提升其空间方位的知觉水平,如提供一些突出几何图形特征的拼图材料,加强方法上的引导。 幼儿学习操作中表现出的个体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有水平的差异,还有方式的差异,教育的策略也要因此而有所不同。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按幼儿不同特点确定相应指导策略,教育指导才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的发现需要。 三、因势利导,促进幼儿自主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区域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幼儿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是要让幼儿经过这一历程,促成其自主意识与能力的发展,这是根本的目的。因此,在指导中,教师要对幼儿任何自主活动的愿望与努力都应给予充分、积极的支持(包括环境创设及材料的准备)。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提出建议——“做好玩的棋”,经过讨论后,诞生了“探险棋”、“旅游棋”还有“交通棋”等等。这里每一幅棋都是幼儿在运用了脑中的知识,在反复理解棋类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而制作完成的。这一示例说明,幼儿在自主活动过程中,不仅自主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各种动手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领会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各种活动器具的规格、制作方法及材料与器具的联系等,收到了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四、关注但不介入,提供幼儿相互交流学习的空间 在幼儿区域性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教师和环境产生互动关系,而且幼儿间也发生着各种互动交流,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例如在建构区域活动中,肖宇小朋友虽爱学习,但在插圆形时仍然感到困难,一旁的强强便善意指出他的错误并要直接帮他插,而肖宇却执意要自己来,热心的军军只好不时地提醒他。这时教师应采取的指导策略是关注但不介入。因为幼儿间由于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关系容易使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中幼儿既随意又保持着自己的立场,而且幼儿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间最能理解的语言。这样的交流所达到的效果是教师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起到了一种支持的作用,还助长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教师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沉默,通过沉默而使幼儿充分地互相交流。从这意义上说,教师有时采用的不作为的策略实际上是对幼儿最大的支持。对幼儿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教师每次都必须亲力而为,有时也可保持沉默,让幼儿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五、有机整合,实现教学与发展的最佳效益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区域是观念性的,随时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重要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