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开幕式通讯稿怎么写
通讯稿 现在大多机关单位的通讯、报道,里边的文字都很程式化,无非是到场有哪些重要人物活动规模有多宏大意义有多非凡,都是这些很Guanfang很图解政策的东西。我写了很多这样的垃圾,它们没有任何价值,纯粹在占用网络空间。 回到这篇报道,写了三节课,把材料拼拼凑凑就差不多了。发现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加上“重要人物”的话语――因为要交差。 事实上,这次观摩和论坛研讨并不成功,存在很多问题。YJY小学场地太小,容纳不了全市各镇区的老师,大家挤得很辛苦,观摩效果大打折扣;YJY小学五年级学生素质不高,朗读差、发言小声,学生吃力,老师也吃力。至于论坛,组织者只给出一个笼统的大的论题,没设主讲,没定具体的讨论主题,大家只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而且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针对课例讲大而空的正评价。现在才知道L科提出的“老生常谈不谈”、“ 人云亦云不云”对中小学的教研来说是多么重要而迫切的提醒。 三个上课老师,虽说都是百里挑一的最优秀的三位,但欠了点真正的大家风范。L老师语文素养很深厚,但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她的教学环节推进得较吃力,到最后未完成预设时她有点慌;《船长》的授课者心较浮躁,一节课在拉着学生喊,但事实上,文本蕴含的人文力量不是靠喊出来的,要潜下心来感受;《望月》则整个课堂较顺较自然,但仅是一节“完美”的课而已,没有师父课堂上那种触动人内心的东西。后来才知她是搬于永正的教案,可能之顾搬了,没更好地把自己放进去。 联想到各地各中小学这样的交流会、公开课不知有多少正在举行,一线老师耗时间精力被逼着听这听那还写反思心得,就觉得很惨。
㈡ 如何撰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的通讯稿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属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㈢ 小学生掷沙包通迅稿怎么写
关键词 小学生 投掷沙包 技巧 探讨
一、正面投掷,降低技术难度小学生阶段学习投掷基本上都是采用侧向投掷,通过蹬地、转体、挥臂、拨指基本动作,实现侧向投掷技术。但是面对低段的学生,他们对这几个环节的专业述语基本不懂,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往往是比较差的,当然不是说没有,有,很少。而且投偏的很多,一个班大概要占五分之一;用不上力的也有,轻轻扔出,2、3米的成绩,这部分学生也将近占五分之一左右;不能屈肘向前上方投出,往往手握沙包从下面经过体后再经过头后直臂甩出去,一个班也有大概五分之一左右。因此,我们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复杂的东西变成简单的东西,以便学生更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改“侧向投掷”为“正向投掷”,要求学生前后开立,正面面对出手方向,教师只要强调让学生的重心后移,直接形成蓄势待发的“张弓”,上臂持球举过头顶,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出身体的最大潜力。
二、高举高打,提高出手角度
在投掷教学中,要投得远,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投掷沙包时学生弯腰低头“往地上砸”的现象特别突出,往往见“低”不见“远”。这也是影响投掷教学效果最为重要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直接影响投掷成绩――“远度”。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从几个环节入手进行教学。
(一)望高:这一步其实很关键,给学生第一印象就是要“高”。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望较低构筑物的顶,如篮球架顶,围墙顶,高单杠顶等等。给学生一种“高”的印象。使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高”的概念,知道投沙包时要投得高,才会投得远,判断出不投得高就不会投得远。
(二)举高:因为采用前后开立的正面面对出手方向的投掷方式,所以我让学生将沙包举过头顶,稍靠后。这与侧向投掷教学有区别,(侧向投掷教学是把沙包放在后下方,工作距离较大)把沙包举高,虽然减少工作距离,但可以使学生直接形成“反弓”,扩大张力,提高学生最后出手的用力效果,同时扩大了出手角度。
(三)打高:投掷教学中,最后出手角度十分关键。低段学生出现最多的就是“往地上‘砸’”,还有的出手过高――“打飞机”。在教学中,我利用操场中间的流水孔,用标枪插在孔里,在上方拉一条横绳,让学生看着横绳投,投过横绳上方,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控学生出手角度。口令“前后开立挺肚皮,沙包高举过头顶,用力投出超过线,看谁投得最――远!”通过这种手段,有力的纠正学生“往地上砸”和“打飞机”的现象,提高出手效果。
三、乒乒乓乓,“弹出”出手速度大部分小学生在初次接触沙包时很难掌握出手速度,缺少“鞭打”动作,用不上力,投掷距离不远。所以我在拟定投掷沙包教学计划时,把出手速度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在拟定投掷沙包教学计划时,把出手速度放在重要的位置。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出手速度,并且要这个动作要领“化解”到学生所喜闻乐见,勇于参与的游戏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体验投掷沙包的“小窍门”。教学中,我用小皮球教学, 让学生站在司令台下面,持球向上,对着司令台后面的墙面投,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演出活动广告牌。 四、提高出手准确度
学生投掷的准确度不好,也会影响学生投掷效果。一次,在给一年级一(6)班的学生上课时,让学生在跑道起点线上投掷,总会有6-8个学生投到跑道的一道或六道甚至外面去,直接影响学生投掷效果。低段学生往往为追求准确甚至会低手去“扔靶”,出手很轻,没速度,可谓“轻描淡写”。最重要的是还容易降低学生出手角高度,影响出手角度,误使学生“往地上投”。为了提高学生的出手准确度,我是利用操场上的爬竿,两根之间相距1.5米,离地面2米左右高度(二年级适当高一点)横拉一根绳子,形成两个方方的“屏幕”。让学生从爬竿中间和绳子上方形成的“屏幕”中间投过。这样方法既保证学生出手高度,又提高了学生出手的准确度。其间,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变化很大,技术动作未完全定形,动作上发生变异仍是一种常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必须注意加强投掷中出手准确度控制的教学,多示范,多鼓励。通过打“屏幕”得游戏,学生在大脑里就有了初步的投掷准确度的判断,这点对于投掷教学也是很重要的。
五、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前后开立站位的正面投掷沙包的技术教学,简单易学,有利于低段学生快速掌握,成功率可以达到98%以上,因此学生易于接受。通过用标枪拉横绳的“高举高打”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很好的调控学生出手角度,学生“往地上砸”的现象几乎“灭绝”,以高“掷”远,效果明显。用小皮球往墙上“砸”,比谁“砸的响”、“弹回快”则是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出手高度,另一方面则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出手速度。有趣的是,在本校田径运动会低段投掷垒球的比赛中,前三名均出自这三个班。这些教学方法简单易行,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学生也很赶兴趣,确实适合低段学生学习。
㈣ 小学生给学校交的感恩教育通讯稿
“感恩于心,付于行动”,为了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学生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生更懂得珍惜生命,更懂得珍惜学习机会,更懂得感激他人;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遵守纪律转变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进一步改善学风、改善校风、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这类的活动应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多些体现,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应该是个长久的工作,不是光靠一个活动,应该将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继续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