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英语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怎么评课
潘云飞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评课可以说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经验学习交流形式,评课应该是在听课(包含听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被评者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可是多少次的参与老师们的评课总是觉得老师们似乎不好把握评课标准,即不知道怎样进行评课,很多时候都是在用“官话“套话”,对被评者也包括对评者本人没有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致使说和没说一样。为此,今天给老师们一点建议如下,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评课过程中能真正地提高评课能力与水平。1、在评课之前,不妨先听取开课教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以便有个整体的把握。2、评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时间等的安排是否合理。3、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应当作为评课的一个主要标准。4、评教学的实效性。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景可以设计的相当完美,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很可能因为漂亮的情景而转移了对课本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打折扣。5、上课思路、逻辑体系也应当是一个评价的重点。6、不应当把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作为评价成功与否的依据,而应当把师生的互动程度、内容的实效性作为评价的一个主要依据。7、评课的过程中,多些指导、建议,也可以从课中内容谈一谈心得(要具体),少些其它的语言,特别是框架是的评价要少或无。当然,有了上述的评课标准,评起课来似乎好了许多,但还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多多进行专业性的业务学习,让我们的头脑中知识丰富起来,可以应对各学科各专业的课堂教学,这样再结合评课标准才能更好进行评课。我们要倡导、建立一种新的评课文化。应该承认,“评课”这个词本身就容易给人一种潜在的影响: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那当然,你说了算,我说了不算。这样,教师是被动的,没有成为一个评价的主体。评课者的地位明显高于被评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当中,我们的教师是最缺乏作为教师的独立性的,也是最缺乏对教学的专业评价权利的。新课程呼唤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都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来滋养我们的教师,使得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起来。这里就有一个评课者与被评者之间怎么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建设性的、对话的伙伴关系的问题。这就回到了我们所说的新课程所倡导的新文化上来。把评课、观课当作一种教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大家都受到启发。这样的评课文化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只有当一个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和启发,这个活动才更有意义,才能延续下去,才能推动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众多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教师有心,同样可以进行朴素却生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的基本功的精湛同样是成就教学精彩的基本元素,如清爽明了的简笔画和教师动听的歌喉也能使教学充满诗意,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并提升语言能力。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时,应认真思考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观念层面:是否充分领会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要素。内容层面:教学设计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情景和学习路径。操作层面:是否将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学会主动把自己当成“鱼”,只有这样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预想“鱼”的各种感受,才会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得到自我提升,也才会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一、 教学活动设计应该遵循基本的规律:( 1 )输入——输出。首先,从语言学习规律看,学生学习时首先要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要体验、感受、理解这些语言现象,我们把这些称作英语的语言输入。然后是操练、实践和运用这些语言现象,这是语言的输出。语言的输出要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上。( 2 )语言操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设计中的活动安排应该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难度较高的。前面一个活动是后面活动的基础,后面的活动是前面一个活动的发展和提升。( 3 )处理好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有的老师认为《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型教学有一个观点就是主张在运用的过程中来学语言。二、教学各阶段的活动设计建议:( 1 )复习、引入环节的设计? 导入要和后面的教学新内容相关;? 导入要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导入要尽可能简洁( 2 )呈现、感知环节的设计? 调动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新内容;? 语言体现一定的重复性,增加学生感知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感知性活动,了解学生感知、理解新语言的情况;? 具有可理解性,融入一定的已学语言,对新内容巧妙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帮助学生实现短时记忆; 另外,小学生学习英语最怕“难学”,而教师最担心“难教”。在“难”字解决之后,教学中的其他问题马上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英语教学设计中,难点的处理尤为重要。处理得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简短的语言其实不足以全面概括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要做到教学设计的科学,全面,还需要我们去多多的亲身实践。
⑶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在小学英语来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自习英语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正确的,但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那么,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由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三部分组成的。 一、教学分析包括:1、教学内容的分析 2、学生的分析 3、教学背景的分析 二、教学设计包括: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策略的设计 3、教学过程的设计 4、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其中评价活动又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目标达成评价。 三、教学设计评价包括:1、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2、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⑷ 我国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和现状
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项课堂教学技术。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1、 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事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00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末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弄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 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 3、 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 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教学设计领域内,研究者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而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既然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而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也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等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设计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