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英语多措并举强化单词教学

小学英语多措并举强化单词教学

发布时间:2021-03-15 03:21:00

❶ 需要一些关于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文章

21世纪英语报社发来一条消息:在某地区,初一英语平均分最高的学校为129. 9分,而最差的学校仅为55分。同时,市教科所对该市中考英语成绩分析发现,考生英语成绩相差悬殊,掉队学生比例高。因此,提出了如何解决英语两极分化的问题。
外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凸现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这在中国是个普遍的现象。张正东教授曾对此有过描述:“我国英语教育普及面之广,接近汉语,而学程之长则超过汉语。我国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的能在国际竞赛中夺标;有的只能在课标/教学大纲要求上下浮动;有的则远远不能达标。仅就基教而言,我们有高水平的外语学校、双语学校、有较高水平的重点高中和英/外语特色学校,也有大批一穷(稍有使用外语的需要)二白(少教师、设备)的普通中小学。”这段话勾画了我国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眼下,我国有亿万人在各级学校里学外语(以英语为主)。其中,学习优秀者占少数,平庸和不成功者占大多数。这是否表明外语教学是失败的?不,这种不平衡是正常的。也许大多数学过外语的学生以后并没有用外语从事工作的机会,但外语教育所赋予的文化素养会让他们终生受用。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可以缓解,但很难彻底消除。为什么?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了的。中国幅员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别悬殊,各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就学生而言,他们的家庭背景及其受教育程度大相径庭,每个学生个人的秉性、特点、学习基础、学习风格、情感态度等都不相同。鉴于此种状况,英语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并不足为怪。可是这样一来,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成了个老大难的问题。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外语教育如何适应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呢?要求高了,条件差的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负担就过重;要求低了,低水平的外语教育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又极不相称。上个世纪曾想拔高中学英语要求,1978年大纲要求学生掌握2800个词,结果教材出来遭到“深、难、重”的批评,于是一再降低大纲要求,90年代末仅要求高中生掌握不到2000词,中学师生不叫难了,可大学的老师认为中学的基础太弱,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怎么办?于是,新课标规定,学生应具有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初中(三年)毕业由原来要求学习1000词提高为(五级)学会使用1500—1600词。这个要求对于小学学过英语的学生来说并不算太高,对于零起始的初中生来说就有相当大的难度了。高中毕业(七级)要求一年多学会使用2500词,八级(高考要求)两年达到3300,九级(选修)三年达到4500词。普通高中两千多万学生基本上都想参加高考,结果大家还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八级——挺进。这显然难度加大了许多,两极分化现象提前出现,学生负担加重。难度直接体现在课标教材上,负担重,两极分化加重,于是,许多师生把矛头直接指向教材,认为“罪魁祸首在于教材”。岂不知,教材的编写是依据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否则教材是难以通过教育部审查的。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上面?中小学英语教育如何适应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早在1986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学外语教育改革座谈会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提出过这样的方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区分层次,分类指导;讲求实效,保证质量”“分期分批地提高中学外语教学水平”。教学大纲初高中分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不但有小学和初中起点,还设有高中起始的教材;课标设置多级要求和必修、选修;上海市根据发达地区特点,单独编制课程和教材,充分发挥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势;创建外语学校,在全国各地起到外语教学的龙头作用。此外,具有外语特色的学校和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样,一方面保证大部分学生学有所获,即使初中未学好,高中再重新起步,迎头赶上去也能学有所获,甚至还有希望考上大学。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和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培养我国外语精英的摇篮。
那样是否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教育公平不是“齐步走”。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同时,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接受内容和水平一致的教育,更不能要求教育结果的整齐划一(朱新梅,2008)。区分层次、不同要求才符合实际。英语教学起点至少有三个: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应该有不同起点的教材。可是,为什么高中课程中只有一个起点,仅供应同一个起点的教材(以五级为起点)?高中虽然有三级要求,但在课程实施中,都朝着高考要求的八级走,实际上仍然是一个标准。今后高中的起点应该不同,至少要有三个“入口”,甚至还要设第四个“入口”,即高中起点。比如,高中起点的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可以达到七级或七级以上要求,这对条件差的地区或学校是有可能做到的。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明。当然,不同的“入口”自然应有不同的出口。实际上,现在全国高考实行中央和地方自主命题结合的方法,即使实施了高中新课程的省、区高考也并不急于达到八级要求。不同的“入口”和不同的“出口”还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但是如果认为必须这么做,总会有智慧找出好办法解决的。
义务教育是大众教育,是全民教育。外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该使我们的国民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语。但是,外语不一定是每个公民必要的谋生手段,不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因此,不必要求所有的小学都开外语课,不顾条件(学校管理、师资条件和解决衔接问题)勉强开设,效果很差,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亿万人学外语是地地道道的大众教育,不能要求过高,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即可。“一条龙”(从小学到大学)的主张无疑是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好办法,但这条龙可大可小,也可有几条龙并举,来个“群龙齐舞”岂不更好!这就是说,从小学一年级始到大学研究生是条巨龙;次之,从小学三年级始;再次之,从初中起;更次之,从高中起始到大学。龙虽小也是“龙”,是人才嘛。
大众教育要和精英教育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效益,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培养出高级的外语人才。这就需要中央和各地区教育部门加强对外语(实验)学校、有外语特色的学校、民办学校及双语教学等各种试验的领导。这样便可在提高全民族的外语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如陈琳教授所说的“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的外语人才。2001年11月,上海市教委制定了关于“上海市高中毕业生一门外语(英语)能力基本过关实施意见”,提出了上海“高中毕业生一门外语基本过关”。“基本过关”就是要求高中毕业生能在外语环境中听得懂外国人说的话,能和外国人进行口头交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战略措施。从2001以来逐步实施了从小学一年级起始开设英语课,扩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初中生阅读量至少为30万词,高中生阅读量累计60万词以上,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阅读量累计要达到80万词以上。高中毕业生累计掌握词汇量在5000个左右;初中毕业生至少掌握3000个;小学毕业生至少掌握1000个。(朱浦,2008)
上海的课改经验说明,像上海这样有较强英语底蕴的发达地区可以先行、快行,迅速提高要求,实现双语和多语种教学。那么是否也可容许其他地区效仿呢?例如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和澳门比邻,有外语发展的优势,是否也可像上海那样单独设置外语课程使之发展得更好一些?当然,还有别的省市也具有外语优势,国家也可对其提出较高的要求。
以上说的主要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寻求出路。从教材等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也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的。近30年来,教材编写经历了改革,观念不断更新,从重视结构到重视功能,到采用任务型活动。英语教材从封闭式走向开放时,要求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究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新的一代孩子在英语课堂上释放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一股子灵气,真是前所未闻未见的。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新的教材的挑战性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课本不容许越编越厚,开放性的活动增多了,必然减少机械性的语言练习。从机械性练习到交际性的练习一直到任务型的活动,这里需要补充过渡性的语言练习。师资水平高的和语言环境好的学校好办,他们会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弥补空缺,可条件差的学校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应对,教学中出现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扎实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和教师,各出版单位和英语报刊杂志印发了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读物及工具书,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的。这些极大地改善了外语语言环境,有利于师生的教与学。希望出版单位和报刊社特别关爱我国边远和落后地区,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服务。
说到底,关键还是教师。教师贯彻课程标准必须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要求(不可过高),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一种方法)、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以求实效,不求形式,决不搞花架子。当学生有潜能时,就要大胆开展各种综合运用语言的活动;当学生需要细致的指导和帮助时,就要设计单项微技能的练习,哪怕是比较机械的训练,只要需要,就去做,不必担心被人说成是“保守”“穿新鞋走老路”。对后进生要特别关注,要动员同学互助合作,鼓励进步,树立信心,磨砺意志,顽强地克服困难,争取进步。如有条件还可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总之,我们需要努力使英语教育适应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在不平衡中求得发展。

❷ 如何把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小学英语教学中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理念首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是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使记忆一些英语单词,或者学习一些英语的语法知识,或者发展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要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语言、了解多样的世界,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了解和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民族尊严、又有国际意识的公民,为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英语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观察、分析、思考和提出问题,大胆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想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的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一理念强调了语言学习不仅应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语言学习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和应用性特点,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语言学习不应是一个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应是靠单纯的讲解和记忆进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教学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因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暂时的记忆中,知识与知识之间难以建立其有机的联系,增加了记忆的负担,由于语言知识通常是孤立的存在的,缺乏使用的语境和意义的理解,很快就被遗忘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对学习英语望而却步.为此,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和解释外,应把课堂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帮助他们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使他们逐步建构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程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据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大量时间,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即使应试过关,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缺乏,也不具备继续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基础,离课程目标和要求相差甚远.毫无疑问,评价改革已经成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要优化评价方式,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这就强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扎实的语言基础,有利于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积极的学习情感、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要做到这一点,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既有教师评价、也应有学生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评价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即可以采用传统的纸笔考试,也可以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对小学生的评价更应该实现多样化,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和教学活动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要在评价的内容上和目标上实现多维化,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以外,还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产品的开发为英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学生接触、学习和使用语言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好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在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作用,如黑板、卡片、挂图、实物等,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有利于教学内容学习的资源、尽量使形式和过程都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其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更深层次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多种措施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认知活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只有把爱注入学生心田,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表情、姿态乃至眼神传递给学生爱的表现,才能使学生体验到亲切、幸福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儿童爱玩、爱动的天性,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情绪.3.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英语是英语入门教学,更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❸ 小学毕业人教版英语总结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步 入尾声。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六年级下册的英语教学。在学期刚开始时,我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像以往那样,完成本册书的教学;学生这一学期要参加小学生毕业考试,我必须在本册书的教学结束后,拟定一个小学英语的系统的复习计划,根据计划合理地安排自查前的复习工作。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英语学习后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对英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已有初步的了解。同学们的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为此我做了一下工作: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学困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学困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学困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存在的问题:
1、在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但是有少数学生由于紧张而繁重的复习没有更多地关注到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也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引导他们抓紧课堂的每一分钟。于是,为了让他们取得进步,我们的做法却是进行“课后辅导”,增加师生的负担 。
2.在复习阶段,由于复习的内容涉及到三、四、五、六年级的内容,内容量多,在处理内容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五、六年级的内容应该为主,三、四年级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选择(对大部分同学来讲,三、四年级的内容较简单,可应付)。五、六年级的单词、句型都是重中之重,内容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老师在这时候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如,更有条理地进行句型分类。另外,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就忽略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交际性,听、说、读和写尽可能兼顾,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本套教材的教学目的。同时,听和说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复习阶段,值得运用听和说的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变为生动活泼。
六.采取的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在往后的教学中,我要更积极地思考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如,在复习阶段,针对复习内容,运用竞争机制,在后进生的小圈子内进行内部竞争,激发他们上进的积极性。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够紧紧围绕新课改的要求,贯彻落实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开展各项工作,效果也还不错,但这远远不够,教学是漫无边际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挥优势,改善不足,虚心谨慎,扬长避短,争取更上一层楼。

小学六年级英语期末工作总结二: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我也已经不知不觉完成了一学期的小学英语工作。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我力求在教学中做到扎实,有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现将本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47人,男27人,女20人。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学科较感兴趣。但有些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一些简单的单词和语法不理解,在记忆上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语法上面只有个别同学能理解外,其他同学都没有学习的兴趣。
二、取得的成绩:
首先,我能尊循教学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是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和玩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而且,教学中必须做到让学生明白,会用,反复练习句型和单词,提高水平,进行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从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每课的句型结构,懂得它的规律,学会用学过的单词使用新句型对话。每课讲授完后,要求学生必须读熟,会默写单词,会做基本的对话练习。英语的学习是狠抓句型及单词,因此,每天早上要求学生利用英语自习开口读英语,锻炼口语能力,熟悉课文。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巩固旧知识,得到两面照顾,不能松懈。最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时态的综合运用中,经常出现混淆,五年级下学期的重点时态现在进行时没有掌握,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学生掌握情况都很好,但三个时态放在一起,就不知所措。
四、针对不足采取的措施:
本学期通过大量的练习还是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灵活运用,下学期在学习一般过去时时还要不断复习,比较,使学生熟练正确运用所学语言。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虚心谨慎,扬长避短,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我知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进步,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小学六年级英语期末工作总结三:
本学期,我担任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深知任务的艰巨。在工作中,本人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出一个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并总结各种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现主要将六年级英语期末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搞好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二、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担任了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六年级英语要求学生能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看图说话,简单的写作。我根据各班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学习水平,以及新课标要求,学期初,我就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加压,让学生在自己身边找榜样,结对子。在平时的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以优带后,共同进步。使其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每天读英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坚持下来,缺乏必要的监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要多在实际中运用,因此,除了课堂练习外,还需要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多读、多讲、多练。因此,我在班上设了英语领读员和纪律监督员,早读课上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有问题及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及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一对一”的监督方式,确保他们不落后,提高他们的朗读和默写能力。
3、在批改作业方面,我要求学生的课堂作业能够及时完成。我也按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点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就采取面批方法,单独地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讲求方法,丰富课堂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上课内容丰富,现实,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顾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个别时候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学习,思想开小差时,我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以后要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努力做到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5、做好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三、回顾过去,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
1、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式。
2、对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估计不足,或考虑不周。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只注意了一部分学生的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盲目的认为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学习的自觉性已经非常高了,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了,而忽视了对学生出错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放松了对他们的督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强调对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估计和评价,因而没有对其具体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做出及时准确的验证和审查。
3、对待优生的培优不是很到位。考试前一段时间,由于主客观因素,我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补差上,对班内的数名优生的辅导没能落到实处,有待下个学期加强。
由于每一位教师尤其英语教师,大家都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难免会有失败和弯路。不过我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才能有进步,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以上就是我一学期来的教学总结和感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
学中的不足,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❹ 为何说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多留些快乐记忆

又到“六一”国际儿童节,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唤醒了人们童年的记忆,清澈的目光更唤起人们沉甸甸的责任感。

小小的肩膀,大大的书包……你的童年,我的童年,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孩子们也面临着特有的烦恼——几乎每个人的书包里都装有家长的梦想,“起跑线竞争”越来越疯狂。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年来在青少年教育方面被反复提及的说法。起跑线在什么地方?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谁也说不清,但由此带来的青少年教育问题却积重难返。

玉不琢不成器。诚然,适度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孩子们成长,但不应让孩子承担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保护每一个儿童不受伤害,有责任还儿童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让他们在一个宽容、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这样,祖国的花朵才能更加娇艳,民族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优质资源——

扩大增量是治本之策

提前排队搭帐篷、深夜排队“喂蚊子”、校长吓得关手机……每逢入园季,很多地方便会上演家长“加班排队”报名的戏码。很多人感叹,幼儿入园难于上青天!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学前儿童在园人数达4600万人,随着入园人数持续增加,到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将达85%。与此同时,幼儿园数量从2002年的11.18万所增加到2017年的25.5万所,增幅达一倍之多。但随着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幼儿园增量依然难以赶上新生儿数量。

对此,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学前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刚性需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是解决入园难的治本之策。

为解决新一轮入园缺口问题,多地都采取了有效举措。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北京通过扶持新建、改建、扩建、以租代建、推出社区办园点等方式,扩增学前教育学位资源,年底前计划完成新增3万个学位的任务,拟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158所。年初,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学前教育资金达92亿元,占全市财政教育经费预算的10%,并且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既是教育事业,也是公共服务。为此,学前教育发展的普惠性将愈加凸显。鉴于此,政府将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分类管理、差别化支持。未来,所有普惠性幼儿园都将逐渐实现质量相同、价格相同、补助相同、教师待遇相当。

可喜的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驶入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入园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少年教育正加快向更加普惠、更高水平迈进。

多措并举——

促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5月以来,与入园“争夺战”同期上演的还有幼升小、小升初入学考试。与此同时,争分夺秒给孩子补习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选——吃饭时候考数学,睡觉前背英语,恨不得连走路都要刷2道常识题。

由此,“备考市场”应运而生——一些考试培训班打着“幼升小面试宝典,帮孩子赢在起跑线”“请你查收这份名校面谈真题模拟”等标语吸引眼球,赚鼓了腰包。

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要去功利化,向教育的本源回归。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表示,儿童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阻碍其成长。他认为,应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调整和改革小升初政策,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尤其要取消初中阶段的重点学校,缩小学校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变化正在发生。以学前教育为例,根据我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此外,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也提出,推进学前教育立法,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办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依法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人们充满期待……

❺ 关爱青少年的资料

一、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开设青少年学法第二课堂

胶州路街道办事处在去年投资3万元进行社区基础建设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筹措资金6万余元,配置桌椅、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在社区建立法制学校,开设青少年学法第二课堂。利用学生节假日休息时间,安排社区法律志愿者通过普法讲座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拒绝网络不良信息和吸食毒品,预防犯罪,加强自我保护。

二、创新普法活动载体,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内容

一是以社区为单位,举办青少年“四小”活动。即:小小社区法制图书室阅览、小小黑板报标语书法竞赛、小小法制报漫画评比展、小小家园护卫队,让青少年在“四小”活动中增强法律意识。二是组织“青少年文明交通岗宣传”活动,学习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协助社区交警开展工作,与交通协管员共同开展交通文明“三让”的宣传。在寒暑假期间,适时安排青少年到辖区胶州路等主要干道路口,共同维护辖区内交通安全。三是适时组织开展“我是小小法律宣传员”活动,组织学生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编排黑板报、墙报,书写法制宣传标语,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变传统的教条说理为寓教于乐的互动式教学,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学法用法的活动中去,在潜移默化的宣传中接受了法律知识的熏陶,增加法律的认识度。

三、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开展“关爱女童”助学活动

针对胶州路管区内特困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偏多的实际情况,街道办事处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关爱女童”助学活动,组织“百名志愿者义务家教进社区”,与辖区百户特困家庭青少年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个性化的课业辅导,同时还定期组织特困家庭子女参观奥帆基地场馆建设和青岛山炮台法制教育基地,使特困家庭的子女与其他青少年具有同样获得课余时间受教育的权利。

为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获取法律知识途径较少的问题,街道办事处还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阅览室功能,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使社区图书藏书达上万册,并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基本满足了居民学法用法的需要。与此同时,通过不断更新社区法制宣传栏的内容,满足了低保、残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春蕾女童”等弱势群体的法制文化需求。

四、以“塑新之家”为依托,加大失足青年挽救力度

胶州路街道把法制宣传教育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和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涵,进一步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渗透和延伸。18岁的男孩小王(化名),家庭条件优越,因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不良青年,参与偷盗,触犯法律,被判刑3年缓刑3年,接受社区矫正。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通过依托社区矫正“塑新之家”工作平台,鼓励其学习法律知识,帮他换位思考,让他参与社区公益劳动,重新认识自我。经过一年多矫正,小王精神面貌有了好转,放弃了自暴自弃的念头,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珍惜政府给予的矫正改造机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重新做人。

市北区胶州路街道办事处多措并举构筑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形成了学校、社区、家庭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极大的增强了管区内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有效地拓展和丰富了普法工作的对象和内涵,为法治市北、平安市北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❻ 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发展合力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意义非常深远。今后教育领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是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把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及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清晰表明我们党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政策基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决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从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起步,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再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特别是在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方面迈出新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对此,《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成为亮点,也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决定》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实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一)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
我国改革开放35年经验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同心攻坚的结果。我们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必须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尽快克服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愿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决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投身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增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增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层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省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时,就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高校选取425个单位先行试点,经过3年的探索,在顶层设计、政策协调、咨询指导、监督检查、宣传推广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进机制。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我们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❼ 洛阳青岛路小学和南昌路小学习那个好

洛阳青岛路小学好。

洛阳市青岛路小学始建1958年的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位于涧西区青岛南路,西依河南科技大学,北临牡丹公园。学校总占地面积12470平方米,建筑面积9686平方米。学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校内建有综合艺术楼,教学楼等,配备了标准教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实验室、航模室、电子图书室、医务室、体育室,还有大型运动场地。校园内布局合理、视野开阔,雄伟的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智、体、美、劳为辅,一切为学校,一切围绕教学,一切服务教学,把教学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课题促教改,以教改促科研,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在教育改革的征途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学校先后承担了“小语学法指导”、“尝试教学法”、“作文个性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开发与研究”、“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比较与研究”、“创建中高年级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比较与研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与总结”等多项课题实验。学校被评为国家“尝试教学法”优秀实验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河南省“航模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优秀家长学校”、“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被评为洛阳市“德育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依法治教合格学校”;涧西区首批四星级学校、航模特色学校、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近几年来,学校有27位教师分别荣获省、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改能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教师撰写论文三百多篇,荣获国家级奖三十余篇,省级奖五十余篇,区级奖上百篇;各级各学科优质课五十九人次获奖。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强化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开设有体、音、美各类兴趣班,开发学生特长,组织参加教学、体育、艺术各类活动,充分展示学生才艺技能,多层次育人,多渠道成才。

出处

<附:洛阳市南昌路小学>

洛阳市南昌路小学创办于1985年,属涧西区教育局直辖学校,现有南北两院,在校学生2270人,教师9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7%,高级教师24人。省、市骨干教师、教改能手人数位涧西教育局之首。学校坚持高标准——学校有特色,高质量——教师有特点,高效益——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以让每个孩子在南小都有幸福的童年为办学理念,以治学严谨,管理科学,全面发展、文化活跃而著称。坚持创新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深化教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超常措施提升教师素质,瞄准实战打造科研精品。学校以其良好的形象,优良的信誉,淳朴的校风,过硬的质量正跻身于优秀学校行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教师、学生发表及获奖文章320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教育先进集体、省电教达标一类学校、市级文明单位、洛阳市继续教育先进集体、艺术特色学校、市绿色学校、创新教育先进集体、涧西区四星级等荣誉称号。2005年学校被洛阳市教育局首批命名为洛阳市规范化小学。

面向未来,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勇往直前的南小人将以新颖的理念,超人的执著,扬帆驶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出处

阅读全文

与小学英语多措并举强化单词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