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12-15 18:40:49

❶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怎样测量雨量》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专、能力、情感态属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❷ 小学科学案例空气占据空间吗优秀教案及教学

案例是复一个实际情境的制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❸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探究科学 体验乐趣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案例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内自主探究容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❹ 讲小学科学课标如何插入教学案例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回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答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❺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的雨量器”一课教学案例研究

【建议思考的来问题】1)如何源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2)如何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3)面对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方法,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成功?【案例描述】活动目的:1)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课程标准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仅仅发挥参与者与指导者的作用。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活动设计与构想:1)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制作雨量器的方案并进行制作,让学生搜集有关雨量器的资料及相关实验的图片资料;2)组织学生到操场模拟人工降雨,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观察的过程和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准备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

❻ 小学科学教案:《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

一、观察引入:
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
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
预设:
(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
(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
(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
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
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
(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❼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案例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我上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上过以后,我认为本课有这么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七组,并对每组中的六个人进行分工。由于实验的器材是尺子、橡皮筋等发声物品,学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发出额外多余的声音,怎样呈现器材、使用器材,规定使用步骤很重要。从本节课来看,学生的探究活动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这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活动一共有两个,第一次实验,选择了牛皮筋、鼓和直尺做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第二次实验,选择锣做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让学生懂得了物体发声时是否在振动,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观察。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克服条件不足。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由于我校的音叉已经找不到了,第二个实验很难完成,在寻找实验器材的过程中,我发现锣在敲打后振动的特点跟音叉比较相似,可以替换音叉,于是选择锣为第二个实验的器材。这个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效果很好,振动激起的水花很明显,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对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空气的振动研究不足

这些实验没有提到空气的振动,没有一个实验单独设计成研究空气的振动,只是在后面的幻灯片中出现了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递到耳朵的,但是学生印象不深刻。

❽ 小学科学教学片段典型案例(教科版)

到http://wenku..com/link?
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8/01/4344065_117564130.shtml看看。应该有收获的。

《奇妙的指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一册中的一堂课,本课主要在学生了解指纹的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设法自行深入探究,从而建构指纹的独特性及规律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用条条框框的实验步骤去约束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由地“玩”。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研究得特别起劲。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
[创“情景”入兴,兴致勃勃]
(上课一始,我就播放了一断《蓝猫淘气三千问》动画片,内容是根据指纹破获案件的故事,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师:看了刚才的动画片你想说什么?
(学生发言踊跃。)
生:可以用指纹来抓坏人!
生:蓝猫用指纹来破案。
生:我知道指纹就是我们的手指印。
……
师: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指纹有大小吗?
生:指纹是不是都不一样?那自己的一样吗?
生:双胞胎的指纹一样吗?
生:指纹有多少种?
……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断动画片在不经意间就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大小小的问题学生提了二十几个,看来学生彻地来了兴趣。)
[以“画画”激趣,趣味无穷]
(学生对研究指纹已经彻地来了兴趣,接着就要取指纹了。在这里往往会陷入无趣无味的“机械劳动”中:学生一个一个的按部就班的取下指纹,刚刚激起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何不让学生来画画“指纹画”。)
师:要研究指纹,咱们还得先把指纹取一来?老师在桌上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边说边出示)看谁能用桌上的东西以最快的速度取一枚既清楚又完整的指纹?
(学生动手取指纹,师生交流各自的取指纹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比老师多,也比老师的好!老师就按你们的方法也来试一试。(师边说边拿出印泥,用最简单的方法取下自己的两枚指纹,并在指纹旁边用铅笔随意画了几笔,就变成一幅可爱的“指纹画”。)
(不画不要紧,一画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有的在下面叫“啊!好可爱的小虫子。”“咦!怎么变成一幅画了?”“这么有趣的!”,有的已经忍不住想动手了。我心里暗暗得意,学生已经迫不及待,这时候让他们动手效果一定不错。)
师: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喊声差点没把我“震聋”。)
师:好!同学们可以用自己想用的方法来画一幅自己想画的“指纹画”,老师想提醒大家的是要把指纹取清楚取完整,开始吧!
(“哗”的一声,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开了!不一会儿,一幅可爱又略带童趣的“指纹画”就创作完成了!同学们都踊跃地把自己创作的“指纹画”拿上来给大家欣赏,一个个都显得兴味盎然。)
(一个简单的创作“指纹画”就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取指纹活动中解脱出来了,不但让学生轻轻松松取好了指纹,更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拿“探究”为乐,乐在其中]
(学生通过画“指纹画”取下了指纹,学习的兴致也更加高涨了,再让他们来探究,当然是“乐在其中”了。)
师:看了这么可爱的指纹画,你现在最想研究什么?
生:指纹都一样吗?
生:指纹有多少种?
生:指纹还有些什么特点?
……
师:用你们自己想到的办法,来研究你想研究的问题,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研究问题,并作记录。)
师:有结果了吗?那个组先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指纹一样吗?通过把我们的小组的指纹比较,我们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生: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指纹有多少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指纹是圆圆的,我们叫它“圆形”;有的像小山,我们叫它“山形”;有的有点像波浪,我们就叫它“波浪形”。
……
(多么有趣的名字,多么细致的观察。正是有了学习的热情,正是有了探究的兴趣,才会乐于探究,才会乐在其中。)
[让“拓展”促学,学无止境]
(学习无止境,探究亦无止境。探究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出结论,更应该是让学生能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师:学到这里,你还有其它的问题吗?
生:指纹除了这几种,其它还有没有?
生:指纹还有其它的作用吗?
生:指纹还有没有其它的特点?
……
[反思]
科学探究是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的研究活动。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仿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我们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科学探究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但从字面上看来那么枯燥、繁琐的“探究方法”,如果以教条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肯定是无益的。刘默耕老师曾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八个字形象地概括了我们在科学方法启蒙教育上应把握的度。如何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呢?我的“一字秘诀”就是“玩”中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科学教学与“玩”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乐此不彼的“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让他们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出真知!我们大人总误认为孩子们的玩就是“胡闹”“瞎搞”,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上,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许多我们用“教”所无法给予的东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能使他们的“胡闹” “瞎搞”变得有目的、有计划、讲方法。那么,它就是一种“科学探究”!尽管有时这些“探究”活动还不规范、不严密、不完整,但只要我们能精心引导,耐心扶持,相信在他们中间正一点一滴地孕育着未来的科学家。在科学启蒙教育中,我们必要克服把“科学”和 “科学探究”神秘化、“圣贤”化、“经典”化的思想。在“玩”中学,我们的科学教育的时空和资源将是无限的,它的潜力也是无量的…
<<<12>>>

❾ 小学科学的教学案例要怎么写

一.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
教学案例是事件 ;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 ;
教学案例是真实的事件
教学案例是典型的事件 。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案例?
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推动教学理论学习
总结教改经验 促进教师交流研讨
形成教学研究成果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三、教学案例有哪些特征和要素?
特征:真实性、问题性、启发性、典型性、
故事性、研究性价值性
真 实 性
o教学案例必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教学情景的真实的故事,是作者或教师本人经历过的一段教育教学过程,虚构的故事不能成为案例,至少不能成为好的案例。
o教师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真实、具体地描述当时、当地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保持案例中信息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主题与细节、过程与方法、原因与结果。
问 题 性
o案例应当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或教学问题描述教学事件。案例不是某一教育教学过程的实录或某一情景的简单记叙,而是要突出教学中的问题,反映一定的教育理念。
启 发 性
o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者竖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结合的鲜活文本。读者阅读这些案例可以领悟、分享他人的教育教学智慧,把握新课程的精神,获得行动的启示,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典 型 性
o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事件来分析反思。例如:教学导入、新内容的呈现、新内容的操练、教师教学语言(如:讲解、指导语等)、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学习结果的评价等。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一来可以让作者逐步分析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二来也可为别人提供启迪。
o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亮点”。
故 事 性
o要有完整的情节、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
o教学案例是教学记叙文。为了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所描述的教学事件必须有人物、事件、情节、时间地点,有存在一定的冲突和问题情境,鲜活有趣,有较强的可读性。
研 究 性
o案例中应有作者的反思性研究。在描述完教学事件之后,作者要分析这个教学事件中问题或成功所在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阐明自己经历这个故事之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的认识。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价 值 性
o 问题解决有利于改进教学实践,丰富教学理论,促进专业发展。

教学案例的要素 : 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背 景
o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发展 结果等。
主 题
o即表明自己想反映的具体问题和观点。通常是表达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或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细 节
o必须忠实地记录整个教育故事发生的过程,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和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
o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揭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
结 果
o即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和或教育手段而取得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评 析
o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o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o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

四、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撰写的过程;教学案例的类别;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教学案例撰写的过程
学习教/学理论 收集案例素材 提炼案例主题
介绍案例事实 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的类别:意外式案例 主题式案例
意外式案例
o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
o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主题式案例
o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事例。这类例有时是按照一定专题开发的,如自主学习专题、合作学习专题学习专题、小学语言教学中的朗读感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故也将这一类案例称为专题式案例。
o特点:主题鲜明,内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其突出功能是,可启发和促进广大教育工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新主张以及研究和解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
o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n 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
n 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事件等的分析。( 重点内容)
“描述+分析”式
o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的描述之中。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o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主题与背景 事件与冲突 问题与反思
主题与背景
o主题反映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
o不宜很长,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事件与冲突
o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是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o有教学决策的选择与困惑、不同教学决定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由此现象引发的思考和新的决策的产生。
问题与反思
o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记录资料、课堂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
o每个矛盾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o有鲜明的案例主题
o 有清晰的案例背景
o 有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
o 有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
o 具有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

五、撰写教学案例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区别于其他教学文本
案例与教案
案例与论文
案例与教学实录

阅读全文

与小学科学教学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