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新入园的幼儿睡午觉时,喜欢让老师陪着怎么办
新入园的幼儿,每次都带零食,如不带,就不来上学怎么办
幼儿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不管说什么都不认真听怎么办
对于特别不自信的幼儿,老师如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⑵ 幼儿园教育教学或一日活动中的困惑问题是什么
1.早上点心时间能否更灵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什么时候用点心?
答:这是个非常人性化的建议。幼儿园可以尝试在阿姨或配 班老师的帮助下,以“角落”的形式让幼儿按需在一定的时段内自由用点心。如我知道有的幼儿园冬季把区域游戏时间安排提前。9点开始早锻炼,然后是教学活动。这样安排就可以把自选点心时段放在来园后到晨炼前半小时,点心区只要有人负责发放点心即可。
2.孩子感冒、发热或者得了传染病还在养病期间,家长已经要求送幼儿园了,幼儿园应当怎样配合处理?
答:按规定孩子发烧38℃以上应由家长负责观察治疗。被确诊为传染病的,要在隔离期满后由医生开出康复证明才能正常入园。幼儿园要按规定执行,但要做好对家长的解释工作。如果在孩子病情已完全控制,在好转的前提下,家里确实没有人带的,可放隔离室由保健老师负责适当安排一些活动。但要和家长说明厉害关系。
3.带药来的孩子是让保健老师到班级喂孩 子药还是有班级老师给孩子喂药?
答:按规定应当由保健老师或由保健老师委托带班老师完成。但一定要有相关的记载,以确保孩子按时按量用药。
关于以上两问题,卫生防疫部门应当有一定的规定,可以参照执行。
4.午餐时如何合理安排好先吃完饭的一部分小朋友?
答:先用完餐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下棋等区域活动或轻声聊天等过渡环节的活动。
5.幼儿午睡时间各幼儿园都不相同,应该以多少时间为适宜?对家长要求不午睡的孩子,教师应怎样安排?
答:一般幼儿午睡安排在2个小时左右。对不愿午睡的孩子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对实在不愿睡的,可以让孩子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做一些不发出声音的活动。(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孩子进入午睡状态)。
6.午餐后、起床后有的孩子动作快,有的孩子动作慢,怎样有序地组织?
答:首先教师要督促动作慢的孩子尽快完成穿戴,先完成的可以在配班老师视线范围玩一些小游戏或聊天等自由选择的过渡性活动。
7.是轮流值班安排幼儿园所有晚接的幼儿,还是把孩子留在自己班内,跟着老师?
答:离园活动适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但如果到了教师下班时间,幼儿园可安排值班老师集中管理,但应当事先告知家长晚接应当注意的事项。
8. 在生活环节上,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常规要求有哪些?
答:教研室正准备组织人员研究出台相关要求,目前幼儿园可以借鉴其他幼儿园的一些做法。(注:相关常规08年已发给幼儿园)
⑶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对幼儿特点把握不准。主要表现: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一些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们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这些孩子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对这样的孩子,一些新教师会一点办法也没有,当众批评他们,甚至还会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们。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这些孩子就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再如,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不会或不愿与别的孩子说话交往。老师又有更多的孩子要管理,从而不经意冷落了这些孩子,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⑷ 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疑惑有哪些问题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 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月份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霞
副组长:朱丽、石海霞
成员:马莹、聂静、张静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
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
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
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
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
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
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
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阶段
1、 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 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
3、 收集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
4、 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节日活动设计
——经典诵读
——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
第二阶段
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
2.论文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收集、创编相关儿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
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方案二:
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
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
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
召开教研会,收集、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
(三)总结阶段:七月份
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
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3、教师撰写论文。
篇二:年度下学期教研活动方案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本教研能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老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园本教研还能提出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此来改进教育实践,并增强对教育实践的控制能力。
为适应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以园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⑸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困惑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种类分为三类:集中活动、体能活动、游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实现以上活动的内容。
⑹ 当前幼儿园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是什么
一、 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注入式教学 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方工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小朋友在下面听,然后做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就拿我们熟悉的舞蹈课来说吧,老师在教幼儿练习舞蹈时,只是把碟片放出来,让幼儿欣赏一遍,然后跟着自己,一个一个动作的模仿,边学边叫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学完后,配上音乐跳几遍就OK了。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动作要领讲解,也没有让幼儿熟悉舞蹈动作示范,幼儿只是为了跳舞而跳舞,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舞蹈,更别说他对这个舞蹈过程中体会到多少快乐了。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a、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材料只限于光碟、卡片、挂图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也贫乏,教师上课只靠一张嘴和几本书,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的状态。B、师资缺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很多幼儿园经常更换老师,造成老师流动性扩大,促使幼儿教育出现空缺与托尾,而且还有一些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两教一保,这就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师每天对着几十名幼儿,而且是形影不离,再加上月、日工作计划的拟定,哪有时间去更新教学方法。C、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会跳、会唱、会写、会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们脸上也会光彩照人了,但他们并没有想到对于一个三至五六岁的孩子是一种多么不良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力了。 2、 教学内容欠规范化 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按照《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来说,一日的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学那样形式化,更不得随意性的上课,讲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数幼儿园存在一种相同的情况:都不以游戏的形式来上课。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室内识字、算术、写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加上户外游戏活动的欠缺,完全把小学教育提前教育了。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a、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少动。幼儿的天性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然而教育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B、在知识学习上,灌输知识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模式,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是有用的人,却没有考虑到给孩子增加的无形压力。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心理,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a、使用权幼儿形成不良的习惯b、促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c、阻碍了幼的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个容器,什么东西都往里而塞,强迫他们学这学那是不行的,应该让孩顺其自然的发展,在玩中学。 3、 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就现状来看,不管是公办、民办、还是私办的幼儿园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开设识字、数数、背诗、唱歌、跳舞等课程,开设外语班,他们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来考评幼儿教育成效,来向家长交差,却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道德品质、身体健康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幼儿教育品质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并且自动化。却没想到,幼儿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却被无形的知识压力抹杀了幼儿脸上的天真灿烂笑容。 二、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A、 娇惯 孩子是家中的宝,“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显而易见,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干什么要什么,就一定要得手,否则就使性子大哭大闹,家长们见到孩子这样,心痛时,就会满足他们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私霸道,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儿园后,他们好认为“什么都得听他的,得让着他”,如稍有其不顺意,便哭喊攻击,这种行为给教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教学过程也受到影响。 B、 替代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动手。这种过分溺爱的现象,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我遇到的孩子中就有过这么两种情况:孩子已经上学前班了,连脱胎换骨衣服都不会,如果老师不帮助的话,就以哭了事。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上幼儿园,不肯自己走进课室,要家长抱进课室。想想下,孩子的独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们连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来到幼儿园,老师教育他们,自己的事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要什么事都依赖家长,帮他们改正种种不良习惯。然而,有些家长还是一手包揽,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做不来,不愿让他们动手。很难想象,如果继续这样教育下去,孩子的未为会是如何?他们又是将如何担当建设祖国的伟大重任呢?这就可想而知了。 C、 过渡保护 “捧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句话就说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长辈的心肝肉,心头肉。一部分家长总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们扫除障碍,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一点点挫折。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来说吧: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模式,人员较多,幼儿与幼儿之间总会有一些小摩擦,总会不经意之间碰到摔伤,一旦出现问题以后,有些家长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师指责一顿,或者对着做错事的幼儿大吼。尽管最后事出有因,家长也接受了老师的道歉,可是由于家长们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不讲情理,变得更无理限闹,孩子们心中慢慢就形成一种扭曲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出了事有父母撑职工腰”。这一现象,使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极端的心理:目中无人,胆小怕事。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开展幼教知识宣传活动 幼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在全镇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比如:开设一些专门的幼教知识讲座,或者电视专题讲座,让家长和老师都同时参与这些知识或专题讲座,从中吸取经验,及时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园应多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和缺点,全面贯彻实施家园合作工作;幼儿园还应开设幼教宣传栏,帮助家长摒弃传统的知识观念。通过如此种种方法,让幼儿形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让他们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B、提高幼师整体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育中不要缺少的主体。据了解,我镇有一部分幼师尚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取得任教资格证,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首先,教育局应提供培训机会,使那些有识之士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其次,应该让教师走出去,走出幼儿园,到其他幼儿去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三,保教结合,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既有利于班级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钻研课题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多订阅幼教专刊,供教师参考学习。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与深索,不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开创崭新的幼教局面。 C、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师队伍 无意中总会听到
⑺ 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教师易于忽视幼儿生活活动的价值
幼儿教育活动实际就是寓教于乐,由于幼儿的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方面都比较弱,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对于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幼儿活动就是要从幼儿这些特点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幼儿教育的生活活动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显著,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看到生活活动的真正价值,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对于幼儿保护过渡,导致活动失去意义,幼儿多于顺从,过于依赖,教师权威性太强,幼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完全迷失在教师的威慑力中,这种现象当然上了小学之后会更加明显.
2、幼儿丧失了在游戏中的自主权
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从幼儿年龄以及身体的特点出发制定各种游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资源是作为主要的特征,也就是在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但是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却忽视了这个问题,很多游戏都是教师自己设定的,幼儿并没有主动权,活动基本是教师实现教学的一个固定环节,幼儿无法自主选择,因此幼儿天性无法得到得到释放和发展,只能够在模式化的活动中玩耍,活动的教育意义并不大.
3、教学活动忽视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学应该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幼儿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场景实现教育,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从中获得生活经验,拓展幼儿能力,但是我国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重视活动中生活经验的培养,因此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策略
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大量的活动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十分活泼,思维活跃,能言善辩,喜欢游戏,但是在学校就寡言寡语,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孩子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消除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必须多媒体教学方法、音乐游戏法等,这些都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再快乐中学习.
如:学习“云”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首歌并配有动画,和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并让同学们聆听思考问题――雨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影片,注意力一下子就会被吸引,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增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音乐本身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听辨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学习更加原因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大大的激发了求知欲望.原本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更加活泼,亲切,孩子也更加喜欢学习.
2、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大学生一样一直坐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的学习,他们需要游戏,需要动手动脑,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具备能歌善舞这样的传统教学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开发性的教学意识,让学生更多的去亲近大自然,去看、去听、去观察,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这样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