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难不难
这个一点儿都不难,只要和孩子共同去努力学习知识,然后两个人相互讲解,肯定是简单的。
❷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个记不住啊
在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简答题是各位同学比较烦恼的一类题型,他在我们整场考试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一共三道题,每道题目十分,所以他的比重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但很多同学找不到考试命题的规律,漫无目的的记忆,最后错过考试重点,接下来我将对我们小学科目二的命题规律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学科目二所出的简答题自从国考以来每年出的简答题不会出现重复,也就是说之前出现过的简答题我们不用花太多时间识记;其次我们会发现小学科目二和中心科目二中的简答题有所重复,也就是说我们在复习小学简答题时,可以把已经考过的中学简答题作为我们的备考范围。具体来说,以下主要是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对简答题所出现的频率进行一定的总结:
难度五星
1、创造性思维与培养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评价观、学生观、学习观(材料分析题)
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5、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7、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材料分析)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9、简述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0、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材料)
12、因材施教、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材料)
13、德育疏导原则、因材施教、积极因素原则基本要求
难度四星
1、注意的品质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动机冲突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5、教育制度影响因素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9、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1、教师专业知识(材料)
12、后进生教育
13、教学情境的方法
难度三星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4、意志品质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哪些表现?
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7、备课的三个要求
8、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9、人格影响因素
10、气质类型特征
11、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2、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
13、班级体形成
14、班级管理模式(材料)
15、班集体的管理内容
16、一堂好课标准
难度二星
1、教育目的影响因素
2、意志的品质特征
3、智力影响因素
4、班级的意义
难度一星
1、记忆的过程
2、良好记忆的品质特点
3、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以上介绍了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考点归纳,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❸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怎么复习
1、以课本为本抄,以考纲为纲,把课袭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和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和初中有什么区别
1、教育部中心制定了不同的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2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5科):
《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3科;
2、面试考试大纲不同:
面试大纲有三类:《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小学和中学的面试大纲不相同。
拓展资料:
教师资格证的每年都有两次报考机会。教师资格考试需要全国统考,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每年3月和11月各一次,主要考查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资格证的面试时间是每年的5月和12月各一次,主要考查考生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的合格线由国家确定,而面试成绩合格线由市教委确定。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❺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是分析来题,关键是把错题的原自因和巩固相应的知识点,再据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量不在多,把最近几年的考题整理一份、题型做练习题,等到对知识点熟悉以后就可以做整套的模拟试卷了,然后对照考题进行筛选哪些题会考什么知识,可以按照章节
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怎么复习
制定看书计划、绘出知识结构网络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归纳过版程中,要有序地多权角度概括思考问题,找出内在联系。然后根据知识结构网络图去发散、联想基础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的基础题,首先学会自我检测。
紧紧抓住重点和难点,努力感悟和突破。所谓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老师上课反复强调和题目中经常犯错的地方。如果能集中精力把重点的内容理解透彻,熟练掌握,有助于你提高复习效率。如果你能抓住经常犯错的地方吸取教训,你就不会在考试时犯同样的错误,同样是效率很高的复习良策。
❼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
学龄儿童(
6-12
岁)
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
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
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
、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
、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
、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
、
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
2
、南洋公学外院
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
3
、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
中学堂、
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
(
清政府
1904
年颁布了《奏
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
四个学制
1
、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
、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
3
、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
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
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
、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
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
、
2001
年开始了第
八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