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23:19:08

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扎根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就有全新的教学课堂,如今学生成为新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组织全新的课堂,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教师自身、学生、环境四位一体的新课程资源,以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去着眼于学生——这个“成长”的个体呢?我认为有效率的“课堂”积累,势必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谈几点拙识。一、亲善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交课堂教学的前提
学生在教室中以学为主,难免出现一些行为方式和学习上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应以正确,宽容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03年秋,我执教于郭河一小五(2)班,有一名叫张秋云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他奶奶照管他。这孩子平时少言寡语,还打得一手好乒乓球,但时有学生反映他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可又抓不住真凭实据,教育引导他无处下手,一天,我无意中看他拿的崭新的乒乓球拍,就与他打了两局球,并询问了他买球拍的时间,商店,然后走访他的家庭,核实情况后,才知奶奶并没有给钱他,我并以此为契机,启发他说出了真相,我替他退还“摸来”的二十无钱,没有收缴他的乒乓球的,并帮助他提高了认识,他表示痛改前非。在老师关爱下渐渐地张秋云同学成为了懂礼节,知荣辱努力上进的好学生。老师只因爱张秋云这个学生,因“爱”而宽容,没有空洞的说教,“亲和”地走进了学生心灵,平时课堂上,心情紧张的学生,只需教师一个友爱的眼神,学生会心智勃发,学生讨论时哪怕只是教师一句启迪的话,都会让学生思路顿开,智慧的火花,就会在友好的师生互动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色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春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我认为教师教育孩子,处理学生在生论和学习中发生的问题也应该具有春雨润物的特点。(1)点到为止、倾注期待。教师要从爱的角度去看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坦城指出违规的问题,并暗示学生,老师期待你改正、进步,让学生从矫正中获得健康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一味地讽刺、训斥孩子,让师生关系走向死胡同,犯“错误”的孩子也会缄然不语,悲观自弃。(2)真情交融平等对话。犯有过失的孩子,教师以“春雨润物”的口吻,交换事情发生的原委,以及对事情的不同见解,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文情怀去温暖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在孩童的内心世界里,逐渐培养亲善友好的意识,并与之共行。(3)发扬传统言传身教。教师必须坚持与学生同学习、同互动、同娱乐、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有问题的学生愿意与你交朋友,坦露心胸。
由此友好、亲善、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师生互相尊重是基础。广大教师应当具有高尚师德,豁达博爱的气度,让灿烂的笑脸留在教师脸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操纵学生,那么和谐亲善的课堂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充满情感的课堂。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学生是一个潜在的发展的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感情的冲动,个性的张扬……无时无刻不在学生的语言,行动中表露出来。在以人为本的新的理念下,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完成“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定位问题,通俗地讲,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教师是难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
首先是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可塑性极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具体讲到了小学生在校内、外应当规范的行为。各科教师,不要认为做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班主任的事。如下课时两名学生追赶打闹,一名科任教师视而不见,上课的时候班级同学都在听讲,做作业,而这两名学生还在计较下课打闹的得失,挤眉齐眼、磨拳摆狠、一脸霸气、异得周围学生打野,说笑,导致课堂一团糟,教师不得不停课调解。
语文课堂是实施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渗透教育性,矫正学生的错误思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一位成绩很好的“优生”调到后面去坐,而一名“学困生”被调到第一排去坐,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差生”。可这名“优生”拒绝调到后面去,认为“优生”是班级的天之骄子,即使勉强服从,或是情绪低落,或是动不动发脾气。这时教师就应当给学生以“人文性”关怀,妥善处理,并引导这名“优生”关爱他人,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先人后已”的思想教育,矫正“骄气”、抹去“霸气”,让具有优越感的“优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它体现了教师群体、一所学校的人文素养。从课前准备到上课听、说、读、写到操作活动,学生的举止言行,一笑一颦都应具有规范性。只有健康的心理,才有健康的生活,才有良好学习方式和习惯。教坛中留传一句名言:“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一名学生书写不规范,教师不去矫正,或者教师自己书写“龙飞凤舞”,学生去模仿,久而久之,字迹一片狼藉。因此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方法,依然是教育学生的法宝,“正人先正已”,教师只有传授正确书写方法,从自身“严格”入手,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也就会“水到渠成”。
随着课改的深入,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的机动性极大,一节课学生收获的多少,恰恰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思、议、写)的综合考评。学生或只听不思、或只想不议、或心不在焉、主动参与问题的探讨积极性不高,最后导致学无所获。课堂学习的亮点,只是学生习惯良好的学生不断展示自己的标志。因此,学生学习习惯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成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过程,只是“一张皮”,多维教育目标的完成,就是一句空话,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相匹配的,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已是课程改革的保证,更是教书就是为了不教的归宿。
三、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有人主张、有人反对,一位名家钱梦龙说:“我反对程式化,但是并不反对一定的模式”。无论持主张或反对的人,他们否定的都是教学研究中的“模式化”倾向,而不是反对模式结构本身,因为模式结构本身既打破了教学模式对师生活动的束傅,使师生间互动、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综合上述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感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当今课改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基础。
(一)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构建
创设美丽活动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体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改革后新型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美丽优雅生态环境,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表达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瑕想飞飞的音乐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营造学生切身体验的氛围。如:教数学“圆的周长”一节可以先出示“自行车的车轮滚动一周有多长呢?”疑向,教师演示,引发学生自冥思若想。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教师再点明课题,这种情境的创设,诱发性不言而喻。
(二)在体验中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
教育教学权咸“崔峦”曾在小学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中,强调小学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要剔去繁锁教学程序,重视学生的感悟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感悟,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我在履行领导深入课堂,开展“课堂结构与效率”研讨教学古诗《石灰吟》一文时,学生朗读了古诗,先让学生读读石灰的特点?学生概括为“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要留清白”。然而让学生讨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石灰特点的人?学生分别举了变法英雄潭嗣同、抗日英雄扬靖宇、赵一曼、还有我们熟悉的英雄刘胡兰,江雪琴他们都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独立献身的英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象征英雄的物体:红梅、青松……等等,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不畏风雨,不怕牺牲,处逆境而不屈服。短短的四句诗,学生通过感悟心中构成了石灰特点→类比人物→类比物体→类比物体特点。互动的课堂,学生的体验,这样一个知识框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在学生心灵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结构。
直观教学、通过演示。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体验,如我教“圆的周长”一节,先让学生用一个圆在一定长度的物体上滚一圈,再量量圆的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悟出求周长的公式。在教学中,教师提示性的点拨,用心良苦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如水墨画般缓缓散开。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呈现,让互动的课堂流放异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著名教育家这一段精辟的论述,阐述了教者、学者、教材之间的辩论关系。既然教材只是受教育者的一个蓝本,那么教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呈现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的锁定,是教者根据教材,教学情境,教学对象等整合教学资源,去粗取精,从杂乱的知识点、能力点诸当中,提取的一节课或某一课的学习目标,它具有多元性,科学性。教师呈现出教学目标,能良好地让求知者凝聚思考的目光,嚼咀知识的蓝本,让“疑难问题”的飓风,卷过学生平静的心海,造成生生互动,合作探索的课堂局面。
为深化课改,现在我和学校全体教师正探究践行小学课堂教学新的模式结构。即:创景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以结合授课内容为前提,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看图画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主动阅读(学生带着前面创设情景时留下的悬念饱含寻求答案的激情去主动阅读课文。)——呈现目标(教师让学生谈阅读后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然后教师有选择性的按顺序将学生提出的涉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行板书。对学生提出的不涉及本课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用简短的话语给与答复,对学生不能提及到的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生生互动(围绕已呈现的目标教师组织学生互动探讨解答。)——师生互动(对学生互动探讨仍解答不出的学习目标教师可用商讨的口吻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小结(靠近学困生,让他们针对呈现的目标谈对本节课学习后的收获,然后指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辅小结。)——品读欣赏(文科)——当堂训练(围绕目标,分层设题,拓展延伸。)这一宏观粗略的教学模式,崇尚“以人为本”,感悟创新的教育宗旨,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换角色的课改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一堂课自始至终,非“师生、生生互动”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不可。
过去的一堂课,要求的是“安静”,便于老师讲解,或便于老师逢场作秀,再加上偶尔几个学生的争论,全班学生的掌声的点缀,把课堂的表面敷衍得完完美美。如今的课改,是真改,是师生平等,相互探究,相互交流,从心灵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共同获取真知,如:一任语文教师教小学一年级,提出了“春天,冰雪融化了是什么?”标准答案是什么?小学生议论纷纷,可以是流水,也可以是花朵,也可是杨柳,小草,绿色……等等,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它只有通过生生互动才能完成,而不是教师一手遮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时,小学生奇妙的想象,审美的情趣,不同的已有生活经验的结合,它们隐藏在答案背后,贯彻了多维目标的情景落实,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构建,有力的促进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非旧课堂中的“热闹”罢了。
四、正确的引导让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课改以后,人们特别关注一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许有的人认为,只要把课桌椅排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丁字形、方形即可。再让学生去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高高地立在讲台上,一味把追求形式的变化,场面的热闹。可是教师要把握契机对正在学习的学生进行点拨。学生或概念模糊,或真知与谬误难分,或挖掘不出知识内涵,等等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感悟内容之前,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组织形式,如网络法、集合法、表格法、列主题纲要、列符号纲要等等、想方设法使新知识纳入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中,使之网络化,结构的方式的明朗化,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认识表达卡住了时,教师可以通过重读内容,评价点拨,语言鼓励,思维顺向或逆向牵引,对学生的思维来个推波助澜,让学生的认识,与表达再上一个新台阶。新的课堂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时间更多了,留下的“疑点”也就更多了。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某班共51人,男生人数的3/4等于女生人数的2/3,这个班男、女生名是多少人?这一题学生对题意一看便懂,就是列不出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比例分配的思路来解,也可利用倒数性质来解,转化条件,巧妙解题。“自主、合作、探究”的路学生走得辛苦,教师的引导下一阵“及时雨”,让孩子们洗去风尘,思路更开阔。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
五、巧妙的课堂应变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
课堂应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巧妙的课堂应变是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认为巧妙的课堂应变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指名学生读第三节,由于读课文的同学胆小害羞声音特小,引发了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以至使这名学生尴尬难堪。我马上制止了同学们的讥笑,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我认为这名同学读得特好!”我的话引来了全班同学一片疑惑惊愕的眼神。我接着说:“这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已将自己朗读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之中,我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划出这一段中的窃窃私语这一个词,然后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思。”接下来的效果可想而知,既缓解了这名同学的尴尬难堪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又让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媚眼暗示、抚摸质疑
在教《荔枝》一文时,老师质疑,荔枝生长在什么地方?你品赏过吗?这时学生能够很容易回答,但是有的学生开始说说笑笑,议论自己吃龙眼的体会,与主题无关。这时教师以眼神暗示学生,并走到跟前摸摸学生的头,点他发言,回答正确,巧妙地纠正了学生思考中的偏差。
(三)借机发挥、化解尴尬
教师常常会交家庭作业,一次大多数同学不能完成,要是批评打击了一大片,势必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这时,教师心生一计,要没完成作业的同学,写一篇题为《我尝到了贪玩的苦头》的作文,老师声明并非惩罚,交者评奖,结果佳作不少。
(四)巧妙纠错、缓解窘态
再优秀的教师邮局有失误的时候,如:板书失误,语言失误等等,这时老师很尴尬,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留下谈论的话柄。有一次,我在黑板上板书:“罗嗦”一词,结果写成了“哆嗦”,有学生指出。老师又心生一计,让一名学生改这个错别字,老师质疑,这是一个形声字叫Х形Х声,巧妙纠错,既显老师虚心,又加深了学生印象。
巧妙的课堂应变一般在突发,始料未及之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就在于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转化于有利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契机,继而转入正常,它既是教师的高明之处,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②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既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也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老师有精力与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或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研究,让学生有精力与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吸收。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从事当代教育研究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注重提升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2、信息反馈能力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观念淡薄、教学时间有效性差、课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等问题,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年,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有效教学方法,用智慧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斗。

③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都有取得发展,赢得尊重的权利,教师必须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2.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任务;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数学活动平台上展开数学学习。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另外,教师还要意识到: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课的引入是学生能否产生学习兴趣,渴求新知,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性因素,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现实生活情境;第二种是问题矛盾情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认知冲突,以情激趣,以趣导思。让学生的注意指向新知,并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数学课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要选准新知识生长点,提供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4.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已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对于一些空间观念很强的题目仍要用实物展现或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

④ 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生成性状况主要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散、类比与拓展的能力,教学中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愿望,是否有新的问题提出,能否运用本课学习所得解决实践问题。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一堂好课除了应达成教学目标之外,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堂文化包括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科特征的凸现和健康心理情绪等。师生关系建立应体现为平等、亲和、自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体现为轻松、活跃、有节奏、有秩序;美术的学科特征应体现为感性的、感观的、感觉的、感化的;健康心理情绪表现为渴望、快乐、回味。 (三)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对教学的负效应的思考是教师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师中的内容、课件、演示、评价、作品等有时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副作用,如老师示范后学生可能完全模仿,课件等形式的“花哨”可能转移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评价中的一味鼓励导致学生“好坏不分”等等都有负效应的具体体现。负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程度,需要在教学中对负效应进行有效的把控,让其最小化。

⑤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什么
课程标准中确立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我们需要教的。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种目标。围绕三维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共同步入的一种审美境界,一种生动形象的、充满感情的、充满智慧的、充满变化的教育艺术。课堂应既有知识的传承,更有情感的互动和生命的对话。知识的建构、思维的碰撞、能力的达成与精神的锻造,构成了课堂上跳动的音符,演奏出和谐美妙的生命乐章,演绎不可重复的精彩故事。”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可以说,把知识教到了,似乎也就完成了授课任务,那么显然忽视课堂所承载的其他方面。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了尊重,学生的智慧是不是被启迪,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的课堂可以是安静的,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应该是活跃和热闹的,如果我们穿上新鞋走着老路,课堂必然成为灌输式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三维目标完成也是单一的。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学生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位数学教师教学《射线》,他精心设计了一个活动情景: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了一条线段的端点,让学生闭目想象,从这个端点出发可以向左或向右无限延长。然后,教师问学生: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物体?有的学生答阳光;有的答夜间手电光;有的答天空的流星……最后,教师让学生概括出射线的特点:一个端点,是直的,向一方无限延长。这样的教学,很自然地实现了数学教学的两个转化:把生活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概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生本课堂。我们的课堂不能唯课本,而是以课本为依托进行多方位的深度延伸,加强与学生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联系。其中,既要有内容的延伸、知识点的扩展,也有过程的展示、思维的发散。形式的灵活多样,增进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如何教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它是本,我们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教参对教材的说明理解的层次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地深入地钻研教材,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广、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磨课必不可少。所有名师的教学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全国名师王崧舟老师应邀参加“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执教[清]纳兰性德《长相思》。王老师首先查阅网络和藏书,积攒下1万多个评鉴《长相思》的文字。然后又深入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揣摩了《纳兰词》,阅读并深入剖析了朱光潜的《诗论》,朱自清先生的《说诗》,倘若没有细读的底子,倘若不曾走进纳兰的生平空间,倘若无法将《长相思》和纳兰的其它词作建构起互文关系,我们一定看不到长相思课堂上的靓丽与精彩。当然,这些背后融入了王崧舟本人对自身的生命感悟、价值的取向。
如果我们也可以这样深入备课,达到文本的言语出像出自自己之口,文本的精神内涵,好像出自于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就可以更加的丰满、更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一定是张弛有度,信手拈来尽可惊。我们也更不必担心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没有知识储备的问题,胸有成竹,自然自信满满。
其次,重点、难点把握好。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要知道本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有时重点就是难点,有时重点不是难点,重点的地方怎么重起来,难点的地方不能绕着走,要把难点深入浅出的破解开。一节课讲完了,不能让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么个知识,至于如何运用,至于迷惑的地方老师也没讲开。重点不重,难点依旧难,那么课堂是何来高效,很可能是无效的。长春版小语教材,内容很丰富每册基本都是安排十二个板块,有的是十一个板块。内容文质兼美,但有些内容也很深,如《苦糖》,学生苦涩回忆的缺席,也是情感理解的缺失。怎么来处理呢?如何让学生感同深受?这就是教学的难点。
再次,要有一种洗课的意识。当我们的备课足够深入之后,积累了很多资料,也会产生很多教学构想,这时洗课就很重要。课前的洗课,如同洗菜、洗衣服,去掉不需要的东西,使课堂不臃肿,提高课堂的效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等。
取舍要准。哪些可以不教,一定要有一个意识,一定要学会忍痛割爱。该讲哪些,追求一种简单、丰满、统一。关键是要找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线或点,然后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整首词这个“醉”字是关键,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醉字组词:喝醉、陶醉、沉醉。谁醉了?为什么醉?对我们来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是很平常的,为什么翁媪会醉?作者也会醉呢?辛弃疾写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就自自然然地引入进来了。这一个“醉”字,是全文的灵魂。抓住了它,以它为发散点。整首词就形散而神不散了。
构建高效课堂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魏书生老师在《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一文中说:“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其实,一个老师心境如何,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心理学家曾经做过测试,拥有良好心境的教师,由于心境的自我内化作用,会感到班级的“调皮生”也不再那么让人讨厌,对“后进生”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这样就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高涨,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处于亢奋状态,必然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心境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情绪可以是昂扬高亢的,也可以是润物无声的脉脉温情,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师的灵魂在场,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带动学生的思考,才能使心的沟通和碰撞得以实现。

⑥ 浅谈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程作为其主要载体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专首要内容。目前,随着属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在初中地理课程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对初中地理教学教材深入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努力发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围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方法策略展开论述,以期望初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永不落伍。

⑦ 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
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
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所谓“有效”
,主要指通过教师在
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包含三层含义:

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体现;二是有效教学必须合乎教学规律;
三是有效教学要能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
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
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
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
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教学准备

在走进课堂之前,教师需要清楚:



我为什么走进课堂?学生对我有什么样的期待?



这节课我准备教什么?我准备如何将学年目标与教学标准整合进入我的课程
里?



我在教学设计上是否已提供了足够的教学资源?



这节课结束后,我期待我的学生学到什么?



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开展什么活动?



我怎样知道我的课获得成功?

1


关注需求

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
心理特征、
学习特点和兴趣爱
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研究学生知识背景、认知结构,根据至少
90
%学生都能掌握为标准,实事求是
确立教学起点,
同时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

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研究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听讲、探究、思
考、解题、概括、记笔记等方法指导,满足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需求;

研究高考改革,
不随意超纲,
不随意拔高教学难度,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2


明晰目标

深入研究并精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
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
根据学期目标—单元
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

提倡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
并以可观察、
可测量、
可评价的行为动词加以陈
述,如列出、写出、认出、辩别、比较、解决、设计„„同时,还应该用体验性、
过程性的目标表述情感、态度和价值感,反对有内容无目标的做法;

提倡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学习的结果,
反对有内容无效果的做
法;

提倡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和帮助,
主动考
虑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做法。

3


精选内容

围绕目标精心组织教学材料,
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避免只是教教
材而忽视教学目的的做法。

明确本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
系,既包括本学科的纵向联系,也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
延伸、
拓展课程资源,
既有一定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也涉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

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结构化,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实践
性以及科学性。

4


优化设计

提倡对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自学指导
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
合。反对固定模式、千课一法的做法;

提倡对教学媒体要合理使用,
充分考虑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
教学内容的性质和
特点、学生的接受水平,如创设情境、出示问题、提供背景、出示练习等,通过
使用积件为教学目标服务。反对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教学媒体的做法;

提倡对教学提问精心设计,教师要明确提问目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开
放性、发展性,如设计重点问题,设计问题串,设计开放型问题,设计学生提问
环节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反对“满堂问”
、随意问、无提
问。

提倡教学环节要有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中间如何活
动,课前要周密安排。如讲授式有激发动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
反馈调控等主要环节。反对无程序、无环节、无层次的做法。

提倡板书要体现艺术性。结构简练,布局合理,反映教学的精华。工整规范,图
文相宜,让学生一目了然。反对杂乱无章、随意涂画和无板书的做法。

二、教学实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意识并关注到:



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有差异的生命?



我如何创造或维持有效的学习环境?



我做到清晰授课,使要点易于理解?



我做到有效提问,注意到多样化教学?



我是否注重任务导向,较多时间用于教学重点?



我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我是否吸引或支持所有学生学习?



我是否注重了情感、学法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创设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追求民主、和谐、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

提倡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和探究,反对课堂“霸权”
的做法;

提倡师生、生生之间有价值的互动,鼓励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对话和交
流,反对“满堂灌”的做法;

提倡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反对让学生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的做法;

提倡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
反对过度拔高教学难度的
做法。

⑧ 如何完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与有效教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关于有专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是相属对较少的。而且在关于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中,理论研究的文章远远大于实证研究的文章。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应该注重现实性,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研究的价值。

阅读全文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