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打造活动型课堂的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毫无疑问,制定了准确、明确、有层次的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
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课题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发言稿
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与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有效呢?根据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有效提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研究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然而,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却有一个班,不同的学生基础有差别,智力也有差异,接受同一知识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老师的教授方法却很有限,那么怎样让有限的方法尽可能的适合更多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哪些知识学生更难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存在疑问,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以及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堂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更有效。
二、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师对教材必须熟记于心,哪个知识是重点,哪个知识是难点,怎样讲授这些重难点等,只有对教材很了解才能在上课时针对知识点进行生动的问题引导,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形象化,具体化。知识形象,具体的在课堂中呈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细心观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这样提问时,问题才更加贴近生活又不偏离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家广博,同时要细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把与数学有关的现象事例记录下来,在课堂中就能通过提问使教学更加有效。
3. 课堂组织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代表XX学校与大家交流,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落实“三环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从“三环节”教学的要求及在教学中的落实进行简单介绍:
一、“三环节”教学与“任务引领、活动建构”教学模式
我校自2004年初,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目标,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县出台了《宁阳县初中“三环节”教学实施意见》,而我校正在实施的“任务引领、活动建构”教学模式,其要求与“三环节”教学实施要求相吻合,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将“三环节”教学与我校“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所谓“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内驱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师生共同构建知识意义,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从课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到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运作,都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所以它是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该教学模式丝毫没有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主导形式,转化成课前和课中两种形式而已。课前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任务和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课中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运作。在此要求上,学校制定了“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下,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学案设计格式和教师备课、上课的基本流程与基本要求,并鼓励各学科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在“三环节”教学基本要求之上,我们严格按照“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教学的三环节组织教学。下面我以初三复习为例来说我们是如何实施教学的。
(一)学案的设计。
1.课前预习——梳理知识、构建网络: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梳理知识,站在高处看知识内容并构建出网络系统。设计的关键是如何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用最好的方式、方法,理清所复习范围内涉及的知识点,在恢复记忆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或章节)教材主要内容。其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设计时采取最多的一种形式就是大括号式(即知识网络形式)进行知识归类并适当地设计填空,有时也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目的都是让学生通过回忆或阅读教材,再现所学知识,并弄清每一个知识点的意义,同时可强化记忆,提高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2、诊断评价:这一环节是在梳理知识基础后,教师根据平时教学收集的信息,针对学生掌握知识中的疑点、关键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或题组,对基本内容进行诊断性的训练与检测,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发现学生在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缺陷。
3、 归类解析:这一环节是对所复习单元的重点或典型例题进行归类解析,通过解析,让学生形成一般的解题思路,归纳解题的规律、方法、技巧等。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要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对所复习单元的题目进行归类处理,以便于找出解决该类题目的一般规律、思路,关键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如果不对题目进行筛选和处理,把各个类型的题目混杂在一起,学生会感到内容散乱,重点不突出。有时我们把历年的中考题经筛选后设计在此环节,能帮学生渗透解题的思路方法。
4、 达标测评:这一环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认知目标后,而进行的形成性测试。设计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应用等。题目设计做到目的明确,重点提出;遵循基础性、针对性和认知性的原则;难度适中,防止因试题难度不当影响对认知结果的评价。达标题的设计针对主要知识目标。题目设计分两个层次:一是基本题,二是提高题。基本题是所有学生必须要会的,提高题针对中上游学生水平,是培养优生所必须的。确保让80%的学生实现80%的达标率。
(二)课堂实施
1、课堂准备 (1)、发预习学案,我们一般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因是复习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能完成多少就尽量完成,但是所有学生必须把梳理知识做完。(2)、预习检查,课前收交部分学生的学案(一般抽2-3个小组),进行批阅,可以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能帮我们进行二次备课,确定课堂讲解的重点并提前想好指导方法及措施。
2、 基本流程:(1)、检查反馈,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若不管不问,时间长了学生会无视这一环节,会给复习带来很大的阻碍。反馈时以鼓励表扬为主。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交流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个别小组组长进行展示,对于学生展示中流露出的知识错误或是知识漏洞,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作精讲点拨。切忌过多的讲解,一定做到“三讲三不讲”。(3)、诊断评价:本环节题目少,难度不大,因此给学生留几分钟完成后就统一认识,若没有疑义教师绝不做过多讲解。(4)、归类解析:学生自读、自析、自做、自查、也可互查交流,让学生自己抽取规律、思路、关键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本环节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一步,必须引导学生抽取做题的规律、方法、技巧,不能就题论题,应该拓展同类或近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解题技术上有大的提高。(5)、达标测评: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学生独立完成评价题目,第二步,针对题目完成情况,开展自评和互评。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互评是通过向小组成员或班内其他同学,展示自己联系完成情况、问题解决的程度和思维过程的表述,组内、组外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对其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
其实,我们的教学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依照:“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的。
(值得指出的是,每个环节的实施都有时间的约定,给学生确定时间几分钟完成,如:学生交流时间必须规定几分钟完成,目的是提高学生交流的效率,比如3分钟完成,还有课堂达标题,确定必须5分钟完成,这样学生有时间紧迫感,在大脑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效率肯定不会低,等等。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作用起到作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位了,那么课堂想低效都做不到)
二、坚持“四抓”,强化落实,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坚持做到“四抓”:一抓集体备课,二抓课堂效率,三抓学生落实,四抓限时训练。
1、抓集体备课
学生预习的效果如何,我认为关键是预习学案设计的质量,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我校特制定并实施了“个人预备、集体研讨、分块设计、个性化修改”的集体备课方式。具体操作是备课组内每个人在集体备课前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措施、课前预习任务设计、反思拓展内容设计、达标题命制设想等几方面对每一课时进行分析,写出书面稿,并由主备人提前设计好学案,即个人预备。然后在集体研讨中主备人就所设计的学案结合教学内容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发言,说明所设计内容的目标、重难点及预习任务的设计思路,组内其他人补充,最后形成定稿,修改预先设计的学案,备课组长签字后再印刷。无论是个人预备还是集体研讨,都必须做到认真挖掘、分析,明确教材内容。方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来。
2、抓课堂效率
在我们的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或方法,都必须意识到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因为生物是常识课,没有什么课下学习与复习时间,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我们的做法就是快节奏地教学,用一切办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支配时间,让学生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知识落实
生物学科知识点琐碎,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觉得记忆的内容太多,学习起来很费力。 我们力求知识网络化,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这样能使学生站在一个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性记忆。
4、抓限时训练
知识的检测落实,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学效果,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可以把课堂上反馈到的学习缺陷及时总结、及时矫正,并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它也是学生了解本人学习成果、自觉弥补学习缺陷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安排了每节课的“达标测评”和每周的“限时作业”两次书面检测。
课堂“达标测评”:能够迅速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或是通过课后的练习再作巩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点拨矫正,弥补知识缺漏,做到“堂堂清”。
“周限时作业”:我们每周的限时作业是根据学生对本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缺漏点,进行再一次有针对性检查、弥补,试题50分,大约20分钟完成。教师全批全阅,并及时反馈,真正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
总之,只有扎扎实实落实教学“三环节”,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4.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交流发言稿
打造高效课堂、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有情人的。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教师要有真挚的情感,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佩服你,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语言。2、板书,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一缆众山小的感受。
2、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1、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备课时:1。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幽默风趣的语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
5.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一、要让学生敢于发言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害怕回答错,害怕老师批评他,所以干脆不管会不会学生都不举手,不回答问题。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没有积极性。这时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的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不怕老师。同时对于答错或不会答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责怪,而是说,这次说错了不要紧,下次争取说得好些;其次,教师还可以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来组织教学,比如“你还想说些什么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等等。当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正确意见后说“我的想法和你一样”等。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下来,学生就会信任老师,上课也就敢说了、肯发言了。
二、与学生多交流和学生交朋友。
如果教师只管上自己的课,不懂得和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和老师就会感觉很陌生。因此,在课外时间应和学生多交流,听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一起做活动,增加感情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在你的课堂上不拘束,才会积极发言,积极表现。再次,就是课堂教学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几秒就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肯定不高,因为学生思考问题还应有个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三、注重知识联系,对旧知的复习
对于一节新课而言,一般可在学习新课时要用转化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前面学过的旧知识来学习。在学新内容之前,要重视课前复习和预习,使新旧知识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回答问题铺好路,做好旧知识的复习工作。当然学生课前的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复习了旧知识,学生预习了新知识,新旧知识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的思考并学习新知识,课堂教学才不那么僵硬,学生发言才会更加积极。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并且在上新课之前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由于学生提前做了预习,当教师提问:“圆的面积你认为应该怎么来求的时候,学生就不难回答出: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从而为推导出圆的面积,这里教师边讲边用教具演示把一个圆形硬纸板分成若干等分,剪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拼成的一个接近方形的图形。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即πr , 宽等于圆的半径 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 × r =πr² 即 s= πr²公式,也证明了课前的复习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积极发言是学生上课认真,积极学习的表现,它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更好地锻炼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发言习惯,不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需要,教师不可视而不闻。
6. 如何根据特定的学习者设计自主学习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学习评价工具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严格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指形式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简答:
1.请说明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答: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包括多个“一节课教学设计”和 “主题式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在一个单元内部可以进行主题式教学,还可以综合两个或多个知识内容开展主题式教学
原则:一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2.请简述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一般设计过程。
答: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特点:有一个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学习内容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者 (特定情境下学生也可以成为组织者)、学生是主题的主动学习者 、以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探究学习为主 ,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
一般设计过程: :(1)决定组织中心,确定主题;(2)教学内容分析,发展概念网络;(3)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特征分析;(4)建立引导性的问题与任务;(5)设计教学活动:时间进度、子活动设计、实施建议、资源设计、支持工具设计活动模板、学生作品样例等)(6)评价设计、选题设计、教学目标、任务设计、资源设计、活动模板及支持工具的提供评价设计
3.请比较主题式教学设计和一节课教学设计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
理论基础
传统的标准模式,强调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以前的基础上引入、吸收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例如多元智能理论、活动理论等。
教学设计的核心
让学习者掌握某些学科知识点,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围绕着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
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蓉来制定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知识的获取。
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
学习内容
教学的内容一般是单一、孤立的学科知识一点
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组织的资源
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夏为广泛。
学习活 动
以教师的“传递一接受”式为文
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它偏重于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形式采用最多的是测验
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课堂集体教学
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价更资沙灵活多样
教学周期
以课时为单位
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
学生角色
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角色
只是知识的传递者
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4.请说明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搭建的一般步骤极其意义?
答: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搭建的一般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析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特征;初步确定各教学难题的教学形式;对复杂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研讨; 意义:有助于设计者整体把握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设计者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形成逻辑关系明晰的知识体系;便于设计者在整个单元内确定主题式教学的选题极其活动设计;有利于确定各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便于设计者预先确定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有利用学习者形成对整章或是整个单元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点之间的孤立。
7.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经验交流发言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内的主渠道.课堂教容学效率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示,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起决定因素且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结合自身实践作几点总结: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前提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我严格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具,不得在课堂上翻包倒桌,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杜绝了课堂上常见的用什么才找什么的不良现象.另外我还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数学知识的紧密性,逻辑性,无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做基础.有效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分数除法》时,由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分数乘法》和《倒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预习掌握了《分数除法》的算法,因此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8. 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点和缺点
1、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教学的中心,采用以知版识传授为权主体的“灌入式”教学方式,强调知识的至高无上性。
2、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是指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谋求打破教育垄断,这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课堂学习是言传身教,能够保证知识传达的有效性,而网络学习则是以“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可以提升“言传”的效率,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完全实现“身教”的功能,
但网络学习的优势非常值得关注,譬如:
(1)优势资源的普遍共享;
(2)推动教育的全球化与普遍化;
(3)在技术手段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比如学生行为监控的全过程,学生参与从部分到全部,从举手等待同意到不受限制的表达观点;过程性评价的实现;
(4)符合新生代00后互联网原居民的行为习惯;
(5)迎接百年之最大变局的世界发展趋势,教育不能落后趋势,教育应该引领发展。
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的聆听了张老师的讲座。
张老师在讲座中说,
教学的
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进步、有收获、有提高、有发
展。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他站在生命伦理的视角,
批判了现行
教育体制和课堂教学生态。
他认为:
“一名教师因为课堂的高效而延长生命的长
度,
拓宽学生生命的宽度,
那他教学的意义就不止教学了,
他的教学生涯也就有
了超越一般生命意义的长度和宽度。
”
他带领大家深度追问思考:
何谓课堂?何
谓理想课堂?何谓有效教学?„„一系列追问思索,
带给我们的除了思想上的震
撼,还有认识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感奋。
下面我就我校如何以“双自课堂”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与大
家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几年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
我校在充分调研校情学情的基础上,
借鉴了课改成功学校的经验,
提炼出了
“自主参与,自觉发展”双自高效课堂模式。该模式设计了学生从自主开始,进
入自律,完成自治,最终自觉发展的内涵发展路径。认为“自学”是体验最深刻
的学习方式,
“自主”
是态度最积极的学习状态,
自主性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属性,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课堂教学培养的核心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
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畅所欲言”
,
“纹丝不动”变成“积极参与”
。
“师说生
听”变成“自主探索”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是,想
想看我们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
“脱胎换骨”
的同时,
其实不经意地偏离了真实的
课堂教学轨道,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基
本出发点——学生的发展,
丢掉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
课堂教学改革出
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从教与学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现象:
1
、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
异。
比如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热烈,
有些老师没有系统地整理知识,
想方设法变着
花样进行教学,看似课堂热闹、学生积极性高,但实际上存在“有教无学”
“教
2
多学少”
等弊端,
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脱离了学校提供的材料和
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
学生便会无所适从,
长期以往,
必然会产生厌倦心理。
2
、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
主体性,
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往往是只要有
疑问,
无论难易,
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
曾经听过
这样一节课,内容是《都市精灵》
,老师在讲到鸟对人类的作用时,对“乌鸦”
进行了一番长久的讨论。
她启发学生大谈特谈,
从乌鸦的象征义说到马致远的
《天
净沙秋思》
,从民间谚语说到乌鸦的益处,从讨论到底是“报喜不报祸”好还是
“报祸不报喜”好,说到哥白尼、爱因思坦、还有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等等。
本节课的教学中心是
“体会生动的语言中包含的感情”
,
可老师却用一半
多的时间围绕乌鸦展开,
且展开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多大的关系,
这种偏离
文本的拓展我认为是要不得的。
还有在探索过程中,
没有具体的要求、
提示和指导。
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
随心所欲。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
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在这
种随意的、
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中,
展现的只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
失却的是教
师适时点拨、引导。这种缺乏个性意识、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的课堂,往往就是
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
仅仅是把学习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未能看到学习其
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
从以上的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是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
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
观和学习方法。那么怎样达到有效?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
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发展还给
学生,
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
整个过程老师要学会放手,
让学生的各种学习思
想闪现、
碰撞,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
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
意义所在。
3
第二是在“导”上下功夫。机械重复的课堂缺少灵气,墨守成规的课堂缺乏
思想,
人云亦云的课堂缺乏个性,
浮光掠影的课堂没有实效,
而理想的课堂应该
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都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教师引导时在问题上需要把握两个原则:问题要少而精;问题难度要适中
第三是在“练”字上下功夫。练得及时,练得有效,练得有质量。提高练习
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第四是在“评”字上下功夫。开展小组合作评价,采用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被实践证明是最高效的课堂,也是成功的课堂。
第五是在“改”字上下功夫。首先是做到“四个必”
,即有发必收,有收必
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强调教师的改与学生的改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第六,是做有效的教学反思
在教完一节课或结束一个阶段教学内容后,
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
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搜索规律
的依据。
这是现今大多数学校教学管理明确的,
也是教师最熟悉的。
但我们要理
论联系实践,
总结精彩之处,
反思遗憾片断,
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
是否有伤害,
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要反思以后的教育教学该如
何改进等等。反思要注重教法反思,注重学法反思,注重教学过程反思,还要注
重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的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记成功之举;
记败笔
之处;
记教学机智
;记学生见解;
记再教设计
;记思想火花
。
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中小学教学的永恒主题,
这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
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