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技能
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想成为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
一、教师应具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1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做到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活动默契,具有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的能力。
3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应自觉主动地把教室作为活动室,把讲堂作为学堂,时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在这个教学第一阵地,不断的提高、锤炼自己,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提升。
4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尤其是课堂语言要做到提问有方,表达有情,评价有度,学会抑杨顿挫,激情流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语言若富于激情,便会时刻撞击学生的情感,师生间便于充分展开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接纳,情感的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情感撞击后心灵的开阔,让学生学习激情始终都保持在兴奋点上,课堂活跃而适度,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心灵成长的愉悦。这样真正创造出一种师生互动,心灵倾听的分享方式,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
5 、要重视对学生与教师学习效果的研究。评价一节课,除了看教师投入了多少情感,融入了多少课外知识;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花了多少精力,产生了多少兴趣等。
二、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
研究证明,教师能否有效地驾驭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现代教学评价中,首先注意看“主体参与”情况,把学生当作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评价一节课,应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这需要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技能。其次,看教师的“教学机智”。这要看教师能否把握教学情景的教学时机,善于“机智应变”,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学生的不良行为;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学。一旦学生对教师上课产生“欲望”,这就证明课堂管理获得成功,进而证明教师具有驾驭和管理课堂的能力。
三、教师要具有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行为。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前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中反思,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教后反思,则是有批判、有总结地进行教学反思,能修恶改良,使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反思有助于教师理解与学习教学、课改和评价的动态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成长,最终成为优秀教师。 四、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师生资料来源广,知识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如此,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学到不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引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并打印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图书馆查阅、检索资料;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等,这些都能表现为一种学习能力,它比纯粹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让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建的过程,增加师生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能力便在成长中生成。
五、教师要具有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在与学生产交往中,教师要学会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教师的架子,更多地了解和接纳学生,积极地关怀学生,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为学生创建一个理解、关怀的环境,养成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与教师一同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教与学的活动中。
六、教师要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置身于这样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广大教师正经历着现代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观念、模式、方法的变化、整合与创新。要把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思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教与学,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并学会在自己的教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七、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与教研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教育教学研究要立足学校实际,立足教学课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多反思,对教学进行经常性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研讨与交流。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促进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学会教学研究。
《非常教师》一书中《优质教学的精髓》这一节对教师有这样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要树立教学促进者的新形象。
广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手段的技能,高效使用新教材,研究新情况,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强化和培养自己的教学技能,达到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新的视角看教师应具备的课堂教学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一方面,许多老师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教师需要具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在不断地积极探索中,不少教师产生了新的困惑:清晰的讲解、漂亮的板书,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技能都变得不重要了吗?新课程带来了这么多新的技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具备?困惑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吗,新的教学技能究竟“新”在何处?
仔细分析,过去的教学技能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课堂上语言的流畅等。新的教学技能真正“新”的是视角,即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技能”。重新系统构建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只是提出这一想法,并就这一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方面。
一、了解学生需要的技能
既然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真正地了解学生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技能之基本。学生是带着全部的丰富性进入课堂的,这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困惑、学生的情感等。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这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
值得强调的是,要想真正地了解学生不能仅仅依靠经验,还需要一定的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小测试、访谈、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合理选择。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
教师要养成随时了解学生的习惯。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对5位学生的访谈记录:
师:判断下面分数哪些可以直接相加减,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你准备如何计算?
学生的想法使这位老师“大吃一惊”,原来以为学生最困难的是分子与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却不知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反而对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情况显得不知所措,5位学生或者不知怎么办,或者干脆把“分母加起来”。与学生的访谈促使这位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思考。
我想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精心设计的活动往往学生“不领情”,不是提不起兴趣,就是难以开展探索。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通过调研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因此,合理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科学了解学生应该成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二、激发学生思考的技能
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这一点教师们已经取得了共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技能。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所以教师必须爱护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展示所学数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吸引他们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展现学习的必要性;教师应多方面展示数学的魅力,如数学发现和证明的全过程,既使学生体会到逻辑思维的力量,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创造的火热思考,又如数学内部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个整体;教师应鼓励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或者不同的思考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多样化地呈现学习材料,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第二,营造思考的环境。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充分思考的空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效的问题是那些学生能够积极回答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提出只需要学生简单回忆信息就能回答的问题,还需要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整合、分析已给的或记忆中的信息,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并产生独特的想法或答案,需要学生作出判断或评价。
教师还应注意所提问题类型的多样性,下面介绍几种教师常用的问题类型供参考:
聚集型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的方向。当使用提问引出一节课或一次讨论时,使用一个聚集在即将讨论的主题上的创造型或评价型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提示型问题: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一个好的办法是进行提示性的提问。提示型问题给学生提供回答问题或是纠正先前错误的线索。 追问型问题:旨在纠正、提高或扩展学生的原始答案。它们迫使学生更彻底地思考最初的回答,也同时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思考中。追问型问题可以用来纠正最初的答案、澄清问题、形成批判意识或重新聚集于一个回答。 第三,利用学生的思想。
教师还应能有效利用学生的思想,包括认可、修改、应用、比较和总结学生的想法,从而鼓励全体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并积极思考。具体来说:
l 认可:通过重复学生的语言,来运用学生的思想。l 修改:用你自己的话,或者用其他学生的话来表达思想,以丰富教学。 l 应用:使用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分析其他问题,以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过程。l 比较:采用学生的思想,并将它和学生先前表达的或其他学生的想法寻找联系。l 总结:用学生的共识,对所教内容进行概述和回顾。
三、指导学生合作的技能
善于与人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实际上,思考和交流是交叉在一起的。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学生首先面临向他人清晰而有信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预先要组织自己的数学思维,这实际上是获得对自己思考过程的深入理解的过程,同其他人的相互讨论是使自己的策略和思想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想法中学到东西,在讨论各种各样的想法中,学生将有机会看到别人的观点和方法,评价这些观点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加以使用,通过仔细地听取和思考他人的观点,学生将学习成为有着批判眼光的思考者;学生还要将自己的语言与数学语言联系起来,这就为学习数学语言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学生欣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力量。
因此,教师应提供多种机会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并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有效地指导。比如,小组合作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合作形式,为了有效地指导小组合作,教师应努力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小组合作,通过何种方式能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发展合作的意识;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合作的任务、合作的时间等;教师还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技能,如如何合理分工、如何互相倾听,如何记录,如何对小组观点进行整理;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中,应起到使学生集中对主题进行讨论,在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或提供新的信息,调整学生的观点以使讨论深入等作用,并积极选择有益的资源供全班交流;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指导小组尽可能清晰地总结观点,并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质疑研讨。 四、促进学生反思的技能
据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由于对于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的非有效的应用,学生的评价和反思意识和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教师应通过清晰地讲述、提供合理的练习等手段促进学生反思和应用所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经常问及下面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习惯:“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在活动中你获得了什么?你有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与以前内容有哪些联系?”“我们是使用哪些方法获得结论的?这些方法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通过学习又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你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五、评估学生发展的技能
评估学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并适时组织对评估进行讨论,下表可以作为小组成员之间对于合作技能进行互评的参考: 合作技能 小组成员名字 为促进小组进步,提供知识和信息 对整个组的开放和坦率
对需要帮助的成员提供个人帮助和支持 以价值中立、建设性的方式评估别人的贡献
同小组分享物质资源——书、分发材料、书面信息 准确地领会或总结其他组员的话
当其他组员作出重要贡献时,给予承认 接受和欣赏文化、种族及个体差异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技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笔者只是提出一些自己的初步想法,旨在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个性,因此,除了具备必要的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应了解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后面隐藏着每个人对数学、教育等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炼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是对广大公民的一种教育。对于小学而言,素质教育的要义可以概括为“二全一活”,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张场。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
㈡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意识与态度
(一) 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编辑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应用与创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科研与发展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合作与交流
1.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2.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3.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4.能利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5.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6.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社会责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公平利用
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有效应用
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健康使用
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规范行为
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推动在管理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推动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支持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断挖掘其教育应用潜力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
1.具有促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促进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促进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具有对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管理能力与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的意识与态度。
3.具有利用教育技术为教师创造终身学习环境的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
3.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4.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3.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4.掌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应用与创新
(一)决策与规划
1.制定并实施教育技术应用计划以及应用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例与法规。
2.能够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教育状况,宏观调配学习资源,规划和设计教育系统。
3.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辅助决策过程。
(二)组织与运用
1.能组织与协调各种资源,保证教育技术应用计划的贯彻和执行。
2.能组织与协调各种资源,促进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建。
3.能组织与协调各种资源,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活动。
4.能运用技术辅助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
(三) 评估与发展
1.能使用多种方法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2.能运用技术辅助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
3.能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技术体系的不断改进,支持技术的周期性更新。
4.能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5.能充分运用技术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并为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
(四)合作与交流
1.能利用技术与教学人员就教学工作进行交流。
2.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就学习支持与服务进行交流。
3.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及学生就学生发展与成长进行交流。
4.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就管理工作进行合作与交流。
社会责任
(一)公平利用
能够在管理制度上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二)有效应用
1.能够促进学习资源的应用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能够促进技术应用达到预期效果。
(三)安全使用
1.能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性。
2.能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四)规范行为
1.努力加强信息道德的宣传与教育。
2.努力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与言论。
3.具有技术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这种知识产权。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意识与态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研究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
2.具有利用技术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意识。
3.具有积极辅助与支持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4.具有不断尝试应用新技术并探索其应用潜力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技术及应用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意识。
2.具有对技术开发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技术支持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具有对教学资源管理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
1.具有积极学习新知识与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水平的意识。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
3.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了解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
4.掌握教学媒体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5.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6.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
应用与创新
(一)设计与开发
1.参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能够设计与开发本单位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能够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并设计与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二)应用与管理
1.能够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2.能够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3.能够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三)评估与发展
1.能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
2.能够对自身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反省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水平。
3.能够参与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并提出发展建议。
4.能够参与制定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并实施。
合作与交流
1.能利用技术与教师就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交流。
2.能利用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3.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
4.能利用技术与同行及技术专家进行交流。
社会责任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公平利用
能够通过有效的统筹安排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有效应用
1.能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2.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安全使用
1.努力提高技术应用环境的信息安全。
2.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规范行为
1.努力加强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
2.努力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方式。
㈢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3
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教学目的与目标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评价和选取评价方法时首先要考虑期望通过评价得到什么信息,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直接地将评价与期望的学习结果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讲,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理论测试、上机考核、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电子档案袋或观察等方法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这些方法由于侧重点不同,评价所反映的内容与操作手段也会随之不同。
(一)理论测试与上机考核相结合来测试知识与技能地掌握情况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目标要求,不仅要理解有关概念及特征,还要熟练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有理论测试还要进行技能考核。理论测试适合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对于实际操作技能却不能很好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上机中考查学生的上机技能。实际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上机考核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反过来说,理论测试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还对以后上机技能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知识基础。
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语法、算法的理论掌握,还要求设计的程序能在具体环境中的真实性运用。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学生一个真实性环境,来体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归纳出算法与程序设计应用的一般规律。
(二)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进行过程评价
新课改中要求“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这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等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么进行过程评价呢?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我认为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方法进行。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法可由教师提供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也可加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馈等。让他们对照标准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是优秀的,还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对于教师教学的建议等。这种评价方式既关注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还会为我们教师以后的教学提供依据。表1-1是我在讲授Flash动画课时,给予学生的一张自评表。
2、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是建立在合作协作的基础上的。通过小组互评,不但让学生知道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协作共进的习惯,而且从横向上进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小组互评适合于大型任务或作品的制作中,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需要分工协作来完成任务,而且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中,要求有一定的环境支持。
例如,让同学们协作制作一个网页,需要搜集材料、素材加工、脚本编写、程序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互评,来了解学生的制作过程及小组的制作情况。当然,教师与小组成员可以事先协商制定小组互评表。表2是进行网页设计课程中的一张小组评价表。
(三)建立电子档案袋,全面进行过程与成果评价
电子档案袋在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非常有用。电子档案袋一般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录最优作品的成果记录袋和展示进步过程的成长记录袋。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其中一种或者两者的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就说明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每节课的教学,还要建立课程总发展观。既要重视现在的教学,更要重视以往学生的知识积累;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取得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所运用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所以我认为电子档案袋的设立可以达到两者的合二为一,既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如:我在平时教学中,在教师机器或者服务器上根据班级建立树型目录,每位同学都有一个文件夹。平时学生可以将自己搜集的素材、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自己的作品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形成学生电子档案袋。
在“成品作品”中,学生将自己最优作品放于其中,作为证明自己成就的依据;“素材收集”可以收集图片、网址、音乐等素材,为进行大型作业提供资料;“学习体会”可以包含学生对于学习的体会、作品的自我评价、对于教师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等;“制作作品”包括学生的上机作业、作品草稿、修改稿等;“其他”内可以放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教师根据“成品作品”可以了解学生的最高水平,并适当给予指导和点评,当然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作为一种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根据“制作作品”内作品的比较,了解学生阶段性进步,并提出需要改进或努力的地方。根据“学习体会”知道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以利于及时改进教学。对于“其他”栏目的了解,可以看到学生个体的爱好、兴趣,以便于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
通过试行了电子档案袋后,我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信息技术课了,并且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有一种成功和自信。我觉得这种方法在操作中虽然有些复杂,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但作为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评价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四)使用观察法来进行表现性评价
观察法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品质和态度方面的考察,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能力、爱好与情感进行观察记录。例如学生喜欢哪方面的东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投入的热情、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主动性、学生是否按规定要求上机、是否在上课期间打游戏、是否热爱机器设备、是否会解决简单硬件故障、上课纪律以及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等,形成一个印象,作为平时表现性评价。不过, 我们也应知道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印象很容易是不完整的或带有偏见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观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形成科学、合理、客观的结论。
总之,要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才能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是什么
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要求
○郑珠1,侯友(1.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2.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角色变化,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世纪之交的全球性浪潮,我国新课程改革在这次浪潮中异常活跃,新的课程标准已相继出台。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其独特的身份让人耳目一新,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与教师长久形成的、原有思想观念和思维行为习惯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也就显得日益紧迫,培养一批具有优秀教学艺术风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当务之急[1]。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开发、整合、设计课程的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为其他学科打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基础,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课程计划中不可能占据主要地位,只可能是一小部分,但信息素养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又十分必要,因此只能通过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作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因此,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为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主要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在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学习良性互动起来,使学生学到的各学科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借助研究性学习、主题学习等模式在实践中综合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内化,使知识结构更加有序,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2.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指于细微枝节中看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感知能力。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也很难成为良师益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更需要教师具有这种能力。这是因为,在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会话、交流和有意义建构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揣摩学生的心理感受,捕捉每一点教学信息,从而帮助学科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调整教学活动。3.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创意思考能力。台湾辅仁大学的赖丽珍教授认为:教师创意思考能力是指教师将创造力运用于教学专业的过程,改变过去关于教学的想法、方法及策略,进而发展出新的想法、方法及策略,使得教学的构思和行动更富创意,教学成效亦有增进的能力。教学创意思考能力是教师创造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教师的创造力运用是教学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还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都非常强调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4.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应该是综合型教师,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需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特点,专业课、学科课占的比例大,公共课、文化课比例小,使得师范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分科教学的结果。教师的学科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向博学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这才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习的良性互动。
㈤ 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解读怎样评价
一、提高思想觉悟,投身网络研修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把积极把握本次学习作为自身能力素养的提升机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踊跃参加研修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反思。养成浏览学员们制作的简报,拜读同行中的优秀文章等。
二、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学员们的交流,积累更多的经典教学案例,针对每个案例,自己和大家一定要各抒己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学会要从多种角度看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参加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学会使用媒体播放器播放流媒体、接收因特网,懂得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模式、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学以致用,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培训学习,要认识到了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才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电教媒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量增加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利用超文体的结构形式,在各内容间实现交叉跳转,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和等级,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设立课堂聊天室,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在讨论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看法,使教学更具有交互性,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认知的发展。
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评价怎么写
给你一个大纲,供参考,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删减
自我评价
一、学习情况概专述、各项考核目标属的完成情况和 所取得的成绩(详细写哦)
二、思想、学习纪律的遵守等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少写哦)
通过学习,我初步掌握了 XX\XX\XX等技能,具备了。。。。。的基本条件。我将会在今后,不断提高能力。
㈦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以excel美化工作表为例:
教学内容:
通过对工作表中的文字、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或通过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作品。
我们来看下面的评价量表。
1.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应尽量给学生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
2.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在教学前就告知学生教学过程中可能要进行的评价,并呈现评价标准。
3.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并调整学习策略。
4.教师要通过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方面要树立“全程的评价观”,即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采用“面向教学的评价方式”,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
㈧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意观察,细心记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完成某项任 表现、成果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课堂表现需要重点观察学生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有耐心克服困难,在课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现,是否有创造性等等。 (二)、重复评价,有效激励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面向结果的评价,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别与选拔功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很难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不利于形成教学中的良性循环。[4]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采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上有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渐渐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每节课的考查中,允许学生进行重复考查。如果学生对自己提供的作业不满意,或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满意,学生可以申请或教师建议进行重复考查,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发展。 (三)、过程记录,充实评价 目前,许多学校都给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收录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学生绘画作品、手工制品,试卷、优秀作文、获奖演讲稿等等。同样在信息技术课上也可以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信息技术课的成长记录袋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电子 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学习过程进行真实性评价,注重评价发展性功能。微机室的电脑均装有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学生在自己的机子上做好作品保存后,就可以提交作业到教师机,然后由教师整理归类。 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明显发现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作业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每堂课结束的前三分钟,把一部分比较好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一方面鼓励了在本堂课表现的比较好的的同学,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同学提供了榜样。此外,定期组织学生定期浏览自己的作业,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个别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改进方法、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 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忽略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注重学生的评价能力,能帮助他们的辨别是非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㈨ 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
评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包括了各种用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预期的学习目标的程度的方法,既包括测验又包括多种表现性评价方法。
知识测验回答的是学生对要操作的技能“知道了多少”,表现性评价回答的则是学生“实际能做的如何”。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干预下,对预期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随时自我调节,促进教学,检查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实践效果和效率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检查和评价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通过教学全过程评价发挥评价对教学与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
对学生评价应该从教学前、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实施,精心规划的评价程序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帮助教师对教学状况进行判断并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
1、教学前的评价(安置性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了解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规范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对开展新的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学生掌握到了何种程度?对计划进行教学的预期学习结果,学生已经具备到何种程度?
(1)准备状态前测
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阶段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家里是否有电脑,父母是否允许使用电脑,一般一周使用多长时间)、学习基础(对于开、关电脑了解情况,使用操作系统的掌握情况)、学习习惯(坐姿是否正确、在微机教室学习的行为规范)及班级情况(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基础差,哪些尤其对计算机感兴趣)等。小学四年级尤其需要进行学情分析。
初中、高中阶段需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掌握情况(打字能力如何,操作系统基本操作掌握程度,常用软件掌握程度,网络掌握程度)、已具备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学习行为养成情况(在微机教室学习的行为规范)及班级情况(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基础差,哪些尤其对计算机感兴趣)。初中七年级、高中一年级尤其需要进行学情分析。
(2)安置性前测
了解学生是否在教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内容。
此项前测用的比较少,受教材、教学进度等因素影响。
2、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
卢主任负责教学
3、教学后的评价(总结性评价)
需要了解:每个学生掌握学习任务情况如何,是否可以进行后续学习?
三、根据不同信息技术评价内容、评价目的选择和合理运用评价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信息技术课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的评价量规
要求要熟悉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将评价标准分解为评价指标,并进行量化,构建规范的评价量规。
(2)通过日常观察、档案袋或表现性评价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3)评价结果的处理
评价结论既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计分和全面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分别计分和分析。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请该、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四、信息技术测验试题的编制
直接针对学生的认知、应用等能力;避免一些非常规性的试题,如:对于WIN操作系统的测试,版本不同,答案也不同。
1、选择题
分为事实性知识记忆型
例:计算机由哪五大部分组成?
知识理解型
例:下列哪一个对信息的描述正确?
知识应用型
例:下列哪个软件最适合计算班级成绩?
编写的原则
(1)应测量一个重要的学习结果,针对学习任务,有意义。
(2)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陈述题干
(3)尽可能采用正面描述的方式呈现题干
(4)干扰选项要有一定价值,利用干扰选项拓宽测试面
(5)从记忆性向理解型、应用型转换
(6)最好能创设一个大的情境,结合情境设计几个选择题。情境与生活相关。
2、判断题(是非题)
编写的原则
(1)题干简练
(2)使用精确的语言,避免模糊词汇,如:通常、很少等。
(3)除非是要求学生区别“事实”与“观点”,否则,观点的陈述必须说明出处。
(4)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对于行为规范要尽量使用真命题。
3、填空题
主要用于测量简单的知识型学习结果。
编写原则
(1)保证答案唯一性,且简单
(2)尽量将空留在结尾处
(3)数据型答案要说明精确程度及单位
4、连线题(匹配题)
自学
5、论述题
自学
6、操作题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操作试题主要是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指定的操作。
在教学质量检测系统中,主要分为WIN系统基本操作、OFFICE软件应用、打字、画图、程序、网络操作等。
五、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袋)的使用
1、简介
是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品汇集成的作品集,主要用来展示学生的学习进步或展示学生最佳作品样本。记录袋评价包括学生独立创作的各种作品以及采用各种形式对这些作品进行的评价,包括书面评论、检核表评价、等级量表评价、测验分数和会议报告等。
2、意义
(1)利用记录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例:某学生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因为:
事件1:数学作业,只要全对,教师就会给个100分,并会有奖状、红旗等奖励,而信息技术课,虽然付出很多、很努力,却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
事件2:课堂上时间太短,很多好的想法还没有开始实施,课就结束了,就开始学习新的内容了。
(2)利用记录袋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
3、收录的内容
(1)具体的条目
操作系统应用能力、使用办公软件能力(WORD、EXCEL、POWERPOINT等)、网络操作能力等。
每项条目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2)综合条目
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材料,如:查找信息的记录、研究方案、素材、制作的作品等
(3)学生的反思
可以使用学案
(4)其他
学生的测验分数、行为检查表、等级量表、评价结果等
4、保存的形式及收录方法
针对记录袋的缺点(耗费时间、耗费精力、耗费物质),建议使用电子档案,充分利用课堂前几分钟、课堂、后几分钟填充信息。由学生协助管理记录袋,定期向学生反馈,向家长反馈。
七、教师自我评价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成长
1、组内二次备课
2、教学后记
3、反思日记
4、案例研究
㈩ 怎样评估教师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自行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体系”(以下简称“测评体系”),以便为本地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全员测评服务。
本指南是以《实施意见》和《能力标准》为依据,对能力测评体系的方案设计、工具开发、过程实施、机制运行和结果应用等给出具体建议的指导性文件,以帮助各地设计、实施适合本地的测评体系。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测评体系的设计原则
<!--[if !supportlists]-->1. <!--[endif]-->落实全员参训、全员参评的要求
能力测评是教师自主选学、修得学分及获取认证的基础,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有效实施的保障。各地的测评体系应能督促和保障本地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参加能力测评和全员培训,实现选课有依据,培训有质量,课堂有应用。
<!--[if !supportlists]-->2. <!--[endif]-->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定位
能力测评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与应用,为此,在测评体系的设计上,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性、情境性、过程性,避免简单量化;二要将培训前的能力自评与培训后的实践应用作为测评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教师按需选学、强化应用;三要强调诚实测评,增强中小学教师客观展现自己真实状况的意愿,并通过有效管理增加各个环节测评的客观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开发测评体系
各地设计测评体系时,既要紧紧围绕《能力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特别是已有信息技术相关培训的认证情况),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选择恰当的测评方式,开发测评工具,科学解读评价数据,有效利用测评结果,形成由行政机构、培训机构、学校及个人共同承担评价责任的测评体系。
<!--[if !supportlists]-->4. <!--[endif]-->将培训评价作为重要测评依据
“工程”的《培训课程标准》中对大部分课程提出了“绩效评估”的设计要求,即在大部分课程中,中小学教师需通过提交与自身信息技术应用密切相关的作业(如信息化教案、上课用课件、技术支持的作品、课堂实录等)来完成培训。为提升能力测评的可行性,各地应加强对培训评价质量的监控,确保培训结业证书的含金量,从而将培训评价作为重要的测评依据。
<!--[if !supportlists]-->5. <!--[endif]-->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测评实效
能力测评是一项全员参与、关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其测评结果又是各地及时调整“工程”实施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有效结合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才能提升能力测评的实效性。各地应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嵌入学分管理或培训管理平台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性收集、处理测评数据,为教师的课程学习提供依据、为工程实施和质量保障提供即时支持。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测评方式的组合
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表现方式和评价目的不同,能力测评应有机组合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if !supportlists]-->1. <!--[endif]-->诊断性评价
根据《实施意见》,诊断性评价表现为教师在培训前(后)开展的能力自评。在教师参与培训之前,由各地组织教师进行自评,分析学习需求,为选学提供行动依据;在参与培训或实践之后,教师也可以参加自评,并可将前后自评结果用于对比关联。在在线自查工具的支持下,不但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各校、各地也可以及时汇聚、了解本校或本地区的整体状况。
<!--[if !supportlists]-->2. <!--[endif]-->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具体可由“培训评价”与“实践评价”两部分组成。
培训评价,是指各培训机构依据《能力标准》和《培训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师参与培训的作业及相关成果所进行的评价和考核。各培训机构应自行开发评价工具,高质量地开展培训评价。
实践评价,是指各地或各校依据《能力标准》,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实践应用所开展的评价和考核。各地或各校应自行选择、改编或开发实践评价工具,通过课堂教学视频分析或随堂听课等方式开展他评、互评和自评,把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给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况的相关证明。
<!--[if !supportlists]-->3. <!--[endif]-->终结性评价
为提升能力测评的质量,各地应设计一定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测评、绩效任务评价、标准化测试等。
第三方测评,是指利用教育系统认可的高品质信息技术应用比赛、公开课等方式,将第三方(如比赛主办方、教研部门等)的认可证明作为能力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较容易从教师现有的职称晋升规则中获得规则依据,但覆盖人群有限。
绩效任务评价,是指为教师指明若干具体任务(如开设一堂信息化教学课、开发一个教学课件、设计一个评价方案、制作一个微课程等)供选择,将教师所选定任务的完成质量作为终结性评价依据。与上文所提到的培训评价不同,此处绩效任务评价的评价方不是培训机构,而是教育行政机构。这种评价方法的选用和落实需要对管理渠道进行很好地梳理。
标准化测试,是指依据《能力标准》,以标准化测试题的方式(往往表现为“机考”)系统、科学、规范地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测。这种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但对题目的质量要求高。
终结性测评的方法多样,鼓励各地根据本指南的建议进行选择、组合和创新。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测评工具的开发与支持
不同的测评方式需要相应的测评工具支持。下表对于测评工具的功能、开发主体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工程办”)的支持方法做了简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