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奋好学、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一)勤奋好学----治学的重要条件。
《论语》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乐趣,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对怠惰者给予批评。
(二)学习方法----获知之桥梁。
重视学习方法,是每个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孔子为此曾多次表扬颜回。他主张“温故而知新。”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时应当独立思考,但思考必须以认真读书为基础,他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孔子教育思想之三:治学严谨,抓住规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几乎人人都知道孔子这句话,这是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治学严谨、求实。他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国、宋国资料和熟悉历史的贤人不够的原故。如果资料充足,那么我就可以用来作证明了。这足以说明孔子治学严谨、扎实的态度。
2. 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1、教育思想: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学习方法:
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2)属于孔子教育教学理论的是扩展阅读:
孔子教书育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七十二贤士”,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 孔子教育思想是什么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教无类这个成语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与现代精英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在我们现代教育中也有直接体现,九年义务教育,就是践行“有教无类”,人有聪明有愚笨,学习有快有慢,我国现在施行的小学六年以及初中三年就是有教无类,践行有教无类的理念。
而我们现在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分科教育是从大学开始的,也就是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
所以现在教育中,大学之前都是通识教育,大学之后才开始专业人才的培养。
5.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B.“仁政”的学说它不是关于教育的!
6.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
教育主张 作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这些主张,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一)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荀子·法行》)。《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 的真正含义。 (二)教育主体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在他之前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的人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孔子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当时积极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够确切的说法。刘謼南说:“夫文与行,固为二物,至于忠信,特行中之两端耳,又何别为二教!”指出忠信二而实一,是正确的。从孔子教育的目的上看,他要培养的是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所以,他教育的内容也是德才并重,既加强道德教育也注重知识教育。 (一)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他同时还提出孝、悌、忠、信、勤、义、勇、敬、诚、恕、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等一系列具体概念,丰富发展了德育的内容。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中国历史是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二)文献知识 在文献知识方面,孔子主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教授学生。对于“六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诗》即《诗经》,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在当时主要用于典礼、应接和赋诗言志等方面。孔子认为学《诗》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把诗教当成修养道德,陶冶性情,建功立业的主要手段,并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乐》是孔子教育中一项重要教材,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审美、音乐功能等内容,是孔子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书》又称《尚书》或《书经》。现在所见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由《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拼合而成,共二十九篇。《书》是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从政人才的政治课本。 《礼》是现存礼书经东汉郑玄融合“古”“今”两派后,定型为三种,即《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讲各种官制,《仪礼》讲各种典礼节仪;《礼记》讲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易》又称《周易》,讲解事物变化。《周易》以八卦为纲构成体系。基本符号“―― ”(阴爻)和“—”(阳爻)两种,再由“―― ”和“— ”三三组合,而成八类,再将八类两相重而成六十四门。关于《易》的传统说法是:伏羲作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翼,但未必全部可靠。孔子晚年专研过《周易》,并以《易》教授弟子。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后世有《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春秋左传》阐释它。孔子晚年专注于修编《春秋》,他曾感叹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包含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政治和历史教育的教科书。 (三)体育锻炼 孔子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以一些技艺为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射”和“御”即属此类。“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是当时上层社会对士阶层的要求之一。 教学方法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灵活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一)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关于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清初王夫之曾说:“致知之道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愈远,思正有助于学。”(《四书训义》卷六) (二)因材施教 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活动,它的教育对象是各个不同的有着独立意识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方法同时教育好所有的受教育者。孔子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创造性地施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并不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宿,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欠考虑,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三)善于启发 循循善诱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这总的精神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相长 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另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的师生平等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7.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
孔子是儒学思想体系的奠基人,而不是周文化的全盘接受者,之所以从周,与他追求有序化的最高理想有关.我们所理解的周文化很多是孔子及其后学整理的结果,子不语正是孔子从周前提下进行思想转换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的社会学的功能体系中,并没有什么核心概念.君子人格系统、作为文化价值的仁学系统与社会结构和规则构成的礼学系统三者互相规定、互为条件,它们都是自身处于不停转换过程中的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更广泛的均衡有序的文明结构.一中国哲学思想史是从孔子写起的.春秋以降两千多年来,孔子思想就一直是士人学者研读、诠释,乃至批判、辩驳的经典文本.可以说,有多少人思考了孔子思想,就有多少个面貌不尽相同的孔子.不同时代的学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与天赋才情气质,受时代学术思想风尚的影响,出于不同的动机,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和角度诠释孔子,先见(preconception)乃至成见(prejudice)是难以避免的.在对传统文本的解释中,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个别细节与文本的整体结构间不停地交流和对话,相互作用的双方同时包含着创造性和能动性,正如孔子对周代礼乐文化的有先见的解读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使周文化的内存生命力得到激发和全新的阐扬,对作为经典文本的孔子思想在新的逻辑起点上的解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会使孔子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阐明并激发思考者的创造性,也是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与新生的思想动力.\x0d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大流派:一是历时性的研究,即从孔子生存时代与生平、其思想所由产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根源、对后学产生的影响诸方面,力求恢复孔子思想的历史真相;二是共时性的研究,即哲学的方法,更关心孔子思想之于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的本质意义而非本来含义,探讨其言行所由来的思维体系及逻辑上演变的可能性.赫施将含义(meaning)与意义(significance)区分开来.含义是指作者本人所持有的、唯一确定不变的东西,但作品的意义却有多种多样,视人们对作品的阅读而定.后学者对经典的理解具有历史性和不确定性,是就意义而言.我这里来探讨孔子思想的意义.\x0d孔子思想是为拯救奴隶社会呐喊,还是为封建社会的建构张目,都并不是我要讨论和关心的.毫无疑问,在现有的关于孔子思想的资料中,有年轻时的孔子,也有老年时的孔子;有作为教导者的孔子,也有独立思想时的孔子;有被弟子理解领会的思想,也有被完全误解了的思想.一一厘清其线索,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工作.如孔子般的思想家,其思想的灵感通常会突如其来,但一定有其相关的理论背景.我关注的是孔子怎样建构了他的思想体系,或者说,他是在怎样的理论背景下表述他的观念、态度以及行为的.二黑格尔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算不得一个哲学家,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别的东西,甚至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黑格尔不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东西的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黑格尔对孔子的认识不但只是凭少许不严谨的译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训,而没有触及孔子思想的整体结构,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深化对部分细节的把握.因为黑格尔以西方文明发展的道路为模式构筑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学发展史.已故的精研佛学的傅伟勋教授也不承认孔子是哲学家,但孟子是哲学家,孔子只告诉你结论,没有告诉你结论是怎么来的过程…….但尽管如此,结论也必然有其哲学的基础和推演的方式.傅伟勋的前提是:没有以明确的文字阐述其思想来源的,算不得哲学家.以此推论,后来不著文字而注重于行事中体道的禅宗高僧及明季泰州学派之颜何都算不得哲学家,释迦牟尼在世时更未著一字,大概也不能算是哲学家.\x0d当然更多的人是把孔子看成东方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的,他们莫不首先努力在其零散的语录中,寻求思辩及逻辑的核心,希图为之重构一个哲学理论体系.仁往往被看作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杜维明就认为,儒家思想的原初形式是环绕着孔子的仁学而开展的,并借用欧美学坛的名辞,把仁学规定为一种哲学的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匡亚明的《孔子评传》、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也都把仁学思想视为孔子的思想核心.于是,杨国荣先生就说: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公认的看法.实际上,公认只是过于自信的一厢情愿,不同看法的人还是不少,蔡尚思就自承经过了由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到核心是礼的转变,他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正是围绕儒家的礼学来展开争鸣的.至于五四以来直至文革期间达到高潮的批孔思潮也多是从礼的角度来批判.\x0d其实,在先秦时代,孔门弟子关于孔子思想的理解就已经发生了歧义.孔子没后,其门徒散游各诸侯国,聚集徒众讲学或从事经济政治活动,宣扬并践履孔子学说.由于各门徒知识背景及个人性情本不相同,于孔子学说亦取舍不一,旨趣多异,遂有不同的派别,儒学内部产生分化.曾子重孝,孟子言仁,荀子推礼.哲学史上,大哲后学往往是学焉各得其性之所近,源远而末益分,今人的争论不过是孟荀之分化的继续.所谓的核心其实往往是叙述的起始概念,对核心的不同选择正是思想创新的前提条件.\x0d近代以来,从学术思想角度来讨论孔子思想的不同态度大都隐含一个前提:一个思想家必然也必须有思辨的哲学为基础,而天才的思想巨人则更应能够构筑一个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的理论构架.其实是,假定存在着一种静态的封闭体,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这个中心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以及孔子哲学中的仁等.尽管许多学者主张东西方哲学的精神与路径不同,但仍然在努力寻求孔子语录背后的哲学基础与体系的核心.由于古代典籍的散失与撺乱,我们没有直接而确切的证据来说明孔子是否真的作了《易传》,创立了他的哲学体系.但另一方面,也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孔子确实知道、读过、乃至认真研究过《周易》,晚年或许因此而有些思辩的成果亦未可知.黑格尔显然不知孔子与《易》的关系,他也承认,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是这类思想的基础.《论语》极少有思辩与纯粹的范畴,一些重要的理论术语往往仍然指向具体的经验世界.可见,孔子并未把周易的思想作为创立他思想体系的必然的哲学基础.这或许与孔子年轻时因对周易的误解而采取排斥的态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孔子的平生抱负与文化选择.思想巨人的伟大是一样的,但总是被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选择.\x0d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作为一个周文化的继承者,以平治天下为已任,那么,构筑一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并不是重要的,而是着眼于当时的时势,思考社会的整合有序、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途径.这是继续了商周以来思想上的人道倾向,也是中国这样一个广大区域内的众多部族构成的集体所世代关注的重要问题.因而孔子思想体系里不一定非得有唯一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核心.其中重要的并不是理论推演的逻辑性与思辩性,而是它的世间性、实用可靠性,可以包容个人与社会,承担传统与变革,结合理想、信仰与此间生活.因此,孔子建立的是一个社会学的功能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孔子重点阐述了君子、仁、礼等概念的具体行为指向与社会意义,从而形成三个层次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即个人的人格系统,仁义智信的文化价值系统和礼制的社会控制系统.三如果找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作为叙述的开始,那么成人是贯穿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概念.因为人是行动者,是实现价值、引导社会的承担者.《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又刘向《说苑》载: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性情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说苑》卷十八)成人的行为应当符合仁义的价值、礼仪的规范.成人即是尽人道,即是完成人格,即是得仁知礼.\x0d孔子又提出君子这个词,作为人生的模范.君子原本指封建制度下的贵族阶级,孔子所说君子之意有了转化,常用来指品格高尚的人,乃是有道德,能尽人道的人.这种转化的基础在于君子是受人尊敬的有较高社会地位、承当社会主导责任的人.春秋时代,贵族社会的逐步解体,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君子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说法很多,较为笼统,无条理清晰的分类.这或许正显示了君子概念的转换过程.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是说君子(贵族阶级)与小人之别,在于君子者能仁,小人根本无仁的资格.但也开始把君子与仁联系在一起.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言及君子与小人品性不同.比较重要的规定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所谓君子,《论语》中亦同于时用的士的规定,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君子、士即成人之人,乃是仁的体现者,礼的遵行者.孔子对这些内涵本不相同的概念的混用,正体现了他的人格系统的构铸过程.君子当有三戒、三畏、九思.(《季氏》)这些品质的获得必须通过学习礼乐及圣人之言、之行和修已、克已等途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君子作为道德主体,从来就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不是世界的中心及行动的根本目的,而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关系中的一点,既不体现个人中心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把历史的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稳定平衡的控制机制沟通互动的关键.\x0d一方面,孔子极重视自我实现问题.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为已即是德性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孔子一贯以古非今,古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以为人反托为已,意味着将评价的标准转向自我.为已之学的提出是孔子儒学的一大特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从文化创造的意义上确认了人的自由与能动性.由此而生发的华夏文化精神乃是对自我努力的乐观自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自我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在道德实践中,抑或是在德性涵养中,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是否遵循仁道原则来塑造自己,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及自身的努力,而非外部力量.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x0d另一方面,自我实现又非排斥他人及社会的封闭观念.自我价值的自主选择及实现本身就包含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并通过忠恕的思想,使道德主体与社会整体进行沟通.《论语·里仁》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胡适认为,一以贯之之道的忠恕不仅是尽已之心,推已及人的人生哲学,而且从根本上说,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的方法论.应当说是极有见地的.自我构成了整个行为的出发点,但又不能停留在立已、达已之上,不是要培养独特的个性,而应推已及人而至立人、达人.可以说,立人、达人正是立已、达已的内容与目的,正是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自我实现超越一已之域而指向群体,这便达到了仁的境界.正如孔子所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仅从方法论上看,忠恕之道即是一种外化,近于后来的大乘佛学的自渡渡人,尽管成人与成佛的内涵完全不同.\x0d所谓修已,即是道德上的自我涵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群体的整体规则、制度相协调并促进其发展;一是培养自己的内在品性即与构成文化模式的价值、信仰、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认同和主动性的创造,是把社会的文化价值系统所蕴含的美好道德内化为自我品性,并通过个人努力与忠恕的观念,推已及人,把文化价值系统社会化、具体化、体制化,并为社会整体的维护与发展提供整合力量.内在品性的培养及其外化是求仁,外在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其内化是循礼.内外互动也显示了孔子思想既非后世腐儒的自我封闭,亦非自我的扩张.以仁为总体抽象的文化价值系统与以礼为总体象征的社会化规范系统在此相衔结并相互影响与推动.对作为行动者的君子、士、仁者的规定也构成了自成体系的人格系统,成为推动文化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一定要寻求孔子思想的核心,不如说这个没有定名的孔子心目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人道思想的核心精神.\x0d君子修已的内容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仁.仁在孔子思想中毫无疑问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孔子并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通过不同的具体情境下的对话及对人物事件的评论进行限定与论述,从而使抽象的概念指向具体的事物与现世生活.因而就仁的每一次论述都不能作为孔子关于仁的全部认识与定义.比如,《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对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换句话说,君子、士人通过学习与修养具备了某些品性,便能先难而后获、(《雍也》)其言也訒,(《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或者刚毅、木讷,(《子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能克已复礼.甚而至于民受其赐(《宪问》),为正义而杀身成仁.(《卫灵公》)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中说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此话甚是.仁本意有美、完备之意,孔子把它提升为代表一切美好的品德及文化价值与传统信仰的普遍性的概念,而不是单纯具体的道德观念.程颢是这样理解仁的: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理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近是.冯友兰也认为仁人即全德之人,释为Perfect Virtue.在孔子那里,仁是一种普遍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能够在循礼的过程中被内化为行动者(仁者)的内在品性,指导与调整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使其达到或近于一种期望中的社会角色.如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孔子一方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爱人,(《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等等,这些原则逐渐成为儒学的象征.另一方面,孔子当时针对不同弟子不同情境下的发问,有具体的行为指向,这些答复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势及知识、文化、信仰的基础相关的,并不具普遍意义.孔子也未曾有意把这些当作万世不易之箴言.后世学者或由于迷信,或因惑于论述之繁复,或引一点阐发深意而不及其余,或混于德、礼等概念而不知其本来.\x0d礼是孔子思想中又一极其重要的概念.礼本来是一种民族内部自然形成的包括禁忌在内的习俗与外在规范,但自形成时起便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的整合功能.周礼也是从周氏族习俗演化而来,在政治领域的扩展中,结合了包括夏、商诸部族在内的各地各部的礼俗,趋向政治化、伦理化并逐渐繁复.它不是个人主观塑造的结果,而是历史和文化演进的结果,儒家所称的五礼,即吉、凶、宾、军、嘉,都是些具体的礼仪,并非由为政者或思想者所人为创设,乃是与氏族的形成、扩展同时形成的代替权力维持的一种秩序.周公制礼作乐一方面显示了周公在礼乐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是儒家造圣运动的产物.而周公的主要作用恐怕还在于以武功助周礼达于四境,即以周礼整一华夏,形成广大区域内的新秩序.根据西周的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大约到西周中期,周礼才基本形成并稳定下来.可见,礼的发展即是秩序的形成.\x0d冯友兰认为,行礼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对祖先没有感情的人也会行礼.这时,行礼是价值认同和融入社会的方式.孔子眼中的周礼乃是一种社会的文明与秩序,能够成德成义、教训正俗、决疑息争,使上下有序,具有节制情感、欲望、安份守已的社会功能.因而,孔子极重视礼的层次,提升礼乐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内涵,主张学礼、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献,并著《春秋》,《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引董仲舒语)\x0d礼制与礼仪在形成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总是体现了某些仁的原则.通常来讲,仁以礼的形式体现出来才是适度的,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社会的文化价值与信仰能够由于人的行动外化为礼制,纯粹的礼仪制度是没有意义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礼只有达到了仁的境界,有了仁的内在,才会真正在实践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而人在遵循传统礼制及其发展的过程中,也继承着礼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仁与义,都是孔子理想价值所具有的内在的重要品质.义者宜也,即是当然、应该之意,至孟子时,常并讲仁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下》)两者从根本上是一样的.礼制是相对于仁、义、敬诸德,是外在的,必须与仁的内容相合才有意义.但是,并非先有仁而后有礼,而是有仁者须有礼节之,知礼者、复礼者也可以得仁.两者互动的桥梁便是成人或君子的修己.在孔子思想中,君子、仁和礼是相互规定的,三个层次的互动便是人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均衡趋向与文化精神的演进.四孔子儒学是仁学,也是礼学,更主要的是人学.仁、礼、人(即君子、士或成人)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三个系统的三极,互相影响,互为条件.自古及今,在中国哲学中喜强分体用、道器.如果非如此不能理解的话,那么,以仁为道,则礼为载道之器,以礼为道,则人为载道之器,以人为道,则仁为载道之器.三个系统互为道器,互为体用.\x0d但我们必须清楚,三个系统间相互影响、促进的状态只是先秦儒学的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孔子也明白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礼制与礼仪并不全部也不时时体现仁道的价值观,因而并非不可以有所改进与损益,仁道的精神也并非时时以合礼的形式表现出来,两者也有不一致的情形.《论语》中记载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管仲在孔子眼里是不知礼的,但如其仁.尽管小礼节不能遵守,但他的行动达到了维护华夏文明与价值的统一与不灭的效果,引导社会走向有序,这其实便是礼的达成,应而也是达到了仁者所能的境界.这是一种解释,矛盾依然存在.孔子思想并不构成严密完整的逻辑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中存在的矛盾与隐晦之处正显示了孔子思想体系之于后学的开放性.\x0d孔子本人在当时具体的社会变革中或许是保守的,或者是中庸的而非激进的,但他的思想体系却是开放的,孔子也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发展与礼制的变革,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社会结构体系、文化价值信仰体系与人格体系都是自身处于不停转换过程中的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子系统,相互可以构成一个更广泛的文明结构.对理想人格、理想的大同社会和完善价值的追求是社会趋于有序、均衡的内在动力.秦汉以后,中国社会屡次大动乱之后的重建与文化信仰的重构莫不赖于儒家思想的这种稳定性与有序性,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x0d孔子思想的保守性与其思想追求有序性本身有关,因为有序即是稳定,必然带来一定的保守性,但更主要的是一个解释学问题.我们不能让孔子承当整个思想史乃至中国历史的责任.从《论语》的记述来看,孔子是要恢复周礼的,似乎是顽固保守的,甚至有人考证出他是要恢复奴隶制度.其实,孔子是在一个无序的时代追求理想中的有序社会,他心目中的西周理想社会与历史上真实的西周大不相同,是在溯古中创新.比如,孔子对许多问题并未涉及,我们无从得知他的真正态度,然而有些问题并非不知或者没有过思考,而是故意的不语罕言,以示其思想转换的方向,亦或另有深意.《论语》里多有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孔子对许多在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问题不语罕言,其态度体现了他对周文化的内在把握,对当时流行的某些思想观念及信仰采取淡漠回避态度正是开拙新话题、进行论题转换的一种方式.康有为论孔子托古改制并非全然是空穴来风,其实大有意味.\x0d孔子罕言性命天道,但还是相信天命的,或者说他认为应当相信.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又说: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天命或命,大致是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事.但于弟子,孔子并不多讲天命,以为天道玄远,迷信则易产生消极的宿命论而不能努力尽人事.孔子把宗教的情结与力量转移到人的生命的层次上,鼓勇于事前,必尽人事而后可言天命.孔子亦以天命解释已道之不行: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但求力行以应命而不消极以待命,此为孔子讲天命之真意.《孔子家语·观思第八》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者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生死、性命、天道皆孔子罕言之语,当在其新创的思想体系之外,孔子重视的并非真理与真知,而是从社会的整合功能,人伦的教育着眼,认为凡事有度,对事物真相的探究过细,易走极端,反为不美.不语也许正显示了孔子思想之于时代的超越性、在思想史上的开放性和发展的多元可能性.然其后学没有孔子的天赋智慧,难得其思想精髓,凡事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礼仪趋于繁琐程式化,动辄得咎,顾忌太多,大失孔子的堂堂气象.\x0d于无序中求有序,孔子体现了其人道思想结构的创新与均衡,后世统一时代之儒生对孔子思想越是虔诚求真,实无异于有序中求有序,越是显得教条僵化,正所谓腐儒是也.我把孔子看成一个社会学家,给予他一个均衡的思想结构,而也许这样的结构并不真的在孔子那里存在过,但孔子思想之于我的思想和思维结构是这样的存在.
8. 孔子教育思想是什么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倾尽心 血献身教育,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1.教育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庶”、“富”、“教”。“庶”指较多劳动力,“富”指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教”指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2.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利于教育和文化发展。它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孔子提出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到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4.教学内容:
孔子创立私学,以“六艺”为内容,主要教材是孔子编撰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教学的特点有: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存劳动
5.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人);因材施教。
6.道德教育: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仁” 与“礼”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 改过。
7.教师条件:
孔子认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8.历史贡献: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史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如 强调教育的作用,创立私学,编纂六经,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等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全面、正确地去评价,批判继承
9.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9)属于孔子教育教学理论的是扩展阅读
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
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融洽,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