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课堂教学诊断应包括哪些内容
课堂观察与诊断在教学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堂观察与诊断的含义
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一般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听课的随意性。
而课堂诊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评课,特指依据观察角度搜集课堂信息,判断筛选有价值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信息对课堂教学“是否达标”“如何达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提炼教学经验。
其中,“诊断”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评价”更多的指向狭义的终结性评价。也可以这样说,“诊断”不仅仅有评定优劣的功能,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这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作用,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二、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日常教学中,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
(一)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1.课堂观察可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事实上,L·舒尔曼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七个部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教育理念及教育哲学。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趋势:
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研究表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是他们的最大差异。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由教师个人哲学支配的关于怎么做的行动规则,它来源于经验,需要教师研究自身经验。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经由观察他人课堂或接受同伴的诊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新的认识回馈,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
2.课堂观察可以增进专业反省意识。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有效刺激,课前会议的讨论,课后会议的反馈、反省与评议,足以使观察者、被观察者对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实践认知与行为之间形成不平衡,进而引发批判、质疑先前行动假设的动机。由教师同伴向授课教师提供大量真实信息,提供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可以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是一种真正的发展性评价,淡化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如果教师持续地开展课堂观察,这种反省行为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进而迁移至其他的学校专业活动,扩大反省的范围与对象,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
3.课堂观察常常被用于教师培训,尤其是新任教师或者实习教师的培训,职前的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教学,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微格教学的使用就是利用一些技术设备的辅助,实现受训者事后对自己的教学的观察和分析,这对实习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或者管理人员通过对新任教师教学的观察分析,找出不足,快速而有效地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学技能,顺利地开始其专业化的教学生涯。然而,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专业化是教师一生职业生涯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在职培训同样也少不了课堂观察,通过观察,随时纠正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创造一个更有活力的环境。
4.课堂观察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参与教育研究意识,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大特点及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参与研究。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中,往往是大学或者特定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教学进行研究,然后告知教师应当如何去做。“采用研究者的姿态后,教师从受控制的地位中解脱出来,采用这样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教师不仅是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专业发展的活动,也是在进行一个不断改善并变得更自主的专业判断的过程……好的教师应当有专业判断的自主性,他不需要被告知做什么,不依赖于研究者、监督者、改革者,但并不是说,他不可以接受专家学者的思想,建议和支持,而是接受必须是在服从他自己判断的基础上,所有教育专家的任务都是为课堂中的教师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教师即研究者的起点就是课堂观察。正是通过教师对自己的和同事的课堂的观察,增进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促进其系统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发展其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职业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学校里,课堂观察在教师之间形成风气,它就像一个中枢活动,连接了个别教师,促进教师成对或成组地协作,使教师成为一个整体,使学校更有活力。
(二)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在用于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课堂观察还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科学的教育决策应当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某项教育措施是否可行,某种教育方法是否应当加以推广,或课程开发有无成效等问题无一不需要通过教育科研(特别是实验研究)加以解决,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课堂观察为其收集最及时、可靠而直接的反馈信息,检查某项教育决策,措施和改革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的效果,以便随时修正教育决策研究的方向,使教育决策更为科学,而教育决策是否真正科学也同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提供的客观依据来进行评价。对教育决策的评价落实到课堂中,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须借助于课堂观察。
关于课堂观察在教育决策和评价中的作用可以做一个假设来说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在新开发的课程中,教师需要适应一种新的课程,即他需要重构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为了确保课程改革按照预想的方向进行,在新课程的执行阶段,需要了解教师是否在做课程开发者打算做的事情以及教师是否在做他自己打算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观察的目的在于查看目的、策略和行动之间是否配合得当。同时,由观察而获得的反馈信息也应当被教师用作理智地反思和改进实践的依据,而不应让他感觉到是来自校方的压制,这样课程开发的过程才是充满活力的。在新课程的评价阶段,课堂观察则关注于课程的有效性,要查看教师是否达到了课程开发者和他们自己的意图,还要查看学生实际获得的发展,包括知识、态度、学习策略等等。所以,在一种新课程的改革中,改革的执行和评价阶段都需要运用精心设计的课堂观察来收集反馈信息,以确保改革的有效性。
除了针对教育决策的评价之外,还有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评价也需要运用课堂观察,一方面是学校管理者通过课堂观察,来获取关于某教师教学工作状况的信息,从而对教师做出评价,对教师而言,这种观察与奖酬和任免相联系。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从而对学生做出评价,对学生而言,有些表现是通过纸笔测验无法获得的,尤其是德育方面,所以要通过长期的观察来对其做出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在我国,课堂观察被用于此类教学评价的情况比较多。因此,这方面我国已有一些颇为有效的观察量表以及相应的评价准则。并且有的还被制成光盘在很多学校推广使用.
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非常适合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研究,它在课堂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教育决策与评价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观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必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其实,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的目的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所产生的意义是面向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如以学生学习的互动为观察视角,观察学生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怎样的帮助,通过观察实录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提供分析报告与改进建议,进而影响上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行为,使其发生新的变化。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四)促进教师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的教研文化
课堂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从观察与诊断的主体来看,必不可少的要有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共同参与,课堂观察诊断任务的驱动使听课教师不再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使全程参与研究活动,有对课堂教学充分的积极的思考,因此,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校本研修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课堂观察与诊断中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课堂观察中,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总之,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也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更不是包治教学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课堂观察与诊断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必然会受到种种限制,也就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
第二课时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理论与技术
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技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必要。英国学者雷格·列文(Reg Revan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概念,就指出教师的行动学习就是: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观察者只有清楚观察的目的,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然后确立恰当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工具,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课堂观察常用的主要工具有定量观察量表、定性观察分析提纲、摄像机等。制定观察的量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观察量表制定的科学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观察效果的好与差。观察量表的制定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实际等方面综合设计,它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优化。
课堂观察有四点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首先,观察目的必须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其次,能够从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捕捉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再次,必须采取科学的观察方法,例如,下图就是我们开展有效提问所采取的量表:
观察课堂,首先要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基于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的知识以及实践中的智慧总结,颇具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课堂分析框架(也叫课堂观察框架,见表2):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该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一个全新的支架,也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表中的“维度”是对课堂的一级解构指标。其理论依据是,学生和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课程是将这两个主体联系起来的纽带,师生围绕课程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文化。其实践依据是,听评课中我们要追问的四个核心问题:学生学得怎么样?老师教得怎么样?课程(教材)处理得怎么样?课堂感受怎么样?因此,课堂观察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程的性质、课堂的文化,但 “维度”没有操作性上的意义。
表中的“视角”和“观察点”是我们对课堂的二级和三级解构指标。按照“尊重规律、避轻就重、紧扣课改”的原则,“视角”呈现了每个“维度”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最为重要的要素,按照 “基于课堂、紧扣课标、抓住关键、可观察、可记录、可推论”的原则,选取了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作为“视角”下的“观察点”。并以例举的方式、问题的形式呈现“观察点”,以期引领教师理解和思考课堂。
表2-课堂观察框架示意图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珍视学生的生命灵动和教学现场生成,或许能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一剂良药。那么,如何珍视学生的生命灵动呢?
我以为教师首先要有较博大的包容情怀。学生是还没有定型的生命个体,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言行举止,这些言行举止往往不太吻合老师的教学预想,但却是学生正常生命活力的表现,是所授知识在学生知识结构生成长中的客观反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连续并彻底的引导他们去获得新的知识,学生的观点是教学的出发点,不考虑学生的观点,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教学。”因此,教育者对那些出乎意料的言行举止首先应该是包容,有了这种包容,才能真正持有师生平等的观念,教师的教学心态便能真正体现生命课堂的亲近性。本课例中我的心态始终把学生看成正在成长的生命主体,重导轻压,重情轻威,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快感。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的发言,甚至可以对教师的行为提出异议,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热情被激活,潜含着创造力和智慧火花的灵动便可能闪现。
其次是教师要能慧眼识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生命的灵动,还是生命的蠢动,需要我们老师有一双慧眼来鉴别。学生的行为有没有创造力的因子蕴含其中,是该呵护培育,还是该批评指正?老师要能凭自身的专业素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判别。
第三,对学生的生命灵动要能以真情激赏。当我们判定了学生的行为是一种生命的灵动时,我们教师就应该以真情激赏。如何激赏呢?首先应该能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学生在老师的激赏中能明确自己行为的价值所在,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强化这一行为,养成优良的习惯;其次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感受,学生在老师的激赏中,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从而获得一份精神动力,并对知识学习保持一种长久的内驱力。
事实上,课堂教学中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是最能展现课堂境界的资源,他对教师的课程资源利用意识和能力都是较大的考验,是对学生本位的重视,是对传统预设性教学的颠覆,利用得好,往往是一堂课最出彩的地方。在上面的案例中,谢基祥老师的教学反思《珍视灵动,现场生成》提供了一些启示:
教师首先要有较博大的包容情怀,才能尊重中学生的这个学段的特质,青春与梦想并存,求知与叛逆通行,才能将学生课堂上看似不合拍的行为巧妙转变为教学资源。其次是教师要能慧眼识真。能区别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生命的灵动,还是生命的蠢动,确定下一步是作批评转引还是激赏。第三,对学生的生命灵动要能以真情激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感受,让学生在老师的激赏中,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精神动力,并对知识学习保持一种长久的内驱力。
第四-五课时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⑵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什么
(一)课堂情景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规模越大,教师态度、专学生态度和课堂处理属的“得分”就越低,即学生的平均成绩便越差。
中小学班级以25——40人为宜。
(2)课堂纪律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分配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课堂的教学结构包括:(1)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2)课程表的编制(3)教学过程的规划
⑶ 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哪些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多种认识。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它是用于设计课题、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 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一直是有识之士研究的课题。目前比较被人们认可的有以下几种模式:(1)中学语文教学“三、五、七”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五条常规,注定七项禁忌。(2)语文目标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为实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学,教学领导人员以及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者和命题人员,以同样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进行教学测量、考核、评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3)语文“训练式”教学法,其核心内容是教师讲授新课时,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化解为各种题型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习题,教师当堂评讲这些习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应用课文内容的目的。(4)“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不能把语文只作为单纯的知识达标课程,而应该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四分”的含义是指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
⑷ 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环节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
(一)备课
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但是,要上好课,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即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备好课又必须做好一下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
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教师钻研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须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等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 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了。
2.深入了解学生
不但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出现什么问题等做出预测,以采取积极的对策。
3.合理选择教法
这就是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
(二)上课
1.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它包括知识教学目标,也包括思想教育目的,还应当有启智与审美目的。一节课的目的,不仅应在教案中明确提出,而且应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全力以赴地实现目的而不偏离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性就是教师要正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和进行操作,及时而准确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种种差错。思想性就是要深入发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以饱满的热情讲解,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他们深受教育。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应使师生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尤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活动,只有调动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积极性,才能上好一节课。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执行备课时制订的教学计划。但是课堂情况千变万化,即使原订计划在完善,也难免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未估计到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想方设法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
5.组织好教学活动
整个课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严密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上课开始,要立即稳定情绪,引导他们作好停课的心理准备,随即积极投入学习活动。然后,按预定的教学进程,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等,都要组织的非常妥当、严密有序。
6.布置好课外作业
课堂教学结束前一分钟左右,要布置好预定的家庭作业,讲明作业的要求,完成的时限,并对较难的作业作必要的启示。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课后的教导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计划学习的习惯,及时复习当**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经常提醒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按时交作业;了解学生独立作业与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查明学生未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家长联系,共同商定督促与教育的办法等。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⑸ 课堂教学有哪些重要的环节
导入、新授、巩固、总结、布置作业
⑹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
(一)备课
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但是,要上好课,课前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即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备好课又必须做好一下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
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参考书.教师钻研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须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等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要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 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了.
2.深入了解学生
不但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和需要,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哪些困难,出现什么问题等做出预测,以采取积极的对策.
3.合理选择教法
这就是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
(二)上课
1.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的.它包括知识教学目标,也包括思想教育目的,还应当有启智与审美目的.一节课的目的,不仅应在教案中明确提出,而且应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全力以赴地实现目的而不偏离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性就是教师要正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和进行操作,及时而准确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种种差错.思想性就是要深入发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以饱满的热情讲解,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他们深受教育.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应使师生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尤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活动,只有调动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积极性,才能上好一节课.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执行备课时制订的教学计划.但是课堂情况千变万化,即使原订计划在完善,也难免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未估计到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想方设法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
5.组织好教学活动
整个课的进行,要有高度的计划性,严密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上课开始,要立即稳定情绪,引导他们作好停课的心理准备,随即积极投入学习活动.然后,按预定的教学进程,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等,都要组织的非常妥当、严密有序.
6.布置好课外作业
课堂教学结束前一分钟左右,要布置好预定的家庭作业,讲明作业的要求,完成的时限,并对较难的作业作必要的启示.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课后的教导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计划学习的习惯,及时复习当**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经常提醒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按时交作业;了解学生独立作业与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查明学生未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家长联系,共同商定督促与教育的办法等.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⑺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准备的分析和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1、学习准备是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任何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准备状态,而且任何教学都是以学生的准备状态作为出发点。学习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从事该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一般特征;二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该项学习与态度。
2、学习者学习风格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的人将它定义为,“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还有人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二、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概念,指学习者学习情况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学习者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学中实际存在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经过教育或培训可以解决的学习需要。可以说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也就无从谈起要解决什么了。
1、分析学习需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系统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三是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2、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差距”的资料和数据,由此可形成教学系统设计的总目标(即解决了“为什么”和“是什么”)。有了总目标,就可以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达到目的的手段(解决“如何”),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真正的问题所在,后继工作都难免陷入盲目。可见这个总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后续步骤(如内容分析、目标编写、策略制定、媒体选择以及评价等)的重要依据。所以,学习需要分析的成功与否,总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系统设计各部分工作的方向和质量。
通过学习需要分析,论证了教学系统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只需较少投资和人力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设计和开发教学而效果不佳的情况;也避免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设计教学但在现有条件限制下不能实施,甚至设计的是学生已经具备而不需要教学的情况。所以说,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精力、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被有效地利用来解决教学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益。
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1、分析资源与约束条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必须收集资源和约束条件等信息。资源一般指能支持开展教学系统设计活动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约束条件则指对教学系统设计工作和解决教学问题起限制或阻碍作用的事物--人、财、物。也就是说支持开展教学系统设计的人、财、物就是资源,反之限制、阻碍开展教学系统设计的人、财、物就是约束条件。
2、设计课题的认定:通过教学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之后,确定应进行的教学系统设计项目;通过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之后,去掉那些条件不允许的项目,那么留下的应是须用教学系统设计而且可行的项目了。
3、阐明总的教学目标:一旦设计课题确定后,一般要给这个课题起个名字,然后提供关于这个项目要解决问题的总的陈述,也就是总教学目标的阐明。学习需要分析通常发生在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模式(系统级)和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产品级)中,其实,在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课堂级)中,教师也经常在作以目标为内部参考的学习需要分析,只是涉及面不大,无须单列步骤解决。无论是系统级、产品级、或课堂级,通过学习需要分析所形成的教学总目标均是指导教学系统设计继续进行的总的依据,为后面的内容分析、策略制定、评价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了解了教学目标的内涵、功能及各种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后,接着就应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2、教学目标的灵活性:由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认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完整的基本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这种目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1)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达到合格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不良学习者应完成的目标。
(2)符合大纲所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中等学习者应完成,并鼓励学业不良学习者完成的目标。
(3)符合或超出大纲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达到优秀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优良学习者应完成,并鼓励学业中等学习者完成的目标。
3、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以学年、学期为单位加以组织与实施的,不能期望学习者一下子就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习者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
此外,教学目标本身也有层次的关系。比如,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中,从知识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这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的。
4、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是另外一件事了。
(2)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我们根据教学策略所处理对象的不同,把教学策略分为两类:
1、教学内容处理的策略,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这一类教学策略在目前的“教学论”中很少涉及,而是作为课程论的内容。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人们总结出了很多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的处理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如编制先行组织者、绘制概念图等。这些具体方法是直接指向教学的,能够增加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
2、教学活动中的策略,通常是指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所用的策略,它直接指向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教学评价的一套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的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设计工作沿着实现预定目标方向进展。
1、教学评价的种类: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例如,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
(2)整体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
(3)指导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科学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动与交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性因素。要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活动的发展效应取决于下面四个条件:(一)活动对个体所提出的要求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学要求掌握在“最近发展区”为宜;(二)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如赞可夫主张“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于充分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三)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四)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
二、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我认为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感,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定量,教学速度的快慢意味着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判定教学速度是否适当的标准是极难确定的,一般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教学任务的程度。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其教学密度就越大。如果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提高思维密度即设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问题讨论、表扬激励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其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它是指教授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过难,学生不理解,是浪费;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浪费。其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建议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另外,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五、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对学生输出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也就是由书本等知识媒体或教师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通过传输(传输状态的知识信息),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的过程。在这一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至少应注意三个环节:
(一)解决好信息的变换问题。教师备课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准备将贮存状态的知识重新组合,以便变换成传输状态的信息而输出,其基本要求是简化信号、合理编码。
(二)解决好信息的传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而一般认为以视觉最为有效。
(三)掌握好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虽然没有输出就没有输入,但教学效果如何却不能用教师输出多少来加以判别,它取决于学生的有效输入。
六、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其相互影响和交织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复合主体。教学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复合主体中双边的关系。如融洽的程度、了解的程度等。作为当代教师应该运用心理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获取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运用心理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应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程度。
1 、无意注意 ---- 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主要与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有关。
2 、有意注意 ---- 即是自觉的、有目的性的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以下因素有关:对学习目的和完成学习任务的理解程度有关、对学习的间接兴趣有关、对讲解重点和难点去强化注意有关、对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程度有关。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
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可相互转化,有意注意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消耗能量多,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疲劳;无意注意无需主观努力,不易疲劳,但易受新异刺激干扰。所以,课堂教学全靠有意注意来维持高度紧张的学习是有困难的,应该有意和无意交替进行,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一个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和教学的基本功就在于传授抽象的知识时而让学生感到不抽象。”
(二)应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课堂社会”的复杂性是每一位教师不可能没有体验或不可能不觉察到的。有几点影响应值得注意:
1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第一印象,是通过一个中介环节起作用的,这就是班集体的群体气氛、交往的形式、舆论等活动的过程。
2 、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与竞争心理,这里的相互学习包括争论问题、学习榜样的影响、学习方法上的启示。不同教师、书本学习之处在于“别的同学都学得好,我也应学得好”的比赛与竞争。这是一种交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3 、学习风气的影响。从众与类化心理,其主要包括班集体共同的价值观、在集体学习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舆论、学习态度的一致性。上述的这些社会心理现象都需要加以认真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⑼ 课堂教学有哪几个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有5个基本环节,分别为观、思、读、讲、练。
1、观:
对教师而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挂图、实物、模型、实验等手段,展示丰富、直观、生动的观察材料,并针对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或问题组,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产生问题、引起学习动机。
对学生而言,观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正是他独特的洞察力,才发现了许多生物学领域的奥秘,创立了新学说。
学生应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运用包括视觉方法、听觉方法等多种感官,对各种观察材料进行感知,获得对生物概念的初步认识,这也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思: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在内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维能力又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培养思维能力,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如比较法和归类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抽象法和概括法、系统法和具体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多种思维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科学地思维,从而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并自觉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另外,“思”这一环节也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模式的核心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思维作为前提,这也是学习过程中S-O-R理论中最关键的O过程的核心内容。
3、读: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的确,教材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学生对生物教材的阅读,不是识字和鉴赏,而是对其文字所蕴涵的生物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抛弃教材,而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善于阅读,学会阅读;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或者激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去选择阅读材料,真正学会学习。
4、讲:
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熟悉学科内的逻辑结构和知识间的前后衔接及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教学中贯彻系统有序原则,做到少讲、精讲,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另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他们畅所欲言,民主地思考、分析、质疑。通过讨论和发言,促使学生潜在的各种能力的开发。
5、练:
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特点,精心选择、设计形成性或研究课题,通过示范、讨论、作业、报告等形式,解决生物问题,进而巩固所学知识,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同时要特别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教与学存在的缺陷,共同采取矫正性补救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应通过讨论、练习、作业等形式,努力运用生物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总结解释生活中生物现象的方法和手段。
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校正所学知识中的错误概念和结论,或运用所学知识中的概念和规律解决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并将获得的抽象性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真正掌握概念或原理的目的,做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实现其各方面的发展。
(9)课堂教学状态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1、认知性问题。回答时,学生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
2、推理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对所接受或所回忆的资料进行分析及整合。
3、创造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将要素、概念、已有知识等新组合或采用新奇、独特的观点做出异乎寻常的反应,此类问题没有单一性质的标准答案。
4、评价性问题。回答时,学生须先设定标准或价值观念,据此对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或选择。
5、常规管理性问题。 在新课堂中,教学所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对课堂中的提问无论是功能要求,还是提问类型都需要更新与拓展,提问要为问题情境创设、为学生能提出新的问题服务,不断增加创造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使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⑽ 课堂表现有哪几个方面
一、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动与交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性因素。要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活动的发展效应取决于下面四个条件:(一)活动对个体所提出的要求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学要求掌握在“最近发展区”为宜;(二)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如赞可夫主张“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于充分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三)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四)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
二、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我认为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感,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定量,教学速度的快慢意味着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判定教学速度是否适当的标准是极难确定的,一般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教学任务的程度。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其教学密度就越大。如果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提高思维密度即设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实验、问题讨论、表扬激励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其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它是指教授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过难,学生不理解,是浪费;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浪费。其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建议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另外,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五、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对学生输出教学信息。教学过程也就是由书本等知识媒体或教师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通过传输(传输状态的知识信息),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贮存状态的知识信息)的过程。在这一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至少应注意三个环节:
(一)解决好信息的变换问题。教师备课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准备将贮存状态的知识重新组合,以便变换成传输状态的信息而输出,其基本要求是简化信号、合理编码。
(二)解决好信息的传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而一般认为以视觉最为有效。
(三)掌握好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虽然没有输出就没有输入,但教学效果如何却不能用教师输出多少来加以判别,它取决于学生的有效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