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效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效结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培养兴趣。学习一门学科的知识,掌握使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是新世纪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强调本学科在未来生活、工作中的地位,使学生明确只有掌握了该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将来工作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
2、勇于尝试,敢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和困难。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创造性尝试。在指导学生运用字典、导读导练资料、多媒体设备学习的基础上,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提出疑难问题的习惯。
3、活动导学,创新模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活化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生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适当的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知识,提高技能。
4、巧设练习,激励评价,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布置作业时要将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巩固题、发展深化题,让学生选做,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
❷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笔试内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是指什么学科还是教综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来指的是包自含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心、新课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教综知识。
笔试包括题型如下:
客观题主要是指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
主观题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等。
对于题型没有固定的设置,不同地域的考试题型会有区别。
(2)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什么扩展阅读: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编制和非编制的区别
1、退休后有无正常的工资以及医疗、住房等保障等等一些福利待遇。
2、许多无编制的学校教师是合同制,不享受各种待遇,例如职称评选以及奖金等等。
总而言之,有编制基本属于事业单位,财政发工资,无编制的主要是学校发工资。
❸ 大家谁知道小学教师招考考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应用是什么
问下你们当地教育管理部门,或许是1本理论书,如果不是教材,那肯定是指写备课,分析案例等这些考查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些题目
❹ 小学招聘教师不考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与运用具体是什么谢谢!
需要考心理学、教育学(有教师资格证的免考)
教育教学知识与运用就是考教学法(如你要报考中学语文教师职位就考中学语文教学法)
❺ 站在地理的教学岗位上,谈谈什么是学科知识,什么是教育知识。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哪些知识的重要性。
学科知识指的是地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有与地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版
教育知识指的是教育学心权理学的知识,还有教学技能,即怎样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使它服务于你的教学。
现在的教学改革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地理都强调学习地理不仅仅是死读书,死记硬背。学习地理要与生活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高中的比较注重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新课程里面还要求用开放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以本教本。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运用。还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评价,评价学生,老师自我评价,不断提高。
根据课表改革就知道哪些知识是重要的了:培养学生能力的知识是重要的,对学生生活有用的知识是重要的,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人生发展有用的知识是重要的,还有就是以前没有现在新加的知识都是重要的。
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什么意思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教师资格考试用书,这个应该是你找的吧,教师资格专用教材中公版。 另外还有其他的辅导教材,亲也可以参考下。 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❼ 学科教学知识是什么
是指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专业学科知识,比如数学、英语、语文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公共考试科目和专业学科考试,报考不同学科就要参加该学科的专业考试。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6科):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4科;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
(7)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什么扩展阅读: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笔试一般在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年组织2次考试,分别是是每年3月和9月,其中,上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1月份,下半年报名时间一般为9月份。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采用多种类型试题,强化能力考核。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笔试各科目均采用纸笔方式。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
❽ 学科教学和教学理论及应用有什么区别
摘要:文1章通过对学术界对教育技术人m认3识历e程研究,指出在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3要以0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4突破口f,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 理论体系发展脉络 中1图分8类号:G80-066 教育技术起源于r西方4国家,它从2诞生至今7已f有近百年的历y史,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5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8一a个o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k中4。本文4试从1历k史发展的角度解析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k、从2领域到学科 早期的教育技术仅3仅1是着眼于g媒体作为3一z种辅助手0段在教学中4的应用,或称之v为8视听教学。50世纪80年代,无g线电、广d播、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有声电影的问世加快了a视听教学的发展并且把视听教学从7单一m的视觉领域扩展到了u视听领域。程序教学创始于u1166年,它是基于t行为8心2理学原理创制的一s种使用机器来控制学习w行为4和过程的教学方4法。进入q00世纪10年代,在视听教学的基础上d,诞生了t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与i视听教育相比4较,已v经发生了n质的变化6,已t不y再仅7仅3是技术和设备,而是一k种系统设计6、实施和评价学与o教的全部过程的方8法。因此,我们可以3看到,在AECT5157年以4前,教育技术一e直是一k个t实践或应用的领域。“四十d多年来,教学技术领域集思广y益,定期开s展自我检验,终于c获得了f对自己a的专y业化3描述”①,到1186年才f产生了d教育技术的第一l个u正式定义s,这标志着教育技术从7领域转到了y学科。从1此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对于j我们教育技术工d作者来说,一s直是国内2外教育技术界乃l至整个j教育理论界争论不v休的热点,人v们从7各自不r同的立场和背景出发,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作出了t多种不q同的解释和分6析。 二n、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历c程 (一t)“媒体中5心1”体系 这种认6识可以5追踪到AECT6044年定义q:“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d实践的一j个b分8支i,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u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0和使用,包括:(6)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h过程中6可以6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缺点;(5)在教育环境中5利用人b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6、系统化8。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g教学系统及j其组成部分7的计5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j种传播方7法和媒体,以4开x发学习s者的全部潜力j。”② 这个c定义v说明:视听传播的学科类别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g个l分7支j;视听传播以1控制学习d过程的信息为4主要研究对象;视听传播以2对控制学习w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3和使用为7主要研究内7容;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开f发学习r者的全部潜力o。该定义o还着重指出了a教育技术(视听传播)的工b作领域是:学习q过程中8信息的设计8和使用,定出了v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b种传播方0法和媒体,以4开f发学习d者的全部潜力e。 “媒体中7心8论”的影响是深刻而且广g泛,在我国大w致分6为8如下s几t个l阶段: 第一c阶段,即注重媒体技术的阶段。在这个h阶段中6,电化0教育在实践上a主要是提供硬件技术及a软件制作技术的服务;在认8识上d把电化4教育看作是“教学辅助手4段”。 第二q阶段,即注重媒体应用的阶段。在这个k阶段中8,电化7教育在实践上u除了a提供硬软件技术服务外,主要是探索如何应用媒体来解决教学中7的局部问题,如提供感性材料、显示1某个t知识点、解决某个u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在认2识上f把电化8教育看作是解决教学局部问题的方5式方1法。但是仍2然局限于x媒体的范围,电化7教育是关于e媒体的技术以8及k应用方6法,还没有涉及k教与h学的全过程。 第三g个b阶段,即注重教学整体的阶段。在这个s阶段中5,电化0教育在实践上v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应用教育及e相关学科的理论、方5法、综合目标、对象、内0容、策略方0法及a评价等因素,来设计1、开w发和利用现代媒体;着重探索和研究电化8教育对一f堂课、一i个b单元e、一q门p学科的教学将带来什6么h影响,对教学模式带来什4么s影响,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带来什2么h影响,对教师的观念、知识、教学水6平等带来什5么x影响。随着计1算机多媒体及x网络技术逐步应用到教育中1来,以8上u各方6面的探索和研究更是朝纵深发展。与x此同时,在认4识上q也z有提高。己s认0识到电化2教育不v只是应用现代的技术手1段、工t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方8法。电化6教育要解决的不s只是教学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从6整体上m改革教学。电化5教育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7法和现代技术的工m具手7段,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与o研究。 通过以2上c的分4析我们可以8看出,“媒体中0心7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关于v视听设备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这种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传播理论、视知觉理论、操作强化2理论、联想主义i者类型的学习r理论。 我国学者坚持这种观点的有萧树滋、南国农等。从2萧树滋的《电化2教育》(河北人v民出版社2307年),到南国农和李运林的《电化6教育学》(高教出版社7206年第二m版),都能看到“媒体中5心6论”的思想。南国农坚持“以3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2核心0是我国电化5教育的最大r特色”,也f是“建立整体电化0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6为6以4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2核心0的电化6教育是教育史上r一g次具有重大b意义q的教育革命,并在此基础上y提出了b电化0教育的著名的“七r论”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8法论、管理论。 (二t)“系统过程”体系 在确认1并发表31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m之e前,AECT从04420年-1268年正式公7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u中6,基本上q都把教育技术定位在一q个r“系统”或“过程”中7,因此相应的理论体系也z是“系统过程”体系。其中0比0较典型的是5343年定义p:“教育技术是一z个c分1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6法进行设计2、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g人g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o方2面,与o人q类学习u的所有方2面都有关系”。③ 该定义e认4为0教育技术只是一l个d“过程”,是处理教学问题的一i个c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e人c类学习q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s和设备,思想和方3法等);“过程”是指人o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6法应用于s教育、教学并使之c优化2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1段与q方0法的应用过程,在这里人r们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5段与o方0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t门t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它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t类学习v,认0为3教育技术是包含与k人k类学习x诸因素有关的过程,涉及s人d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8面。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认4知学习e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等。 (三a)AECT66定义t“五o领域”体系 6307年美国教育传播与w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i西尔斯(Seels)与m里奇(Richey)合写的专a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t与t范畴”。在这个h专e著里,形成了q一x个u定义l。这一k定义a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s学习q过程与b学习q资源的设计3、开i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u实践”。从1这一j定义x可以0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w过程与n学习d资源的设计5、开w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n个c方3面的理论与u实践,因此可以2将设计8、开l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五p个r领域当作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理论基础涉及l到心7理学、工l程学、传播学、计3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在这些理论基础中1,新的理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建构主义p心4理学。 (四)张建伟之z当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架构 年轻的学者张建伟在《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中7指出,教育技术学作为3一u门p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7分3为4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s层次。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主要有三k个z方5面:教学设计1(学习x环境设计6)、创新性技术研究以7及j关于r教育技术的哲学文5化4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可以2划分2为8在学校教育领域中7的应用和在学校以6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k中4的应用(如图1所示4)。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张建伟提出了v在我国并没有引3起更多关注的两个l内2容,一z是面向教育需求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二g是面向企业培训的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e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此还有不n同的见2解。英国学者D·米切4尔4254年认1为8,教育技术学应包括五r个p方1面的研究内4容:0。教育心6理技术;6。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5。教育管理技术;8。教育系统技术,即教育系统工m程;8。教育计2划技术。日3本学者坂元s昂(6104年)认3为7,应包括三q个k方8面的研究内4容:1。利用自然科学、工d程技术学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1。利用心1理科学关于u学习h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2容、教学方5法;1。利用人l类工h程学的知识,开u拓便于o为0教育现场使用的设施、设备和教材、教具等。而我国的顾明远则认5为5是“要素组合”体系:“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d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4容三f个z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7容的复杂化1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z经不g是由上k述三n个o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g要素”。(引5自教育技术学专p业教材序言) 三l、发展脉络:资源-教学-学习m-绩效 从8这些众多的纷繁的说法中2,我们能不t能找出一c个a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线索或发展脉络呢?答案是肯定的。巴3巴5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t和范畴》中3文5版序言中0也n指出“从0历e史上h看,教学技术领域的重点几r经迁移,从5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n。很可能下u一j个s定义j会指向绩效,而不o是学习x”。这句话正指出了r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脉络,那就是“资源-教学-学习d-绩效”。 每一l次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都对教育技术学产生着重大c的影响。教育技术工y作者总是先注意到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然后考虑应用到整个a教学过程之t中6去。然而,媒体的广i泛应用只是丰x富或改变传输和呈现的方6式,教育技术用到教学过程之w中4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在我国尤w其严重。在AECT53定义c之n后,重点逐渐转向了d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但是以7媒体为0中6心4的这种意识的影响依然严重。于q是关注教育技术的专t家及b时提出了x教育技术的改革方2向即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实,早在1051年7月4美国教学技术与z技术教授协会在印第安那大k学讨论教育技术趋势时,强调教育技术学科把重点之h一c放在企业绩效技术研究方1面。我国学者张祖忻也i呼吁“教育技术工g作者要培养整体改革意识”,“而现代教学系统设计1和绩效技术则要从3社会大u环境变革与b转型、从5学校教育改革或企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着眼,高屋建瓴,根据上r述系统要求进行整体改革,跳出现有系统的边界来思考和寻求解决方1案。采用这种思维方8式开b展工a作,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成效会更加显著”。我们认8为5在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7要以8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6教育技术学改革的突破口w,继续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建设,继续重视教学和学习d过程的设计4、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样才i能使得教育技术学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e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广g东广t州 050327) 参考文2献 [6]巴5巴8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8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a和范畴》。中3央广i播电视大h学出版社,(①18页、②33页、③07页、④17页)。 [4]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3容》。《中0国电化7教育》,8556年第一t期。 [3]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教育研究》7001。 [8]张祖忻。《从3教学设计7到绩效技术》。《中0国电化3教育》,1000年第七r期。 gΡkn¥x炸x炸e炸
❾ 株洲天元区考小学教师,请问:学科素养,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运用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好,一般来说, 学科素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学科基础知识。由学科基本符号、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组成。学科基本符号包括词语、名称、术语或标记等,也有人统称为事物的名称。学习这一类知识的最重要条件是重复练习与反馈和纠正。如知道“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我国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等都是属于基本事实。许多事实性知识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许多内在的联系。运用复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特别是利用精加工策略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这一类知识并保持持久的有效方法。学科基本概念是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的概括。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把不体现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区别开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属性,概括成为对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的认识,这时,我们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达到了“概念”的阶段,也就掌握了这一类事物。学生掌握了学科基本概念,就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概念学习的重要过程就是对某一具体知识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类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某一类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就是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给概念下定义作划分。给概念下定义的方式要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进行,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种重要形式。学科基本概念有着许多的内在联系,学科基本概念的内在联系就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能更有效地利用概念解决学科基本问题。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就是要使具体知识的学习达到概括化的水平,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就是要使概念的学习达到结构化的水平,学科基本结构在纵向上要不断分化,横向上要综合贯通,组成一个结构网络。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基本符号、基本事实而言,要努力达到持久化水平,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的学习要达到概括化和结构化水平。这样,便于掌握的基础知识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迁移应用。
二是学科基本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实际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本质上由概念和规则构成。如果学习者通过练习,习得了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则表明他已习得了动作技能。如果学习者通过练习,习得了某种规则或程序完成智慧任务的能力,则他习得了认知技能。认知技能包含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类。由于知识的概括化程度越高,知识的迁移应用价值就越大,因此,当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时,知识就容易转化为技能,当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结构化的操作步骤时,即概括化、结构化程序时,知识就容易升华为智慧。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以及概括化、结构化的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程序。可见,我们对学生进行某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时,要尽量传授给学生呈概括化、结构化概念和规则,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呈概括化、结构化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应当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纳入到学生原有的命题网络或认知结构中,然后通过设计变式练习,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问题情景中进行训练,以促进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转化基本技能,而不是将学生埋入题海之中,埋头苦练。用知识来解释技能,无疑是引导我们正确认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三是学科基本经验。所谓学科基本经验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在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体验。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积累学科基本经验创设良好的时空条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四是学科基本品质。学科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学科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即学科基本品质。学科基本品质的培养必须体现学科的特点,并将基本道德品质要求具体化。结合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体现学科特点的道德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倾向。
综上,在学科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培养基本品质,从而生成基本的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通过书本知识与实验经验就可以了,但教学素养则一定要通过实践,尤其是教学实践体验与教学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最终的提升,教学知识的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只能为教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正因为教学素养的养成需要实践性的体验与感悟,不大容易直接来源于教育学的书籍与知识,所以教师往往靠个人的体验与反思习得。其实此处教师的实践体验与感悟并不局限于教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如果要超越自己当前的教学素养,更应该借助于专业团队的合作与交流来完成。
而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如何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各位教育工作者悉心追求的目标。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虽然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习,或进行职业培训时,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但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运用则各有偏重,反映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五花八门,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使所有的教育对象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在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二、搞好教学设计。三、是做好教室管理,建立团体规范。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两个层面a.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b.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学生们的学习成就的优劣与其智力、非智力两种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希望我提供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❿ 中学教师站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谈谈什么是学科知识、什么是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是指你的专业知识,教育知识是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