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学的工程质量观是什么
(1)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通过一定的工作过程来实现的。有什么样的工程质量就会回有什答么样的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查成绩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了解到并通过多方面现象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律和办法。
Ⅱ 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什么
打开本文图片集一来、 改革开放后中源国教育质量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教育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剩余3416字)
Ⅲ 如何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百度文库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教育质量,无疑要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专件,教学设施,师资属,教材,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但端正和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亦十分重要。只有对教学中存在问题加以认识、理解,并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有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领导、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
二、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大学必须突出办学特色,表现在教育质量上,就是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学校层次类别高校培养的学生。
三、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教育质量与根据社会需要所确立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人才标准等密切相关。不同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对人才质量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
Ⅳ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什么 A.质量观B.素质观C.教学观D.学生观 我自己觉得是学生观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D )A.质量观B.素质观C.教学观D.学生观
我觉得应该是教学观的。。
Ⅳ 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服务观
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下面本节对现代教学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含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惟一任务。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Ⅵ 请从教育理念方面谈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教师(教育观 教师观 学生观 教学观 质量观)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行为规范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忠诚于版人民教育事业权,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Ⅶ 如何树立正确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观
幼儿来园教育要促进每个幼儿的自发展。“人人发展、人人成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接受良好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因此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就是要尊重幼儿发展水平及其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设置、教育方法选择等各个方面,尽可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能获得成功感。
Ⅷ 如何树立公平的教育观 正确的质量观
当前,教育公平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是,许多人对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教育公平其实并不了解,甚至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诚如黑格尔所言,"熟知并非真知",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本方能清源。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观,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才能避免实践中的盲目、盲从和混乱,才能有效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一、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教育公平在宏观上是指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受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主要体现为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规模均衡、结构均衡、制度均衡等。在微观上,则是指学校教育过程的公平,包括学校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师配备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主要体现为生源均衡、质量均衡、评价均衡。它是教育公平的具体化,是实质性的、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在整个教育公平中体现了教育学的特点,反映的是实质的、内在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保障教育公平,宏观层面主要靠政府来推动,由于社会原因所造成的社会性弱势群体,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失业或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这些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子女的教育利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不能和正常社会群体的子女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以至于严重地影响其了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讲形式的教育平等,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程序公正,都不可能使社会弱势群体有一个实质性的平等结果。所以,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子女在教育上必须适度倾斜(如实行优先扶持,考试录取中适度降分或划拨一定的名额等),以确保在竞争中不利者的教育结果平等。因而误以为促进教育公平纯粹是政府行为,与学校、与教师无关,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对政府的宏观决策上。
促进教育公平,微观层面主要靠学校、教师来实施。其实,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如课程设置、班级管理、教育观念、教师态度等,对受教育者而言意义更大。相对而言,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外部条件的解决可能是一次性的,也比较容易解决,但是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内部条件的解决却伴随着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往往难以解决。比如社会上积累已久的、大家习以为常的某些观念和态度让许多青少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是教育公平中更为复杂、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说,促进教育公平,学校、教师大有作为。学校的责任在于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的责任则在于重新审视课堂,重构课堂生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消除课堂教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建立适合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殊不知,教师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作为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做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体现和趋向"教育公平"。
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当前,对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有人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认为实现公平就要牺牲效率,选择效率就不可能实现公平,二者不可得兼;有人把公平与平均等同起来,认为搞教育公平就是搞平均主义;还有人认为公平发展就要"削峰填谷",把高水平的拉下来等等。其实,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办教育所追求的两个不同的目标。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教育效率则是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它所要说明和揭示的是在教育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的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追求的是在总的教育资源固定的情形下,何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其收益实现最大化。显然,没有效率就不可能实现发展,而发展则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公平与发展密切相关,发展是推进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是在发展中实现的。具体地说,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受教育群体之间,不仅农村地区、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发展和提高,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强势群体同样需要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不能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而去人为地限制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强势群体的再发展,而是要鼓励强者再接再厉,帮助弱者尽快地迎头赶上,通过教育的梯度发展,逐步消除教育差距。这就是说,公平发展不是"削峰填谷"式发展,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强调教育公平也绝非倡导教育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要尽可能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快把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扶上去,让弱势群体也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三、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共性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的同一性、一致性,比如城乡办学条件统一,区域之间达到统一,不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统一,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如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统一等等。个性则是指其互有异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教育的公平发展不是强求一律,要求"大家都一样"、"一个模式"、"齐步走"、"一刀切"的整齐划一式发展,而是力求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发展。要在遵守共性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出体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
"差异"不等于"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就是要逐步缩小和最终消除差距,但一定要保留各自的差异即个性。这种个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区特点。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以及乡域之间客观上存在很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各自特点,推进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就是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特点,放大自己的特点,将特点转化为优点,从而彰显自己的特点。二是城乡特性。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制定措施,有效遏制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甚至忽视农村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农村教育有没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构成了其特殊优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想象力与艺术天分,这是由于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的缘故。如何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与地域文化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新课题。在这方面有许多文章可做。三是学校特色。校际差距是实施教育公平的重要障碍。缩小校际差距首先要着力改造薄弱学校,确保所有学校达到基本建设标准。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挖掘学校内涵,克服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做法,处处、事事、时时"走自己的路",各方面表现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色。
四、正确处理同质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促进教育公平要求政府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起点条件,要求公共财政提供的教育资源按照均衡的规则进行配置,要使受教育者的发展具备同质性,使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这是政府应当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但是,从客观上讲,受教育者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赋,包括种族、智力、体力、性别等多方面的差异;二是条件,主要指社会给定的教育条件差异,包括父母的地位及受教育水平、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三是环境,包括城市或乡村、平原或山区、内陆或沿海、经济发达或不发达、教育水平高或低地区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性,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所以,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发展的结果完全一样,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和张扬,恰恰是最公正和最有效率的,是本来意义上的公平,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目标。教育者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五、正确处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
谈到教育公平,必然涉及到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的实现,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或无视精英教育。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大众化而忽视必要的精英教育并非真正的教育公平,只有在大众化的前提下,促进大众化与精英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分层,为不同人有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精尖人才是确保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立法或国家规划的形式推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化教育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精英教育,两者朝不同的方向发展,都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大众化教育提供的机会均等,就没有教育公平,而没有精英教育所创设的不同人的选择自由,同样也没有教育公平。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协调发展。精英教育应立足在大众教育的普及之上,大众教育应在精英教育中得到延伸提升。教育公平的理想状态就是基础公平与自由选择的统一、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统一。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享,保证机会公平,争取过程公平,缩小绝对差距;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不同人有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Ⅸ 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应确立什么样的质量观
正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版育质量观。由于权教育质量具有“内隐”的特点,不像教学楼、教育设施等能外显出“政绩”,因而,教育质量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加之教育质量又有迟效性的特点,短时间难以见出成效,即使有了成效,由于评价的标准不统一,也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
Ⅹ 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
只要一个根据,就是管理的方针是什么? 只有依照政策方针才能树立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管理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