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兴趣差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兴趣差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1 18:22:34

㈠ 如何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摘要: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在对个体差异的涵义和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因材施教这种以适应为主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以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适应与超越 自17世纪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当前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由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多因素性和人的发展的复杂性,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历程,具有个性差异性。这就为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现实的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带来了疑问和麻烦:在一个班级里,究竟以怎样的人为中心,如何以人为中心?多年来,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但对一个班级来说,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对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效果如何?特别是当代社会,十分强调教育民主化,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如何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个体差异的涵义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将对以往以适应为主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新思路。 一、个体差异的含义及其主要变量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1]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心家、教育学家和教学工作者只关心或关注部分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那么究竟哪些心理特点或个体特征是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呢?或者具体说,哪些是影响教育教学特别是影响学习的个体差异变量呢? (一)能力的个体差异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具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而这些不同的能力往往又是融为一体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称为智能。由于能力是一种外显的、对活动或工作任务具有直接影响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最主要、最明显的个体差异变量。 能力的个体差异,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量、质和发展三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力的高低之别,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质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在相同的活动中或相同的成就中,不同的人可能用不同的能力或不同的能力组合来完成活动或取得成就,即能力类型的差异;从发展的特点来看,有些人能力的发展较早,有些人则较晚,即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二)思维的个体差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人类的思维,就其发生和发展来看,既服从于一定的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思维也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看作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思维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即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就是说,思维的品质就是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三)兴趣的个体差异 兴趣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定向、维持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兴趣往往导致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兴趣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兴趣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兴趣品质上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稳定性上的个体差异。 (四)性格和气质的个体差异 性格是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结合,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个体特征。由于它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个性差异变量之一。性格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个体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存在着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过程中意志力的表现不同,存在着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反应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中的理智不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上述四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共同作用,从而使每个人打上了明显的个体烙印。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 气质是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显示出不同的动力特点。通常,气质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的、典型的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人由于其先天的遗传,特别是神经活动类型的不同,以及后天的环境影响等,形成了不同的气质特点,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 近年来,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习风格、内部动机、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二、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教育学、教学论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前所述,教学活动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求一条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思想和策略的主要内容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已提出的一种处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并受到了国外的推崇和重视。[2]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积极倡导并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后来的学者对这一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并将其发扬光大。朱熹认为,因材施教的含义有三层:第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第二,分科教学;第三,各因其材教人。[3]由于孔子在教育、教学中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朱熹就将其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后来简化为“因材施教”,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 今天教学论中所讲的因材施教,与古代的含义基本相同,即“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4]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5]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3] 以上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本质和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和弱势及已有的知识基础等,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 (二)对因材施教思想和策略的反思 这一思想和原则的性、合理性究竟如何?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 提倡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和原则的人们普遍认为,因材施教是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一规律的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不同,以及主观努力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处在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教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这种以“适应”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看似合理,实则既不合理,也难以实践。 第一,从个体差异的年龄特征来看,儿童早期的个别差异并不是很明显,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个别差异分化得越来越明显。布卢姆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在自信心、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很小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6]这些加剧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也就是说,正是我们所推崇的以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基本特征的因材施教,反而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有个性的,也有智力的和学业成绩方面的。 第二,从因材施教的产生来看,它形成和发端于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情景之中,是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后虽经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但始终是在个别教学的范围之内演进变化的。在今天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学校教学中,已显得无能为力。尽管我们对此仍在一贯倡导并对其作了新的诠释,也有人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化问题,[7]但由于其产生的条件及其根本特征,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 第三,因材施教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材施教是在个别教学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思想和策略,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制是在大条件下产生的教学形式,对于大批量地培养人才具有个别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改变了以往几千年的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班级授课从产生那天起,因为它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因而得以广泛实行,经久不衰,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便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和原则与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之间产生了不相容的问题。有人指出,[8]这种不相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班级授课中,因材施教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在个别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学生,可以很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但在班级授课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而且教师并不是固定地去教一个班级。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实在是太困难了。从班级授课制的要求来看,也不允许这样做。退一步来说,即使能够因材施教,但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因哪个学生或哪类(些)学生的“材”来施教呢?二是因材施教原则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是矛盾的。社会既讲求公平,也讲求效率。因材施教如要真正得以落实,就势必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尽管我们将因材施教修改成“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但这只不过是“对一种理想教学原则的美好追求而已。归根到底,班级授课制排斥因材施教原则”。[8] 第四,“因材施教”与教育的伦理性要求相悖。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民主化进程,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的主要方向和潮流之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已成为评判各国教育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二是每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都有享受必要教育、教学条件的权利,以及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方案不因某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而任意改动。 第五,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已蜕变了其原来的含义和要求,推行的结果违背了倡导者的初衷,造成了很大的失误。而其中的许多误区正是素质教育所要纠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许多教师打着“因材施教”的招牌,眼睛只盯着少数尖子学生,人为地加剧了两极分化现象。也有不少教师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只顾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某一学科的学习,而放弃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追求,导致了片面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 三、从适应到超越──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新思路 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即树立超越性教学观,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 那么,什么是超越性教学呢?它是相对于以往以适应为主的教学而言的,更强调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持续性发展。其主要特点有: (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以往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在于传递知识,分数成为衡量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取得较高的分数。 超越性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认为知识的传递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手段,是中介,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持续性发展。 (二)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往的教学由于强调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差异,虽然倡导因材施教,但实际上是以大部分中间水平的学生(即中等分数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即便是中间水平的学生,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后进生则完全成了牺牲品。 超越性教学摆脱了知识和分数的制约,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位学生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即使有差异也不足以影响后续发展。而且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现有水平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超越性教学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每位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适应为主的教学如果付诸实施,则使学生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而超越性教学观则认为学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完整的人,教学要促使学生在知、情、意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使长处更长,短处变长。 (四)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为手段,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 以往的教学,要么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因素,从而使教学变成了没有学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化、程序化活动;要么片面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知识水平,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符合学生当前的现实特点,从而又使教学活动成为没有教师的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效率低下的学生自由活动。 超越性教学观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及给学生作出示范和榜样等,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的内在统一,构成了超越性教学的目的、机制和条件。其中,形成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超越性教学观的根本所在,目前国内主体性教学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明确指出:“在现存条件下,我们对孩子所能做到的唯一可能的调整是通过使孩子完全拥有自己的能力而实现的那种调整。”[9]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本上要通过孩子自身能力的获得,以及基于此的内部努力,而不能发自外在控制。杜威的这一观点也可看作是处理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新思路──超越性教学观的一块基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超越是在适应中的超越,而不是毫无基础的超越。因为教学活动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㈡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什么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老师考虑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会了、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更少关注,不提问,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本生动的课堂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显得冷清。 3、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地点思维力度。 4、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 6、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智慧不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把握不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1、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兴趣,首先得明白课堂任务是什么,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寻找出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而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调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只有主体化、个性化才能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贯,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 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下列情况时容易达到此项目标,它们分别是: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时、对教师充满热爱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行动指南,以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充分重视感情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没有时间、空间,主体化和个性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首先是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计划和教材的内容,制定不同阶段的综合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把它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上,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问题的核心在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乐意去做自己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学生参与的第一要素就在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目标的认同性上。这种认同,就是教师把预想得到的结果告诉学生,并通过启发、说明等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 其次组织策略上的配合性。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倍至。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否则,教师孤掌难鸣。 再次是思维活动的深入性。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名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境界。可是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舞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肤浅,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活动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须动脑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讲作者及主要人物、词语的注音、解释,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记,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深入性,没有展现参与的实质意义,只是被动地应付。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就必须剥离表层的虚幻,去刻意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与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最后是结果评价上的接受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教学的质量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评定,以利于下一步调整改进。评价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明晰优劣、正误和得失;二是能够激励鼓舞学生,使之再接再厉。学生只有从内心认可和接受这种评价,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各种活动的失败,评价才会成为下一步活动的动力和标尺,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异议或反感,就会消弱其参与的积极性,给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教师要善于捕捉最佳“评价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包括其他没有发言的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赞可夫说过,“喜欢那些漂亮的学生是容易的,我们的教师的能干是喜欢上那些不太漂亮的学生(这里的漂亮并非专指相貌)”。我们的教学过程评价,不但要积极评价优秀学生,还要从那些没有回答好的学生身上找到积极的“评价点”,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让他们逐步学会,(当然,对不足也要客观的指出,关键在于要把握住学生现有的水平,不要将教师的预想结果强加给每一学生)。总之,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变化,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功夫。因此,评价要及时、恰当、适度。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要备课充分,适合学生的认真能力和需求;要建立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有恰当、适度的检测和评价。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钱梦龙先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㈢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影响

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课下把该背的背掉 并且每天把所学的从头再预习一遍 加深映像 这样你就有足够的时间玩了 并且你的成绩不错的~

㈣ 如何处理好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有效提高课堂效益求答案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焦作市修武县周庄中学王小民
有人说黄沙入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这些自然现象都深刻地揭示了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既具有多样性又存在着差异。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真可谓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很难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很自然的想到: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自孔子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物理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培优扶差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很大的意义。
一、从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差异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因为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但在这些共性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探寻适合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合理组织教学材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所以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优等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中等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二、从教学过程上考虑学生差异
荷兰物理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成绩中等的学生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优等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应当与学生特别是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虽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已经充分预想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教师的预料之外。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使学生的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善于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生成教学活动,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学生共同构建互相学习的平台,进行生成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心里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从学习方式上尊重学生差异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来获取知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选择,尤其是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自主选择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并从中学会取舍,学会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引导深处个性化学习,还能为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生成性的课程资源,通过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动,达到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从练习设计上依据学生差异
新课标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练习要有层次,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各自练习带来的愉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分层练习、作业的意义在于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作业,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作业,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练习、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基础性练习、作业;成绩中等的学生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优等生做基础练习、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馈,要及时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当面评讲,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指导他们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抽查、提示引导。
五、从教学评价上承认学生差异
成功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差异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横向比较,而是以不同标准来衡量各层次的学生,更多地注重各层次学生是否达到本层次的目标。为此,教师应做到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点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这样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群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达到一种亢奋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必须艺术化,将课上得生动、活泼、有趣,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使一部分学生被遗弃到未被关注区,影响课堂整体效果。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接纳孩子的学习差异,尊重孩子的学习差异,了解孩子的学习差异,善于去发现种种差异,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设法缩小差异(必要时亦可扩大差异),超越差异,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处方教学,有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㈤ 为什么要注重中西方课堂教学差异

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我有一些感受。我没有去过国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主要是从书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得。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

二. 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

三. 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

四. 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

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

一、学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家庭的教育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

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
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

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

㈥ 教师的个性差异会影响教学吗

即使子类的速度,学生将有一流的差距啊。你想做的事,而不是如何缩版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权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就听到好成绩的学生一些困难的问题,同时给予。事实上,接受学生的能力不同主要是因为基础是不一样的,学生的IQ小的差距。所以类可以先尝试用一些贫困学生不会很反感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练习,你可以练习两个问题,第一是比较容易,第二个硬盘这些做的第一,才可以做第二,这是OK

㈦ 课堂教学如何兼顾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增长技能,从而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爱上你的数学课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贫困生谈心,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多与中间层交流,引其思进,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老师忽略。常与优等生谈谈新的目标,催其奋进。在日常交流中,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把你当作他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向导,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2.设计精彩的课堂开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新知的情境。因此新课导入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用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谜语,生活的情景,问题的情境等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课堂上一些基本性的问题,学困生能够回答的,要请他们答,给他们机会,不能让学生觉得整堂课老师都没有注意到我,有种被遗忘的感觉。教学中一些略有思考性的问题,在学困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时,我就请中等生来回答,给中等生表现“我能行”的机会。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就让优等生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这不仅满足了优等生的表现欲,同时也能够让别的同学受到启发。遇到答错的,教师要耐心启发、诱导并鼓励学生答对为止。这样,使学生觉得会学,自己能学,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2.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但教师不能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层面的学生。这就要求分层练习,辅以适当的开放题,安排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使全体学生练有所得。基础性练习是每节课必有的。它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训练,较接近于例题。这样的板演可让学困生来完成。综合性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类练习可让中等生来示范完成。拓展性的练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这种题练中有变,变中求深,使优等生有事可做,其他两类学生也可以积极尝试。3.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同辈团体的影响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如何发挥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的功效,关键是在教师如何把握时机,优化组建合作学习的小组。把大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小天地”,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人人参与,学有所得。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堂提问都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一人发言时,要培养其他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其次,学习小组的组建可尊重学生自愿原则,也可以按性格、成绩、能力的差异,优化组合。即,可以是同质分组,也可以是异质分组。如统计等实践活动,需要合作完成的可选择同质分组,因为水平相近,学生心理没有压力,敢于发言,易于讨论,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再如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思考性强的问题可选择异质分组,可以起到相互学习,讨论,切磋,交流的效果。优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锻炼,学困生也可以得到启迪和帮助,使信息资源共同,成功喜悦共享。组长可以轮换,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促进竞争向上。三、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不同发展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有效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评价应以《课标》所指出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指导,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在评价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要求也应不同,对优等生应欣赏他们那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运用“标新式”的评价,对中等生应肯定他们那正确的解题思路,给予“肯定式”评价,对学困生应以鼓励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传递信息,给予

㈧ 怎样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

一、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探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但是在每天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这点并不是很容易,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决定了接受知识的范围,受到父母职业、价值观等因素的制约。显然文化水平高,从事脑力劳动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在课堂上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家庭出生的孩子。学生的学习习惯也直接影响差异形成,课堂上容易集中注意力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听课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潜力、爱好以及特长的不同,也会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差异。对于数学的兴趣,先天的数学感觉,主动探究能力较强的课堂效果明显优于对于该学科兴趣不打的学生。 产生差异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个体隐性差异和性别差异,学生在发展中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原有的只是结构、认知结构间的差异。当然,每个个体在感知通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自然而然的又这差异。作为社会的“人 ”,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导致学困生出现的诱因随时会出现,致使教育者在教学中随时会看到个体的差异广泛存在。 二、个体差异在课堂上的呈现形式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从个体在数学学习中能力的高低,学习接受的快慢,课堂上的具体表现看它们的呈现形式。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即我们平常叫的优等生、中等生,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课堂教学要求必须在单位时间里面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接受 能力较低就比需将课堂向课外延续。这样课堂上就必然表现出成功型、交往型、依存型、疏远型、独处型、反叛型,课堂上表现好,反应比较快,接受能力强的就扮演了成功的角色,也有能够与老师很好互动的交往型,有过分依赖老师的依存型,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置若罔闻,喜欢独立思考,不提任何疑问的独处型;它的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对于老师过分质疑,喜欢我行我素钻牛角尖的反叛型。成功型、交往型、反叛型一般很容易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教学的目的很容易达成,也是一部分人认为成功课堂的一种标志,教学的效果好坏也直接呈现在课堂上。被动的依存型、疏远型、独处型,对于课堂的影响是负面的,一方面教者很难从他们的表现看到课堂的实际效果,另外一方面被动接受知识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即使勉强为之,也缺乏创造性,使得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在课前设定的三维目标就很难达成。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的与学生交往,能偶认真倾听与交流,从内心深处感受和理解学生,承认他们的差异,承认个体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应该尽可能避免“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克服教学 中的趋同和整齐划一的弊病。认真研究差异形成的原因,发展学生在数学(或者其他一个方面的特长) ,为各种不同的学生提供成长的条件 ,教学中为各种不同的学生拟定教学目标,关注班级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要他们学会、会学,关注有个体差异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每一节课上又收获,逐渐缩小差距,消除他们心里的障碍。 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入观察准确鉴别。从他们的内心,而不是从分数这一个尺度去衡量个体差异。要从个体需要,个体健康发展界定差异。把个体差异的解决之道作为教学资源开发,把他开发出来,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在数学的各个方向发展的人。树立没有差生就没有差异的思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在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教学,在课堂情境设置中关注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利用每个学生都有的鲜活的生活教材去设置,消除环境对差异形成的影响。知识的呈现中更应该关注学困生,低切入点教学,课堂练习的设置要兼顾不同的人,比如对于优秀、和中等的学生提供思维难度较大,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而学困生则提供最基本的以本节知识为主线,着眼于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的习题。小结拓展中,激发不同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有的学习资源,更深层次的探究本课时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充满个性色彩,为个性发展开辟本学科的道路。 注重教学评价在消除个体差异中的作用,从发展的角度分层评价不同的学生。对于作业、考试等评价不单纯从本身去看,而是把他们放在特定的类别里面,加以表扬和赏识。给学习者提供有益的、积极的反馈,在具有差异的学生中形成有利于每个人发展的氛围,尤其要帮助学困生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最终使具有差异的学生形成自己的 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006年岁末三春园)

阅读全文

与兴趣差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