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这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如:在复习“时、分、秒”的教学,以课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为画面。抓住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如六年级在复习“读数、写数” 的教学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我国地域辽阔,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全长6300千米。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中的生活、农业、科技、卫生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另外就拿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或者抄掉的现象?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微杜渐,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时
② 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每一项内容又可具体分为许多方面。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那些世代相传、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弘扬下去。
同时,要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凡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管理和其他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化思想以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等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吸收。
(2)数学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扩展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是人,它是以人为作用对象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的一门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为特殊研究领域,目的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只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即可,思想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职能,不能越殂代疱。不仅是过去才有这种认为,现在有很多的教师还是这样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观念没更新,学科自闭,各行其事,互不往来,这种理念便与新课标背道而驰了。
我执教小学数学以来,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不断改变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开发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思想,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不仅提高了数学的成绩,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旨在扩大数学教学的功能。
一、转变思想,发挥数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我们阅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规定了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排在首位要就是情感与价值目标,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所以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数学学科的一项任务。不仅是数学学科,我们只要阅读各科的新课标都有这三维目标,提高思想教育是各科承担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错误的教学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高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夯实学生可持续能力发展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静止的事物,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正因为有着这种联系,世界才形成维持着动态平衡。我们学科之间也是如此,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客观公正理性地认识事物,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磨练坚强的意志,养成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养成严密思维、反复验证、逻辑严谨的习惯。数学不仅是思维体操,而且是德育教育的加速器、磨刀石。我们只要注重数学课德育教育,就一定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拓展课堂教学 让学生领略无限风光
我们要扩大课堂教学效果,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延展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视觉感受,激活学生的情感,调整学生的思维,缓解数学教学带来的疲倦感和枯燥感,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教材中有很多的数学家的小故事,有很多数学著作,例如教材讲圆周率时,介绍了祖冲之,他躬察圆物,反复演算,多方验算,目尽毫厘,精益求精,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学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学生亲身感受了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感悟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还有很多的数学巨著,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夏阳候算经》,巨著如林,推进了整个世界文化的向前发展。其中《孙子算经》有这样一道题:“其物不知数,三三数剩三,五五数剩五,七七数剩七,其数多少?”引发了很多西方数学家的兴趣。我国在数学领域有着无数巨星在闪烁,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不仅如此,在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时,数学家伟大的智慧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洒下了智慧种子,开启了学生智力的天窗。很多的古代数学例题很经典,能够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这是智慧与兴趣及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好素材深层次挖掘,可以收到一箭数雕的教育效果。
三、全方位开发德育素材,提高数学教学品位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立足教材、新课标、学情,充分挖掘德育素材,科学设计,合理统筹,优化功效,扩大教育效果,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数学思维,塑造了学生的灵魂。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数学审美的素材比比皆是,例如我们学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锥、圆柱等规则几何图形,给人无尽的匀称、稳固的美感,给人无尽的想象,组合图形千变万化,给人不同且新鲜的视觉感,能开发学生视觉,变换学生的思维。再看看历史上的九宫图,更是充满无穷的奇思妙想,横行、竖列、斜行上的三个数加起来等于一十五,有着很强的对称感,成为我国古代无法破解的军事布阵图,玄机奇妙,外观恒定,内变无穷。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塑造着美、完善着美,门窗有对称美,轴承有旋转美、直观美,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性美。当感性美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上升为理性美,逐步迁移到人的道德品质上,可以理性辨别人世间的美与丑、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细心的品质。数学来不得半点粗心,特别是数学计算题更是如此。我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特别强调计算时加数与加数的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否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感悟细心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我说奥迪公司的会计在记账时将付款金额1234.68万元记成了12346.8万元,造成公司11112.12万元的损失。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生活实例中,打错小数点可能倒闭企业,打错小数点有可能丧命,小数点吃人案有之。打错小数点可能家破人亡,这是血的教训,学习数学不可不慎。再如在解应用题时,推理要严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逻辑链条。乃至书写都要养成细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数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面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教学将远远超过数学本身的教育。我们要不断努力,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④ 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观念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造、实验探索、猜想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才有创新。谁发展?谁创新?要求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坐在那里不是听就是记,绝大多数学生一般都不会打断老师的讲课,一般都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和老师争论什么,而学生的能力,创新思维都在教师主讲时被磨灭掉。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
新的师生观认为: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及灵感,尊重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的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研究表明,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不能实现发展,数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亲身实践、大胆尝试,以增强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下基本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1)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和群体,需要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关怀;(2)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3)相信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学好;(4)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特色的教学,使每个学生主都能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动眼去看,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口去讲,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脑去想,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笔去写,教师不示范;凡是学生做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不演示。反之,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后,学生仍然是看不懂的或讲不出来的或想不出来的或写不出来的或做不出来的教师仍然要教、要讲、要思、要写、要做。要把握好以上“五个凡是”,教师就必须十分地了解学生,就必须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否则,不仅教学缺乏针对性,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也不可能处理好。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把对“教师如何教”的设计改变为“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如讲《三角形全等》第一课时,如何找对应边,对应角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找,从已有经验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构建新知识,经历对应规律的形成过程,去体会、感受“三角形全等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规律,让学生感觉到是我自己发现的规律,以增强他们的数学气质,学会数学思考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应承认这种差异。传统的教学只求整齐划一,教师方法多多,怕学生不知,怕学生考不好,于是满堂灌,强调这强调那,方法逐条介绍给学生。辛辛苦苦传授下去,可是一考,砸了!原因何在?——方法虽多,讲得虽祥,可惜学生感悟不了!而且学生的个性、灵气、创造性全会遭到压抑和磨损。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加强开放性、互动性、活动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鼓励学生去想象、思考和探究,激励学生要大胆去尝试、操作。其实让学生辛辛苦苦、历经磨难得出的知识,那才会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例如讲正多边形镶嵌时,教学时想了许多办法或讲解或演示,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若让每位同学动手剪一些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让他们自己拼图,去理解,去合作交流,去寻找规律,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实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天素质是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和创造欲及好奇心与幻想。没有这些特性便无创新意识,更说不上创新能力。要求数学教师中应倍加珍惜和呵护这些特性和创新意识!可教师在备课或在多年来的教学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与解题方法,于是在讲课时,把一道题的精妙方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呢?犹如看一部好电影,整个过程沉醉于演员的表演,时不时内心发出一句“好”,甚至发出“方法如此之多,如此之美妙”的感叹。可一节课下来,学生茫茫然:那是自己的东西吗?只会造成学生觉得自己笨,而老师多么聪明,有那么多解法,自己为什么想不到?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比如在讲直线y=2x-1与y=-x+3的交点时,教师辛辛苦苦在黑板上描点画图,寻找交点,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学生在下面很快便说出其实这就是求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便是交点坐标!虽然教师的讲课被打断,教师或许会感到头疼,但那正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不能去抑制,而且要加以发扬、鼓励!
其实有些问题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空间,多给学生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给学生尽兴表现的机会。创设学生体验成功的环境,使学生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突现,意志在细微处磨砺,只有这样,才能让发展与创新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⑤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回进学生全面发展答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有哪些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一代的建设者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我们的小学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并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一代新人。为此,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以外,还需要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还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应用题的内容,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材料,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等的教育,培养一些优良品质;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优良品质的形成,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将来参加现代化建设努力学好数学,并增强学习的效果。因此,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在教学中切实完成这方面的任务。
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学好数学的目的性教育:结合数学内容,通过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意义,立志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学好数学。
(二)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用有意义又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编成应用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旧社会的对比、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小学生的公益活动以及有趣的科学知识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三)进行初步的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例如,通过数和形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人们掌握了它们,还要应用于实际,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例如,通过一些实际例子,说明一些数学概念之间或运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商的变化等),使学生初步领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四)培养一些优良品质: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完成作业、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书写工整、工作有计划、有条理的良好作风,有毅力、肯于动脑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可能同数学教学内容结合的条件下,充实新的内容。例如,反映注意环境保护(如保护益鸟)、进行卫生教育、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等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数学知识教育之中。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低年级认识数“3”时,只要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数各种不同的实物,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使学生看到这几种实物的个数都一样,然后说明所有跟这几种东西的个数一样的,都用数目“3”表示,就可以了。到了较高年级,可以举例简单说明数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又例如,在解答课本中有教育意义的应用题时,要通过有说服力的数目材料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注意通过数学课上的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单是使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和要求,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使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细心思考,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检查验算等,从小逐步树立起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作风。通过实际测量、制作等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在实践活动中,做得好的,要给以表扬。
3.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教育,并把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经常注意收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真实材料,编成应用题让学生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数目材料,把它们编成应用题。有时还可以利用数学墙报、数学晚会介绍一些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计算准确不出差错的先进事迹,我国古代和现代一些数学家刻苦学习做出重大贡献的故事等。这些真实的材料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4.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例如,要培养学生书写工整和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在板书和批改作业中做到认真、细致、书写整齐。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帮助,要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避免用训斥的方法。
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只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即可,思想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职能,不能越殂代疱。不仅是过去才有这种认为,现在有很多的教师还是这样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观念没更新,学科自闭,各行其事,互不往来,这种理念便与新课标背道而驰了。
我执教小学数学以来,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不断改变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开发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思想,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不仅提高了数学的成绩,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旨在扩大数学教学的功能。
一、转变思想,发挥数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我们阅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规定了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排在首位要就是情感与价值目标,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所以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数学学科的一项任务。不仅是数学学科,我们只要阅读各科的新课标都有这三维目标,提高思想教育是各科承担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错误的教学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高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夯实学生可持续能力发展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静止的事物,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正因为有着这种联系,世界才形成维持着动态平衡。我们学科之间也是如此,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客观公正理性地认识事物,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磨练坚强的意志,养成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养成严密思维、反复验证、逻辑严谨的习惯。数学不仅是思维体操,而且是德育教育的加速器、磨刀石。我们只要注重数学课德育教育,就一定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拓展课堂教学 让学生领略无限风光
我们要扩大课堂教学效果,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延展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视觉感受,激活学生的情感,调整学生的思维,缓解数学教学带来的疲倦感和枯燥感,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教材中有很多的数学家的小故事,有很多数学著作,例如教材讲圆周率时,介绍了祖冲之,他躬察圆物,反复演算,多方验算,目尽毫厘,精益求精,将圆周率精确是世界上第一个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学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学生亲身感受了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感悟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还有很多的数学巨著,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夏阳候算经》,巨著如林,推进了整个世界文化的向前发展。其中《孙子算经》有这样一道题:“其物不知数,三三数剩三,五五数剩五,七七数剩七,其数多少?”引发了很多西方数学家的兴趣。我国在数学领域有着无数巨星在闪烁,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不仅如此,在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时,数学家伟大的智慧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洒下了智慧种子,开启了学生智力的天窗。很多的古代数学例题很经典,能够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这是智慧与兴趣及德育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好素材深层次挖掘,可以收到一箭数雕的教育效果。
三、全方位开发德育素材,提高数学教学品位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立足教材、新课标、学情,充分挖掘德育素材,科学设计,合理统筹,优化功效,扩大教育效果,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数学思维,塑造了学生的灵魂。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数学审美的素材比比皆是,例如我们学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锥、圆柱等规则几何图形,给人无尽的匀称、稳固的美感,给人无尽的想象,组合图形千变万化,给人不同且新鲜的视觉感,能开发学生视觉,变换学生的思维。再看看历史上的九宫图,更是充满无穷的奇思妙想,横行、竖列、斜行上的三个数加起来等于一十五,有着很强的对称感,成为我国古代无法破解的军事布阵图,玄机奇妙,外观恒定,内变无穷。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塑造着美、完善着美,门窗有对称美,轴承有旋转美、直观美,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性美。当感性美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上升为理性美,逐步迁移到人的道德品质上,可以理性辨别人世间的美与丑、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细心的品质。数学来不得半点粗心,特别是数学计算题更是如此。我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特别强调计算时加数与加数的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否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感悟细心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我说奥迪公司的会计在记账时将付款金额1234.68万元记成了12346.8万元,造成公司11112.12万元的损失。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生活实例中,打错小数点可能倒闭企业,打错小数点有可能丧命,小数点吃人案有之。打错小数点可能家破人亡,这是血的教训,学习数学不可不慎。再如在解应用题时,推理要严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逻辑链条。乃至书写都要养成细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总之,数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面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教学将远远超过数学本身的教育。我们要不断努力,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⑧ 在数学课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德育模式。而一个人的德育的培养在其中学阶段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教师则起着尤为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谈到中学德育教育时,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也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我们一再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贯彻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到底中学数学课有没有德育价值?以及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首先,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大量的数学内容都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辨证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揭示了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关系,既概念的内涵增加则它的外延缩小,反之若它的内涵减少则它的外延扩大。 第二,数学中任何一个结论只有当它合乎逻辑地从定义、公理和早已验证了的定理中推导出来时,才能看作是被证明的。数学把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推到了极端。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具有上述特征的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其思维品质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就世界观而言,思维能力是其核心,而在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辨证思维。思维能力在德育中表现为道德思维能力,真正的道德认识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道德意志并强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切离开了思维能力则会产生道德发展障碍。数学不仅是思维的体操,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最经济、最有效的教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是智育学习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所必须。 二、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三、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快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人知识、授人以智慧、发展人的认识能力,而且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培养学生正直、诚实、顽强、勇敢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数学是一门论证科学,一旦被证明了就被看成是真理,不容怀疑。数学就是这样教给人们去尊重事实、捍卫真理。同时数学又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哪怕相差一个符号也是不容许的,如对于角平分线的要求在三角形中与任意角中是不同要求的,在三角形中是线段而在任意角中却是射线;又如对称轴必须是直线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数学是严谨的,它反对虚伪,它教给人正直、诚实。
⑨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德育模式.而一个人的德育的培养在其中学阶段是很重要的,作为我们教师则起着尤为至关重要的作用.\x0d当谈到中学德育教育时,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也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我们一再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贯彻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到底中学数学课有没有德育价值?以及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x0d一、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首先,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大量的数学内容都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辨证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揭示了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关系,既概念的内涵增加则它的外延缩小,反之若它的内涵减少则它的外延扩大.\x0d第二,数学中任何一个结论只有当它合乎逻辑地从定义、公理和早已验证了的定理中推导出来时,才能看作是被证明的.数学把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推到了极端.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具有上述特征的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其思维品质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就世界观而言,思维能力是其核心,而在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辨证思维.思维能力在德育中表现为道德思维能力,真正的道德认识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道德意志并强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切离开了思维能力则会产生道德发展障碍.数学不仅是思维的体操,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最经济、最有效的教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是智育学习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所必须.\x0d二、培养理性精神\x0d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x0d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x0d三、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x0d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快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x0d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x0d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人知识、授人以智慧、发展人的认识能力,而且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培养学生正直、诚实、顽强、勇敢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数学是一门论证科学,一旦被证明了就被看成是真理,不容怀疑.数学就是这样教给人们去尊重事实、捍卫真理.同时数学又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哪怕相差一个符号也是不容许的,如对于角平分线的要求在三角形中与任意角中是不同要求的,在三角形中是线段而在任意角中却是射线;又如对称轴必须是直线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数学是严谨的,它反对虚伪,它教给人正直、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