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1-02-04 00:16:04

『壹』 本科和专科在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和社会目的方面有什么不同请详细解说。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①培养目标的不同:
专科: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本科: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②职能结构的不同:
专科:以教学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③知识结构的不同:
专科: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本科: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WHAT〃和〃WHY〃,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
④学科专业的不同:
专科:以面向行业或本地区为主,专业覆盖面较窄,数量较少,社会适应性有限。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弱。
本科:以面向行业,面向大经济区域为主,专业覆盖面较宽,数量较多,社会综合适应性较强。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大。
⑤师资结构的不同:
专科: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教学效果,〃双师型〃教师倍受青睐,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少。
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教学也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多。
⑥组织结构的不同:
专科:办学规模小、层次少,直线型的统一决策管理。教研室成为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管理体系多以直线职能或扁平式体制为主,院系二级机构的权、责放大,项目组形式的团队研究比较多见。
⑦办学模式的不同:
专科:入口是学生,出口主要还是学生。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在校内,开放办学程度要求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自成体系,较为闭塞。
本科:入口有学生、科研项目,出口则有学生、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等多种形式,学术水准要求高,对外开放度较高,社会影响力强。

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调整。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

1.学术教育――培养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术教育――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与“技术”概念,是由这类人才的活动特征和工作内涵所规定的,因而具有广泛含义的。“工程”用语已延伸到包装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技术”内涵也已覆盖到管理技术、教育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等。

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各国大都由传统大学或高等院校来承担,而技术教育则由六十年代后兴起的高职院校来承担。

如美国的学术教育由综合性大学承担,工程教育由专门学院承担。而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英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与专门学院承担工程教育,多科性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承担工程教育,而高等专科学校及职业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法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大学校(又称高等学府)承担工程教育,短期技术学院及高级技术员文凭培训班承担技术教育。

日本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技术科学大学承担技术教育。

韩国以综合性大学与专科大学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初级职业大学培养技术型人才。新加坡以国立大学与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台湾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香港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工业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这里必须说明,高等学校所办教育类型是必定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但决不是绝对的。办学机构与教育类型不是完全对应的如美国普都大学,内设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型人才,又设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即正在形成以上述三种教育类型为框架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核心问题是需要不断加深高等技术教育的

『贰』 【求】医学教学管理 心得体会 方面的文章

楼主,第三篇参考:医学教学管理的心得体会

加强医学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医学教学管理中心地位
1.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已经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以生命科学为主线,医药和人文、牧、农、林并存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普通本科教育要为社会经济、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培养“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坚持以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改革和医牧结合、医文结合、医药结合的办学特色。
2.牢固确立医学教学管理中心地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医学教学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必须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医学教学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确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3.加强对医学教学管理的领导
建立教学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助理)、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及教务处处长负责学校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二级学院(系、部)党、政一把手作为二级学院(系、部)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二级学院(系、部)医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负责;二级学院(系、部)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本院承担的教学与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各院(系、部)和教研室负责人对本部门承担的医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负责;教师个人应对自己承担的本科医学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负直接责任。
学校党委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事宜;校长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由教师、学生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医学教学管理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学校各级领导必须以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医学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和各个教学部门对医学教学管理要齐抓共管,使医学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把加强医学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和落实学校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医学教学管理,校、院(系、部)、教研室领导定期听课的三级听课制度。各级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医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其它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医学教学管理服务的观念,及时解决医学教学管理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4.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
学校要在预算中优先安排和保证教学经费,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一般不应低于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等基本教学经费,保证生均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达到高于教育部制定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学校要设立教学专项经费,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保障教育教学科研、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的经费的投入。要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5.政策上向医学教学管理和教师倾斜
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待遇。二是在岗位津贴、劳务酬金分配、评优等方面,要体现教学为主、教师优先的思想,把医学教学管理的业绩作为重要内容和指标来考评。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要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发展留人、待遇留人方面有措施、有方案、有行动。
6.把教学质量作为聘任教师的重要指标
建立教学质量优秀奖励制度和淘汰制度,把教学效果和水平作为硬指标来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设立“教学名师”和“优秀青年教学标兵”评选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并给予重奖,吸引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医学教学管理;在全校形成一个重视教学改革、重视教学成果、重视教学质量的局面。经考核,凡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意见比较大的教师,实行高职低聘或解聘。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
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医学教学管理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在条件成熟时应通过网络公布教学方案,学校教务部门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8.加强专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按计划、有目的培训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个别专业的教师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专业师资建设,要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9.教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
建立教授、副教授上讲台的激励约束机制。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应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各二级学院(部)本科教学排课时应采取“从高职称到低职称排课制”。
10.实行示范性教学和助教导师制
学校安排并鼓励基础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授、副教授和特聘教授通过公开课、讲授等形式开展示范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助教导师制,担任导师的教授、副教授有责任帮助助教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技巧;助教应通过导师安排完成随堂听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指导实习、考试阅卷、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教辅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各二级学院(系、部)应当将导师工作情况、对助教的评价和助教从事的教辅工作分别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导师津贴发放和助教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11.健全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
从2004-2005学年起,健立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该档案应记载教师每学年授课门数、授课时数、指导论文篇数、教学质量等级、教学获奖、教学事故、师德和教风等医学教学管理情况。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由各二级学院(系、部)负责记载,每学年结束时,经教务处审核后存档,并作为教师医学教学管理量计算和职称评审中教学条件的唯一依据。
三.加强教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12.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要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应有利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对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进行调整,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改造。
按照专业改革和建设要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我校的实际,建设反映学校特色、体现优势的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用有限的资源重点扶持若干专业上层次、上水平,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13.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精品课程评选的有力时机,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努力把与我校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和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每年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建设4—5门精品课程。争取在5年内,建设校级精品课20门,省级精品课10门,国家级精品课2-3门。学校要匹配国家、省对精品课程的投入。
14.加强实验室建设
要加速我校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验手段的现代化。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
15.增加教学仪器设备
大幅度地增加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迅速增加。2006年达到教育部本科评估方案要求的生均最低合格标准。要提高设备投资效益,加强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1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学生教学实习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有计划地构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要将实习基地建设成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增加基地维持和建设经费,加强与基地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优秀的临床教学资源。
17.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尽量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材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和参编各类适应我校教学实际的教材。
建立科学的高校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设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加强教材规划与建设。
建立科学的教材奖励制度。教材等同于相同份量和质量专著或其他专业科研成果。学院制定科学合理的优秀教材评奖办法,对评选出的校级优秀教材,由学校推荐参加省部级、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的评选。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奖,学院予以对等奖励,并视同于相应级别的科研奖,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级增薪、确定岗位级别的重要依据。
18.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要开设校园教学网络。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要达到15%。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技术培训,使大多数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创造条件成立课件中心,为全校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提供工作平台。
19.加强教研室建设
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学术活动等重要职责。因此,科学地设置教研室并选拔好教研室主任,对于强化教学一线的组织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网络,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四.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20.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道德水平、文化品味的提高。要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21.加强教学研究
要树立教学研究比科学研究更为紧迫的意识。优秀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位教学研究型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我校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要强化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中的目标和责任。校级以上教学成果的评定要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基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要有相应的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为支撑。学校要逐渐扶持一些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并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予以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自行设立一些教学研究项目。各教学单位要组织力量对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开展专门、系列研究。
加大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教学成果奖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积极申报教学研究方面的课题,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资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进程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对于已经立项的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有课题经费的学校给予配套资金,没有专项课题经费的,学校根据结题情况和该成果的意义追加一定的资金予以资助。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其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按国家有关规定,学校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者按1:1配套奖励,对获奖者在职称评审、岗位级别聘任等方面与获得相应级别的科学研究三大奖(即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给予同等待遇。教师结合自己从事的医学教学管理完成的教学研究论文等同于专业科研论文。
22.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
要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方法,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逐步建立试题库,使全校性的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做到教考分离。教务处要加强对评卷质量的抽样检查和复核工作,严格把好考试质量关,促进考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实验教学队伍与实验课程建设。鼓励高职称教师担任实验中心主任;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选留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的更新,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认真进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
24.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
二级学院要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二级学院要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改进指导方法,提供优良的毕业论文的教学准备,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学校每年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评选表彰工作,并对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册。
五.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25.进一步构建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学校建立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教务处是学院实施宏观管理、目标管理的管理机构,各院(系、部)等教学单位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岗位管理。各院(系、部)是教学实体,全面负责涉及本部门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做好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教风学风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学秩序的管理与监督。
26.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障医学教学管理正常运行
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把严格管理贯穿于医学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27.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善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要从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管理、政策、体制等)入手,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每学期举行,并以学生评估为主体,辅助以教师互评、教学部门评估、督导室评估相结合。对教学上取得优秀成绩者给予奖励,对教学责任事故,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并按章处理事故责任者。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认证机制;建立有利于加强提高本科教学的人事和分配制度。
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坚持和完善学校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二级学院(部)制度、各级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召开各级医学教学管理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本科医学教学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营造重视教学、关心教学、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上的积极性。在有利于加强学校宏观管理、调控和保证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二级学院(系、部)在制订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自主权。
28.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要根据这一特点建设教学管理队伍,选拔德才兼备、懂得教学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位,认真配备好教务处工作人员,要配备好各院(系、部)主任和教学秘书。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制订有关政策,切实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称、待遇等问题,使他们安心并努力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考察活动,适应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加强教学管理手段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29.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要将学风建设作为医学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要排除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要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叁』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①培养目标的不同:
专科: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本科: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②职能结构的不同:
专科:以教学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③知识结构的不同:
专科: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本科: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WHAT〃和〃WHY〃,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
④学科专业的不同:
专科:以面向行业或本地区为主,专业覆盖面较窄,数量较少,社会适应性有限。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弱。
本科:以面向行业,面向大经济区域为主,专业覆盖面较宽,数量较多,社会综合适应性较强。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大。
⑤师资结构的不同:
专科: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教学效果,〃双师型〃教师倍受青睐,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少。
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教学也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多。
⑥组织结构的不同:
专科:办学规模小、层次少,直线型的统一决策管理。教研室成为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管理体系多以直线职能或扁平式体制为主,院系二级机构的权、责放大,项目组形式的团队研究比较多见。
⑦办学模式的不同:
专科:入口是学生,出口主要还是学生。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在校内,开放办学程度要求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自成体系,较为闭塞。
本科:入口有学生、科研项目,出口则有学生、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等多种形式,学术水准要求高,对外开放度较高,社会影响力强。

『肆』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

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①培养目标的不同:
专科: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本科: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②职能结构的不同:
专科:以教学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③知识结构的不同:
专科: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本科: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WHAT〃和〃WHY〃,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
④学科专业的不同:
专科:以面向行业或本地区为主,专业覆盖面较窄,数量较少,社会适应性有限。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弱。
本科:以面向行业,面向大经济区域为主,专业覆盖面较宽,数量较多,社会综合适应性较强。继续学习的潜能较大。
⑤师资结构的不同:
专科: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教学效果,〃双师型〃教师倍受青睐,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少。
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教学也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多。
⑥组织结构的不同:
专科:办学规模小、层次少,直线型的统一决策管理。教研室成为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管理体系多以直线职能或扁平式体制为主,院系二级机构的权、责放大,项目组形式的团队研究比较多见。
⑦办学模式的不同:
专科:入口是学生,出口主要还是学生。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在校内,开放办学程度要求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自成体系,较为闭塞。
本科:入口有学生、科研项目,出口则有学生、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等多种形式,学术水准要求高,对外开放度较高,社会影响力强。

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调整。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

1.学术教育――培养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术教育――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与“技术”概念,是由这类人才的活动特征和工作内涵所规定的,因而具有广泛含义的。“工程”用语已延伸到包装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技术”内涵也已覆盖到管理技术、教育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等。

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各国大都由传统大学或高等院校来承担,而技术教育则由六十年代后兴起的高职院校来承担。

如美国的学术教育由综合性大学承担,工程教育由专门学院承担。而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英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与专门学院承担工程教育,多科性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承担工程教育,而高等专科学校及职业学院承担技术教育。

法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大学校(又称高等学府)承担工程教育,短期技术学院及高级技术员文凭培训班承担技术教育。

日本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技术科学大学承担技术教育。

韩国以综合性大学与专科大学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初级职业大学培养技术型人才。新加坡以国立大学与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台湾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我国香港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工业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

这里必须说明,高等学校所办教育类型是必定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但决不是绝对的。办学机构与教育类型不是完全对应的如美国普都大学,内设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型人才,又设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即正在形成以上述三种教育类型为框架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核心问题是需要不断加深高等技术教育的

『伍』 教学评估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什么作用

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权分。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而且能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促进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同时,教学评估还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我国以往开展的教学评估实践已充分证明,学校通过评估,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陆』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开展本来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提高高自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效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柒』 什么是本科学历

本科学历是指:按照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的要求,在校生需读完4年课程并成绩合格,拿版到国家权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才算本科学历。

本科即大学本科,是学历的一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重于理论上的专业化通识教育,应用型本科侧重于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教育,学生正常毕业后一般可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根据高考要求的录取批次的不同,本科划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部分省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统一录取,不再划分录取批次。这些录取批次同属于一个层次和学历(即本科学历层次)。

(7)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扩展阅读:

本科毕业后更高的学历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后学历。学历,求学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是指他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

学历分为:小学、初中、中专/高中、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捌』 现今高等教育的本科生教学质量是否有所下降,原因为何

近日,关于“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讨论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是一个新话题。自上世纪末大学扩招以来,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这似乎不只是用人机构的评价,就连学生自己,底气恐怕也不足,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到底学到了多少有用的知识。然而,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了吗?答案必须建立在一系列实证研究基础之上,至少要提出诸如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什么,测算的数据是什么,以及统计分析结果的含义是什么,等等关键性问题。缺乏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只是凭感觉就得出“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结论,不仅草率,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
但有时候感觉也的确反映了部分事实。一方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得不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不断推迟就业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用人机构迫切需要各类人才,但放眼望去,几无可用之人,寻找合适的员工变得越来越困难。劳动力市场上供需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结构性矛盾——正在加剧。
这说明大学的产品——本科毕业生——没有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至少没有充分满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除了快速扩招,盲目扩大规模和大学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原因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更为根本性的弊端——我称之为“刻舟求剑”“陪太子读书”和“纸上谈兵”——正在严重影响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弊端,建立起全新的教育模式,大学教育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弊端一: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是指当前本科教育严重滞后于外部世界的快速发展。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开始颠覆整个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运行;从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技术变化的速率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使得19世纪以来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体系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它根本跟不上步伐。正如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罗森堡所说:“不要成长为一个专才,因为工作会变。当下科技的脚步变化太快,专才会无所适从。”
更大的麻烦在于,20年后,世界也许会变成一个用我们今天的知识和眼光所根本无法理解的世界。那时候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和今天的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将不再可能从已有的“知识储备箱”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只能根据新的变化了的情况,通过合作和协调,共同解决面临的难题甚至是危机。这就要求大学教育必须要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专业化教学模式,而建立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合作精神,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的教育模式。
然而,自1952年按照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相应建立起以高度专业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来,专业化思想就在中国大学里根深蒂固。不只是大学,社会的认识也大体如此。如果学生不学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性技术,就像南方人没吃米饭一样,心里没底儿。大学抛弃了古代中国教育中“重道不重术”的优良传统,正在退化为职业技术培训所——不是说职业技术培训所不重要,而是它们和大学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使得通识教育的推行在大学里往往会遭到强烈反对,分外艰难。一个危险性的信号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面对变化速度如此之快的外部世界,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的专业化训练程度越高,毕业之后适应、调整、转化的余地可能就越小,就好像那个在船舷上刻下记号的楚国人一样,又怎么可能找到自己的剑呢?
弊端二:陪太子读书
“陪太子读书”是指大学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我们还没有想清楚。按照现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大学是由各个专业院系组成的。它们是大学里的“诸侯”,有各自的特殊利益,未必和大学的整体利益相一致。院系的管理者和教师,最关心的是专业教育。这不仅因为这是他们的偏好,也是其利益所在。由于长期专业训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容易习惯性地按照培养专业科研人员的思路和模式去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就像其老师曾经做过的一样——力图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基础更扎实,专业能力更强。实际上,这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而不是本科生的培养模式。
但问题在于,不是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未来都想从事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社会也不需要所有大学毕业生都从事科研工作。更显著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不想也不会从事科研工作,同时,社会所能够提供的科研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统计数据显示,各专业本科毕业生最终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比例不超过10%。即使在科研领域内部,根据一项对近年来诺贝尔奖得主所学专业的研究,大约85%的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也不是生物学专业毕业的。既然90%以上的人毕业后都不会从事专业科研工作,为什么要按照培养不到10%的科研人员的模式去组织本科教学呢?大学和院系为什么要把全部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不足10%的人身上呢?为什么要让超过90%的学生成为不足10%的学生的“陪读”呢?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看来,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应当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将学校的大部分本科教育资源按照不是培养专业科研人员的方式投入到超过90%的学生身上,而将小部分资源按照培养专业科研人员的方式投入到不足10%的学生身上,各尽所长,各得其所。
历史上,美国顶尖大学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争议:本科教育应当采取和研究生教育同样的模式吗?大学所要招收和培养的学生,到底是以成为学者、科学家、大学教师或研究博士为目标,还是成为未来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领导者?如果是前者,招生时就应当尽可能挑选那些学业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如果是后者,招生时除了要考虑学业成绩之外,还必须参考那些对于取得成功而言更为关键性的素质:动机、热情、坚韧、道德责任感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等等。20世纪60年代,当美国受到苏联航天科技最强有力的挑战,对科技人员的需求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时,对此的争议也达到了白热化的顶点。但即使在那时,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斯坦福等最顶尖的私立大学也没有选择前者,而是坚定地以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为大学的根本使命。后来的事实证明,它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本科阶段,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热情、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度、洞察力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等等。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而言,这是更为基本的挑战,也是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当学生走出校门时,大学给予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呢?是毕业证书、成绩单,还是别的东西?我曾经请几位大公司的CEO列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素质,其中重合度最高的是:人品好、身体好、人缘好和想法多。至于大学和学生所最看重的考试成绩、英语熟练程度和艺术特长等,他们根本就不在意。面对如此之大的差异,大学又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去满足用人机构的这些需求呢?
弊端三: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指的是书本理论知识——许多实际上已经过时——过多,缺乏与实践生活的系统性联系。学生背诵了大量用来应付考试的理论、名词和术语,却缺少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理解和同情,甚至漠不关心。以经济学教育为例,许多学生对帕累托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勒拿指数和精炼贝叶斯均衡等模型和术语滚瓜烂熟,却看不懂一张基本的企业财务报表,这不是令人奇怪的现象吗?一学期18周的教学计划中,至少有17周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有机会了解到真实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脱离实际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只会根据现成的理论、知识和数据去做外围性的辅助工作,却很难独辟蹊径、无中生有地进行开创性的领导工作。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但提不出独创性的思想、方法和模式,一旦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或危机,则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中国社会缺乏自主创新成果的根源,也是面对重大灾害时行动效率低下、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的确,在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很快把欧美的新东西引入国内,甚至因为中国市场的广大而取得比欧美国家更大的成功和商业利益,但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能提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比如Google、Uber、Twitter,等等——让欧美发达国家来模仿中国呢?
美国顶尖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千方百计提供各种机会,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以MIT(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它的核心理念是“关心真实的科技与世界”。教授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稀奇古怪的想法,并动手把它做出来。有时候,教授会把学生丢到印度一个穷乡僻壤中,在没有网络、没有数据、没有资料、没有任何前人研究成果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研究真实的事件和问题。有趣的是,美国顶尖大学的课堂对笛福笔下的鲁滨孙特别感兴趣,常常要求学生设想如果自己处在鲁滨孙的环境下,应当怎样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许多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就是从对鲁滨孙的讨论开始的。
因此,和“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了吗”相比,更有价值的问题也许是,每一所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反思如何改善自己的本科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这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毕竟,在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如果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可以“用脚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社会机构也是一样。

阅读全文

与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