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发布时间:2021-02-05 14:57:59

1. 新会东方红中学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派,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组一行11人于2010年11月22日至24日对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进行了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组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关于调整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组听取了肖春满校长关于学校自评报告的说明,查阅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共听取了64节课(包括推荐课21节和随堂课43节).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全面考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形成了基本看法和发展建议,现反馈如下:
基本情况
东方红中学前身是会城镇东方红学校,1975年办成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在发展中确立了把握今天,挑战未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全体,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全体发展 的教学理念.2008年提出了以和谐求发展,以传承谋超越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出打造品牌学科,创建品牌学校,争创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三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 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扩大和提高.1994年12月,学校被评为江门市一级学校,2003年11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先后取得江门市高考工作先进集体,江门市安全文明校园,江门市园林式单位,新会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东方红中学是一所教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管理规范,质量显著提高,办学效益明显而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认可的省一级学校.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 按新课程要求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强化理论引领
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立足课程改革,切实帮助教师强化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使之成为教师开展课改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育人为主,管教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全体发展的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和人文素养,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师生关系上努力实现六个转变:注重从强调知识的量向强调知识的质转变;从强调学习的结果向强调学习的过程转变;从强调学习的记忆向强调思维转变;从强调学会向强调会学转变;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向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强调信息单向传递向强调信息多向交流转变.在课堂教学上强化五种意识:三为主意识,五环节意识,现代化意识,和谐协调意识,个体差异意识.
2,立足学校实际,打造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学校在多年办学中逐步形成了以德促智,科研促教,全体发展,低进高出的办学特色,彰显健康心理,激励成功的德育特色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特色.以德育课题研究作引领,全面实施激励成功教育,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以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为目标,以增强教师心理教育意识和能力为突破口,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争创优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校风优良,校园和谐,师生幸福,高考塑造能力强已成为社会,家长及上级领导对东中的评价.
(二)按新课程要求建设教师队伍, 强化发展引领
按照新课程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新课程实验成功的根本.学校领导班子业务水平较高,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管理效能与效益显著提高.如肖春满校长长期担任高三的高考工作,成绩明显,对大面积提高高考成绩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学校强化树立终身学习和在研究中工作的两个理念,立足于校本教研和岗位成才,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定教师培养方案,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考核评价,在青年教师培训中开展师傅带徒弟的结对子和在科组中让青年教师承担课改示范课,负责课题研究等做法有利于实现青年教师一年站稳,三年胜任,五年争取成为教学骨干的青年教师建设设想;通过开展师德之星,教学能手和科研尖兵三项评比活动,推动名师培养工程的开展;以教育教学,科研实绩为依据,建立教师个人实绩档案.这些具体措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建设.近三年来,学校荣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有32人次,荣获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和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189人次.目前,评为区名教师,学科带头人15人次,镇学科带头人12人次,校级学科带头人28人,校级师德之星13人,校级教学能手11人.
(三)按新课程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机制引领
学校按新课程要求建章立制,依法治校.学校实行分线负责,分级管理,以级为主的管理体制,保证了学校管理运作畅顺和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按照教师管理以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责任制和青年教师培养考核为重点,学生管理以行为规范和德育考核为重点,政教管理以完善德育网络和创建文明班为重点,教学管理以教学常规和四率调控的质量目标为重点的管理思路,编印了《学生管理规范》《教师管理规范》和《政工管理规范》三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制度的正确导向和激励,约束的功能.
为推动新课程实验,学校完善了德育量化评比制度,文明班的评比制度和每月一评制度,运用激励机制,广泛调动学生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及德育工作,班级建设的实效.学校提倡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名大学生一样光荣 的三个一样的学思路,力促教育公平.学校通过家长评选优秀班主任和学校评选优秀家长,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校加强优秀团员,干部的培养,加强党课学习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积极做好优秀党员参党的组织工作.2007年以来,学校为各级大专院校输送了19名学生党员.
(四)按新课程要求完善办学条件,强化环境引领
学校按新课程要求充分挖潜,艰苦创业,不断加强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学校采用贷款方式购楼改建女生宿舍,依靠自筹资金新建男生宿舍楼(1253m2),阶梯课室,扩展大舞台和装修食堂,这些大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密切配合课题研究,学校扩充与装备心理咨询室,使之成为功能齐全,资料充足,环境舒适的心育园地.学校按标准配置教学设备设施,课室和教辅用室.学校环境优雅,舒适,布局基本合理.近几年来,学校共投入617.32万元,用于更新,添置教学硬件,确保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转.学校还按需要投入近50万元作为教师的培训经费,以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按新课程要求加大课改力度,强化校本引领
学校校按照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新课程改革的道路,有力地推进校本课程的改革.学校加强备课,听课,课堂教学和质量分析等常规教学的管理与指导,使新课程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东方红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东方红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和《东方红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推动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建设;学校开发了《心理健康导航》《葵乡大地》《红色东中》《东中在前进》等心理健康教育,历史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和校史教育等校本教材18本.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丰富了学生选修课程内容,逐步完善了新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范本.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课改实际,重新确立了《积极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新模式,大面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研究》《中学生人际关系和个性品质的训练研究》两个省级课题和《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研究》镇级课题;学校坚持实施专业引领的学术专题报告制度,教学反思的教师专业成长制度,公开示范的科研成果推广制度等三项制度,以确保校本教研的落实.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立足课堂,以课题作引领,围绕课堂改革的核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区性开展课改工作.以启发式教学探索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思想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习惯,营造了一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学校精心组织开展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共确立了328个专题,撰写研究性结题报告209个.根据学校实际,精心设置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文学,计算机,篮球和各学科的兴趣小组,近年又增设了排球,武术,羽毛球,象棋,民乐等新项目,艺术节,科技节和心理健康节,为师生搭建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坚持百花齐放,不拘形式,强调节目主题健康,内涵丰富,鼓励同学们大胆创作,尽情演绎.
(六)按新课程要求优质高效办学,强化成果引领
学校通过艰辛的新课程实践探索,逐步成为一所管理规范,校风良好,质量较高的城镇普通中学.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在全体教师的引领下,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使学生由遵纪守法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每年学生的德育考核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6%以上,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为本区域内初三毕业生认可与选择.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优质高校的课堂正在探索中形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四清,帮教活动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主体学习的阵地,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自信,课堂上,自修课上充分展示出自主学习的喜人景象.
在新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广大教职员工敬业爱岗,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较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高中138名教师都取得C证培训证书,4人取得B证培训证书,1人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级长,班主任能经常运用心育方法做好待进生的转化工作,成效越来越显著.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熟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达65.3%.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稳步中前进,校风优良,实现了三个转变:变埋怨,训斥,责怪学生为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变教师对学生外压式强制教育为学生内调式自我教育,变片面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为多方面成功的素质教育.2007年至2010年在各科学科竞赛有一批学生获国家,省级,市区级奖励.
学校有效地挖掘了中下层学生的后发潜能,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连续十年获新会区高考一等奖.2009年高考上本科线总人数,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均名列区第三名.
学校以教学改革促教育科研,近三年发表论文27篇,在省市级获奖论文26篇.2009年编印了《激励成功》论文集,2010年编印了《探索心育之路》心理教育校本教材.
三,发展建议
(一)加快学校外延发展的现代化,拓展发展空间,更新和引进现代教学设备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教学教研提供保障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物质基础.现在学校占地面积狭小,只有30多亩,使学校办学和教学空间很难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规模的扩大,资源使用频繁,学校的设施设备需要更新,添置,如增加探究室,功能室,理,化,生,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实验室或专用室,扩大电子阅览室,加大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更新和添置的力度,拓宽体育运动场地等.希望办学单位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新校区,为学校发展拓展空间;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校早日跨进现代化学校的行列;进一步理顺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引领,打造名师,骨干教师团队
一个学校不仅需要大楼,大树,更需要大师,名师,它是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切实打造强势学科,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学术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强化教改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的档次与水平,力争有高档次的科研课题立项.所以学校要认真研究,制订下一步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提出近期和远期的指标要求,强化校本科研与培训;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一批名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单位要按新课改的要求配好配全专任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新课程的改革力度,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学校的档案管理,教学常规管理,科研管理要力求精细化,制度化.学校要在先学后教 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形成具有理论性和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主体,个性发展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张扬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创设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主动,特长发展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四,评估结论
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以上就是评估组对新会东方红中学申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的评估意见,评估组将按程序报广东省教育厅审批.

2. 中小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老师和领导都想解决的问题。
我是这样来看这个问题内的:
一、自己要容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比如他们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生,是经济条件差的还是较好的,是文化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是小学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这个在教学前是很重要的。很多老师只是以教案教材上教,而没有去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
二、明确自己的教学学科,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与学生的关系,你要想学生学好你的学科,你就应该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佩服你,认同你。他都不接受你,你怎么去让他学好你的学科知识呢?
四、自身的学科水平与人文修养。这两点都很重要。我都不多说了。作为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
五、千万不要以势压学生,罚学生的作业,一罚就是几十次,上百次,用不了多少次这个学生就不喜欢你的学科了,也就更谈不上喜欢你这个老师了,那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
六、尊重自己的教学对象。那怕他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七、教学中要风趣、幽默、大方
我想以上这些如果一个老师做到了,那么他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3. 如何落实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意义
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政府和教育部门改进教育质量管理,推动中小学转变育人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准确反映区域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科学诊断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府部门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有利于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教育部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激励学校内涵发展。
二、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发展、职责明确、规范长效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尊重教育规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育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考察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个性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率。
科学规范。评价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评价过程严谨有序,综合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反馈改进落到实处。质量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都要保持高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全面可行。注重发展性、增值性评价,满足学生、学校多方面的发展需要,鼓励中小学办出特色。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积极探索适宜的质量评价方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质量评价模式。
三、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一)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国家课程标准等,突出重点、注重导向,把学生学习状况、综合素质和成长环境等作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学生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负担等。
2.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生品德行为、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艺术素养等。
3.学生成长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社会环境等。
具体将按照小学、中学教育的不同特点,分别研究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考察重点,细化相关内容,完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在再次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时,以“发展指数”来反映有关指标的纵向比较。
(二)提高教育综合评价的科学化水平
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考察学生进步程度和学校的努力情况;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自我分析、自我诊断,完善质量内控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推动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向教育质量的综合性评价发展,推动统考统测向基于科学抽样的多样化的质量调查发展,以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替代以往相对评价为主的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以测评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主,以现场观察、资料查阅等为辅。测评和问卷调查要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坚决不搞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的统考统测。
(三)促进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
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形成以区域为单位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分别反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给予肯定;对于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的反馈兼顾改进教育教学、完善督导评估、引导社会舆论等三个应用方向。指导学校和教师提高评价教学的能力,加强基于实证的教育教学改进的研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督导科学化,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奖惩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做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完善教育政策措施,促进区域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的理念看待学校、评价教育。
四、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领导
省教育厅成立由基教处、体卫艺处、督导处、省教研室、省教科院、省教育评估院等部门和各设区市教育局负责人参与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指导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制定全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各地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研究、解决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综合评价工作办公室,配合省厅做好省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稳妥推进本地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
(二)建立组织与实施机构
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专业指导。
成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设在省教研室,负责教育质量评价、分析、反馈与指导等。各地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综合评价工作。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督导部门组织,质量监测中心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由基教部门负责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政策制订和业务指导;由教育督导部门研制实施指导意见,发布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并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纳入督导评估范围。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适当充实力量,加强监测中心建设,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理念、掌握教育质量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队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开展评价、改进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设立专项经费,确保质量评价工作的正常运行。

4. 浅谈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谈古论今,从人类的起源一直追溯到近现代社会,将人类历史经历最精彩的篇章都囊括其中,使中华民族的智慧、荣辱以及兴衰等都讲述地淋漓尽致。因此,历史课程被认定为是培养我国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学科。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增长智慧,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基础教育的全面推进仍存在许多困难,从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欠缺
现如今,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已把历史课程归为小三门一类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主课的教学,对于历史教学只是在表面做文章,怕历史教学会分散学生的精力,为此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重点课程来教学。
(二)教学管理过程比较随意
通过调查和了解发现,有的学校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管理比较随意,具体体现在设置课程和课时上,对于初三的课程安排,有的学校并未安排历史课,抑或是将其安排在课表中,但是实际教学中并未上历史课,或者将课时进行了删减,历史课通常要为主课让道。这样的教学管理过程根本无法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在考试形式过程中,也是比较随意,有时开卷,有时闭卷,有时组织统一考试,有时自行安排等等,这都是影响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三)历史教学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差,专任教师往往难以保证。现在历史教师中,有一部分都不是专科教师,都是一些学校内部转行的教师,比如一些年龄较大、身体暂时不适的,或者是不能胜任主课程教学的教师领导等等,甚至还有兼职教师。这样组成的历史教学师资队伍,很难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
(四)初中历史教研氛围欠缺
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研究存在很大误区,对于市级以上的科研人员很少过问初中历史教学,而是注重高中历史。在各个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初中历史远不及主课的教研活动,从而使得历史教师缺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五)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这主要是教师教学水平引起的,因为许多历史教师都是非本专业的,那么往往他们自己心里就会认为不会教历史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难以把握历史课中的重点和难点,不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教师都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备课中也是草草了事,对课堂教学不认真,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增加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机会
首先,在历史教师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本专业的教师,且应该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宽阔的知识面。
其次,应增加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机会,使其及时充电,从而避免教师队伍的落伍。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培训过程中,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及时地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培训内容不应该过于枯燥乏味和深奥,应采取快乐教学的方式,使教学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此外培训形式也要丰富多彩,不要仅仅拘泥于讲座培训,令教师在培训中受到启发,从而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来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其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往往可以和语文、地理很好地进行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进行综合评价。
(三)平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极具趣味的科目,其内容丰富多彩,深受一些学生的喜爱。但是,如前所述,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偏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对

5. 高中语文教育评价主要使用哪些方法

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评价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包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是评价中的重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能力的评价方面注意了不同类型的差别,这三种能力既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他们经过循序渐进的努力能够局部达到的具体目标。这种思想体现在阅读领域,便形成了阅读的三个层次,即独立(理解)阅读──鉴赏阅读──探究(研究)阅读,标志着阅读能力的发展由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探究(研究)能力逐层递进。独立阅读,主要立足于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鉴赏阅读,特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旨在“注重审美体验”和发展“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类文本中“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探究(研究)阅读,包括通过学习探究性阅读、开展“文化论著研读”、鉴赏“诗歌和散文”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研究)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保证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低目标,同时又是对优秀的承诺。课程标准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因此,标准也是我们教学评价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在抓住关键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第三、评价要充分发挥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

全面衡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就要兼顾语文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从目标分类来说,分别属于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应当兼顾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此外,教学目标不但有不同的类别,也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的目标均应有机会被抽样出来加以评价。例如,认知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层次,所以在评价认知教学结果时,决不可只偏重识记层次的评价,而应当兼顾其他层次目标。语文教学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四、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并尽可能进行多次评价

一方面,要针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评价要依据并兼顾多重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因为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所有的重要学习结果,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改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诊断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达到最终目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要确保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正确的,则惟有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评价,才能评价出比较接近正确的结果。

第五、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也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可以让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同学参与,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工作中来,保证充分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改变。无论如何,教学总是在某种情境中的教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评价不能离开教学的情境。要通过评价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可共享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的机会。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分析自己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优缺点与需要。同学相互评价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诊断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所获得的答案,而且要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在传统的评价中,特别是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能力发展状况无从考察。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视,而只关注问题的结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反而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6. 如何开展综合创新型高中 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没有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无从谈起,新的教育目标也就难以达成。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传统教学过于局限在教师的单向传授上,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质量很难在质和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受教育者只能片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之一。
转变教学方式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或手段的改变,更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来引领。因此,教学方式的成功转变意味着教师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来说,研究教学方式就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全新转变使得培养教师科研技能、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通过教师进行研究来获得研究成果。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就是教师逐步提升自身研究水平的过程,教师的科研素质也就得以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教学方式研究的重要性不然而喻!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的重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性进展,要真正打好教学改革这场持久而复杂的攻坚战,就必须致力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构建和形成旨在关注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方式, 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近来,我们对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基本上产生共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出发点,以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然而目前我省高中数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忽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现象司空见惯;只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多数学生“陪读”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要求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个性差异的情况很普遍,鉴于上述,我们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就是为了克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促进自我发展方面探索一条新道路。经过几年的实验,使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得到新发展,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也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强烈呼吁中考命题要体现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希望以此对初中数学教学施加影响。其实,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论性以及抽象性很强的函数,立体几何等等知识,这些都给学生带来很大程度上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面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理论;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从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高中数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个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品质。
二. 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我们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由于课题研究的内容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属于应用性研究范畴,所以,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实践、体验、反思,在研究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经过再实践,再研究,直至获得研究的成功。
(二)研究过程
课题自2005年11月启动以来,至2008年12月结束,历时三年的时间,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地运作如期地完成了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现将主要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5月)。
(1)精选骨干,成立课题组
由高级教师、副校长刘长军,高级教师、高三集备组长沈跃武,高级教师安波、周涛、王春红、柯英华,一级教师胡育铭、张志敏、董洁、朱静波,二级教师赵杰、史东梅、李庆权、刘国庆、王守波等共十五人组成了课题组。
(2)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课题组成立后,由刘长军副校长组织,共同学习了有关《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标下的教学讨论》、《新形势下教师成长要求》等文章,大家真正认识到在新课改形势下,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3)调查摸底,掌握现状
针对所在年级的实际情况,大家分头做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工作,了解到了今后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4)开展研究,落实任务
根据大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将课题组成员又具体划分到了四个小组,确定了四个小组的小组长,安排每个小组的具体任务,并对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的工作都作了具体分工。
2006年3月3日,课题组负责人沈跃武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研讨会,在理论学习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要求,落实任务,制定规章制度。a.要求课题组成员要运用“自修反思”的方式进行自研自创。学会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适应课改的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b.实行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有效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c.注重专业引领,突出校本研究,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发展。
会上,课题组成员分别作了题目为《研究自己,自己研究》、《综合素质培训激活了数学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模式》、《立足校本,发展学校》等的论文交流。经过研讨,课题组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研究细则》等。
并于2006年3月10日,请辽阳市科研所的专家对我们的课题进行了论证指导,完善了《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更具操作性,课题组成员也深刻领会了方案的实质,掌握了研究方向,为研究过程的顺利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阶段(2006年5月-2008年10月)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课题便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一)完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1)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健康有序地运作,优质高效地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学校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了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其中参加省科研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题评审,在当年教师考核中加5分;参加市科研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题评审,在当年教师考核中加3分;参加市级以上优秀教师评选,必须有参加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承担课题组负责人的教师优先。考核制度的制定,极大地激发了研究教师的积极性,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采取新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摸索出提高普通高中数学质量的对策。
(2)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效地深入下去,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学校还制定了相应的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a.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b.课题主持人要经常深入课题组,了解掌握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c.每学年开始,课题主持人要结合掌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学年结束时,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认真加以总结。d.每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方案》及实施细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实施操作,及时进行经验交流,期末作出总结。e.做好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与归档工作。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二)注重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定期选派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市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沈跃武、刘长军、史冬梅、刘国庆、李庆权、赵杰、安波、胡育铭等参加了辽宁省基础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新课程教材教法讨论》的理论培训,张志敏、周涛、董洁、王春红、王守波、柯英华、朱静波等参加了辽阳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教材分析研讨的培训
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习归来,将所学的内容给课题组教师及时进行培训,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将新课改理论及实践经验及时传达到课题组每个成员,并落实到教学研究中去。为了提高课题组的教师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在每个学期开始,都召开课标详解及教材培训,培训由副校长刘长军及课题组负责人沈跃武负责,将新课标与教材三维目标点相对照,掌握各目标的达成度,提高了课题组成员从整体上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能力。
(三)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新课改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因此,自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便潜心研究,反复探讨,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出旨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教学模式。
模式名称:四环递进教学模式
模式特点:既能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又能适合本地区课堂教学实际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既有理论上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模式结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理解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拓展知识。
模式操作程序:以高三数学复习课——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为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前教师直接给出复习课题及复习目标。不同课型创设的情景也不同。本课要求掌握二次函数图像及性质,会写三种常见的解析式,会画两种开口方向不同的图像: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的零点,确定方程根的个数;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依据函数的定义域,利用单调性,通过函数的值域解决最值问题。
自主探索,理解问题:学生以课上学习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以课本为主,教参为辅,同时翻阅,归纳知识网络,结合典型例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履行诚信职责。要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机制,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所辖区域校长签订诚信承诺责任书。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三)建立全省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形成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的需要,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和高校选拔录取新生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
学校要按时将学生《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报告单》(见附件2)和《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报告单》(见附件3)上报县(市、区)、市(州)、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各市(州)教育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等级情况进行汇总,填写《四川省各市(州)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等级统计表》(见附件4),并按时上报省教育厅。
(四)建立评价质量监控制度。学校要对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随时抽查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学年评价工作结束后,学校要形成评价工作报告,报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对所属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注重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评价工作。
(五)加大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从2010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

阅读全文

与高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