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品德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追问
情境是一堂抄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袭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 如何搞好《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思品课既遵循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内有德智双重性容。因此,思品课教学的外延更广,思品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品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炼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
⑶ 如何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搞好课堂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这就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教师的教案是以设置好了的固定的程序,将书本知识传授于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 而教学设计呢,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学习的方式设计模式。因此,我们要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观,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观念带来新变化。教师在备课过程当中一定要在掌握课程标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确定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以组织学生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搞好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涉及六个内容:①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就是从学习的需要分析开始,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②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即编者意图、内容框架、主要观点、问题设置等;③进行学习者分析;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知识和技能;⑤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其中应包括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⑥对教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设计要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明确思路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具体内容,而教材又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课标》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它起了方向和导航作用。因此,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课标》对该内容的具体要求。掌握了《课标》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的内容我们在编写教学设计时才能找到本节课设计的依据和设计的意图,在三维目标上处理才能够到位。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教学目标的完成和体现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
2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
教学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依据是学生分析,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学情分析。我们用的教材,以前称为“教本”而现在叫做“学本”,“学本”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如果你在编写教学设计时如果不认真的进行你所在学校,所在的班级的学生情况分析,现在的课改情况下要上好一节课确实很难。现在的教材在设置上大部分都是让学生说得多,教师少讲,如果你设计不好,学生上课又懒得开口,那这堂课你就难上了。因此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学有所思。
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①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②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 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符合。③赋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④老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比如:在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教学中,我能根据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不断反思自我,我自立吗?还有哪些方面不够自立?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从而认识到自立对人生的必要性。
3设计要抓住教学关键,突出重点
设计要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表达清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如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这会使上课产生沉闷的气氛。事实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可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有所加工。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画龙点睛的教学环节,能开发学生智力,使课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例在《磨砺坚强意志》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为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小品表演,个人演讲形式,多次重复这一重点,最终攻克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教师应依据多变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
4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法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如我在《“我能行!”》的教学中,我摆脱了过去纯教师讲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体验入手,强化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认识,于是我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愿来扮演自负、自卑和自信的人,在遇到某一件事时的表现,让学生自编故事并现场表演出来。在此基础上思考归纳:自卑、自负和自信的人各有什么特点?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明确要走出自信的误区,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做自信的人。
5设计要有新意,要有高潮
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如我在《感悟青春》教学中,一边伴随着神秘的富有童趣的音乐,一边用简短的几名话引入:青春的你们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青春的你们也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就让老师走进你们的心灵,一起来感悟青春,打开青春的密码,走出青春的误区吧。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打开四个青春密码。通过这一设计使思想品德课教育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途中要有高潮。在课堂教学中要能调节学生情绪,激励向上,形成高潮。例《同学·朋友》教学中,我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在歌声中入情入境。使同学对友谊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层层深入,同时形成了课的高潮“快乐”。
6设计要精选资料,活用教具
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其次,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再次,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日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如我在《唱响自信之歌》一课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组织。我精选了刘翔、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自信者的风彩,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怎样树立自信取得成功的,同时从他们身上也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的愿望。
我还设计了演讲比赛《我是未来中华杰出的英才》及其相关演讲资料,根据资料,科学选择教具。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协作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7设计要培养能力,提倡合作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例:在上《自己的事自己干》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又将学生分成几组合作学习,进行正方反方辩论的形式展开竞赛。辩论的题目是《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组的同学赢,结果辩论起来相当热烈。集体主义情感和群众性的爱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励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合作练习。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学生,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
⑷ 如何优化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一、凸现德育功能注重情感熏陶
近年来,课改试验区的试题注重突出德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真正内化所学品德知识,体现试题的教育性和思想性(学科性质和功能)。这些试题,一方面以弘扬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为出发点,侧重于正面引导,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另一方面,也兼顾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谈真情、讲真话、办真事,做一个诚实的学生,要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得到一次品德能力的考查和品德素养的提升。
例如:重庆市中考政治试题
材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话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肾,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评析上述材料中主人翁的行为。
(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材料配上话外音,以表达你的态度。
(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你准备为你的母亲做些什么?
分析:本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道德积累和运用品德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应尽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极少数成年子女,无视父母对自己含辛茹苦的抚养和教育,嫌弃老人、拒绝赡养,令父母寒心,遭社会谴责。该题联系上述知识和现象,以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的事迹为材料,对考生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孝敬父母是公认的社会美德,孝敬父母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
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践行,是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逐渐形成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也就是说如何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呢?
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础在于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我们这套教材就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处处渗透着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如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的能力、与朋友的交往、宽容他人、悦纳自己,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做负责任的公民、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等等!可以说,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做人的教材。为此,我们认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作好如下几项工作。
(1)交流亲身经历,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感悟生活
(2)搜集典型资料,感受生活,提升爱国、爱乡情感──激发情感
(3)搜集典型案例,触动学生心灵,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4)亲自参加实践,增强责任意识──体验生活
(5)聚焦榜样人物,展示榜样风采──感染学生
(6)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
(7)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生活中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明确态度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生活、道德生活,使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殿堂。与学生共同接受道德的洗礼,相信我们都会成为做人的典范。
二、注重能力考察,强调过程方法
近几年来,探究与实践题成为各地中考的题型,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探究性试题一般通过给出鲜活的背景材料,设置一定的情景,提供一定的条件,提起某种话题,要求学生“进入角色”进行再创造。试题的着力点是活动与探究,旨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例如,山西省课改试验区中考试题
材料:2005年7月14日,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联合举办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系列活动的通知》,引起各地区、各行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为,这是诚信建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诚信建设是我国当前一项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对于全国“共铸诚信”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某校为了配合这一活动,决定举行“共铸诚信”辩论会。班主任正在物色正方、反方辩手和主持人。
正方:诚信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总的趋势,不可阻挡。
反方:不诚信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诚信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做不到。
(1)请你为反方提供一些典型现象(或实例)来证明其观点。
在官场上:在商场上:在考场上:
(2)假如你是正方辩手,想一想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哪些知识能成为正方观点有力的理论依据。
(3)假如你是这场辩论会的主持人,请你围绕辩论会主题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4)请你带头在“共铸诚信”承诺书上做出郑重承诺。
分析:此题以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诚信问题为背景材料,通过实践探究活动的形式巧妙地把学习和生活衔接起来,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问1中学生要为反方提供论据,就必须结合生活实际,依靠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把看到的、听到的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设问2则需要学生迅速转换角色,依照正方的观点,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答案。此处应注意的是,要找准知识点,使找到的知识真正成为有力的理论依据,如人与人交往要坦诚相见、诚实信用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原则之一、明理诚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等等。设问3考查的是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围绕辩题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诚信问题加以概括,总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问4答案比较灵活,学生注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谈起。
教学策略:“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对思想政治课考试命题的一项改革要求。由“知识立意”转到“能力立意”是这一改革要求的最好体现。搞好思想政治教学积累在课外,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则在课堂。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向45分钟要效率,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品德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基地;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发展和提高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应做好如下工作。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摆正教师的位置,实现师生平等。教师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商谈者、促进者、合作者。成功的课堂教学,关键是给学生最多的思考。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创设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丰富的,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都得到培养与发展,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2.确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具体情境的内容必须做到三贴近,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当然,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通过材料分析、小品表演、学生搜集资料、漫画、视频资料等方式呈现出来。
3.确立文本意识,用实用活教材。首先,要重视文中的小栏目,借导引性的栏目,引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设置具体的材料、情境,回答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问题;对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要求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其次,要拓展文本空间,借助学生的生活经历,在生生互动中,扩展和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导行;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资料,不断的扩大教材的资源空间,要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会上出好课。
三、评价体现综合性,注重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知识谈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已成为目前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试题的综合性,可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例如:江西赣州的中考试题
材料:一天,××中学大门口的一则寻人启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1)假如你知道李清同学的下落,你将用哪些知识说服他回家?
(2)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悲剧的重演?
分析:本题依托青少年迷恋暴力游戏、常泡网吧这一不良社会现象拟题,很具针对性和生活色彩。题中的“寻人启事”,既包含深深的亲情呼唤,又渗透对丧失良知的“网吧老板”的憎恨。在一声声呼告中,父母那饱含热泪的双眼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体会着他们焦急的心情。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从多角度去思考悲剧发生的原因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是否树立起远离暴力游戏,文明健康上网的思想意识。
人可以放弃一些个人的爱好,但绝不能丢弃高尚的追求;人可以没有太多的财富,但绝不能没有丰富的思想。这类融知识性、生活性、情感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大量出现。它们依托生活,融入真情,巧妙设题,引领学生深入回味所学知识,不断净化心灵世界。
教学策略:面对评价的综合性,学生只有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每课的基础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方能应对。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落实知识目标。
(1)更新观念。没有知识和技能作基础的教学过程必然是空洞的,没有知识和技能作基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必然是不稳固的。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对于本学科来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学生抱着闭卷考试的心理应对开卷考试,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提高一个档次。
(2)梳理知识结构,整体感知。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网络结构,明确每课安排了哪几个框题,每个框题阐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哪些联系等。我们可以通过画知识结构图的方法,来理清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就可以做到“一表在我手,全课心中有”,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
(3)明确目标,把握联系,重在落实。这套《思想品德》教材的正文行文活泼,不像以往的教材语言层次分明,还会在段首或段尾用黑体字标出要点。这就需要我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忘概括大意、提炼要点,认真弄清每段正文说了些什么。否则一课书看下来,就很有可能“一头雾水”,掌握不了应掌握的知识。概括是思维的基础,老师要学会概括,还要让学生学会概括。有的老师依据一些参考资料,将教材每一课的知识目标细化成表格的形式,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落实知识和德育目标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思想品德教材正在向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向上转变;思想品德课评价也由过去侧重考查品德知识向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是否形成好公民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等品德行为的方向上转变。思想品德教学应该重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注重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优化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三维目标应该成为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每一节课教学追求。
⑸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学科的追求,我们的品德与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即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打下基础。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那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前提。 1 、深入钻研教材,娴熟驾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娴熟地驾驭教材。 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编排,明白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必须了解教材的内部联系,要把全套、全册以至每一课看作一个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反复钻研、透彻的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认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还要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1)研究本学段学生的普遍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智力水平,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全面制定目标,聚焦重点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结束教学活动之后期望学生达到的一种状态和水平,它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和统帅。要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点。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是课程的性质。课标还就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有正确解读课标,才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们无法实现;定得太低了达不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因此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聚焦重点 一节课仅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的着力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大地妈妈》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节约水的好习惯,我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家中收集自来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带到学校来观察。再让学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思考:这时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还能被我们使用吗?怎样才能让那瓶自来水不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脏、被污染。如果我们不小心弄脏或污染了水,我们的健康就会被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就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要求在使用时把教材作为学生活动凭借的范例。该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容”这一主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可以创设“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师生讨论解决。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时,要做到五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缩短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二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三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四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及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在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及动物图片后,我让学生模仿表演,讲述自己了解的动物习性、特征以及和人之间发生的趣事。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合理评价,激发学习愿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品德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而非真实的,表面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应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不要再充当一个纯粹的说教者,也不要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轻易地就去否定学生的某一独特体验。总之,要改变现行德育中缺乏“学生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的现象,改变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状况,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从方法上植根于生活世界。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实现自我的信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的内化,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念和愿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杠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积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欢乐的海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⑹ 如何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我曾经在政治课上昏昏欲睡,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教学例子很重要!!在课堂上一定要举几个事例来配合课本内容。不然只讲课本内容学生都睡成一团。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事例,给学生看。当然,你也可以卖关子,与学生互动,猜测故事情节,再趁机插上课本重点。你要知道,熊孩子在课本发下来时就把课本的小故事都看了。要是依旧用课本事例他们马上就会走神的。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写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这一规定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方向,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恰当运用教具,如要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些复杂现象使学生要真正理解并运用,并非易事.电化教学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高一种具体情景,在此情景中学习,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情景理解、把握知识,从而增强教学吸引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政治课要有趣味性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原因就在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就要在导课环节上下功夫,导课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讲故事诱导,诗歌朗诵渲染,设置悬念,漫画,招贴画,图片放映,优美歌曲播放等情景设置,要求教师据授课内容灵活选用.导课的内容应是引人入胜的,语言要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全身心投入这节课中.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诚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行方法.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渲染教学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较好地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融合教学于生活中,体现学习意义
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品德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并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思想品德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进入课堂,使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思想品德课的作用与意义.
四、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如果一位教师能经常对学生微笑,学生会觉得教师很好,课后乐意跟教师交谈,这样也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五、采用开放性评价
对学生评价应体现开放性,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因此,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只要是学生全力以赴,就要给予表扬,以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要做好预习与归纳.因为,预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对教师即将讲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提前预习教师上课要讲的专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难点和重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特别地留意成绩较差的学生,尽量多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教师只有知道学生怎样想,才能更好地教他们.
⑺ 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想法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如何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首先,要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现在的政治中考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因此,在备课时要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一)备课要做到全面。既备学生,即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学习的能力等;又备目标,明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考的方向等;同时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初三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备课时要重点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学懂。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最好能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例子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加以讲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听起课来才没有那么吃力。比如,讲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我就拿本地村委选举作为例子跟学生讲解,使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变得简单了许多。我觉得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政治教师,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讲起课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备课时要向中考的考纲考点看齐。我们的目标是中考,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渗透中考的意识,要熟悉中考考纲考点的要求,知道哪些知识是必考的,哪些知识是不用考的,哪些知识只是要求了解的。例如:讲到第7课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很多学生都听不明白,而这一课在中考的考纲考点中涉及的又很少,所以我在上课时,对于教材作了一些删减,对于课本上类似的知识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略讲,甚至不讲,要大胆地进行必要的舍弃。考纲考点是中考的指挥棒,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跟着它走。只有依纲扣本,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功夫,我们才能挤出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要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前手持课本侃侃而谈,学生们紧闭嘴巴,睁大眼睛,聆听教诲,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话是真理,学生只能唯命是从,被动地学习,没有一点积极性可言,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采用问题教学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诱因。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摆脱以往接受知识时思维的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一般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几个方面来提出。比如:讲到《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这一课时,我就按照这一思路提出问题,课堂气氛非常的热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另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 “互助”形式。若干个人分成一组,集体参与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已见,并进一步讨论问题的分歧点,让他们不受拘束地暴露自己的思维,探求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使学生的“爱动、乐于交往,爱表现自己”的心理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为了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幻灯片、flash动画、音乐、漫画材料等,转换学生感官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或通过其他方式去准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材料,例如在讲初三的基本国情、国策时,我要求学生去网络或报纸上搜索与建国六十周年相关的资料,学生们热情高涨,几乎每个同学都找到了相关的材料,上课时我让他们各自交流心得,同时利用他们所找到的材料进行教学的相关活动,令他们可以收获成就感,更令他们兴趣盎然。再比如我们初三中考要考国际国内最新时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直接在“时事一点通”网站上讲解时事知识,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实践证明,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再次,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还要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课堂教学一定不能缺少能力训练。每节课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该着眼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提问时多采用“为什么”,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而尽量少问“是什么”。最好每一节课都要留足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些当堂练习,以达到当堂掌握的目的。在中考总复习的课堂上,加强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尤其重要。近几年笔者在中考总复习课堂上通过当堂做近年的中考真题和最新的中考模拟试题,反复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很快,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水涨船高,中考成绩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
以上只是笔者对如何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率任重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