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有哪几方面
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都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缺乏创造力。那么,要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内既保证教学质量,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教学技巧。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第斯多惠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因此,教师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精通所教的学科,熟悉相关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得不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会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不仅要教好优秀学生,更要教好“差生”。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养,才能自信地展开教学,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
教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引导他们去主动探索知识。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吸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或教训,长期积累必定会使自己的教学取得进步。同时,虚心学习,博采众长,但绝不能一味模仿,否则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现在科技发达,教师要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多渠道获取丰富的教学信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自己的个人特长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听老师的课,成绩才会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备好课,严谨地教给学生准确无误的知识,把握住重点,不放过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精心挖掘、设计。备课要和学生的年龄及能力水平一致,并根据学生上课的情况加以调整,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在备课时就要多注重基础知识,多复习,让学生慢慢进步,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多好的教案都要到课堂上接受检验。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即使教案写得再好,教学质量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哈明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热爱学生,赞美学生,让课堂流淌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去关注他、欣赏他。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赞美,赞赏学生的感情、观点和个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真诚和恰当的赞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和美德,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即使最差的“差生”,在内心深处也会有美好的一面,而他们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理解和帮助。老师要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沟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使课堂成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场所。因此我们要热爱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赞美。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是非观念尚未形成,难免会有些错误的想法或行为,对此,我们要学会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改正的方法。对于在课堂上违纪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体罚,可以采用暗示提醒的方法,使他尽快恢复到上课的状态,这样既不影响其他的同学,又维护了违纪学生的自尊。也可以采用课后疏导教育的方法,当众大肆批评学生,往往适得其反。另外,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体验不一样,所以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个性。教师要学会尊重个性差异,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宽容并欣赏学生不同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总是被要求服从老师,师生之间少有平等。如果我们相信、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所以我们要学会民主,学会倾听和沟通。比如,有时学生发言表达不连贯,引起其他学生的不耐烦,并耽误课堂时间,这时老师不能武断、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回答,让他坐下,而要适当启发、诱导、帮助他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体验,因此对学习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观点会出于教师的预料或突破老师的成见,有的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应该认真而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组织好语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归纳和评价,告诉学生他们的观点有哪些新颖、独特之处,给老师一些什么启发,从而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养成尊重别人发言、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同时,在班级活动中,不能老师一人说了算,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在这样“民主”的课堂里,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当学生受到鼓舞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学生的学习一定要经过思考才能提高,而思考常受到老师提问的影响。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有技巧,要有针对性,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视角备课,变平凡的上课为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提问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采用循序渐进和直观性的原则,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了“until”的用法,那就可以结合强调和倒装的知识对“until”的用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情境互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当然,请谁发言也要斟酌,如果有的学生有意回避老师的目光,那就表示他不知怎么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想答问,那最好不要请他们发言,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请不主动发言的同学;如果想把问题推向深入,激起思想碰撞,那就请主动要求发言者发言;如果是较容易的问题,就请那些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同学回答,多给他们发言机会。还要注意优先举手的同学和发言次数少的同学。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开拓思维,拓宽思路,使课堂成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注重一些教学细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做课前准备,这对学生也是一个无声的提醒,督促他们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并开始预习,这对快速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或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如果老师上课才进教室,下课就踪影不再,让学生觉得老师只是教书而已,无法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老师在学生中不能产生亲和力,这当然不利于教学。
在课堂上注意应尽可能使用通俗、平易的语言和学生沟通,不要经常生搬硬套一些流行的歌词或网络语言。当然,偶尔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也要注意过犹不及。讲课要注意语速、语调,重要的地方讲慢一点、重一点。同时,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有别。语言要精炼准确、丰富生动,否则平板、单调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昏昏欲睡,课堂就会死气沉沉。
老师不能老是站在讲台上。当学生在讨论、阅读的时候,老师要走下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疑问,根据情况组织下一步的教学。如果有同学发言声音小,老师就应该走近他,一方面可以听清发言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如果有同学不遵守纪律,老师走近他会给他无声的警告。因此,教师走下讲台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上课要注意到每个学生。有的老师只顾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不朝学生看,只顾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为教而教。教学应“以生为本”,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表情或反应,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如果学生看到老师看着自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从而使他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这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布置作业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可分为基础题、必做题和选做题。高层次的学生要做必做和选做题,注重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挑战学习难题的信心。中等学生要注重自主反思的能力,做基础题和必做题,同时充分利用错题集,改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日后复习使用。低层次的学生做“基础题”,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注重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正确率,从而减少对学习的畏惧,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每次作业都要认真批改,可分为自批、互批和教师批改。教师批改时要尽量中肯地写下评语,或鼓励,或批评,或鞭策。如在学生的英语作业本上,可以用英语写一些谚语或名言警句,如“No Pains, no gains.”等,学生因此既得到警醒,又学到了有用的英语知识。
老师在上课时要精神饱满,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断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字迹要清晰,板书要美观、规范,演示要熟练。这些严谨的治学态度会给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有助于他们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尚的人格,培养勤奋求实的精神。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界一再强调教学以学生之本,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创造力、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师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又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让自己的教学价值得以体现。
㈡ 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系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
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学基本
技能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
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为了便于学生对各项教学技能的感知和理解,要提供必要的录像示范或直接示范。在实践过程
中应使用声像设备对其实践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使学生的教学技能不断改善和趋于稳定。各校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可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
展工作。
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是指出优缺点以便改进,定量评价是给出
量化结果以记入成绩。为此,首先要制定每项教学技能的评价标准,训练时由学生自己根据标准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训练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40%。单项教学技
能训练结束后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由指导教师评价,占总考核成绩的60%。
㈢ 常见教学媒体投放技能有哪些
1、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知识构建过程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结构在人脑中不是直线的层次结构,而是围绕着一些关键概念所构成的网络。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大纲,根据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筛选和挖掘系列教材中的精华和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属性,即是属于概念、原理性,还是技能、应用性;是属于识记、理解性,还是分析、综合性;是属于事实、情景性,还是示范、探究性等等。形成既有清晰的知识点又有完整、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既具有科学性又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2、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教学互动的课堂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的教,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则更重视学生的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的人。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但过多的单向交流,易于造成感官的疲劳,反而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所具有的表现性、受控性、参与性等技术,一方面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另一方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展示的空间,并及时对学生的反应做出评价,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
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性地运用教学媒体
——高新区孺子学校 李先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及其它许多的教学媒体已经悄然地走进我们的教学生活。它们可以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积极地调动学生情感,快速地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在语文课堂中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如何用又该怎么用呢?我想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运用教学媒体要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在语文教学中,各种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它并不是主要手段,而是辅助手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只有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运用教学媒体手段一定要为语文教学目的服务,防止因为运用媒体教学手段而削弱了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就要求,首先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考虑有没有必要使用。如有的课教学内容不难理解,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的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或平时学生接触较少,确实需要配以教学媒体学生才能理解的,在考虑采用哪种媒体时,要注意从教学目的出发,不能单从形式上考虑,要使各种教学手段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受到思想教育。总之,在教学中,运与不用,或选用何种教学媒体,都要考虑实效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运用教学媒体要考虑教材内容。 选择教学媒体一定要和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千万不可牵强附会。老师在教学中只注意到了“教学媒体”的优势,而没有将之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把“教学媒体”当成了“万能钥匙”,处处用,时时用,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教学效果却不见有什么提高。要知道,运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教学媒体”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先进性与优越性。许多教学媒体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并不是万能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依靠这个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记得一次我执教过一堂公开课,我备课所花的精力远比不上做课件所花的精力。我上课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孙悟空考小明》,课件中的孙悟空在天上腾云驾雾,一个筋斗翻到地面上,接着又将课文情节全部用动画展示出来。表面上看,课是上得热热闹闹,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对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又有多少帮助呢?我想: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脑中已有深刻的烙印,学生已多次从影视上得到感知,根本不需要再进行强化刺激。另外,由于课件的介入,把本来需要借助语言中介进行想像、再创造的审美意象变成了一目了然的画面,大大小了学生的想像空间。再如:上《圆明圆的毁灭》一课,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的描写,正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培养的好时机。可如果此时用上了多媒体,将圆明园的图片一展示,使学生的想象反而受到局限。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运用教学媒体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宜选用直观感强的教学媒体;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可放映幻灯或投影片,配以录音;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录像、挂图,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此外,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何时用,怎样用,也要据情而定。如展示情景、指导观察时,宜先看后讲;在讲解童话或寓言的重点和难点时,宜定格使用投影片或录像片,启发思考,加深理解等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电教媒体的优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多种教学媒体交叉使用,恰当配合。 教学包括许多环节和步骤,需要多种媒体相互配合。多种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分析、接受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多种媒体体包括电教媒体,也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卡片等。教师要注意把电教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长处。 如使用投影教学,虽然投影片能提供鲜明的图像或文字,但由于它对视觉有较强的刺激性,若学生始终处于这种刺激下,很容量疲劳。而黑板提供的图像和文字,属于对视觉的弱刺激,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在设计投影教学时,应考虑投影与黑板交叉使用。如,图像信息或带总结性质的文字信息由投影提供,分析课文过程中的文字信息由黑板提供。这样,学生的视觉有一个调节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 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电化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学生对于由视听提供的信息,不但要感知它,更要理解它,而感知、理解都必须思考。因此,在运用电化媒体时,教师要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阅读法、演示法等,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学生容量产生两种偏向。一种情况是,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兴趣,逐渐变得无动于衷,缺乏思维的积极性;另一种情况是,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电教教材上,忽视与课文内容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半停状态。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视听时的神态,适时通过谈话、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利用电教媒体提供的材料去学习课文,进行语文训练。在教学《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用投影片映出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演示珊瑚的形状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学生的情绪特别高。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展开积极的思维,使画面形象与文字形象得到了统一。再有,教师在放映录象片段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或读词、或读句;有时轻声读,有时齐读或指名读。教师根据训练目的,让学生边看边读,整节课学生看得全神贯注,读得津津有味,即获得了知识,又受到了阅读技能的训练。 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语文识词学句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此处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让识词学句紧扣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初冬》一文,描绘了北方乡村初冬的景色。作者以准确优美文笔描写雾气逐渐消失,景物由模糊变得清晰的动态过程也是文章的重点。这样一幅动态优美的自然画面,对住在南方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具体的自然景观,学生不能观察到,也没有这样的表象,因而在理解课文和展开思维想象中受到影响,这又是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我利用计算机的光盘形象和影像,先出雾中景像,让学生观看景物,然后突出“望不见”、“看不清”等词语;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雾中的景物像什么?找出了“像隔了层纱”一句,利用鼠标功能,屏幕的一半出现一块纱巾,另一面是雾景,相互对比,这样形象的对比,学生很快就理解句子的意;我又展示晨雾慢慢变清晰的情景。让南方生学生眼看屏幕犹如亲临其景,再通过阅读的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自然现象景观。再如: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火烧云》一课,写了火烧云色彩和形状的变化;颜色绚丽多彩,形状变化无穷。教学此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把声情并茂、美丽绚烂、变化无穷的火烧云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声像同步,情景交融,带给学生美的感受,使他们赏心悦目。再结合课文中重点词句,用“动画演示+定格特写”的方式展现相应场景,让学生很快地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有效恰当地发挥教学媒体的优点,辅助我们的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成绩。我们相信,只有把握住教育的时代脉搏,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使用教学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㈤ 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充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喝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大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态为动态、突破探究难点
形象生动的图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张华和李诚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①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②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③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④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放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②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③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CAI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这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㈥ 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哪些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课堂教学中采用与教师特定的意图有关系的意图性行动。它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占主要方面的是复杂的心智技能。培养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技能,是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技能不会在学习教学理论过程中自发产生,它必须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每一项课堂教学技能是有明确含义和功能;是能够表现和观察到的;是能够被广大教师所驾驭的;是能适应各科教学规律的;是能促使教师与学生间和谐地相互作用的;是能够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的。
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类,便于明确每一项技能的训练目的,便于提供示范和进行客观评价。目前世界各国的师范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分类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了分类的一致性。目前国内针对中学数学常用的分基本教学技能和调控教学过程的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有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教学技能有导入技能、反馈教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强化技能和结束技能。
以下没有提供的教学技能可参考其它资料学习。
基本教学技能
技能I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及其功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习情绪等)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种特殊性,首先是所学的大多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结果概括总结的认识;其次,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指导和疏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导航”开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钻研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主要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内容加以周密组织,能力的改造,并且用清晰,准确,简洁,生动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便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一般指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直接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教学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条理清楚,出口成章,针对性强,言简意赅,用语严谨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愿听,爱听,使学生感到真切和动听,必将有利于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各学科的产生,发展,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本学科的语言。各科教师运用的课堂语言,对学生逐步形成各学科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在学科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形式与内容的脱节,实质上就是学科语言符号,公式和他们所表示的东西脱节。
第三,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高效率的说明,讲述,推理和论证,要求听讲的学生思维敏捷,有预见性,在听的过程中,辨析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良好的课堂教学过程,能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意志,行为习惯等)的发展。而这种愉快和谐,启迪智慧,积极紧张的良好教学氛围,绝大部分是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的。
第四,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技能,可以促进教师的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时思维的原料,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越丰富,思维加工也就越有效。通过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使教师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储备,锻炼了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这对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也是很好的培养。语言还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师正是运用语言要素,组成话语来表情达意,以便让学生理解这种思想;同时,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思想的反馈,有了这种反馈,才有助于修正,补充教师的思想。语言和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高,又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说对教师的一种极好的思维训练。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
教学语言技能是由基本语言技能和适应教学要求的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的。
(一)基本语言技能的主要构成.
1、组织内部语言的技能 人们在说话时,都是在先想后说,边想边说。想就是组织内部语言,思考“为什么?”“对谁说?”以及说话的意向与要点。负责内部语言的生成与组织的是大脑神经中枢。看到外界事物获得的印象,以及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获得信息,马上进入大脑神经中枢这个加工厂加工,经过闪电般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或引起联想,或发生想象,形成了内部语言。内部语言组织得快,则语言就流畅,连贯;内部语言组织得好,则说出的话就清晰,有条理。可见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是构成语言技能的第一要素。
2、快速语言编码的技能 人们说话,也是吧内部语言经过扩张进行编码的短暂过程。使语言能够顺利编码的条件有二:一是有一定的口语词汇的储备多,这是语言编码的符号材料。如果教师掌握的口语储备多则讲解时对词语就有较多的选择可能,说话就准确,流利,生动。二是要掌握吧词语按准确次序组合的规则,即懂得语法规范。这是言语编码的结构法则。语法规范是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在言语编码中,如果符合语法规范,学生才能听懂。总之,加速言语编码技能,是构成语法技能的第二个要素。如果这种技能缺乏训练,讲话时由于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词汇,就会造成停顿的现象较多,或者是词不达意。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技能 人们说话时把内部语言经过扩展,并编码成一定语句,同时大脑神经中枢控制发音器官,发出不同音高,音强,音长的语音波,变成外部语言(有声语言)。由于人类除有一个口腔外,还有一个人类特有的咽喉,转动灵活的舌头,所以能发出多种音高,音强,音长的语音波使有声语句,不仅能表达各种意思,而且能传达出多变的动人的感情色彩。善说的人很会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娓娓动听,从而尊强表达的效果。可见,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技能,也是构成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学语言的特殊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出发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就形成了课堂教学口头语的特殊结构。
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还是提问,从一个完整的段落来看,其基本结构是由三个要素(阶段)构成的,即引入,介入,评核。
(1)引入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好心理准备。此要素的细节有:界线标志——指明一个新话题的开始;点题,集中——明确要求的目的;指名——指定学生作答或操作。
(2)介入 教师用不同方法,鼓励,诱发,提示学生作出正确答案,或执行教师的要求。此要素的细节有:提示——教师提示问题,提供知识,行为的依据;重复——对学生的回答作重复,以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或作出判断;追问——根据学生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答案,再提问题,引导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3)评核 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此要素的细节有: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评价;更正——学生的答案还不准确或思想发放不全面,教师予以剖析,更正;追问——继续设问,引发更加深入而广泛的思考;扩展,延伸——在已经得到真确结论的基础上,联系其他有关资料和相关问题作分析,探索。
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思想的反馈,有了这种反馈,才有助也修正、补充的思想。语言和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辨证关系: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说是对教师的一种极好的思维训练。
(三)头语言质量的评价。
评价一位教师口头语言的质量,除了看语言内容是否正确、深刻以外,对口头语言形式本身,还可以列出以下评价指标: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有了语音这一载体,才能使得表达信息的符号——语言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传送和被感知。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要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语音力求清晰、清脆、悦耳,音色圆润,吐字清楚、坚实、完整。造成吐字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唇、齿、舌在发相应的字音时不到位。这种问题,只要有意识矫正,并且经常练习,是可以解决的。
2、语量 。语量是指讲话声音大小。语量要符合语言情景和表情达意的需要。声音过大,不公没有必要,而且使人听了不舒服、易疲劳。课堂口语的语量,最好控制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听清楚。在师生数人对话的场合,能挑拨小声发音法。徐声发音法。语量的大小和气息的控制有密切关系。要达到一定语量,就要注意深吸气;讲话时,有控制地用气,课堂口语还要注意语量的保持,教师要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不能先强后弱,越说越没有底气。爆发式的语音激变,会使学生吓一跳,也要防止。
3、语调。 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语调能强化表情达意,增添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要求语调自然、适度、力争优美.能掌握高亢、沉重调、短促调节器、加长调、重音调等"调式",进行朗读与讲述.
4、语汇。要熟练地运用口语语汇,并能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做到:语言正确――用语符合口语语法规范,这是让人听得懂的前提;语言准确――讲的话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意和客观的事物,讲话不能使人不解其意;语言精练――讲的话一句有一句用途,没有不必要的重复,使人听起来干净、利落;语言生动――讲的话富有形象性、可感性,听众能想象出所描述的人和事,注意选词组句的感情色彩,忌干瘪、忌刻板;语言纯洁――选用的语汇是为社会公认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的,不生造除自已之外,谁也不懂的词语.尽量少说方言语汇,不说土说、"流行语".只有掌握比较丰富的语汇,才能在说话时迅速讲出准确、简明、生动的语句,提高语言表现力.
5、语速。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能根据讲解内容和个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恰当的语速说话.在应该快速讲说时,不绊嘴,语言流畅;在应该慢说时,不拖沓,声声入耳.在课堂教学中,语速要适度,一般每分钏200至250字,但是每个字所占的时间并不一样;句中、句间还有长短不一的停顿.这些音的长短和停顿的长短所构成的快、慢变化,就是节奏.善于调节音程的徐疾变化,形成和谐的节奏,也可以加强语调节器表达的生动性;使听众不疲劳、不紧张.
6、语境。说话注意对象、场合,能根据讲话环境,内外纯朴、自然地诉说,有针对性的谈话.比如在正式讲课的场合,在与学生促膝谈心的场合,在佳节联欢的场合是有区别的,要根据不同需要、氛围说不同的话.教师讲课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当时的心理情绪,以便选择恰当的说话角度、措词、口气和语调,使话语感情色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
7、语态。以态势语言(例如手势、身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助说话.语态要自然、大方、适度,不拘谨,不夸张.做到态势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巧妙配合.
上述口头语言形式上的质量指标,对能言善辩的人,也很难全部达到.向广大教师提出口头语言质量指标,有利于认识教学语言技能的丰富内涵,提高教学语言训练的自觉性,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向上述指标靠拢。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类型与范例
根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或程序,教学语言技能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说明法明确对象、简介某概念的涵义或知识间的关系;把某个问题的内容、因果关系解释清楚.此法又可细分为注释说明,结构、程序说明,逻辑说明,分类说明,举例
(二)论证法 运用论据(事实、数据、定理和定义等)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此法又可细分为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常用“由于”、“因为”、“根据”等词关联,而在论题(或论点)的前面常使用“所以”、“因为”、“总之”等词汇。
(三)推导法 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常在已知知识的前面使用“由于”、“因为”、“根据”,而在新的知识前面使用“因此”、“所以”等。
(四)比较法 比较是确定被比较概念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可以从共性中寻求规律性,从差异中探索各自的特殊性。
(五)借助法 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生动的语句来促进理解和记忆。例如:
2、拟人法
(六)联系法 按知识的内在规律,采用由此及彼的联接表述方法。例如:以旧引新、理论联系实际、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前因后果、宏微结合、以古鉴今以及透过现象提示本质等等。
四、教学语言技能运用的要求
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学生、运用语言等角度出发,在教学语言技能的运用中,应遵循下列要求:
第一、善于运用本门学科的专门用语(简称学科用语),并注意与通俗语言巧妙结合,灵活运用。这是因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其客观规律。这类概念理论系列,是用专业术语来表达的。例如:数学用语,它是指严格的数学科学语言。它可分为:文字型数学用语,它是完全用文字叙述一个数学事实,而且是最为简练的语言。如:“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对于原点或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文字型数学用语,在中学教材中大量存在;符号型数学用语,它是由数学符号和公式构成的人工语言。文字型和符号型相结合的数学词语,是数学教材及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数学用语。教学型数学用语,它用于弥补文字型和符号型数学用语过于抽象和不易理解,它采用合乎数学逻辑、语言逻辑的语言讲解数学问题,这种语言表述的数学事实完整、准确又十分细致,它将文字型和符号型的数学用语化为几个句子,使学生易于听明白。
第二、要用词准确,讲一段话,必须符合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说必须合乎逻辑。这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例如,线段就不是直线。如果用词不准,势必造成概念混淆。教师出现的语言错误,会造成学生思维困难。
第三、要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一定权威性,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说来,学生的年级越低,这种影响则越大。课堂口语的教育性,是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四、要严谨、简明、流畅。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句话上。
第五、要善于运用具有启发作用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思维的语言主要用来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首先,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的态度,要饱含丰富的感情;其次,教学语言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能激发想象与联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还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以提出矛盾再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语言,有助于巩固学生持续的注意力和积极思考。
第六、教学语言要有机动性。即教师讲课的语言,要跟学生当时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应根据学生的反映,灵活机动地改变词句或叙述结构,使之易为学生所接受。一个教师要能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对教学工作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在备课中不仅要确定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语言,还要考虑同步的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作好准备;要深入掌握所讲的学科内容;要具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掌握丰富的词汇。
技能II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一、提问技能及其功能
提问技能及其功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回答问题和处理学生答案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的一类教学行为。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引入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然后用准备清晰的语言提出问题,稍等片刻,再指定某位学生回答。
第二,介入阶段。在学生不作回答时才引入此阶段。此时教师要以不同的方法鼓励和诱发学生作答。教师可查核学生是否明了问题;催促学生回答;提示材料,协助学生作答;教师可以运用不同词句,重复问题等。
第三,评核阶段。教师以不同方式,处理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依据学生答案联系其它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有经验的教师,几乎每一节课,都要精心编拟不同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思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提问技能的教学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
第二,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联系、分析、综合、概括,从而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第三,通过问题的解答,能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提高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为学生提供机会,激励他们提出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提问技能的类型
提高技能,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按提高的目的来划分,也可按问题的认知水平来划分,也可按问题的认知水平来划分。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类型:
1、诱发探求新知识的提高。
2、低级认知的提问。
3、高级认知的提问。
(1)理解性问题。
(2)分析性问题。
(3)综合性问题。
(4)评价性问题。
(5)激发争议式问题。范例 在讲“西安事变”时设问:“蒋介石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议论。
三、提问技能的应用要求
1、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集中在重点、难点和弱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揭示薄弱环节。
2、应以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
3、应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
4、提问的时机要得当。
5、提问要面向全体,能使全体学生准确清楚地领会问题。要注意组织大家仔细倾听回答,引导学生参与、确认和修正。
6、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地捕捉和及进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善于采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
7、提问要灵活运用。在讲、练、读和议诸环节都可以回答问题或带着问题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出问题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
8、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查核、催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和扩展等教学行为。
技能III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技能
一、讲解技能及其功能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教学行为。
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原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并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客体(学生)
主体(教师)
信息知识流向
媒体: 语言
讲解技能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孔子的“私学”和柏拉图的“学园”,延续至今。它之所以一直受偏爱,是由于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建军的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微观,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领着学生想懂;解决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总之,准确流畅清晰生动的描述,循循善诱层层推理点点入滴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会使听者“欲罢不能”。
讲解技能的教学功能首先是能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原理。其次,可帮助学生明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探讨方法,推进学生的认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和实践能力(如运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并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美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二、讲解技能的类型和范例
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讲解技能可分为描述式解释式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和行为动作中心式等类型,下面对诸类型的特征和范例加以阐述:
1.描述式,又称叙述式或记叙式。描述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描述的人事物的结构要素属性发展和变化,有比较形象的具体的感知,或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根据描述方式不同,描述有可分为:
(1)概要性的描述:对人事物的特征,要素作该概述。范例 对集合定义的概要性描述
集合——数学大厦的根基:集合是描述性概念,无准确定义,如点、数、直线等一样,集合是什么通俗地说,它是一些元素组成的集体,20世纪以来研究表明,不仅微积分的基础——实数理论奠定在集合论的基础上,而且各种复杂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用“集合”概念定义出来,各种数学理论又都可以“嵌入”集合论之内。
对这类描述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引用有关数字资料,要注意揭示事物的结构层次间的关系。
(2)例证式描述;举出有代表性的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说明力的例证来描述事物。
(3)程序性描述: 按事物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描述 例如例如平面上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定义中描述了圆是怎样产生的,“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就是揭示了圆的本质特征 此种描述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关节点。
2.说明式。
(3) 比较性说明 。
3.原理中心式。
4.行为动作中心词。
5.问题中心式。
(论据、例证、论证、推断)
三、讲解技能的应用要求
1、要有明确的讲解结构。
2、语言要流畅、准确、明白。
3、讲解要有启发性。
4、要善于使用例证。
5、注意形成连接。
6、会进行强调。
㈦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我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才能使英语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学会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能够脱口而出的句子若在听力中碰到,听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了,语感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文章中使用的优美单词也能够模仿应用到写作当中:伴随阅读中语感提高的同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惧怕听力和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也减轻了,听力与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句子的结构剖析能力也得到提高.也会促进阅读能力。因此,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锻炼构成了英语学习的全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从各个方面齐头并进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能片面地追逐单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更不能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下面简要谈谈我是如何做的。 1、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及跟读模仿可以缩短自我发音与地道英语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学生讲出自然、流畅的英语。 2、通过多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的方法很多,可要求学生操练句型。自编对话,情景表演,完成课堂中特别设计的任务等。 3、通过多读,培养训练学生语感。英语的朗读就是运用轻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将材料中的思想表达出来。多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更好地在句子中记忆单词,理解单词,也为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创造条件。 4、通过多写。培养学生理解单词、句型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表达思维。可通过抄写、默写等方式逐步进行练习。 5、通过互译.使学乍掌握中英文思维的差别。同时促进写作能力。翻译时要注意直译与意译,明确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不同之处,加深对不同场合英语表达的理解。 二、英语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 英语教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主观上有这种想学好英语的冲动,巨大的潜力才能爆发,学好英语就不再是难事。因此,英语教学要围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展开。本人认为以下通过几种方式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1、兴趣教学,首先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研究表明:“消极的情感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委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常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师生关系处理好了,情感氛围建立起来了,再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无形中激发学生主动性。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例如,通过开展英语游戏、朗诵会、演讲比赛、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教学活动,使教学充满情趣。例如,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必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同龄人是如何使用一些日常用语的,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有效的。 最后,把握“互动式”教学的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发展的差异,创设不同情境和互动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英语带给自己的快乐,避免时学生进行过难和过多的考核。因此,互动的角色不只是师生间,还有学生间、小组间、个体与群体间、以及师生与教材的沟通,目的足够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和思考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巧设疑问,启发学生:“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在英语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其次,适时暗示,启发学生: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和肯定,或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得以顺利解决或提醒学生出现的某种偏差,使之迅速做到正确的思路来。例如,让学生复述故事,可以把课文中的重
㈧ 课堂教学有哪些技能
课堂教学需抄要许多技能,但是袭,由于文化背景、教学传统和分类思想的差异,所以对开口跳教学的分类各不同。比较全面的有: 课堂教学技能: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教学口语技能 板书板画技能 体态语技能 提问技能 情感交流技能 媒传技能 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导入技能 讲授技能 组织学生活动技能 课堂纪律管理技能 结束技能 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课堂教学设计技能 测试编制技能 听课评课技能
㈨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提问·讲解·媒体运用)作业 哪些讲解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提问·讲解·媒体运用)作业 发布者: 高中化学专家 (通过学习本课程,试分析你的一堂课运用到了哪些讲解技能? 作业要求:) 答题内容: 讲解技能陈维嘉摘要讲解是教学过程常用的技能之一,几乎在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都有教师的讲解过程。教师的讲解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它在具体的运用中有不同的种类和要求。关键词讲解技能讲解类型技能运用技能训练技能检测表1概述讲解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向学生作系统的讲述和解释,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等。讲解与讲述相比较,偏重于分析、解释和论证,要求周密精确。从认知顺序来看,讲解侧重于从已知到未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规律,进行判断、推理,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从而实现认知上的转化,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讲解适合于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在各科教学中广泛地被采用。作为一种教学技能,讲解是教师通过教学的实践而形成、巩固并趋向自动化的,通过口头言语讲述来解释、说明事实和论证原理、概念、公式,剖析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讲解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总是就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由于讲解的内容一般是知识性的问题,因此要求讲解必须是科学地、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内容、形式和规律,概念的运用要准确,解释要正确。由于讲解是教师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解释、说明、分析
㈩ 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概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利用动画效果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基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和相应的棱,使学生看见两个相对的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完全相等,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联系实际,也能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