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运作集体备课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所谓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集体备课也是新课改的一种体现,新课改的发展就需要团队精神。
集体备课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要使集体备课更有效地进行,首先要精心组织。教研组要有计划的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裕、地点固定和内容落实。其次要做好准备。集体备课首先要有一个组织者,这个组织者就是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根据实际制定出备课的计划、内容和范围,立足课程标准,梳理出教学的目标、难点和重点,拟出备课要讨论的重点提纲。参与备课的教师要依据课标,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初备,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困惑与反思。只有组织者和参与者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均作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才有内容可备,才能有效、顺利的进行。第三是要充分交流。加强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集体备课既要有重点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创设集体备课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组织和引导大家畅所欲言,适时把握讨论的话题,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教学实践的反思等,还有部分教师教学实践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对大家有借鉴,都是难得的财富和智慧。第四是要充实完善。备课后的完善阶段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分享集体教育智慧,吸纳营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备课后的充实完善环节做得越具体,越能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集体备课才能够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㈡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活动,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负担,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及要求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不难看到,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展开的要求是:
(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是教师因共同需要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随意的;
(4)通过活动凝聚智慧资源。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1.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所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新老教师(包括骨干教师)都面临着重新熟悉新课程的重任。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2.借助合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熟悉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法进行深入地交流,其结果是汇集个体的备课成果,形成集体智慧,这样必然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集备的过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算法;还要教师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钻研教材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集体备课形同虚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人在心不在,没有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功能;
2.集体备课中教师(包括主讲和其他教师)的准备明显不充分,一人主讲,他人旁听,组长事后补笔记;
3、集体备课中组长的带头作用不明显,核心作用没体现,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到位,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心中也没底;
4、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数,但是不愿意交流。
5、教育认识不足,老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被动应付。
6、少数单位从网上下载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㈢ 如何基于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活动,流于形式,费时低效,不但不能成为教师的有益活动,反而成为负担,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教师集体备课的内涵及要求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不难看到,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展开的要求是:
(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教师参与;
(2)须具备相同课程或相关性质的探究内容;
(3)是教师因共同需要有目的进行的,而不是随意的;
(4)通过活动凝聚智慧资源。
二、集体备课的意义。
1.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所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新老教师(包括骨干教师)都面临着重新熟悉新课程的重任。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2.借助合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熟悉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法进行深入地交流,其结果是汇集个体的备课成果,形成集体智慧,这样必然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3、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集备的过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算法;还要教师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钻研教材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落实力度,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集体备课形同虚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人在心不在,没有真正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功能;
2.集体备课中教师(包括主讲和其他教师)的准备明显不充分,一人主讲,他人旁听,组长事后补笔记;
3、集体备课中组长的带头作用不明显,核心作用没体现,准备工作不充分,组织工作不到位,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组长心中也没底;
4、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数,但是不愿意交流。
5、教育认识不足,老师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被动应付。
6、少数单位从网上下载教案,实现教师“自我解放”。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原因分析:
一是集体备课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为什么要集体备课?);
二是社会发展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对事业的追求标准降低(集体备课能给我什么?);
三是技术层面还缺乏必要的“套路”创新(怎么进行集体备课)。
四、集体备课的做法
(一)个人初步备课
在每次集体备课之前,个人都要熟悉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简要组织发言提纲,以便在集体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集体研讨备课
1、备全册。
学期之初要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前,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安排学期教学进度。
2、备单元。
根据集体备课情况拟定单元教学计划,掌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等。在单元测试后,还应该对测试情况作简要分析,同时制定补教补学措施,必要时同年级教研组可统一制定测试题进行补教补学。
每单元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确定的中心发言人。计划的拟定一般提前两周进行。
同时注意:(1)单元备课必须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2)根据单元的侧重点,突出单元备课的创新性、开放性,切忌一人讲,大家听,搞形式、走过场;(3)不要把集体备课演变成教案审订,搞成“一人备课、集体定稿、分头使用”,使教学成为“千课一面”的机械表演。
3、备重点课时
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带动弱校弱师的教学上水平,对每单元的重点课时非常有必要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研讨时,主讲人要理清教学的环节和步骤,并就每一环节设计的理念或依据、达到什么目的讲清楚,在集体中进行讨论,最后确定出最佳方案,形成教案。有条件的单位在单元备课时可组织教师执教先导课,教研组内集体听评,进而改进教案,供其他教师参照。
语文、数学每周保证至少2课时、英语每周至少1课时的集体备课时间。其它学科的集体备课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作统一要求。同时各学科还应随时随地进行教学问题的研讨与交流。
(三)个人二次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科学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
1、确立“以学定教”的思想。
(1)备课时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最佳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密度。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
(2)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采取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的态度,不可照搬照抄。
(3)对自己过去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十分满意的教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及教改要求,按照“教老课,有新意”及讲求实效的原则,旧案新备。
(4)要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上课时,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并作教前修改,准备好教学用具。
(5)连续任某学科不足3年的教师要写精案,3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写20课时的精案,50岁以上的兼课教师可以写简案。包班教师语、数可重点备某—学科,另一科可备简案。继续允许在保证实效性的前提下,进行备课改革。
(6)对于责任心强、业务精湛、成绩突出、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干、教师的备课实行免检制度,教师自愿申报,各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按5%—10%的比例,将免检教师的登记表送县教研室审批备案。对免检教师采用推门听课等形式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这些骨干的作用,让他们经常上示范课、公开课,做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等。
2、备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渗透落实三维目标,体现创新性与发展性;
(2)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3)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活、新;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6)教学札记(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
㈣ 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各年级组成立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只要有一位教师有问题提出,两三个教师便在一起争论、探讨解决问题。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㈤ 怎样使集体备课实现高效
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体备课的好处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③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④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⑥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
⑦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二、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
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课后交流、反思——二次——资料保存
(四)个人初备:
基本要求: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
具体要求:1.备思想:2.备教材:“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元、章节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教参)。
(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
(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3.备学生:
充分了解学情,备出不同层次及不同要求。
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案。
4.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5.备学法: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6.备教学手段: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7.备教学过程:
(1)引入(2)教学环节(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4)总结(5)板书设计(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
①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说学生在本章、本节、本课的知识积淀。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知识障碍等困难及解决的对策。
②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③说教案的可适性。
3.说教法:
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及其教育理论依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说学法:
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学习能力。具体要说清: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③学法指导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
5.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要有多样性、可选择性,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要求,如课前准备、学生资料收集等。
6.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做到:
①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预习、教学、训练、复习的安排。
②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巩固新课成效,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③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
④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的关系。板书设计要有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⑤说作业设计:A、说每一个作业(练习)题设计的意图和目的。B、说学生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先期解决(预见性)。C、说不同层次的作业及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D、在下次集体备课或教研会上,说反馈后的巩固训练。
⑥说教学反馈,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六)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要做到:1.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
2.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人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3.教案上要有圈点、修改、补充、拓展和教后反思等记录。
(七)教学实践(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八)课后交流、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九)资料保存
保存资料,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2.实效性3.研究性4.创新性
5.统一性(辩证的统一)6.超前性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2.整体意识3.超前意识4.反思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
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
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现象四:集体备课成了“木偶戏”,缺乏个性。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老师留一手;一位教师备好后,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希望老师们能在集体备课中不断地提高。
㈥ 如何搞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必须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集百家所长,成一家之言。集体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已经成了共识。集体备课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了解;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备课方案:备教材: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教材,要求吃透,挖深,做出最好的导学案。按照既定的整合,分工合作。让学困生看到希望,中等生看到鼓励,优秀生看到挑战。备学生:我们的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吃透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这一点必须在导学案上体现出来。备教法:以学案导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点拨和学生讲解相结合,教师充分展示个人魅力,争取每堂课都是优质课。备课流程研究教材,个人备课, 提出问题———→教研活动 中心发言,解决问题——→集中听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二次教案,理论提升具体要求:(一)个人提前备课。要求做到三个一:①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其它相关资料;②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各个击破;③一要深入学生,做好调查,有的放矢。在保证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提交个人备课,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提出问题。(二)集体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就本模块的教学提出建议性的指导和具体的实施要求,要求做到“三统一”:①统一教学进度;②统一教学目标;③统一教学重难点;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反复推敲,提出不同的细节设计,对遗漏的内容进行修正。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过集体分析,共同解决可能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案,结合实际和学生特点选择教法、学法。(三)课堂有效展示。经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后的教案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集中听课,评课,以便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收集有用信息。(四)教后及时反思。授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备课组所有任课教师授在听课后要进行评课交流,并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集体备课是法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有序,和谐,健康地发展。
㈦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建议加强集体备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提供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一所年轻教师占多数,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我想我们并不急于求成,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面,采取了三步走的措施:1、规范课堂教学过程,完成课堂教学目标,2、掌握课堂教学规律,保障课堂教学效果,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高效。 三步走是根据我校的现状,分析了教师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的比较可行的逐步实现课堂有效、高效的途径。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细则》,并打算在学期结束之前组织教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测试,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规范上课的过程、程序,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把一堂课上好,上完整。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环节,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上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先备好课。备课从五方面做起(1)备课标(2)备教材(3)备学生(4)备预设(5)备作业。同时注意集体备课,明确教案书写要求。 上课时要求教师严格遵循五项要求:(1)严格遵守课程表,不私自调课(2)增强课堂时间意识,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中途离开教室(3)注重形象,不携带通讯工具,不坐着上课,体育教师着运动服(4)坚持用普通话教学,不讲土话、脏话(5)尊重学生人格。 做到“三个提前”(1)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不将个人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营造良好课堂气氛,(2)提前1--2分钟到达课堂,目视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营造安静的教学环境(3)提前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场地的布置工作,黑板是否干净,讲台物品是否摆放有序、卫生洁具是否摆放整齐、学生桌椅是否对齐,营造有序的课堂环境。 要求教师实施“六有”教学行为:(1)有效导入(2)有效讲授(3)有效提问(4)有效倾听(5)有效评价(6)有效板书 学校教师在经过反复训练,规范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熟悉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规律以后,逐步进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目前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绝大多数仍然处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规范阶段。基础扎实才有可能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走好第一步,才有可能走的更好、更远。 实现课堂高效是学校教学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三步走”原则,一定会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方面取得成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㈧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二、有效的运作方式: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三、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做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㈨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真正、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开学初我们备课组确定了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备人轮流担任。这样就使集体备课从时间、地点和人员上得以保障。 (二)明确集体备课的步骤、内容和要求。 1.集体备课的步骤: (1)第一次集体备课我们主要备好三种计划,那就是学期计划、单元计划以及课时计划。“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就是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它往往是针对长达一学期的课程教学,主要考虑我们这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安排和相应内容的安排,要确定有多少周、多少天、多少课时可以用于教学,日常假期或者考试周都要考虑进去。我们还要确立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要达到那些目标,哪些内容可以学习,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开展,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怎样合理地安排到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课时计划”要更加细节化,更加详尽,要大致规定每一堂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个教学目标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使用课本中的那些内容,融入那些课本以外的资源和材料,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如何使学习延伸到课外得以巩固和发展,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同时备好老师这个课时中的方法手段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2)以后每周的集体备课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教学上的不足,哪些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备课的这个环节中,要深知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需要教师不仅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有热情”。所以教育要更多的融入感情教育。教什么“内容”看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在教科书、练习册和课程纲要中已经被详细地确定了。但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平衡和热情度不同,教师应该具有使用多中教学方法或者策略的能力。像那些扮演大量角色、广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优秀的教师也应是复合型人才。 2.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时应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1)备教材 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更要从微观着手,脚踏实地,力求实效。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但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的发挥,还是应该扎扎实实地走进文本。教师一定要反复研读教材,传统意义的“吃透教材”仍然是我们备课的法宝。要想“吃透教材”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走进教材”。所谓“走进教材”就是教师专心研读教材本身,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去反复研读课文,直至充分理解,准确把握。然后再查阅相关的教辅资料,补充和深化原有的理解和把握。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其二是“走出教材”,即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多方面能力的渗透,主要包括知识点的关联,课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思维方法和思想教育的渗透等等。教师要善于多渠道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手头的教学参考资料,网络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语文素材等都是我们备课需要参考的内容,但决不要被现有的教参资料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师要善于读书,敢于思考,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能够具有自己的语文思想。我们的备课应该以教材为支点,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借教材这个点深入到生活的面。把文本和生活,语文和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实际,他们会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显著。集体备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一节课应该有几个重点步骤,即这节课的几个亮点,它就是能够激起学生全面参与的关键点。估计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可能不易理解的地方,怎么样来设置例句,怎么样来设置情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与决心等,这些问题都是要求我们老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想到并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3)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3.集体备课的要求。 (1) 做好集体备课的准备 每次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给每个组员分配备课任务,让主发言人和其他组员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一方面,每位教师应认真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授课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巩固练习以及板书的设计。另一方面,每位老师还应该自己充分地准备这一周内所要授课的所有内容。每位教师都要在分析本班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另外,每位教师还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A)通过什么方法、内容、形式等来实现教学目标;(B)面对复习这样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如何重组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C)设计每个教学活动都应有具体的小目标。做到这些,就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形成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 (3)集体备课要做到“四个统一” “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和探讨,作出合理安排。 (4)集体备课要切实体现合作研究精神集体备课时我们英语教师要做到人人都开口,讲出自己在准备时所考虑到的一切问题及思路。然后大家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争取人人都真正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而不是充当集体备课的旁观者。这是集体备课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之前备课的思考与理解,在此过程中进行阐述,进行思维的碰撞,求大同存小异,博采众长,最后能取得比较一致的做法和看法。另外,在研讨的过程中,各位教师要做好记录,重点记录别人发言中的闪光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地方。 (5)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共有时间进行探讨,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探讨;而且,除了办公室,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交流。这样,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及时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6)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每位教师都要意识到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体备课,而是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进行个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研究。同时,借鉴集体的智慧火花来修正、补充自己的教案,形成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个性教案。 (7)反思意识 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是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应该对上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反馈等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反思,肯定成功之处,找准差距和不足,在一起商讨解决的办法和策略。“温故知新”,也应该是集体备课老师的必修基本功之一。 总之,集体备课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能称之为有效集体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们不断完善集体备课的过程 , 达到集思广益 , 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