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育有哪些影响
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 要:音乐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和途径。
音乐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求、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音乐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具有音乐创作方面的潜能,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这方面潜能的挖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学中获得审美体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是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实现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学的改革还是顺应社会科技发展潮流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相对“传统教育技术”的一个术语,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教育技术不仅包含物化的媒体技术,也包括非物化的教育规划与开发技术、教学设计与组合技术、教学策略与方法技术、教学信息传播与交互技术、教学测量与评价技术、教学管理与控制技术。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我国实际,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思想的体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必须考虑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地位的教育思想。
(二)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在当前,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等。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不仅要研究教与学资源,还还必须重视研究教与学的过程,既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和管理五个基本环节。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
二、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和途径。音乐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求、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为了使音乐的功能得到更好地体现,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上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等。在《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的要求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 (四)提高生活质量,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 (五)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学生可塑造的各种能力及潜能。
但在现有的音乐教学目标中,重视知识教授和记忆的偏多,着眼于知识运用、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的比重很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重新审视当前的音乐教育的要求将会对现行的音乐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音乐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音乐教育,因而往往使音乐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比赛的结果和成绩,忽视教学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忽
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1]
。我们应该认识到,专业音乐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和音乐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而音乐教育则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同样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应当从教学出发,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有所突破。
一是从审美出发,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艺术潜能。面向全体学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学习的个性化,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音乐教学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音乐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音乐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利用音乐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如果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选择音乐让学生唱歌、跳舞的过程都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受力,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而配合使用的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认识各种形状、颜色等,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参与实践能力,这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乐趣,还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反之,音乐教学活动如果过分看重教学结果,势必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妨碍艺术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此外,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结果,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不断地在收获结果。比如,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就是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审美体验就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由此可见,强调学生体验的教学过程并非不考虑教学效果,而是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重视情感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把审美的目标提到重要日程上;音乐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在多门类、多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这里明确提出音乐教学是一种人文课程。音乐教学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音乐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又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这里应该特别注意“整合发展”和各种“连续”与“关系”的提出,它们具有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以人文精神统领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提高了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统领可以引导教师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音乐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整体素质的任务。
三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给学生直观的、全新的艺术感觉,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试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因为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而使得视唱教学变得活跃;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抄谱)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
。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教学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形象认识。除此而外,音乐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认识乐器及其音色特点等等。
四是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使教学过程能按艺术的规律运转,从而达到音乐教学过程与音乐审美过程的完美统一。如《跳圆舞曲的小猫》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小主人睡觉了,他梦见家里的小猫在“舞场”上跳起了优美的舞,天真活泼的小猫越跳越高兴,在“舞场”中快速的旋转,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迅速逃离舞场,小主人赶快醒来,发现自己的小猫安然的躺在自己身边,这位小主人长大以后,依然记得这场梦,记得梦中的音乐,他就是美国人安德森。这时放音乐,拿出制好的图片,边听边看把故事解说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感到音乐是多么形象,一首乐曲原来就是一个故事。理解了作品的创作目的和内容后,再让学生复听时跟着音乐拍手,同时提醒学生乐曲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各种情绪表现跟音乐的内容有关系。第三遍听时可让学生听到管乐器演奏的较强音乐时用尺子弹出声音,听到弦乐器演奏的较弱音乐时用手帕挥舞。这种方法虽很简单,它却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感受到了音乐;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把音乐的内涵都蕴于无言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教育领域,并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特别指出的“技术的力量拓宽着今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对各种条件的利用以及选择的范围。新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尝试大量解决问题的新的可能和途径。电脑在教学中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效率和机会,这些技术应该立即投入使用。人机声像对话如果得以恰当的运用,可以对创造性思维技巧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如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这些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和交互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它们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需求,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陈旧、方法单调、评估片面等,这样,教师不但完成不好教学任务,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也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3]
。有人戏称“100%的学生喜欢音乐,99%的学生讨厌音乐课”,事实上正是教师不注意将学生的发展实际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忽视学生音乐学习需要的结果。这些应该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迫切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来改变这样的状况。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好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美的个性心理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受到心境的制约。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学生易于接受、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对大脑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
⑵ 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用于音乐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们也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机能
我们可以通过三张表格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功效。
表1为人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
感官
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比率(%)
83
11
1.5
3.5
1
表2为听觉与视觉的注意集中比率
感觉
注意集中比率(%)
听觉
54.6
视觉
81.7
表3为人获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
感官
记忆保持比率(%)
三小时后
三天后
只用听觉
只用视觉
视听并用
60
70
90
15
40
75
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象、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的听、唱、看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多媒体课件恰恰就是集多种优秀的教学手段于一身,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学《乃哟乃》这首歌曲时,我邀请学生一起观看课前在网上搜集整理的土家族的资料:他们的服饰、住房、生活习俗等,更重要的是介绍了重要节日——社巴节上的歌舞场面,让学生跟着录像中的土家族人学跳摆手舞。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通过多媒体以艺术的手法,使学生对土家族这个神秘的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声、文、画、像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多媒体教学信息都是由教育专家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的,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于一体。同时保证了图象与声音的高清晰、高保真,因此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
例如,在欣赏《森林的故事》时,随着音乐的进行分别出示以下几段动画:1、早晨,寂静的森林里,小动物们还在甜甜的睡梦中。伴奏音乐为《苗岭的早晨》的引子部分。2、随着音乐变得逐渐欢快、热烈,小动物们也一个一个醒来,他们欢快的跳着舞、唱着歌,森林中充满了欢笑声。3、突然,音乐变得恐怖,伴奏音乐为《不得了》,动物们听到了伐木的电锯声,以及突如其来的森林火灾,它们四处逃窜,无家可归。森林里再也没有了欢笑声,只听到悲哀的哭泣声。4、少先队员植树来了,动物们感到非常吃惊,它们躲在远处悄悄的看着,慢慢地靠近少先队员们。伴奏音乐为《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森林的上空回荡着少先队员们愉快的歌声。5、森林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瞧,动物们正在狂欢呢。伴奏音乐为《快乐的大熊猫》。最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句醒目的口号:“让我们行动起来,创造一个和谐、绿色的家园!”
在欣赏过程中,从美的享受到心灵的陶冶乃至情感的振荡升华,使学生们得到了完整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更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思想品德的教育。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求以情动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些,多媒体技术是不可能胜任的,也就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2、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教师盲目、机械地套用它,就会成为教学干扰源,因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技术的优点,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师。
一、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音乐形象是比较抽象的,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属于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还继续停留在传统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就难以得到深化和发展,学生对学习音乐就容易失去兴趣,音乐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唱歌曲《摇篮曲》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怎样哄小宝宝睡觉的,使学生对音乐形象和情绪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画面,配上摇篮曲的音乐,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盎然,并且童心大发边轻声演唱歌曲边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感受催眠的风格特点,使原来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性。再如:在聆听《小天鹅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那种活泼欢乐的情绪,以及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巧用多媒体播放芭蕾舞配上音乐,视听结合,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表现的情绪和形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渗透多元化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只是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已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强调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学等其它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例如:学习中国民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如:民族风情、语言、建筑、服饰、歌舞等就各不相同,许多文化都在音乐中渗透。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老师用图片、语言等方式教授,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而巧用多媒体把这一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料做成课件,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体会,既自然又真实,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这个民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歌曲《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时,把藏族分布的地理位置.和西藏的自然风光:雪山高原、建筑、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了解藏族的文化,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学生表现歌曲时就容易得多了。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这首歌,还对藏族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比静态刺激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刻。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化难为易,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乐曲片段,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和音乐强大的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有曲艺、戏曲欣赏、中、外歌曲欣赏和器乐欣赏等。在器乐欣赏中,包括西方的管弦乐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乐和丝竹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众多的乐器以及辨别它们的音色呢?又如何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最好的手段也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这些资料直观展现出来,就能有效地解决了难点。例如:在聆听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时,需要学生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并能听辩这些乐器的音色,而学校不可能全都配置这些乐器,老师也不可能都会演奏。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结合图片讲解,就显得比较枯燥,但是,把这些乐器制成课件利用动画形式进行讲解、演示就生动得多了,并剪辑乐队演出时的片段,效果就更好了。学生就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乐队的各种乐器及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员的服装道具,表演时的动作表情,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又例如:《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两声部歌曲,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两声部的歌曲学生接触得比较少,为了让学生唱准节奏、音高并能做到两声部的声音都唱得和谐,运用多媒体把两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再用录音软件分别把两个声部的伴奏录制下来。教学时,唱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和速度记号设置为“移动播放”来提醒学生,帮助学生更快地唱好歌曲、掌握歌曲,化烦为简,化难为易,突破了教学难点;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歌曲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教师们也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机能
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象、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唱、看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兴趣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多媒体课件恰恰就是集多种优秀的教学手段于一身,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声、文、画、像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多媒体教学信息都是由教育专家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研发的,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于一体。同时保证了图象与声音的高清晰、高保真,因此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求以情动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些,多媒体技术是不可能胜任的,也就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2、音乐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教师盲目、机械地套用它,就会成为教学干扰源,因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要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技术的优点,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师。
⑶ 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有什么区别
艺术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综合艺术特长的人 才,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与机构输送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社会工作者。
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 论与技能,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
2.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主干学科:
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学前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概论、艺术教育、现代教育 技术培训、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中外文学名篇欣赏、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 实践、艺术康复与治疗、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钢琴基础、钢琴合奏、和声学、曲式 学、歌曲伴奏写作、歌曲创作、乐器基础、合唱与指挥、学校乐队编配与排练、舞蹈、儿童 舞蹈表演与创作、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写生、美术创作、美术设计、艺术专业外语 等。
修业年限:三年或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师范本科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从事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及儿童艺术教育服务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又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
对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具有较强的声乐、器乐表演能力和音乐鉴赏及辨别能力,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毕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增强法制和法律观念,热爱教育事业。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远大的理想,为人师表。
3、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基本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和初步的运用技能以及对音乐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史知识和了解一定数量优秀中外作曲家与作品和风格,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好音乐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4、具有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在高等和中学等学校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熟悉教育法则。
5、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艺术修养。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组织管理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并达到规定要求。
就业方向:
1、中、小学以及大中专艺术院校音乐教师;
2、专业文艺团体演奏、唱员、创作员;
3、社会儿童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儿童之家的音乐教师、辅导员;
4、各地市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文化局、文化站、基层厂矿企业工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管理者、辅导员以及文艺演出、比赛等活动的组织者。
⑷ 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为音乐教学服务
三亚市逸夫中学 董赛燕[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使得各种媒体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大幅度增加。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过程之后,使教学手段在传统的书本、粉笔和黑板的基础上,发展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化教学。随着个人、家庭电脑的普及和网络化发展,将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化教育体系和开放式教育环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着这样的变化,我们如何将其运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呢?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机能,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音乐的综合文化素质。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掌握了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因此,我也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音乐教学、服务。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使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整合的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它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感官,使他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简单的讲,就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电影、多媒体电脑等视听设备铺助教学。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音乐教学理念的改变,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音乐教学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学过程。
一、借力科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而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为学生展示文字、图片,播放音乐、声音、动画,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方法,代替教师传统板书和挂图展示等手段,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多媒体资源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应用选择最佳的时机,这样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为音乐教学提供强大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物,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为音乐的情感和审美提供条件和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人音版16册第六单元的《红色娘子军》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屏幕出现了翩翩起舞的娘子军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芭蕾舞剧,更直接更直观的欣赏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和表现的情,激发学习的兴趣。我发现学生这时候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多媒体的屏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这时候我也乘热打铁,运用多媒体播放芭蕾舞的基本步骤,而他们自然而然就想学学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为音乐教学做了很好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5册第三单元的《唱脸谱》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角色的脸谱,向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京剧脸谱和脸谱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使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得明了,不见变得可见,学生再也不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了。让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音乐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3册第一单元的《七子之歌澳门》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漾着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运用多媒体,学生更能很好的理解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其含义,而不是对三百年前的想象,是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歌曲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最真挚的服务。
二、借力科技,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机能,丰富课堂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教学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从而使学生的听、唱、看等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音乐形象是比较抽象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是属于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还继续停留在传统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就难以得到深化和发展,学生对学习音乐就容易失去兴趣,音乐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15册第五单元的《五指山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图像播放本校学生本民族(黎族)已经失传黎族纹身图案,让学生有所了解和认识,再播放黎锦图片,学生感兴趣,因为学生家里都有一些黎锦。这时再拿出黎锦,学生一下就兴致勃勃的参加讨论了,再穿上黎锦,一边唱着五指山歌,一边做黎族舞蹈动作,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多媒体课件恰恰就是集多种优秀的教学手段于一身,前面的多媒体图片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都很好的调动起来了,丰富了课堂情境,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音乐教学服务。又如: 在教唱人音版14册第四单元《摇篮曲》歌曲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怎样哄小宝宝睡觉的,使学生对音乐形象和情绪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画面,配上摇篮曲的音乐,学生的听觉、视觉都用上,最后还不自觉地动起来、唱起来了,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盎然,并且童心大发,边轻声演唱歌曲边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感受催眠的风格特点,使原来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情境,更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音乐教学服务。
三、借力科技,运用多媒体,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音乐的综合文化素质。
随着个人、家庭电脑的普及和网络化发展将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化教育体系和开放式教育环境。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只是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新课标实施以来,已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还强调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学等其它学科的联系,现在教学活动要求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和习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例如:在学习音教版15册第二单元《走进西藏》这首中国民歌时,就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把藏民族的风情、语言、建筑、服饰、歌舞等素材进行理解、归纳,并能在课堂上对它进行讲解,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讲解到的知识点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学习到了西藏许多知识。音乐中有许多文化,许多文化也都在音乐中渗透。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用图片、语言等方式教授,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巧用互联网把藏族的各种文化资料进行理解归纳,而教师运用多媒体把藏族的各种文化资料做成课件,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体会,既自然又真实,学生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这个民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音乐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的新形势和重大变革,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的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音乐教学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学过程。教师要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为音乐教学服务。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南》,单从凯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2、《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作者:董赛燕
单位:海南省三亚市逸夫中学
单位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镇吉阳大道192号
⑸ 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有什么区别,请尽量详细解释,谢谢!
艺术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综合艺术特长的人 才,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与机构输送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社会工作者。
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 论与技能,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
2.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主干学科:
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学前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概论、艺术教育、现代教育 技术培训、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中外文学名篇欣赏、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 实践、艺术康复与治疗、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钢琴基础、钢琴合奏、和声学、曲式 学、歌曲伴奏写作、歌曲创作、乐器基础、合唱与指挥、学校乐队编配与排练、舞蹈、儿童 舞蹈表演与创作、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写生、美术创作、美术设计、艺术专业外语 等。
修业年限:三年或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师范本科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从事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及儿童艺术教育服务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又能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
对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具有较强的声乐、器乐表演能力和音乐鉴赏及辨别能力,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科研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学、心理学、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
毕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增强法制和法律观念,热爱教育事业。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远大的理想,为人师表。
3、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基本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和初步的运用技能以及对音乐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史知识和了解一定数量优秀中外作曲家与作品和风格,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好音乐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4、具有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在高等和中学等学校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熟悉教育法则。
5、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艺术修养。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组织管理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并达到规定要求。
就业方向:
1、中、小学以及大中专艺术院校音乐教师;
2、专业文艺团体演奏、唱员、创作员;
3、社会儿童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儿童之家的音乐教师、辅导员;
4、各地市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文化局、文化站、基层厂矿企业工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管理者、辅导员以及文艺演出、比赛等活动的组织者。
⑹ 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有效途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在“听”中欣赏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听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信息技术与音 乐教学的整合应强调适时性、有效性。有的课堂片面追求多媒体的使用率,追求展示信 息技术的高超水平,而忽略了自身学科的个性特点。在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试验 中,我发现信息技术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应用,才能发挥其魅力。在教学中,首先, 我选择他们在幼儿园最喜欢唱的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给他们听,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 生美好的回忆。其次,选择他们喜欢听的小学生歌曲,使他们对小学音乐课产生浓厚的 兴趣。最后,让他们在每节课剩余时间欣赏一首儿童动画片的音乐画面,使他们感觉到 没有上够音乐课,盼望下节音乐课早日到来。信息技术在欣赏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堂上 学生的操作学习。传统的欣赏课往往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或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曲目让 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在欣赏曲目前就已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型的听众位置上。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则能使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活动, 特别是在进行浏览性欣赏与增大课堂容量的教学活动中。
如在课例《音乐中的动与静》 的教学中,在教师举例使学生感受了音乐中的动与静之后,学生便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 即时在因特网上搜寻两首表达音乐中的动与音乐中的静的曲目,同时将自己的收集成果 展示给全班欣赏。这样,不仅即时反馈了学生对音乐中的动与静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 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一个主动学习者, 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了许许多多的曲目,使课堂容量在不知不觉中大大的增加了。 二、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引起好奇。多媒体课件能 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 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 高潮。 例如,在教授唱游课《两只小象》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过大象,为了让他们 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大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 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大象在小河边 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 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 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2、直观形象、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 动态图 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 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 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能力。
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 欣赏美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从对于美的形态的直接感受 开始的。因而,只有能够感受美和欣赏美,才能理解美,进而发展想象美与创造美。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 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 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科学家都很重视欣赏美,而且无不具备相 当高的艺术欣赏能力。感受美与欣赏美能活跃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灵感 与顿悟,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信息网络的多媒体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 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鸭子拌嘴》是一年级上 学期教学的一首民间吹打乐曲。通过合奏刻划了一群鸭子嬉戏“拌嘴”的活泼可爱情境, 以启迪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但光用录音播放这首乐曲的话,很难欣赏到它美的所在,并 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要求。为此,我多方收集有关的音乐资料,编 制成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用图文并茂、形声同步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欣赏能力。课一 开始,先让学生进行最简单的交互学习。学生操作鼠标,从计算机屏幕上先认识大小镲、 串木鱼等有关打击乐器的外形特征,再分别听辨它们的音色。然后了解刮击、点击、轮 击等表演技巧和产生不同的音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集中欣赏乐器的合奏表演。乐曲 一开始,屏幕上就呈现出活生生的几只个性鲜明、十分可爱的卡通鸭子形象。乐曲和画 面结合,表演了各种熟练的演奏技巧。如时而刮击、轮击;时而打镲叶、敲镲音乐学科 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点体会。
信息技术在主题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主题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前。学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因特 网,对教师所指定的主题及范围进行搜索,从而获得主题的多种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上 主题课贮备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实现“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 更能在课堂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教”式学习。
⑺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教学艺术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方向。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艺术特点
现在的音乐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重视。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乃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可见音乐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思想刚刚开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获得音乐知识,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他在几十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独创了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主旨是,力图通过音乐实践形式一一即兴演奏,利用动作与节奏的结合,以唤起人们潜在的音乐本能,要求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在所有的创编动过程中,不能出现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这样学生会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这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突出音乐的情绪性
在音乐课堂中我们的学生应该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了解作品的整体情绪发展。学会在音乐中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作品的情绪。在欣赏中感觉音乐情绪的波动。例如《灵隐钟声》这是一样瘦构思巧妙、形象鲜明的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在聆听中让学生充分发展情绪,用自己的情绪、情感去体验作品,设身处地的感觉,会让人不知不觉中融入音乐的世界。
三、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音乐的体验性
音乐比任何一种方法都更能够体现感性与心灵所体验的印象。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的音乐课非常简单,一台录音机,一盒磁带,或是一台电子琴,外加教师的一双手,就认为是完成了现代化的音乐教育。音乐的特性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无从展现,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开发。无法发挥想象力,更别提是创造力。既然音乐是感性的艺术,那么,音乐课必将是充满感性的。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感性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实现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的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发挥音乐的特殊功能,发挥音乐教学的意义。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培养想象力,通过欣赏课与表演课尽可能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的开发、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各个方面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体现音乐的艺术特点。
⑻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体教学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信息载体,可以使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的集合。多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整合的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它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感官,使他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简单的讲,就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电影、多媒体电脑等视听设备铺助教学。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音乐教学理念的改变,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音乐教学设计、互动、分析与评价,进而支持教学过程。
一、借力科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而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声、光、电的结合,为学生展示文字、图片,播放音乐、声音、动画,用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方法,代替教师传统板书和挂图展示等手段,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多媒体资源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应用选择最佳的时机,这样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为音乐教学提供强大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物,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为音乐的情感和审美提供条件和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人音版16册第六单元的《红色娘子军》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屏幕出现了翩翩起舞的娘子军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芭蕾舞剧,更直接更直观的欣赏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和表现的情,激发学习的兴趣。我发现学生这时候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多媒体的屏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这时候我也乘热打铁,运用多媒体播放芭蕾舞的基本步骤,而他们自然而然就想学学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为音乐教学做了很好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5册第三单元的《唱脸谱》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角色的脸谱,向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京剧脸谱和脸谱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使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得明了,不见变得可见,学生再也不会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了。让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音乐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服务。又如:在教学人音版13册第一单元的《七子之歌澳门》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漾着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运用多媒体,学生更能很好的理解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
⑼ 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哪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充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的特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境。如在讲《两只小鸟》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鸟清脆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两只正在站在树枝上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这两只小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一首歌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融进歌曲中。又如在导入
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在新授《柳树姑娘》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飘逸的长裙播洒着滋润万物的雨露,枯黄的小草冒出了嫩芽,花儿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池塘里的冰融化了,干枯的柳树抽出了嫩枝,就像是春姑娘的一头秀发,在春风中飘动„„同时,播放出欢快的鸟叫声,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这首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动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春天的美好融入孩子们的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的直观具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学唱歌谱,只要
点击鼠标,学生就能轻声跟着电脑录音哼唱,学起来既快又准。部分难点节奏,点击鼠标,难点界面放大,重点进行训练。“休止符”及“换气符号”都事先用醒目的色彩标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平时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有的放矢地的再现,由远及近,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领略音乐美。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例如: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得有多好,也仅仅是独唱,怎么唱都唱不出合唱的效果。我播放了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大家欣赏。雄壮、有力的歌声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少
先队员敬队礼等画面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国旗的神圣,队礼的庄严,少先队员的自豪,让歌曲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通过欣赏,再来演唱这首歌,学生的情绪、咬字吐字、节奏的把握等等,都令人满意。省去了很多老师讲了,学生也未必理解的尴尬,对歌曲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