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❷ 数学教育学导论怎么样
《数学教育学导论》用新的观点阐述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构建了新的数学教育体系,并与正在实验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书中首先叙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然后根据20世纪以来数学的进展,阐述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变化,介绍国际和国内的主要数学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现有数学教育进行分析评论,包括数学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教学、新的数学题型、数学的德育功能等诸多方面。最后,单独叙述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新进展,以及如何准备上数学课的实际操作要求。
目录:
第1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地位及文化背景
第一节 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数学教育百年回顾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数学教育的变迁
第五节 东西方数学教育的平衡
第六节 中国数学教育正在走向世界
第2章 世纪之交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第一节 数学发展史上的四个高峰数学技术的兴起
第二节 绝对主义的破灭经验主义的复兴
第三节 关于数学特征的描述
第四节 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第3章 当代主要数学教育理论的概述
第一节 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弗赖登塔尔和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三节 “目标教学”理论和中国高考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
第五节 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
第六节 近十年来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4章 中国数学课程的改革
第一节 制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节 我国有关数学教学目的和数学能力的提法
第三节 我国正在试验中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四节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六节 一部俄国几何教材的启示
第七节 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2000)
第5章 数学教学模式和数学题型的改革
第一节 数学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数学文化
第二节 中国的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及其改进
第三节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下的一些新教学模式
第四节 以创新精神改造和发展数学题型
第五节 中国的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
第六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学问题一束
第6章 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功能的六个层次
第一节 关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第二节 关于数学史知识的运用
第三节 关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四节 关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五节 关于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第六节 关于数学课堂文化
第7章 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数学学习是认知活动
第二节 概念理解与“熟能生巧”问题
第三节 数学概念学习的层次分析
第四节 儿童智力发展理论
第五节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第六节 数学语言与数学学习
第8章 数学教育的实践
第一节 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第二节 数学课堂教学的技能
第三节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
第四节 对学生数学成绩的评价
结束语未来展望:201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
❸ 《数学教育概论》 新数学运动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胡新月 大好人
❹ 数学教育概论的介绍
本书来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源家级规划教材《数学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是关于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概述,目的是帮助具有数学专业知识的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不再只是“教材教法”的说明书式的记叙,而是阐述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全书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首先从观赏、分析大量的数学教学案例入手,帮助学生编制教案,走上讲台。然后概略地介绍当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数学教学的目的、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等基本课题,同时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以及数学史、数学教育技术、数学教育心理等有关问题。书中设专章介绍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验,并就数学解题和数学考试、数学教育研究等问题进行阐述。刘应明院士、徐利治教授、严士健教授为本书作序。随书附有一张包含若干教学案例和数篇数学教育研究范文的视频光盘。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系学生以及有志于从事数学教育的大学生,本书也可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参考书。
❺ 数学教育概论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第一节 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版史
第二节 数学教育成权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历史
第三节 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第四节 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
实践篇
第二章 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
第一节 一堂优秀的常规数学课——不等式的应用·
第二节 常规教学模式的变化
第三节 一些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
第四节 一些案例(课堂教学片段)的评析
第三章 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案三要素“
第二节 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设计意图的形成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展示
第四章 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第一节 如何吸引学生
第二节 如何启发学生
第三节 如何与学生交流
第四节 如何组织学生
第五节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
理论篇
第五章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20世纪数学观的变化
第二节 作为社会文化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第四节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
第五节 改革中的中国数学教育
附录:我国影响较大的几次数学教改实验
第六章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二节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❻ 学科教育(数学)与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有什么区别吗哪个好一些
学科教育抄(数学):国内的还是以理论为主。但是国外的一些当地商学院的数学专业还是不错。会有一些实际的项目做。不过数学确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科。但是在中国还没有得到重视。
所以如果只是在国内发展,也不打算将来搞学术的话,就目前而言不建议你学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很多学校都有这个方向,特别是师范类的院校,比如好点的 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师大,中等的,江西师大,辽宁师大,等等,稍差点的 赣南师院,等, 初试考教育学统考,复试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一般是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还有可能是数学教育概论。江西,辽宁都是二类学校,我还知道广西师大也不错,还是3类的,英语要求很低。我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向的,读起来很有意思,希望你能如愿!
❼ 学系数学教育概论的感想收获~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可见,理解数感、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非常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例如,一百万有多大,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等等。在课程标准中,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主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他们利用数学头脑来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我们常常需要估计上学、上班所用的时间,估计完成某一任务(烧饭、买菜、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估计写一篇文章所需的纸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计一次旅游所需的费用等等。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二)“数与代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的数学。
在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今天,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中学阶段,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如何,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方法、习惯、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今后去创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数与代数”作为基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中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情感的,就是有价值的数学。
从古时用结绳记数、刻痕记数开始,到算盘的使用,到计算器的使用,到现代大型计算机的问世,直至今天微机的广泛使用。无不说明了创新的价值。所以,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这主要体现在解题策略多样化上。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对一个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那么就不但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数与代数”这一基础部分正是搭建这种思维的桥梁。它不仅能在数的运算、公式的推导、方程的求解、函数的研究等活动中通过对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索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利用正数与负数、精确与近似、方程与求解、已知与未知等概念中蕴涵着对立统一的思想,变量和函数概念中蕴涵着的运动、变化的思想,促进学生用数学、科学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
❽ 数学教育概论:你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只注重三大基本能力是否恰当
想学好数学,关键是培养他们的三种数基本能力,其一是阅读能能力,其二是思维能版力,其三是书权面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顾名思义,对数学语言,简单的是,是对数学题目题干的理解能力,能获取必要的信息。
思维能力,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比如转化与划归,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数/映射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数学能力强的人,基本有两种能力上,一是联想力,二是数字敏感度。
书面表达能力,那就是在阅读和运用数学思维,通过数学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示书写出来。
如果是一般的数学学习者,锻炼以上三种能力即可,但对于数学专业或者从事数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还需要注重其他各方面。
❾ 考研里的830数学教学概论是指哪本书
1、考研里的830数学教学概论是指哪本书要去招生单位官网查看,因为不同招版生单位的数学教学概论的要求不权同。
2、初试科目代码以8开头的科目都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科目。建议去招生单位研究生院(处)网站或者专业学院(研究所)官网查看是否有考试大纲或者参考书目,大多数招生单位都有公布大纲或者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