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xx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考与实践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中特别强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工作思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为主线的战略布局是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来说,提高质量,就是要坚持规模和质量统一,把资源备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来,加快实现学校由注重规模扩大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转变。改革创新,就是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解决学校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加快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增强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努力提升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中职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现状
从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来说,绝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些在小学、初中备受学习挫折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厌学”是进入中职学校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他们对书本、考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有一种来自本能的反感,给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职学校实行的“2+1”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专业实训课减少,“顶岗实习”实际上变成了“顶岗工作”,“双证书”制度也只流于形式,学校专业课师资、实训设备建设的滞后等种种原因导致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毕业后成为只有“中职文凭”的简单劳动力,而不是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所定位、企业所需要的中级技术人才。正因为家长和学生觉得“学不到东西”造成了中职学生的辍学率升高。由于毕业生的低质量就业,专业技术学不学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学与不学、学好学坏都一样,反正到时候照样发毕业证书,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力和压力严重缺乏,这是中职课堂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困难的最本质的原因,也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家长缺乏“吸引力”的最本质原因。从教师的状况来说,中职学校的教师无论从观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面对这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的学生,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班主任都缺少足够的手段和办法,也没有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中职课堂上,不但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用“量化”的成果来体现,教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教学动力和热情,工作没有“成就感”是中职学校教师面临的共同困惑。因此,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旷课、迟到,上课时睡觉、玩手机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困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难题。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1、学习、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同类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但能加快改革的进度和效果,而且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改革的风险。为此,我们把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有计划、分步骤的稳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10年12月学校先后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该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并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和各教研组组长到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实地参观。2011年1月,学校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全体教代会代表和班主任参加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并邀请了县教育局领导列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不但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更吹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
2、实践、讨论,再实践
(1)特色课的试行
特色课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2节或4节课教授某一个课题,并在学校部分班级进行巡回上课。开设特色课目的,一是加强必修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二是能充分展现教师自身特长,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节省教师备课时间,增加中职学校教师的“成就感”,解决的是教师“育人动力”的问题。特色课的教学内容由教师自主确定,但必须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教师自身特色。这样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学生身上,不断根据实际的上课效果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使之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学校组织所有担任特色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特色课展示评议活动。活动的目的一是向学校全体展示特色课的教学效果,二是搭建大部分教师参与的讨论、交流的平台,营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氛围。通过讨论、总结,学校形成了“特色课教学常规化,常规课教学特色化”的教学改革方向。所谓特色课教学常规化是指,特色课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是从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的灵活性上,都大大增加了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体现了中职课堂教学特色,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值得在全校、全体教师中逐步推广,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要安排固定的课时,使特色课教学常规化、制度化。所谓常规课特色化,是指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借鉴在特色课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应用到常规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中,使自己的常规课富有中职学校和教师个人特色,增加常规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常规课的教学效果。
(2)实训教学的包干制
目前,中职实训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实训设备和实训师资问题,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很难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训课程。因此,中职学校很难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中职学校实行的“双证书”制度也只能流于形式。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学校在高二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利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其他课程的教学停止,由一个或者多个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集中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参加相应工种的中级或更高级的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学校根据学生获得技能证书的情况对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奖励。实训教学的包干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优化了资源备置,解决了实训学校设备和师资不足的问题;集中时间的强化训练,符合实训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学习目标(考中级技能证书)明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级包干到人,教师责任和目标明确,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时间集中,教师在完成相应的课时后相对自由,为专业课教师的成长和参加企业锻炼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本学期实训教学包干制在09数控班级试行,无论从过程和结果上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缺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近几年,大部分县级职教中心在整合县域内的农村中职学校以后,由于政府重视,办学力量集中等优势,各县级职教中心在校园硬件,学生规模、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师缺编的问题和师资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农村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文化课教师转型而来,虽然经过“省培”或“国培”,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普遍存在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欠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教师还不能从传统的、普通教育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动力,课堂教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现代中职学生的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行为缺乏认同,教学缺乏“成就感”使职业倦怠在中职教师中普遍存在,对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参与的热情,甚至消极应付。农村初中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初中教师对“后进生”普遍缺乏管理和关爱,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特别差,增加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怎样激发广大教师参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发挥所有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改革的激励机制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亟待加强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工作,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来监督和推动。学分制已经在中职学校推行多年,但由于各个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备上跟学分制管理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许多学校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都举步维艰。相对于一张试卷就能评价学生的普通教育相比,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复杂。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考试,又要有操作技能考试;既要有对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又要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过程性评价;既要有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既要有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评价,又要有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评价……许多已经推行学分制的学校,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环节过多,操作难度过大而流于形式和表面。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也就难以建立。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老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由于“学生的成绩”难于界定,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也就难于界定。所有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监控只能停留在查教师教学设计、学生作业等这样一些表面的层次上,难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监控,学校只能靠教师的职业道德来约束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行为,“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是中职教育教学管理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是今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得以持续和深入的关键工作。
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中职学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机制,导致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繁重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问题,中职教学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大多要承担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大多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革工作的推进质量和进度。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和专家的学术引领,通过专家深入学校、搭建同类学校相互学习平台等方式,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改革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纲二十字工作方针
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确定工作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
工作方针一共是五句话,20个字: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
2、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
3、提高质量、要促进公平。
要提高质量、要促进公平,都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和全社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
没有这个优先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全社会的支持,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难以实现。
(2)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扩展阅读: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优先地位的确立还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需要教育内部深化改革,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
这两件事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优先发展强调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大力支持,那么改革创新着力强调的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如果说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者缺一不可,那么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两个一个都不能少。
没有全社会的优先地位,教育要想优先发展是很难的;有全社会的支持,没有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看作是促进公平、保证质量的两项重点保障条件。
③ 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发展合力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意义非常深远。今后教育领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端正政治立场和前进方向、砥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是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政策要求,细化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安排,把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过重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探究思考、加强锻炼、了解社会、参与实践。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决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及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清晰表明我们党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政策基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理顺结构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尽快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决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从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起步,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再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特别是在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方面迈出新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状况有待改变,对此,《决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时,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循序渐进和制度创新,既要把促进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还要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这些都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等,都成为亮点,也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决定》提炼出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要点,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决定》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关键在于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推进学校分类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将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决定》提出的极具创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人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实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新阶段,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也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历史性机遇,统筹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一)切实增强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高度共识
我国改革开放35年经验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同心攻坚的结果。我们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必须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机制积弊,尽快克服改革动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愿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大政策举措,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除完善专家咨询机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环节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检查监督和定期评估,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及动态调整,避免产生大的偏差,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
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直面的问题。《决定》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投身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不同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协调的关系。围绕《决定》所布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要在国家层面制定指导性意见,注意增强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逐项明确本届政府任期内重大教育改革清单。地方要以增强本级教育统筹为重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国家层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体现省域教育改革特征,重在解决本省的实际问题。国家建立鼓励支持改革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权力下放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三)继续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全国一盘棋,但决不能一刀切。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时,就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高校选取425个单位先行试点,经过3年的探索,在顶层设计、政策协调、咨询指导、监督检查、宣传推广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进机制。根据《决定》总结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改革重要经验,我们要继续沿着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按照《决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以及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对国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整体评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