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以德为先教育教学

以德为先教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1-02-17 12:46:38

㈠ 如何做到"育人之道,以德为本"

立德:树立圣人之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辞源·合订本》)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树立高尚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广而施之,可以惠及社会,可以泽及未来 。
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就有重立德的传统。《大学》第一章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修明最高最大的德行,“止于至善”是要把这种高尚的道德修明到最完美的境界。 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都是把道德放在首位,把立德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外来思想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有些人盲目崇洋,有些人墨守成规,有些人无所适从,有些人迷失了自我。再者,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已不再是一方净土,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因此,重视师德,加强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立师德以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很大的可塑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教师的修养、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成长,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终生。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
二.重德育以树人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事业。那么,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国古代讲“德才兼备”,现代提“四有”新人。可见“德”乃人才的首要条件。
教育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是长久之计,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才的培养,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所谓“欲速则不达”,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被忽视,学生道德等素质的发展被削弱。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精神空虚,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已成为社会上令老师和家长头痛之事。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德和智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因此,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并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㈡ “教育以育人为先,育人以育德为先”求下联“教学...”

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重

㈢ 学校教育是以德为主还是以学为主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德育应该由以社会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促进个体发展为主,担负起发展学生非才智性因素的重任,只有这样,德育才能获得新生,才能具有广阔的前景。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师在育人中的德育教育?笔者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发展德智体美教育,以德为先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教育要以德为先。让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 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个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使得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得以传承。要求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开放的胸怀, 具有现代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 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应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整体”的人。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 它要求教育要有全局观念, 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要使学生聪明, 一个是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二、培养创新人才,以德为先

创新人才是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组成的,但是,学校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这方面任务的重要手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加强师德建设, 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是学校全员育人的关键。应从思想、理念、制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 强化教书育人工作。

2.加强敬业爱生和学术道德教育, 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

㈣ 如何以德为先的教育孩子

本来是德智体美劳,你现在都改成体智德美了,所以你当然会困惑了。德育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缺了德,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是最重要的;体是体育,这个要看个人的素质情况了,不过有了好身体才是一辈子的幸福啊。智育当然很重要,但是世界观(德)有问题,身体(体)不行,智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有了德智体的发展,美才有价值,也才能有发展。

㈤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什么意思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意思,教育是根本,品德教育是前提。

教师教学,本职是要教会学生本事学知识,但前提是要先教会学生怎么去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生的品德教育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上学时曾听老师讲“有德有才为圣人,有德无才为凡人,无才无德为庸人,有才无德是危害”,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但如果德行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另国家领导人也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的战略思想。由此也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5)以德为先教育教学扩展阅读:

德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而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学校应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关系。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承担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号的教师,更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我们也相信心里有爱的老师,就能带出有爱的学生!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点滴中收获实效,让我们每一位超凡人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以知砺志,以德立身,立足社会,立足未来!

㈥ 教师应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德育为先的战略目标

自我教育是教育本质的育人观

从客观上产生出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从本质上讲都是在直观地反映自我教育的结果(切片)。

在教学的引导过程中,从教学主动方(教师)这个角度讲,教育效果是教师自我教育的延伸和深化的结果。那么,从教学被动方(学生)这个角度讲,必须具备一个根本性的内在学习条件,就是有自我接受教育的愿望。实际的教学工作,是将这两者有效的统一过程。教育效果既是对教师自我教育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自我接受教育意愿的检验,更是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移植自我教育经验的检验。

1、树立学生自我教育的育人观

培养未来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了解如何承担起教师这份既平凡而又伟大的职责。要在教学工作中把“教育”这个既抽象又广泛的名词,刻意的体现出来,并使学生用自己的身心感知“教育”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意义。这是落实教育的根本点。事实上,人若没有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不可能体会教育是什么以及教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更不能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如后汉书中所讲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本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的切入点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完善为动力、以自我奉献为体现价值的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通过所经历的人、事、物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敢于面对问题深入剖析,提高反省能力和自律自控的能力,从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状态。学生们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融于教育情境,用身心的经历感受自我要求和被动接受要求的反差,建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视觉和观察点,形成自我的约束力和自我人格的形象设计。不再因自己的不足自暴自弃,而是把不足作为突破点和目标。在教育专业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育专业不是风平浪静,不是不发生问题,而是善用良机,一切顺境、逆境都可成为学习的素材,成为完善自己的外在条件”。学生们不再惧怕或对抗校规,师生间有了看问题的共识,奠定了教学双方默契的基础,抓住了德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第一环节。

三、以整体观启动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与实训

教育、教学的效果,是对遵循规律、把握环节的真实检验。对于规律和环节不同层次的了解及把握,又将直接反映和作用于最终的效果。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特别加强整体的意识建立,从高度出发,从具体的微观角度入手。那么,从微观入手,建立环境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从人的成长角度讲,环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身心以外的一切环境,二是以身心为内环境。这一对内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作用,息息相关。所以,要想建立良好、稳定、和谐的身心内环境,首先要从外环境入手,将其转化为教育环境。具体实施有四个工作点:
(1)教育专业的自我形象设计
(2)班级是检验自我成长的平台
(3)宿舍是自我成长的沃土
(4)把家庭转化为通向社会的起点

1、教育专业的自我形象设计

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往往是靠外界的评价来完成的。作为未来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将要具备什么素质、社会如何对其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只靠平面的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如何利用好校园现有的条件,创建教育的环境,搞好教育专业的自我形象设计,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幼儿教师神圣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为此专业设置了相关的实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中的晨读和晨练,正是校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朗朗悦耳的读书声响彻教学楼廊之中,弥散于每个人的身心,感染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无论谁走进楼廊,都会自然降低说话的分贝声音,营造了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每个置身其中的学生在享受的同时,也会把赞美、羡慕的心情传递给教育专业的学生。这项实训,不仅培养良好的养心、静心形式,专注的学习习惯以及清晰有序思维定势,古文的鉴赏力,更重要的是突显了教育专业的自身价值,增强了班集体的荣誉感,明确了共同的努力目标。在不断的坚持中,即便自身有什么不符合身心健康的习惯,慢慢在这样的集体中,自然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或消除。所以,教育专业的学生,热爱自己的班集体是发自内心的,离不开班集体是自然的。

晨读之后,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到校园中跳太极舞,优美的舞姿和旋律,把清晨的校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似乎在呼唤,又在给人振奋。一些外专业的学生常常紧随其后。

这项实训,目的在于调整学生达到身心合一状态。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了解做好一件事,必须弄清程序,即要求是什么、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确立观察的反应点(观察能力);如何梳理规律之中的环节(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判断能力)。

无论刮风、下雨,学生在一次次地坚持中挺进、收获,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强壮了,心态平和了,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认识和了解,班级和谐了,班级的荣誉是第一位的。什么所谓的个性、自我都转化成为了班级和谐的能量基础,大家非常珍惜自己的班级,称之为“家”。

2、班级是检验自我成长的平台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锻炼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尤为重要。所以,班集体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该是学生实践所学内容的平台。为此,教育专业设置了一整套严谨、系统的组织架构和实践的保障体系——即全息式班级管理模式,以确保每个人都是班级中的管理者。

具体做法是:根据班级工作整体的目标划分为六部分工作项目,以确立出的工作项目,推选或自荐合适人选(班委),再由班委挑选出具体落实这项工作的骨干,这个骨干是从各宿舍产生的,各宿舍的成员既是执行者,又是管理者。全班每个同学都有具体的工作安排。

在实施过程中,方法是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由班长召集每天的班会,落实学年规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再由骨干召集落实会,收集落实中的反馈信息,以供班会及时调整、弥补疏漏之处。

这样,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各种能力,拓宽了心胸、眼界;懂得观察了,善于思考了,会分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班里的事是大事,消极的因素不断消退,积极的因素不断上升,形成了良性循环,达到了实训学习一体化、生活学习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体化的和谐班级状态。班级真正成为了每个同学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平台。

3、宿舍是自我成长的沃土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进入大学生活之后,改变了以往的一人世界。面对着太多的陌生,无从适应,内心焦虑、恐慌、排斥或麻木的接受等问题,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因素。针对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该如何引导或解决,不能消极等待所谓的过渡,也不能讲空洞的道理。

教育专业有一套独到的做法,围绕两个点:一是抓住每个人都想往进步、渴望体现价值的潜在心理;二是具体地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班级、宿舍的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培养责任心为核心,在宿舍明确拟定六个角色(领导、父母、榜样、心理医生、老师及朋友),并且按时转化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如:考试复习,每个人都要承担一科学习的督导复习。生活上,每个人都要清楚每天进水量;早、中、晚该吃什么、如何搭配;每个人的学习计划、生活计划、班里的一些安排等等……

宿舍环节的工作非常具体,又和班集体的工作密不可分,班里上上下下,形成了整体的板块式、全息型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每个人蜕变着,艰辛、痛苦地一步步走过,但结果却是快乐的。他们依偎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不再恐惧、胆怯,不再畏惧困难,他们不再喊“要理解我!”而是主动地走近他人,理解他人,他们真正懂得并实践着古人所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甚深的道理。他们自信了,坦荡了,他们成长了。

回顾一路走来,总结一个道理:客观的积累是一个人做一切事的基础,不可浮躁和勉强。否则,人的心态将变得消极,做什么都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要了解学生,为他们营造出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填补他们缺失的学习的条件,营造适宜学习的环境,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天天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这点非常重要。

4、把家庭转化为通向社会的起点

家庭是每个人栖身之处,也是最容易放松、放逸的地方。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校期间,对学生教育效果的保持、巩固以及延伸,将决定着学生们的未来。人们通常面对熟悉的人、事、物,往往就失去了敏感,辨析能力下降。那么,如何解决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家庭进一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汲取营养的地方呢?教育专业把教育延伸到了每个学生的家庭,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进行家庭的观察,深化对所学德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理论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所学理论的真实性。

二是将所学的理论讲给家人听。一来可强化、巩固所学的内容,二来可训练备课的思路、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沟通等能力。

三是通过这个讲课过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也能与父母做定向、深入的交流,从思想上进行统一,使家庭在评判某一事物时逐步形成比较一致的标准,减少了纷争,化解了许多矛盾。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经常有家长写感谢信,肯定孩子的进步,赞扬学校的这种育人方法。

通过这种形式,家长得到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谓皆大欢喜之效。

总之,通过德育的实训,学生们身心健康,快乐完成学业,班集体和谐进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誉。

四、从身心入手按部达成实训

教育专业的各种实训,之所以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为基础;二是以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业为检验标准;三是以未来职业的要求为培养目标。所以,学生们真切地能感受到实训的益处,不把实训当负担,而是作为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必需。尽管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自身基础及惯性的差异,仍有做不到或做不好的现象,但从他们内心是非常努力的。

1、从生理健康入手

每个人都是由两大系统所构成的,一个是物质系统,即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胆、三焦、膀胱、以及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皮毛筋骨、四肢百骸;另一个是精神系统,即感情、思想、欲望、思维、意识。由于有了物质系统,就有了人的精神系统(西方称之为心理活动)的反应。所以物质系统,即人的生理对人产生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物质系统出现了问题,精神系统会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想使学生们身心健康,首先重视他们的生理健康。为此,在展开的实训中,这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系统严谨的。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要严格计划出内容和要求;饮食起居也要定时、定量,该饮什么、食什么都有标准,甚至细化到早睡早起、必需吃早饭等。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2、从心理健康入手

心理健康标志着一个人有着积极的心态,面对什么境遇,都能坦然处之。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健康标准呢?教育专业围绕着一个核心点,就是如何让每个学生心有所归,踏踏实实地对待所经遇的一切人、事、物,不再朝三暮四,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而是在宿舍,在班级中,选准一项适合自己做事的点,去一点点地积累和努力。眼前的一切变得真实,与自己的距离很近,每个人知道自己与整体的关系,思维立体了,不再任性执拗;心胸变宽了,活得快乐了。在不断扩大视野的同时,懂得了人生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明确了如何努力。所以,心理自然健康了。

3、不再畏惧学习

在实训中,贯穿的一个主题是要能解决每个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实训而实训。所以,实训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联系是很密切的。具体到学习方面,主要突出一点,不是为学而学,是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所欠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再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弥补、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信,他们知道学习该在哪儿用功夫了,不再盲目用劲。学习兴趣高涨,有了不畏难的学习心态,学生们变得很积极。考试大家一起复习,集体活动一起完成,有困难大家协商,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彼此互帮互谅,无论小集体(宿舍),还是大集体(班级、专业),都有一股积极的能量在涌动、汇集。

4、尊道而贵德

所谓“尊道”就是要符合规律。“贵德”就是按规律做事。所以,在实训中,自始至终地从符合人性、遵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从人客观实际的需要出发,确立实训的内容、要求、标准。以每个人的身心状态为调整的基础,使每个人能切身体会到当下的作用和效果。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对自己的责任,对班级的责任,对未来的责任,认清肩负的使命。在教育专业,提出的德育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有环境、有机制、有落实、有反馈、有总结的系统化实训,几年中,确实有着很好的教育效果,值得继续总结和实践。

㈦ 大学教育先以德为先,还是以智为先

都大学了才想起德教育,是不是有点晚了,这应该从懂事就开始了,你若大学还不努力学习,请问你将来靠什么挣饭吃

㈧ 四辩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先还是以智育为先。

熟话说得好:先成人再成才。顾名思义想要成为栋梁之材必先做好一个人。那么做人该如何做专呢?显然以属道德为主教育为辅。大家都说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素质比一个普通人要高。而横观如今社会,大学生素质让人担忧。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得日益提高,大学生所具备得科学文化修养大同小异,而每个人所具备得思想道德修养却大大不同。若是一名电脑技术很好的大学生却做出了攻击他人电脑这一违法事件,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所以大学生应当德育为先!

㈨ 幼儿园园长如何秉承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园长需要善良,已得立园,依法立园,要有教高的修养。

㈩ 教育孩子是以品德为先还是以学习成绩为先

以品德为先。当然成绩不能落下。个人认为一个成功人士首先他需要的是一个回良好的品行、积极的思想再次就答是渊博的知识(成绩是一部分、生活技能、交际等都可以算是知识。)知识就好像是一把武器。当然两样都是不能缺少的。要全面发展才不会失去平衡。当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品德和学习两者不能相差太大。

阅读全文

与以德为先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