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我们的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由普九攻坚向巩固提高转变,由基础设施建设向重管理、抓质量的内涵发展转变。可是由于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成了摆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课题。
造成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中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投入严重不够,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也仅仅只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等客观现实,也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工作的实力和条件,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起重担了,却又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农村中学只好干瞪眼。从而导致教师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
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较为落后,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很多农村孩子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从而缺乏学习内动力。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能好起来吗?
很多家长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丢在年迈的老人身边。很多祖辈家长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们起不了应有的监护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孩子很多心理问题,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的困难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也难于实现,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这样的孩子对学习还有什么兴趣,其学习成绩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学校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办学条件年年前往农村小学抢收优秀学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长生均被他们挖走。一些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到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这样一来,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就一降再降。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现实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思路及对策
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落后面貌,首先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花大力气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其次,农村中学自身必须更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要发展,提高质量是关键,只有逐步革除体制管理诸多弊端,不将工作复杂化,将工作的重心真正回归到立足学生的成长上来,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谈,一切努力均为白干。教学成绩上不去,家长会放心?社会会满意?谁愿意将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办学效益的学校身上?学校修得再漂亮,教学设施搞得再理想,没有教师们的尽责尽职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这样的学校还有什么意思?从上到下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领导要重视,校长要重视,班主任、科任教师均要重视。制度上严格要求,管理上严格要求,工作上严格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讨论,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确立校级领导亲自督导制,校级领导蹲点各年级,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教学成绩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质量意识,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在“质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树立质量就是需要的意识。我们的教育真正让社会满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质量。要树立教育追求就是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到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抓质量就是要从基础抓起。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厦。低年级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着高年级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还得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的研究,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上。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少有明星,这样的二流汉队伍就更要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带动。从校长的管理到学校的办学制度确立都应该立足在教学质量责任上。在绩效工资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奖惩制和责任制,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办学成效方可见到成效。
(二)、重视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才是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教育的进步。优质的教育管理重点应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目前我们的教育为了突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而淡化了教育更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思想。按理应该将社会的精英放在教育的岗位上。时下,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对那些干不好或者不愿干的领导和教师予以调整。只有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指导原则,才能将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质量。以制度的形式抓好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从思想上和业务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让我们的教师都能胜任课堂教学,甚至使能将教学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同时也要严防骨干教师流失,给教师更多提高业务的机会和空间,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和人生追求。农村中学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名师工程,通过课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大比武和优质课摄像对照研究学习等活动树名师,推典型,在教师队伍内部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做好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少年强则国强”,教师强则学校强。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个老中青中坚力量充实的教师队伍,其办学效益肯定不容乐观,好的教学质量也不长远。要建立健全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带头多听课,多督促,定期检查听课笔记,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不断帮助教师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尤为关键,教师要用良好的素养、渊博的知识和向上的精神风貌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学生。一个学校如果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满足学校自身发展要求的优秀团队,那其教学质量的也就有望提高了。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校本教研开展
农村中学要科学地建章立制,严要求,重落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督促。关注常态教学,实施精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教师“六环”,严格教师上课前的备课检查,严格教师课堂授课纪律和效率,加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质量。开放课堂,建立富有特色的听课评课制度,注重教师听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研组要集体确立听课主题,听后要将听课感想书面反馈给上课教师。要重视教学抽测工作,在“考”字上求严格。考学生,实际上是考老师,以考促动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凡考必严,凡考必评,凡考必备,凡考后必思教育科研不能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的真抓起来。要舍得在教研工作上投入,让教师在“研”字上做文章,在“教”字上下功夫,教师更应该作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要在教研室的指导督促下开展好教研工作,学校应该立足教学实际,认真开展好“问题”(或课题)研究工作,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习辅导、学习测试等课题进行研讨,努力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和自习课的课型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会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需要以教学为中心。没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素质教育绝不是素质教育。农村中学,脱离了教学这个中心,最终导致的必然是成绩的倒退,更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所好的农村中学,一所能够更好地继续走下去的农村中学,必然是以极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支撑,一个地方的教育的强势发展,也正是基于此。
(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教育,家校紧密配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此外,农村中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找准自身的强势,单科突破,各科迁移,然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贰』 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原因有哪些
1 农村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囿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现在各乡镇或几个乡镇都办有或联合办有一所初级中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辖区内学生基本上都能就近免试入学,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乡镇中学与城镇中学的差别却很突出,也就是有所谓的好校与差校之分。好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理念、教师待遇、生源、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等诸多方面都要优越于差校。城里的学生在城镇读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般不愿也不可能到乡下来读书,但乡下的学生想到城里来读书,一般却没那么容易。一是教育政策不容许,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不准许学生盲目往一个或几个区域拥挤,即使是家长有要求把学生往城里转,但手续却比较复杂;二是农村学生家庭条件无法满足学生来城里读书。乡下学生来城里读书,势必会给家庭增加在交通、生活、抚养、教育辅助、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费用。一般而言,农村学生家庭不愿或无法支付这笔开支,也没有必要。因此,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在受教育的起点、公平环境上就先天性落后了一大步,这是制约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
2 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但这一政策在基层组织还未完全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市、县级政府对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广大农村地区是主要的生源地,教育对农村而言,应该占有很大的比例。《教育规划纲要》已经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要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责任,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但这些政策的落实、行为的实施,在一些县级政府工作中没能得到很好地体现,甚至在少数政府文件中对教育规划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这一块很少提及,基层组织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大事来抓,忽视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不足。与城镇学校学生相比,农村学校学生很少或者无法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育资源,城镇学校学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农村学校学生却要依靠仅有的几台电视,几张过时的报纸获取微乎其微的所谓的新闻,真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教师更是闭门造车,井底之蛙,缺乏外出深造、增长见视、获取最新知识的机会与技能。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2.2 乡镇政府对本区的教育扶持力度不大,支持不够。
目前,一些农村乡镇政府与本区的农村中学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很少有横向和纵向上的联系。政府是行政部门,精神的领会,工作的开展源自上级政府部门,农村中学直接受县(区)教育局领导,工作业绩由教育局来考核,与乡镇政府没有多大关系。乡镇政府虽然设立了分管教育的领导,但实质上的领导作用不强,更谈不上指导、规划、实施本区的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离开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这也是当前广大农村中学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校园的扩建、活动场地的征收、教学用房的维修、设备设施的添加,学农基地的圈建,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级别的升级配套,仅靠学校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争取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在地方教育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一纸空文。甚至个别政府连教师节也不到当地中学去慰问战斗在一线的老师,捐资助学,全力扶持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也往往是纸上谈兵。乡镇政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乡镇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要想凭单方面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注定要失败的。
2.3 教育主管部门加强自身职能建设不够,协调处理外围关系缺乏能动性与实效性。
教育局作为农村中学的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的布局、规划、发展、业务指导、师资配备与业绩考核,是它的主要职能。按常理,教育局组织机构的所有成员,只能是领导和管理专家或业务专家,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局自身的职能却大打折扣,外行领导内行,外行指导内行,已屡见不鲜。分管局长不懂业务,股室负责人下校检查乱作指示,教研员听课却不懂得怎样评课,不根据各校实际,随意抽调师资是常有的现象。农村中学要健康发展,离不开职能部门的监督与检查,众多职能部门来校仅仅是检查指导工作倒无可厚非,但它们当中大多是带有一定营利性的。学校意思了,工作就没问题,学校不意思,工作肯定有问题。它们的工作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根本上就风牛马不相及。每期开学到放假,县级部门教育局来校检查工作很正常,人大要来,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来,卫生防疫站要来,物价局要来,审计局要来,保险公司要来,电影公司要来,国、地税局要来,交警中队要来,等等;乡镇级政府要来,七站八所都要来。学校几乎成了一兜任意可掰剥的白菜,谁来了都想掰剥一片。校长一半精力要花在应付这些职能部门的检查上,这不能不说对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可就在这些检查中,教育局一般置若罔闻,很少主动出来协调或为学校减轻担子的,严重缺乏处理外围关系的能动性与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在认识上尚且如此,校长又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抓教学质量提高上来,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无从谈起。
3 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3.1 教育改革的震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不是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而是教育主管部门考虑到城区局部名校短期的品牌效应,或人情的因素,导致大批优秀师资“孔雀东南飞”,盲目挤进城里,留下老弱病残或经验不足的老师留守农村。城区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由此造成了教师队伍的极端不稳定。其后果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绪,教师容易产生自悲心理,工作缺乏热情,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不能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加班加点,随意加大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弄得焦头灿额,学生视学习为畏途,视学校如监狱。同样,新课程改革也与一些农村贫困学校的实际脱节,由于交通、信息、教育理念的落后,农村的学校、教师成了课程改革的“局外人”,因此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2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学生层面增大。留守学生大多是家庭中的“独苗”,家庭中的“小皇帝”,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温室”中,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又很强,脾气也比较任性。一旦失去父母的管教与督促,学习上稍微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听不进老师的教诲、教师的劝言,就选择了放弃;或者稍微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置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不顾,容易腐蚀变坏;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迁就与宠爱,久而久之,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约束,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旷课、缺课、逃课、滋事是经常的事,这不仅误了自己的学业,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影响了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学风不正,教学效果低下,教学质量下降。
3.3 资配备脱离实际,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初中学校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虽然各教育主管部门招聘了一些年轻教师补充到农村中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中学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学师资的矛盾依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师资出现严重断层。“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中学,哥哥姐姐教高中”,是对当前农村师资构成的真实写照。有些学校居然找不出30岁以下的青年老师,青年教师紧缺,老年教师的培训又跟不上,教学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②目前农村中学的教师队伍虽然在数量总体上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均衡,英语、音乐、美术、体健、地理、生物、历史等科目缺乏专任教师。有很多
农村中学,音乐、美术、体健、专题研究、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信息等所谓的“杂科”,都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职担任,很少有科班出身的老师任教。③大量骨干教师外调,形成的余缺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或一直空缺。一位老师教两科或几科的现象十分普遍。④由于现在教师资格“门槛低”,新招聘来的教师一开始很难进入角色,在短期内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熟悉专业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4 现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切实际和偏难导致了部分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
现在农村初中使用的教材和城市初中是一样的,但这种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的课程标准及教材是远离农村地区和学生实际的。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城乡差别并没有现在这样明显,那时候农村初中的教师、教材、教法是合时宜的,基本上是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劳动力,为高一级学校也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现在农村初中所使用的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反而不太适应农村实际了。以城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内容挫伤了农村初中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辍学。农村中学教师也感觉无从适宜,因而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也会大打折扣。
『叁』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对吉首贫穷山区教育事业的思考 吉首市排绸乡完小 张自茂在吉首山村,贫穷滞锢了孩子高飞的志向,传统扭曲了学生远大的理想。农村孩子早早被大人拷上了重重的思想枷锁,幼稚的心被这样的教育理念侵蚀:读书浪费钱,毫无用处,不如早辍学,早打工,早挣钱。苦命的孩子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承继着家传事业的辛劳苦累,刀耕火种,命运一代重复一代。无须担忧与思考,简简单单的生活,坚韧的双手撑开一片天,强健的体魄过活一辈子。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使他们未曾考虑过改变,无法摆脱传统束缚。他们早早就学会了做家务,干农活,一双灵巧的手养活了半个家庭,一颗炽热的心时时为事情操劳。生计第一,家务第一,学习被置之高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负担加重,家庭责任加重,重劳轻学的现象使其成绩一落千丈,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心理滋生出了这样的怪念:我不是读书的料。由重劳而轻学而感到学习吃力,由吃力而生畏惧,由畏惧而生厌弃,在连锁反应中草草的结业,草草的释脱,拿着让人心寒的毕业证书,跟随家乡父老乡亲南下打工,靠出卖劳力挣钱。这就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命运。 当今社会充满血腥竞争,想要稳健立足需靠知识、信息、科学、技术。不进则败的残酷局面迫使人们积极进取,博学多识,力争上游。武侠的时代已经过去,健壮的农村硬汉强妹已经落伍,单凭一股蛮力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发展促使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应倍受重视。城市学生能鹤立鸡群,农村孩子亦可出人头地,只要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以下是本人对“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一、 重视对学生家长教育在农村,大多数父母都是老大黑粗,没有文化的社会低层劳动人民,他们短浅的眼光和粗陋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孩子们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大多数孩子认为“读书无用”,并因家里无钱而产生读书无望的思想,不能全心全力读书。要想繁荣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当务之急是要教育好家长,改变其“读书无用”的传统观念,使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怎样对家长进行教育呢?最好的方式是多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旁征博引,明以利害,证明读书有用。并鼓励他们:其实孩子不笨,只要家长支持,必将大有作为。读书并不只是有钱人的事,读书出来并不只能靠关系才能找到工作,只要有才华,有实力,就一定会被国家重用,一定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考虑到农忙事多,家长无太多闲暇时间,老师应该不辞辛劳,多去乡间家访,千里迢迢跋涉后的劝说更能感动家长。 二、 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农村孩子大多会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而感到自卑,心事重重。读书与钱的矛盾弄得他们犹豫不决,心力憔悴,致使整日忧心忡忡,静心不下。成绩的不好使他们感到学习道路前途暗淡。在自我证实的理所当然在放弃了学习。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化解他们因贫困而引起的顾虑,消除他们由家庭而带来的压力。积极疏导,明以事理,告知他们:贫穷的出生不是人生的失败,命运青睐于勤奋刻苦的人。只要学习好,无须为钱担心。社会,政府会奖赏那些积极上进,名列前茅的人。 三、 分析当前形势,明确学习重要性农村孩子由于从小生活在穷乡僻壤之地,消息闭塞,体会不到当前社会竞争的残酷,在无忧无虑中徜徉不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剖析当前社会形势,灌输给学生“学习重要”的思想。以严峻的就业压力激发学生斗志,鼓励学生要靠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培养志向,依仗智慧与他人竞争,凭借知识立足于社会。唯有学习才能走出大山。唯有学习方可甩脱贫困。四、 提高学生自信心社会蓬勃发展,韬光养晦只能应验人之自命清高,毛遂自荐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老实乃无用之别名,善于推销自己方可为人之俊杰。农村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常足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社会上亦表现得羞赧躲闪、进退维谷。纵使一肚子学问却不懂得加工包装,推销自己。这是由于农村孩子较之城市从小参加活动少,锻炼少。从而缺少自信的缘故。农村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开展公共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公共场合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口才,增强自信心,加强个人修养,在全面发展中丰富生活,完善自己。 五、加强对学生新闻信息的传输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对外界事务知之甚少,纵使听收新闻,亦不知怎么筛选信息,久而久之,导致知识面狭窄,胸中无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困材施教,多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社会发展,给学生讲述天下大事,使学生在听得有味的基础上了解国际局势的变化及自身所处的环境现状,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去收听新闻,感知社会,在收集新闻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并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趋势确立自己的奋斗方向。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漫漫一生,学习一生,人生总要有一段独自行走的历程,若缺乏自学能力将要提携愚昧而行。农村学生普遍缺乏自学能力,拿到读物感到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去自我阅读,不懂怎样去遴选信息。究其原因在于从小读课外书籍过少。在学习过程中除教科书外接触不到好的读物,无书可读。书读少了,读书方法必将随之而少,自学能力自然就降低。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其有书读,读好书。学校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读物,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美,感知世界的宽广。考虑到农村条件有限设施缺乏,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班上传阅自己看过的认为对学生有益的书,并鼓励学生把家中收藏的好书拿到班上共享。这样,把有限的资源做到了无限利用,并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农村,一个古老而又质朴的名字,却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农村孩子,一个豪放而又机灵的名词,却是土气窝囊的别名。基础设施的缺乏,环境条件的差劲,教学质量的落伍使农村与城市有了贫富差距,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有了优劣区分。农村不差,孩子不笨,只要农村教师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积极创新,勇于探索,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肆』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积极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健全,和社会、家长、教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以来,学生的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辍学的学生明显的减少。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大多数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见子女成绩不好,就抱着破罐子破摔
的心理,带着尚未完成学业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这样的现象在农村不胜枚举,我为这些学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时也为家长的愚昧无知感到万分的无奈。还有的学生因为班级频繁的更换老师,对老师上课教育方法的不适应等,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或者逃学的心理。
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去加以改进。个人肤浅认识,仅作参考。
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约束人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各种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适用于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坚决贯彻执行《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确实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视野极窄。本人认为,应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贫困面比较大,大部分学校的校园设施还不够健全。譬如:远程教育设备在很多农村学校,连基本的办公室都没有,多数学校是将办公室和远程教育办公室挤在一起。这样的现状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因此,必须
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彻底根除当前校舍破、旧、险的办学条件,
改变现代化设备落后的现状,
真正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
四、改革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
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
要摒弃陈旧落后的评价制度,
与时俱进,强化教育评价中教师的
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
而不仅仅单一地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考核。因此,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运用的方式,不仅要有口试、笔试,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
五、抓好学校、社会、家长三维一体的三结合工作
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事参加,加大学校各种制度在家长中的宣传力度,
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在社会中感染的,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呼吁社会各界要做好对各类学生的监督力度,不要让学生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比如学生的抽烟习惯的养成,如果社会各界监督得当,没有人卖烟给未成年人,他们会养成抽烟的习惯吗?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学校、社会、家长要经常联系,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任重道远
,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我将按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希望以上我的点滴挫见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给大家带来抛砖引玉的效果。
『伍』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跟城区差距拉大,为何难以提升
又是一个学期结束,每一年我都会被抽调去改期末试卷,在改卷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只怕就是“一届不如一届”了,老师们在改卷的时候也在感慨,平均分又降低了,这个年级的学生成绩怎么这么差?
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读书并不重要,只要 认识字就可以了,一样可以打工赚钱养家,所以他们对学生的成绩不闻不问,老师多问几句甚至还颇为不耐烦,假期里也从来不关心孩子的作业,听之任之,这样学生的成绩又怎么能提高呢?
农村教育质量有所滑坡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原因很多,有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老师的原因等等。教育发展需要均衡,怎样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陆』 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有哪些,应从那些方面去做
挺复杂的哦!
1、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两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第二、学校“以研促教”成为空话。
第三、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多数老师任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辍学转学情况严重。
2、家庭因素
第一、多数家长意识不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在家不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觉得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将来能打工挣几个钱就行。
第二、许多家庭的不正当娱乐,或非法经营,比如在家开麻将管等,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第三、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动辄吆喝打骂,言行粗暴,造成孩子逆返心重,对学习不感性趣。
3、社会因素
第一、读书就业难是主要原因。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意义缺乏认识,读书就是为了分配工作的思想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本来升入高等院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考入高等院校国家也不一定分配工作,许多家长和学生一时适应不了社会的用人改革制度,所以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第二、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重要原因。如影视和网络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毒害至深,青少年正处身心发育阶段,然而,特别是港台的功夫片、言情片盛行,使青少年儿童盲目效仿,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情说爱,或者打架斗殴。另外,网络更是毒害青少年儿童的罪魁祸首,许多孩子由于迷恋网络,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对学习完全置之不理。
第三、拉关系,走后门的歪风邪气较严重,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一心只想在县城等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只需凭借某些领导给基层的学校领导打个招呼就可以借调走人,而不需要行文调动,致使基层学校领导工作不好开展,缺编后只好请代课教师充数,试想,在着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怎能提高呢?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第一、学校应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工厂靠管理出效率,军队靠管理出战斗力,政府靠管理出效能,那么,学校就靠管理出成绩,向管理要质量。首先就应该抓好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着重抓好备、教、辅、研、考几大方面的工作,重实效,防止走过场。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兼课,至少任一们主科,要经常听老师的课,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消除教学中的不良现象。教研组要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要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提倡只评而不比,这样有利于教师评课时以一颗真诚的心,指出他人的不足,虚心吸收他人的优点。各个教研组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不追求教研课题的高深,但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相信,教学质量提高了,就不愁留不住学生,“空辍保学”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第二、许多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不开一次家长会,然而许多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又不高,难怪他们对孩子的学业重视不够。所以,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好家长会,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起共商教育良策的桥梁,并且要办好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良方。
第三、首先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进入高等院校,不是孩子读书的唯一目标,而真正意义的教育是使孩子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基础,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协同教育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市场秩序,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我们的下一辈人着想,为国家的发展大计着想。再次,政府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要为教育部门着想,除特殊情况外不凭关系轻易调动教师,教师的调动要通过编制委员会核编,教育人事部门行文调动,要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柒』 农村中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我们的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由普九攻坚向巩固提高转变,由基础设施建设向重管理、抓质量的内涵发展转变。可是由于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成了摆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课题。
造成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中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投入严重不够,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也仅仅只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等客观现实,也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工作的实力和条件,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起重担了,却又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农村中学只好干瞪眼。从而导致教师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
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较为落后,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很多农村孩子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从而缺乏学习内动力。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能好起来吗?
很多家长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丢在年迈的老人身边。很多祖辈家长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们起不了应有的监护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孩子很多心理问题,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的困难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也难于实现,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这样的孩子对学习还有什么兴趣,其学习成绩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学校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办学条件年年前往农村小学抢收优秀学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长生均被他们挖走。一些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到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这样一来,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就一降再降。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现实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思路及对策
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落后面貌,首先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花大力气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其次,农村中学自身必须更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要发展,提高质量是关键,只有逐步革除体制管理诸多弊端,不将工作复杂化,将工作的重心真正回归到立足学生的成长上来,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谈,一切努力均为白干。教学成绩上不去,家长会放心?社会会满意?谁愿意将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办学效益的学校身上?学校修得再漂亮,教学设施搞得再理想,没有教师们的尽责尽职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这样的学校还有什么意思?从上到下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领导要重视,校长要重视,班主任、科任教师均要重视。制度上严格要求,管理上严格要求,工作上严格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讨论,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确立校级领导亲自督导制,校级领导蹲点各年级,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教学成绩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质量意识,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在“质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树立质量就是需要的意识。我们的教育真正让社会满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质量。要树立教育追求就是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到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抓质量就是要从基础抓起。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厦。低年级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着高年级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还得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的研究,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上。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少有明星,这样的二流汉队伍就更要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带动。从校长的管理到学校的办学制度确立都应该立足在教学质量责任上。在绩效工资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奖惩制和责任制,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办学成效方可见到成效。
『捌』 为什么农村的教学质量总总提不上去,难道我们农村的孩子真的就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吗
其实你有想过家庭教育对孩子帮助是最大的吗?我家里也有教育工作者,教过农村和内城市的小学,听家里容那位说带一年级新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的孩子一点就通,农村的孩子一篇生字词需要上几堂课才能认识。
所以家庭教育,早教,启蒙教育真的很重要,重心多放在孩子身上吧,说真的,你说老师拍马屁真的是极少数的存在,因为老师的工资是拍不拍马屁也是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