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发布时间:2021-02-18 10:57:28

㈠ 如何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大幅度大面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更是镇中心学校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回顾过去,我镇教学工作的主要成绩

1、抓住一个中心:
长期以来,全镇中小学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坚持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课程”。尽管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健全,但始终本着“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兼职代替专职,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以校内活动代替社会实践,确保低层次的课程标准不落空。坚持强化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督导,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全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真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绝大多数教师通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过去的围绕考试打转转转变到今天的围绕素质搞教学,由过去的一门心思讲知识转变到今天的千方百计促发展。
二是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课改,教师有了学生意识和服务意识,由过去的只重视少数转变到今天的面向全体,由过去的拼命灌输转变到今天的启发诱导,由过去的冷面训斥转变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设三支队伍:
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选拔和培养,年轻的校长和主任正在不断成长,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组织继续教育、鼓励在职进修和选派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队伍的建设。以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为切入点,以打造骨干教师群体为着重点,以课题研究为落脚点,全力编织镇、校两级教研网,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4、推进四项改革: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粗放为集约,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教学实情、实效的统一;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一个“恒”字。课堂教学改革最忌时冷时热、虎头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后的持之以恒。有了这个“恒”,所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将变为教师在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强大动力;变僵化为优化,追求一个“新”字。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一套严格、统一的具体要求,但在管理和执行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是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变高耗为高效,落实一个“质”字。实实在在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推进课程资源改革。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本土课程资源,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地方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利用自然条件,开发小种植、小养殖等校本课程。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科实践结合起来。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生的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等兴趣类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师生评价改革。细化教师评价条款,变复杂为简单,客观、公正、简单明了地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期的所有工作进行定量描述,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推行学生评价的等级制度,淡化分数壁垒,强化等级进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推进教师配备改革。从2005年开始,镇中心学校每年都从镇初中本部和分部选派了青年教师到边远的村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同时将新分配的初中教师安排到小学工作,这样不仅有力地加强了边远小学的教学力量,更重要的是给边远小学带去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无穷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边远小学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5、取得五项突破:
○取得省内知名品牌的突破。自“名师、名刊、名校、名校长”的“四名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1名教师参加参加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学习,1名校长参加省首届骨干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校刊《花季》在安徽省首届中学校报校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中心小学被市文明委推荐参加省级文明单位的角逐,并有望获此殊荣。中心校网站《地平线教育网》自推出以来一直备受师生和网友的热捧。
○取得中考升学总量的突破。随着教学质量和高中招生总量的不断提高,我镇初中学生每年升入省、市示范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民办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及五年制高职的人数逐年提高。五年来,仅镇初中本部每年中考升学率(特指升入公办高中计划类的学生)就以年均25%的幅度递增,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普遍一致的好评。
○取得竞技、竞赛、论文评比质的突破。在每两年一届的金牛地区区域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镇初中代表队蝉联三届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第三和多个单项冠军的好成绩。三年来全镇小学生共有40人在镇级以上各种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校中学生共有12人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小学教师共有44人次、初中教师共有30人次在县级以上教学园地发表文章或在县、市、省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取得师生评价方式方法的突破。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实绩,三项权重达到0.8。在二级评价指标的定性描述上准确、精细、简单、明了,好界定,易操作,便于赋分。在学生评价方面全面推行等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班级、家庭,还是在老师、同学、亲友面前都能挺起胸膛做人。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笑容满面。

二、思考当前,我镇教学工作的主要症结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并不显著的成绩,但丝毫掩盖不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宏观上的“牌子不亮,质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艳”。微观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灵,点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教育经费短缺、干部素质不高、教师素质偏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三级课程滞后、大众传媒渲染和不良风气影响等。
尽管影响教学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结还是在于我们的教师队伍以及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在农村绝大多数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远的学校,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长期偏安一隅,使得他们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
2、功利之心,泯灭创新的激情。要检查,就突击备课、改作业。要统考,就加班加点、满堂灌。要职评,就拼凑材料,忙突击。甚至有人戏言:“堂堂课我都到,提到考绩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晓,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闭,扼杀碰撞的智慧。许多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学问题与同行展开交流。总觉得与比自己小的讨论“没面子”,与比自己老的讨论“没兴趣”,与自己差不多大的讨论“没底气”。
4、体制滞后,制约质量的提升。由于农村小学七八个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处抹不开情面,谁也不愿去和别人争那30%的浮工资,校长也因为学校拿不出富裕的经费补充进去,而将浮动放在一边,导致所谓的工资浮动制名存实亡。教师的进取心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三、着眼未来,我镇教学工作的初步设想

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切实做好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永恒的主题。在未来永无止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始终如一地突出一个核心,千方百计地降低一个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持续稳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地有效途径。
1、坚持“一个中心”——教学
不管教育怎样发展,如何改革,教学始终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今后,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推行“主动参与教学、合作学习教学、联系生活教学和321开放性教学”等策略。抓紧、抓细、抓实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计划制订严实,领导示范落实,骨干培养扎实,执行方案求实,督查指导务实”。彻底杜绝在督查指导过程中“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虚假现象。坚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严格督导、真诚指导、热情引导、耐心辅导”。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六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方法为中介,以能力为目标。实现“六突六不”——突出重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精练,不以讲代练;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突出学法指导,不加重课业负担;突出教学效益,不搞全面补课;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课堂教学少一点“预设”的刚性,多一点“生成”的弹性。
2、突出“一个核心”——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与否的“晴雨表”,事关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将尝试建立“生死存亡的风险机制”——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以岗定人,竞争上岗,以岗定责,以绩定薪。适当拉大分配距离,以激励教师竟岗敬业,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以不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托,不负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逼师成材的投资机制”——明确规定学校每年必须拿出杂费收入的10%用于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到2010年必须全部达到本、专科学历,拿到毕业证后学校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所有在职教师每年必须自费订阅1份教学刊物,每学期必须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向镇中心校递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学行动研究报告。“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镇中心校将尽快恢复设立“金牛镇人民教育奖励基金”,分设“课程改革成果奖、教学评比新星奖、教学质量进步奖、关爱学困园丁奖、自学成才鼓励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奖”,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激发教师的专业激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降低“一个重心”——教研
教学研究重在教学反思,重在教师群体,重在问题解决。过去我们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只图花哨好看,很少考虑问题的解决。往往劳命伤财,最终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偿失。今后我们将切实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本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求真务实精神,在教研课题的选项上就着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课题选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问题当课题。把校本教研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赋予教学研究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阶段性研究与成果及时转化相结合,以细节决定成败。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嫁接、教学研究成果向教学实际移植的问题,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课题选项与学校资源相结合,逐渐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完整体系。在课例研究方面,本着“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的思想,推行“两段六环”的教研活动方式,即第一阶段:备课——说课——议课,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使校本教研既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又服务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从而引领教师专业水平得的提高。

㈡ 如何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的改革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标准,特别是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实效,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大幅度大面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更是镇中心学校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回顾过去,教学工作的主要成绩

1、抓住一个中心:
长期以来,全镇中小学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坚持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课程”。尽管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健全,但始终本着“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兼职代替专职,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以校内活动代替社会实践,确保低层次的课程标准不落空。坚持强化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督导,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全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真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绝大多数教师通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过去的围绕考试打转转转变到今天的围绕素质搞教学,由过去的一门心思讲知识转变到今天的千方百计促发展。
二是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课改,教师有了学生意识和服务意识,由过去的只重视少数转变到今天的面向全体,由过去的拼命灌输转变到今天的启发诱导,由过去的冷面训斥转变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设三支队伍:
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选拔和培养,年轻的校长和主任正在不断成长,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组织继续教育、鼓励在职进修和选派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队伍的建设。以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为切入点,以打造骨干教师群体为着重点,以课题研究为落脚点,全力编织镇、校两级教研网,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4、推进四项改革: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粗放为集约,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教学实情、实效的统一;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一个“恒”字。课堂教学改革最忌时冷时热、虎头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后的持之以恒。有了这个“恒”,所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将变为教师在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强大动力;变僵化为优化,追求一个“新”字。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一套严格、统一的具体要求,但在管理和执行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是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变高耗为高效,落实一个“质”字。实实在在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推进课程资源改革。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本土课程资源,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地方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利用自然条件,开发小种植、小养殖等校本课程。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科实践结合起来。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生的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等兴趣类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师生评价改革。细化教师评价条款,变复杂为简单,客观、公正、简单明了地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期的所有工作进行定量描述,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推行学生评价的等级制度,淡化分数壁垒,强化等级进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推进教师配备改革。从2005年开始,镇中心学校每年都从镇初中本部和分部选派了青年教师到边远的村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同时将新分配的初中教师安排到小学工作,这样不仅有力地加强了边远小学的教学力量,更重要的是给边远小学带去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无穷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边远小学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5、取得五项突破:
○取得省内知名品牌的突破。自“名师、名刊、名校、名校长”的“四名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1名教师参加参加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学习,1名校长参加省首届骨干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校刊《花季》在安徽省首届中学校报校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中心小学被市文明委推荐参加省级文明单位的角逐,并有望获此殊荣。中心校网站《地平线教育网》自推出以来一直备受师生和网友的热捧。
○取得中考升学总量的突破。随着教学质量和高中招生总量的不断提高,我镇初中学生每年升入省、市示范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民办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及五年制高职的人数逐年提高。五年来,仅镇初中本部每年中考升学率(特指升入公办高中计划类的学生)就以年均25%的幅度递增,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普遍一致的好评。
○取得竞技、竞赛、论文评比质的突破。在每两年一届的金牛地区区域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镇初中代表队蝉联三届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第三和多个单项冠军的好成绩。三年来全镇小学生共有40人在镇级以上各种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校中学生共有12人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小学教师共有44人次、初中教师共有30人次在县级以上教学园地发表文章或在县、市、省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取得师生评价方式方法的突破。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教学实绩,三项权重达到0.8。在二级评价指标的定性描述上准确、精细、简单、明了,好界定,易操作,便于赋分。在学生评价方面全面推行等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班级、家庭,还是在老师、同学、亲友面前都能挺起胸膛做人。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笑容满面。

二、思考当前,我镇教学工作的主要症结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并不显著的成绩,但丝毫掩盖不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宏观上的“牌子不亮,质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艳”。微观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灵,点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教育经费短缺、干部素质不高、教师素质偏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三级课程滞后、大众传媒渲染和不良风气影响等。
尽管影响教学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结还是在于我们的教师队伍以及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在农村绝大多数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远的学校,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长期偏安一隅,使得他们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
2、功利之心,泯灭创新的激情。要检查,就突击备课、改作业。要统考,就加班加点、满堂灌。要职评,就拼凑材料,忙突击。甚至有人戏言:“堂堂课我都到,提到考绩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晓,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闭,扼杀碰撞的智慧。许多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学问题与同行展开交流。总觉得与比自己小的讨论“没面子”,与比自己老的讨论“没兴趣”,与自己差不多大的讨论“没底气”。
4、体制滞后,制约质量的提升。由于农村小学七八个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处抹不开情面,谁也不愿去和别人争那30%的浮工资,校长也因为学校拿不出富裕的经费补充进去,而将浮动放在一边,导致所谓的工资浮动制名存实亡。教师的进取心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三、着眼未来,我镇教学工作的初步设想

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切实做好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永恒的主题。在未来永无止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始终如一地突出一个核心,千方百计地降低一个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持续稳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地有效途径。
1、坚持“一个中心”——教学
不管教育怎样发展,如何改革,教学始终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今后,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推行“主动参与教学、合作学习教学、联系生活教学和321开放性教学”等策略。抓紧、抓细、抓实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计划制订严实,领导示范落实,骨干培养扎实,执行方案求实,督查指导务实”。彻底杜绝在督查指导过程中“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虚假现象。坚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严格督导、真诚指导、热情引导、耐心辅导”。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六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方法为中介,以能力为目标。实现“六突六不”——突出重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精练,不以讲代练;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突出学法指导,不加重课业负担;突出教学效益,不搞全面补课;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课堂教学少一点“预设”的刚性,多一点“生成”的弹性。
2、突出“一个核心”——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与否的“晴雨表”,事关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将尝试建立“生死存亡的风险机制”——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以岗定人,竞争上岗,以岗定责,以绩定薪。适当拉大分配距离,以激励教师竟岗敬业,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以不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托,不负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逼师成材的投资机制”——明确规定学校每年必须拿出杂费收入的10%用于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到2010年必须全部达到本、专科学历,拿到毕业证后学校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所有在职教师每年必须自费订阅1份教学刊物,每学期必须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向镇中心校递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学行动研究报告。“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镇中心校将尽快恢复设立“金牛镇人民教育奖励基金”,分设“课程改革成果奖、教学评比新星奖、教学质量进步奖、关爱学困园丁奖、自学成才鼓励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奖”,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激发教师的专业激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降低“一个重心”——教研
教学研究重在教学反思,重在教师群体,重在问题解决。过去我们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只图花哨好看,很少考虑问题的解决。往往劳命伤财,最终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偿失。今后我们将切实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本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求真务实精神,在教研课题的选项上就着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课题选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问题当课题。把校本教研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赋予教学研究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阶段性研究与成果及时转化相结合,以细节决定成败。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嫁接、教学研究成果向教学实际移植的问题,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课题选项与学校资源相结合,逐渐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完整体系。在课例研究方面,本着“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的思想,推行“两段六环”的教研活动方式,即第一阶段:备课——说课——议课,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使校本教研既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又服务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从而引领教师专业水平得的提高。

㈢ 通过实施课题《提高小班语言活动的教学质量》有哪些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籍以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同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促进幼儿的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对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而,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习得语言经验的主要渠道。《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纲要》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那么,提高语言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凸现出来,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背景
悉心分析,进行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几个层面。分析研究近年来课堂教学的现状,很显然有些语言教学活动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
1.从语言教学活动的模式分析,教师们缺乏对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与掌握,出现了所有语言教学活动一个模式的怪现象。如把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混为一谈。
2.从“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分析,孩子们质疑问难策略和能力不具备。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中,没有设计幼儿质疑的环节,没有设计幼儿的学法,缺失了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从“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分析,老师们大都将语言活动教学与幼儿认读汉字割裂开来。幼儿教育专家周兢教授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乐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在与幼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书上的文字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4.从“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语言和语法的敏感性分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没有预设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需要用些什么词将要讲述的对象讲具体,讲形象。因而,导致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表现出词汇量积累不够,讲起来干巴巴,语言苍白,无法用较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
5.从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分析:一是目标不够全面,太大、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如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目标的:“能感受与别人沟通的乐趣,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简直是“清凉油”,哪次活动,哪门学科都适用。二是活动目标不具体。例: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玩具”这次谈话活动的目标的:“在教师的鼓励下,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讲述自己喜爱的玩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爱护玩具,整理玩具的好习惯”。三是幼儿能力的发展目标不具体。如:一位教师制定的“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看不出训练幼儿哪方面的能力或哪个口语,哪个词语,哪个句式。
6.从园内教研气氛状况分析。尽管教研活动经常进行,但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研究的人数少,圈子太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孔子的“知—乐—好”理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荀子的“闻—见—行”理论。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着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三)《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理论。《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杜威名言:“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过”。
(五)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
(六)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从新《纲要》语言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最主要的因素有: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探究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基本途径。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教学活动策略的有效性;(4)课堂评价的有效性;(5)语言活动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立足本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有效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策略,积累有效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的实践及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案例、课例与模式,推动五大领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归纳,边总结,边积累,探索出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
2.观察法:本次课题研究运用了观察法中的“测查法”、“日记描述法”、 “清单法”和“实况详录法”。通过对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对幼儿语言方面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等进行了考究和分析。对老师的活动设计个案与教学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了可行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3.文献分析法。此次课题研究以《纲要》为标准,悉心查阅了与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和成果,下载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翻阅了有关的教育理论书籍,界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制定出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研究,2007年12月份幼儿园理事会领导、美院教授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初步评估,课题计划于2008年12月结题。
步骤一:组织准备阶段(2006.10——2006.12)主要工作为:①精心挑选组建研究队伍。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予以编撰。③加强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步骤二:初步研究阶段(2007.1——2007.7):确定个别班级进行早期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并对家长、教师、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对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策略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低效”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步骤三:整体研究阶段。(2007.8——2008.7):进行整体实验研究及验证性研究,并推出了事实性成果及理论性成果,完成中期实验报告,撰写论文。
步骤四:结题阶段(2008.8——2008.12):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推出理论性成果及实践性成果,并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五、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一)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了解现状。
2.寻求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国家研究的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也是不胜枚举。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务必理清研究的思路,寻求一个既具有统率意义又简洁明了的核心理念。那就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这八个字。
“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幼儿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幼儿不是静态的幼儿,而是发展中的幼儿,是有差异性的幼儿。幼儿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幼儿的发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失,才能做到以学定教。我们要兼顾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幼儿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
“以教促学”,反映了教的目的。第一,教不是单纯地教,而是促进教学互动地教,促进幼儿学习能力持续提高的教。第二“以教促学”更高层次是指向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策略性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幼儿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第三,针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学目标,强调创造性地教、顺应学情地教。
(二)探究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和技术策略
1.语言教学活动注重把握教材处理的有效性。一是整体把握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二是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就不能深入。三是从幼儿的认知需求出发,精选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2.语言教学活动注重结构的有效性。一是注重领域特点和领域的教学理念。二是注重教材特点或素材特点和幼儿特点。三是注重领域目标和课时目标,纲举目张。四是注重各类语言活动教学模式与教学环节及教师的教法,幼儿的学法,使其相得益彰。在这里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是幼儿。优化教学结构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动机,学习层次,学习顺序,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
3.语言教学活动注重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语言教学活动是活动前预设与活动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幼儿。幼儿是语言教学活动舞台上的主角,只有幼儿的各个感官活动起来,其活动才具有生命力。教学活动设计应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语言活动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前的设计,那么语言教学活动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只有预设设计与现场生成设计都具备了,语言教学活动才是科学的,艺术的,有效的。
4.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幼儿参与的有效性。这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两者的角色不能变。一是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否则,就会降低幼儿活动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强化幼儿的自主意识,设法调动幼儿的认知学习兴趣,使活动内容变为幼儿内在的认知和学习需求。三是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途经和方法。四是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规范行为。五是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关注弱势群体,因材施教。
5.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学科融合的方向”。《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是《纲要》的实施原则。
6.语言教学活动注重幼儿能动性的发展。“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儿童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知其然”的知识,其能动性主要体现在追究“其所以然”的知识。因此,皮亚杰派学者在研究学习时,他们常常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不是:“你知道吗?”在他们看来:“如果幼儿不能解释他是怎么知道的,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没有学会。”看来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只有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改变常常发生的“有教无学”的现象,才能促进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7.语言活动教学注重贴近幼儿生活的有效性。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问知识向体验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新的发展分析研究表明:低幼阶段儿童应当学习体验性知识,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
8.语言教学活动注重教师驾驭调控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一是教师明白自己要做的四个问题:①我在做什么?②我为什么做?③我做的怎么样?④我将做什么?二是教师要具备调控的能力与技术。首先,教师应充分而合理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让幼儿眼动起来,手勤起来,耳灵起来,口读起来,脑活起来,逐步进入学习认知的最佳状态。教师应及时调整语言活动教学的过程,如:对有效资源的开发,对问题深度的引领,对思考方向的纠偏等;其次,教师要适度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变化。最后,在尊重幼儿注意规律的同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合理分配活动教学时间。
六、成效分析
(一)语言教学活动教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本次活动本着“构建快乐课堂,把课堂生活化”的原则。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选材上保教室人员动了一番脑筋,让孩子说自己喜爱的玩具,讲自己活动的场所,道自己及“贝贝一日”的生活。生活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海洋,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二)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选择别具匠心。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小班年级组选择了“谈活活动”的教学模式。谈话活动注重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围绕幼儿已有的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属于对话范畴,是各种交谈的汇集,正如人们一般交谈那样,不需要正式场合使用的规范严谨的语言,而是宽松自由不拘形式的语言,以说明白想法为准。所以小班幼儿谈话的主题是“我喜欢的玩具”。幼儿用描述性语言即可。中班年级组和大班年级组选择的是“讲述活动的教学模式”。讲述活动从编码的特点可分为“叙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从凭借物特点分成“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等。讲述活动是幼儿运用较正式的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幼儿要慎重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话不能有很大的随意性,要经过较完善的构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完整的话来;在用词造句方面,要尽量注意正确性、准确性,合乎规则。因而中班幼儿讲述的主题是“我喜欢的区域角”活动,大班幼儿讲述的主题是“贝贝的一天”是看图讲述。三个年级组选择的教学模式和主题虽不同,但出发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
(三)语言教学活动情景游戏化,体现了玩和学的融合。游戏化的教学情景比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中二班的董晓雅老师的导入环节,以玩具芭比娃娃为道具,老师以芭比娃娃的语气、动作、心情感染了幼儿,使幼儿对“区域角”活动兴趣盎然。使得幼儿在操作“区域角”的材料时,玩的得法,讲述时,讲得有条有理。这节活动课幼儿玩得快乐,讲得轻松,老师指导得到位。
(四)精心设计语言活动教学环节,适时渗透前阅读、前识字信息。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活动流畅、有效。如大五班刘妮老师设计的看图讲述活动《贝贝的一天》的教学环节新颖,有创意。第一个环节听音乐,提要求;“把自己一天最想做的事画出来”。第二个环节老师让幼儿感知讲述对象时,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且太阳的形状、光芒、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早 上 中 午 下午 晚上

这四个时间词和四幅图片的巧妙结合,充分显现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耳目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讲述的兴趣,也符合幼儿认识汉字的特点。接下来让幼儿将8幅图片按出示的时间顺序加以排列,并用句式“因为……所以……”讲出自己的理由,幼儿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得流畅而连贯。这个环节是开放的、自主的,摆法不一,但都合情合理,孩子们都能自圆其说,充分显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第三个环节是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老师示范性地讲述了一段话,并将承接词及承接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引进了讲述活动,使幼儿讲的言之有序,且避免了语病的出现。第四个环节是扮角色迁移环节。幼儿们有的扮警察,有的扮厨师,还有的……幼儿们不仅装扮成他们的模样,还用新的讲述经验讲述他们一天的工作、生活。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五)语言教学活动将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巧妙结合。语言活动中,一定份量在于教师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教师运用了适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带动幼儿动起来,说起来。如小二班的刘敏老师,在谈话教学活动中,小朋友说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是小猫、小狗、青蛙时,老师就与幼儿一起模仿其动物的叫声和姿态,声形并茂,情趣盎然,寓教于乐。幼儿们学得轻松,说得流畅,听得有趣。
(六)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词汇丰富,语言连贯。“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本次活动本着以积累幼儿词汇,丰富幼儿语言内容为前提,各年级组的老师们竭尽全力创设了一个个适合幼儿倾听、想象、交流的童话情境,幼儿仿佛置身其中。他们敢于说,乐于说,并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如小班的幼儿用“美妙”来形容声音;中班的幼儿用“像坐火车”、“像坐火箭”、“像吃了棒棒糖”、“像吃了西瓜”来形容自己高兴的心情;大班幼儿用“像瀑布”、“像雪花”、“像圣诞老人的胡须”来形容“贝贝”刷牙时嘴边的泡沫,用“咕咕”这个重叠词来形容“贝贝”漱口时发出的声音,使人身临其境。在联想到“贝贝”在路途中看到的景物时,用拟人的句子“小草在跳舞”、“小鸟在歌唱”来衬托出“贝贝”上学的心情。在讲到“贝贝”吃饭的情景时,幼儿们用“津津有味”来形容“贝贝”吃饭的感受。在讲到“贝贝”踢足球没有踢进球门时,幼儿用“垂头丧气”形容“贝贝”沮丧的样子。
(七)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习得了句式,提高了语言活动的有效性。周尧克教授讲:“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如:在这次活动中,小二班小朋友在以“我喜欢的玩具”为主题的谈话活动中,他们习得了“我喜欢…… 还喜欢……”这一句式;中班小朋友在以“我喜欢的区域角”讲述活动中,习得了“我除了喜欢……还喜欢……”这一句式;大班小朋友在看图讲述“贝贝的一天”活动中,习得了“有……有……还有……”、“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句式。句式的渗透与习得,使得幼儿的语言通顺,层次清楚。
(八)语言教学活动中,领域目标与课时活动教学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位老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区域角”活动的目标的:①能够围绕“我喜欢的区域角”这一主题进行独白讲述;②能够用“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启迪、神奇”等词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③能够用“有……有……还有……”、“因为……所以……”、“先……再……然后……”等语言形式重点讲述中心内容;④能够迅速地把握和理解①②③目标中老师给的多重指令。活动教学目标具体可行,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得以发展,词汇与句式得以丰富和习得;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达到了“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用词用句较为准确的”目标。
(九)语言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与教育专家杜威的体验式教学法相结合。大班的一个幼儿在自由讲述的环节中是这样表述自己喜欢的区域角的:“我拿了一大把钞票,当上了老板。先来到购物区看了看,接着进了些货,有电视,有冰箱,还有电动玩具等,然后开始卖货,一会赚了很多钱。我长大了要在家门口开个超市,当一个真正的老板。”一位幼儿在引进新经验的环节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班级都有哪些区域角的:“我们班有丰富多彩的展示区,有琳琅满目的购物区,还有五花八门的操作区。”一个幼儿在迁移环节中讲到:“我最喜欢神奇的探索去,那里有我喜欢的石磨。我先将黄澄澄的豆子放进磨眼,再往磨眼里加适量的凉水,接着用手转动磨盘,不一会儿,白花花如牛奶般的豆浆就流淌出来了。豆浆很有营养,我要把豆浆卖给旁边的小朋友喝。”幼儿在活动中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感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交流了自己的行为,语言能力得以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以提高。
七、有待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前期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反思,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探讨:①对语言教学活动评价环节有效性的研究;②对幼儿质疑问难能力及学法培养的研究;③对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④对课堂生态问题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研究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海无崖,究无止境。让我们为教改的进一步深化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㈣ 如何让‘动’渗透到教研中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无论实施素质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教研组建设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上;都不能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等教研活动的层次上;都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作秀、多数人捧场的活动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为单纯教学质量而教研的目标上。教研组应该是校本研究的推进者、实施者,是学校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必须以校本教研为支点,落实到教师研究并进行实践的层面。
一、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面:
1.分年级管理模式决定了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相对轻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因此,有些学校只满足于设有教研组、备课组,能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并未使教研组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教研组在现有形势和条件下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领导偏重于教师个体的培养与指导,对教研组集体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主观任命,有些组长根本无法体现“长”的作用,一些教研活动当然也就无法展开。
3.学校教研活动未形成制度化,学校领导未能深入课改一线,有的领导从根本上放弃了教学。课改问题尽管在有关会议上大讲特讲,但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制定的制度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无法抓准科教研一体化的结合点,所谓的以科研促教学,促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局限于口号,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教研组内部:
1、教研组工作因循守旧。从教研组工作方式来看,部分教研组长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满足于旧有的教研模式,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具体的教研目标和详实的教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教研策略,教研组在学科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2、教研组活动浮光掠影。纵观整个教研活动全过程,一些教研组不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主动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更多地成为一些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内容的空洞说教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和细致的统筹安排。其次从教研效果来看,教研组活动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不能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教师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3、教研组评价走马观花。对学科教研组工作的评价,一直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多数学校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教研组长基本职能和教研活动基本规范,对教研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教研活动随意性比较大,教研管理松懈;另一方面学校在评价教研组工作中也单纯以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活动材料来衡量教研组工作的实效,缺乏对教研活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挫伤了教研组长的工作热情,制约了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
(三)教师自身:
1.学校管理教研组的活动并未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并非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种负担,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这就导致不少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热情不高,比如,我们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说:“教研,哪有时间,我的新课都教不完呢!”
2.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上课、备课、辅导、改作业、考试等,学校、教育局、家长最需要的是考试成绩,而搞教学研究,有时事倍功半,且有的不可操作,结果得不偿失,研究欲望不强。
3.学校研究氛围缺乏,一些教师没有问题意识,遇到教学问题,往往意识不到其研究价值,比如,一些教师课堂效率低,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就拼命要求增加课时,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到把自己的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4.当今教育评价体制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成绩,评价者看重的是教师个体,这就导致了有些教师只关注自我成长,很难与他人真诚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参与交流,分析研讨只是表面现象,不愿作深入研究。
二、关于教研组的建设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
教研组设置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一个教研组。规模较小的,以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必须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学校领导按兼课情况编入相应的教研组。
2、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
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组织。教研组与备课组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3、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
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策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务处建立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
附:就组长个人而言,必须具有“三种意识”: 一是勇挑重担的意识。组长除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要认真落实上级和学校的各种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好各种活动。学校有接待任务,首先自己要上好公开课,示范课。 二是钻研求进的意识。要永葆教学能力的提升,永存教学艺术的鲜活,永具教研科研的风格。 三是热心服务的意识。一方面上级和学校布置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很多,常常要走教研组这条线,另一方面,一个组少则六七人,多则一二十人,年龄、性格、脾气、工作作风等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做到腿勤、手勤、嘴勤,有一副热心肠,揣一颗大度心,洒一片服务情。
(二)、明确教研组的基本职能
教研组的基本职能概括来说主要是四个:
1、管理功能。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协助教务处围绕常规工作和教育教学对本组教师进行必要的督促与管理,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自觉遵守纪律,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2、指导功能。教研组是同学科教师的基层组织、学习园地。既要指导本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教研等,还要督促指导各备课组的工作,抓好常规工作检查和教学质量把关。尤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及时解决。
3、组织功能。教研组要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研究功能。教研组的工作重点是把教师组织起来,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等,并能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好教研组和个人的研究课题,将教学与科研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常规工作:
1、组织开展业务学习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本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以集体学习、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新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并应用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2、加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组织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本学科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检测评价、课外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加强对本学科各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矫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行为,及时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等工作。
3、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改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着力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程资源,以及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强对考试和评价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对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积极作用。研究制定本教研组的学科发展规划,把握课改方向,明确教改目标,突出研究重点,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组的教学特色和教研文化。
4、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认真承担学校布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任务,并充分利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特长,依托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5、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积极承担学校和教科研部门指定的科研任务,选择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确立本学科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题,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及时总结、推荐教改经验和科研成果。教研组积极参加教科研部门组织开展的有关教科研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学科竞赛活动。
6、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根据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确定和落实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目标及工作措施,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青年教师,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7、营造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
协助校行政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努力调动教师关心学校、关心教研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开展传、帮、带工作,形成真诚合作、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围。
8、重视教研组文档建设
建立教研组工作档案,重视各项教研活动的记载,各类文本、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三、关于教研组的管理
1、处理好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关系
学校年级组与教研组并不是对立的机构,作为学校工作的两个重要支柱,不可偏废。年级组基于学校行政管理权而存在,目的在于督促教师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研组则基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权而存在,目的在于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组、年级组的工作是互相依赖,联动实施的。教研组建设要与年级组管理并行发展,年级组重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教研组重教师的教研和发展,以教师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学校要加强教研组与年级组工作中的交流、融通与整合,最大程度地形成两个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合力。要合理配置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权利。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功能和职责;要增强年级组与教研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共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要在年级组的协同下,教研组积极尝试组织跨学科的教研活动,还可尝试开展学生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要进一步理顺教研组的管理体制。教研组要在教务处的领导下,与年级组协同开展工作。
2、搞好相关的制度建设
一直以来学校一级的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功能很弱。教研组长虽然肩负组织教师业务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责任,但并无任何行政能力,他们对教师的影响力多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及专业经验和能力,即非权力影响,因此我认为教研组长要顺利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研组工作,必须依靠制度管理来保驾护航,逐渐形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关教研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是依法治教,和谐理教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就必须始终深入思考,并不断践行这个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至少可在两个层面上考虑。
● 学校层面要构建一系列教研组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中层蹲点制度(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深入到教研组,深入到课堂,蹲点一个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教研组长月工作汇报制度,教研组长考察进修制度、教研科研工作制度,以及校本培训和教学反思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师徒结队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跨学科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奖励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等。
● 教研组内部层面也应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
(1)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力求做到“五有”——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的专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研讨过程的材料积累,有具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书面总结和交流研讨课。
(2)读书分享制度。在教研组建设中积极倡导“与书为友”的思想,重视合作互补、经验共享、精神分享。读书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杂书”。教研组要求组员广泛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教研组每次活动都安排一点时间让教师介绍自己的读书摘录、读书体会或者把好书推荐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二类是专业理论书籍。教研组要求组员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题,有目的、有选择地精读专业理论书籍,做好摘抄,积累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3)备课主讲制度。采用主讲制的备课方式,倡导“多种方案的备课”和“专题性备课”。还可以围绕某个教学环节进行更多的研究性备课,将个体的备课与集体的备课、教研相结合,将课前的设计与课后的反思、重建相结合。(4)听课、评课制度。可按3个步骤进行:①教师上反映自己教学常态的真实的课;②教师说课,重点说反思和重建情况;③听课人员诚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谈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5)建立共享资源制度。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的规范是无法落实过程的,这就是一个人文和制度融合的过程。我们认为,人不是制度的奴隶,但是必须受制度的约束,特别是一个团队精神的形成、任务完成的过程都取决于团队的合作与否,取决于良好的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正确导向和评价。所以,我们在学校建立的制度上坚持以人为本,既给每个教师创造空间,又保证教研组建设的过程落实,在实际研究过程上下工夫。
3、充分调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放给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一定的“权力”。让他们在本学科人员调配、考核及经费支配等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力。其次,要切实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待遇,给予教研组、备课组一定的活动经费。最为关键的是要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搭建发展的“平台”和“阶梯”。要加大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后备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形成学科优秀人才成长梯队。
4、积极创新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方法
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富有创意的教研活动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内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走进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教研组、备课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

㈤ 教研活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办法及措施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所学校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有比较稳定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保证。这些年来,临川四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办学效益,主要得益于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确立“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
坚持“以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之路,建立“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反映时代精神在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它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确课改的目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去实践。
实施新课改后,学校的教学将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结合。因此,教学工作应首先抓好课堂教学与其补充和延伸的科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学生治学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渔,让学生主动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操作、实践,形成主动的教学场景,产生省时、博得“共振”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增设各学科的训练环节,强化学生自我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坚持不懈地开发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从课改实践中提出课题,进行教学研究,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以各学科的教研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力量的教学办学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估机制
确立了“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措施。如临川四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改教师培训计划,教研活动检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办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师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方案等等。
依据“以人为本,以发展师生的潜力为主线”为办学理念,学校制定了《教学评价方案》,初步采用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自己、学生、同事、学校四个方面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为“我给自己写评语”、“教学寄语”、“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根据学科的特点细分为一些小栏目,整合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力求做到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三、立足教学常规抓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在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推进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开展学习型教研。通过教研组学习,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等交流形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课改教研活动中来。
2、开展活动式教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每一位教师融入到学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师每学年按要求必须完成“八个一”活动:读一本课改专著,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设计好一篇优秀教案,制作好一个课件,命一份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试卷,参加一些课题研究,上好一堂研讨课,分析好一堂课例,做一次学科专题中心发言,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3、开展专题式教研。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解决,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专题式研究。学校加强了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力度,群策群力,随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色,学生的学情反映和教学效果反馈等情况,展开深入研讨,深入挖掘教材,大胆处理教材,共同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全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学校规定各备课组必须做到“四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同一目的要求、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试检测。
4、开展专题研究。如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开发校本课程?中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等许多专题研究。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人人都参加课题研究。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为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的提高,让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更好更坚定地走下去,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我校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自1999年国家取消大中专生指令性分配机制以来,学校没有得到青年教师的补充,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竞争,教学氛围缺少活力。由于抚州中心城区学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校的生源素质有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调整教师的教育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让学校保持持续

㈥ 如何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所学校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有比较稳定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保证。这些年来,临川四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办学效益,主要得益于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确立“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
坚持“以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之路,建立“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反映时代精神在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它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确课改的目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去实践。
实施新课改后,学校的教学将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结合。因此,教学工作应首先抓好课堂教学与其补充和延伸的科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学生治学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渔,让学生主动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操作、实践,形成主动的教学场景,产生省时、博得“共振”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增设各学科的训练环节,强化学生自我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坚持不懈地开发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从课改实践中提出课题,进行教学研究,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以各学科的教研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力量的教学办学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估机制
确立了“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措施。如临川四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改教师培训计划,教研活动检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办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师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方案等等。
依据“以人为本,以发展师生的潜力为主线”为办学理念,学校制定了《教学评价方案》,初步采用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自己、学生、同事、学校四个方面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为“我给自己写评语”、“教学寄语”、“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根据学科的特点细分为一些小栏目,整合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力求做到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三、立足教学常规抓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在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推进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开展学习型教研。通过教研组学习,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等交流形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课改教研活动中来。
2、开展活动式教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每一位教师融入到学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师每学年按要求必须完成“八个一”活动:读一本课改专著,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设计好一篇优秀教案,制作好一个课件,命一份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试卷,参加一些课题研究,上好一堂研讨课,分析好一堂课例,做一次学科专题中心发言,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3、开展专题式教研。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解决,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专题式研究。学校加强了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力度,群策群力,随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色,学生的学情反映和教学效果反馈等情况,展开深入研讨,深入挖掘教材,大胆处理教材,共同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全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学校规定各备课组必须做到“四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同一目的要求、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试检测。
4、开展专题研究。如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开发校本课程?中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等许多专题研究。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人人都参加课题研究。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为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的提高,让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更好更坚定地走下去,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我校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自1999年国家取消大中专生指令性分配机制以来,学校没有得到青年教师的补充,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竞争,教学氛围缺少活力。由于抚州中心城区学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校的生源素质有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调整教师的教育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让学校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接下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阅读全文

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