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这就正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设置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基本方法是:学生通过观察社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分析、研究信息,从而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或解决办法。如学习活动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我与同学们共同拟定了以下调查内容:(1)20多年来,有哪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日用品正在逐步消失?(2)为什么会有上述变化?(3)通过调查,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同学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中国 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等,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打开校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放手让学生走向社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根本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挑战,也将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作为承担时代特征鲜明,思想性极强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理应站在课改前列,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创新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知识为桥梁,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新理念。
『贰』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做到: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自由的呼吸”。
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
主要方法:
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灌输,而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主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智力和潜能。
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动脑,多问、分析和总结,自主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
合作学习
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顾与青睐,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对知识的关注。
自主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时常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要求过于具体,死死的圈住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只能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配合教师顺利推进教学进程,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被削弱、被剥夺了;有时教师总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明白,于是反复强调,结果教师讲解过多,真正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使学生根本没有探究的机会、求知的空间去打开思维。
『叁』 怎样上好一堂课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以高中课堂为例,上好一堂课,高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例如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只是学习的建构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灵活地综合地加以运用。
1、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教学目标要全面,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内在统一。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只限于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3)当前的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扩展阅读:
一堂好的高中课堂必须以大纲和教材为“本”,不能随心所欲,开无轨电车。但又不能囿于课本,而应对课本进行加工提炼,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加深加广。
要讲出学生通过自学阅读仍体会不到的内容,发拙课本背后和字里行间蕴藏的奇珍异宝。讲出教师自己钻研教材的心得体会,独到之处,要有见地,有升华处,从而引导学生超出课本达到新境地。
按对立统一观点,教学过程应是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学由矛盾始,到矛盾终,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螺旋式向前发展。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一可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二可激发新的求知欲,三可收到“欲知后事且听下回”的余味无穷之效。
『肆』 如何创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堂
两年来,我们坚持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借鉴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主动教育模式,不断的摸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形成了目前我校正在尝试应用的“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经历:尝试自学——研究展示——反馈拓展三个阶段,学生要经历预习、质疑、展示、研究、检测、反馈六种学习方式。在此模式的实践应用中,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状况采取不同的教法,一、二年级使用“先学后教”,三、四年级使用“先学后交”,五、六年级使用“先学后研”。接下来我结合教学实践,将我校的“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家做个交流:
第一阶段:预习、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
预习、质疑环节让学生先预习,在预习中产生疑问。(预习可以在课前做也可以在当堂做,为了给学生课堂合作探究充足的时间,我们采取的是课前预习)。
预习是该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有质量地进行了,具体操作是课前教师针对预习内容设计好预习生成单,明确预习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要达到的要求,带着明确的任务,应用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主学习更有效,坚持自学前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积累自学方法,自学能力必然会逐渐提高。学生通过预习有了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把握,就会充满自信的走进课堂,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会使整个课堂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课前质疑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不但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预习生成单”是预习质疑与课堂探究有效融合的抓手。预习质疑环节能否与课堂探究很好的融合关键在于教师设计的“预习生成单”,如果教师能够精准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认知,设计适合学生认知的预习问题,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会对本节课的成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是我们学校的预习生成单模版,有我学会、我发现、我质疑三个版块,大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预习问题设计,我收集了各年级的预习生成单,这是教学三上《周长》的预习生成单,是这样设计预习问题的:……这是张六下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的预习生成单,……以上这些预习生成单是我校不同年级教师对不同数学领域所做的教学尝试时使用的,在生成单的设计使用中根据学生的已有能力设计预习问题,年级越低为学生设计的预习问题起点越低,大家在灵活机智的使用着预习生成单。
第二阶段:展示、研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展开。
课堂展示、研究环节让学生把预习的收获展示出来,对自学疑惑进行共同交流和研究。
课堂展示是让学生把自学获取的知识展示出来,这是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也是学生学习方法和知识内化过程的展示,还是一种探索精神的展示。将预习检测与新课沟通联系时,教师开门见山点题,针对学生预习中发现、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精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将所要探究的问题简洁、精炼的提取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才会更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欲望。检测自学中让小组内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先对自学知识进行展示交流,充分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若后进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再引导讲解;若后进生在展示中出现问题,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更正、分析、讲解出错的原因,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会使优生理解的更深刻。
研究环节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探究建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学习。汇报中充分发挥“先会者”的引领作用,教师把握方向,让“先会者”引领其他同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环节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教师要找出那些真正需要引导、点拨的问题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前,教师要为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提供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导航。(展示学路建议)这是《周长》教学中学生探究求周长的方法时,教师设计的小组活动要求:……这是《鸽巢问题》教学中学生探究鸽巢问题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设计的学路建议:……教学中只有教师的提出的合作要求具体明确,学生的合作才会有序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才会更加有效。
研究、展示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讨论、交流、追问、点评、争辩、质疑,彰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力课堂。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示、研究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实施中要注意:
1.明确教的内容。教师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未能掌握的知识,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 “先会者”引领其他同学,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通过自学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未学会的学生,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讨论形成结论,由老师做引导、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免走弯路。
4.小组的组建要求。要优、中、差搭配组建小组,在组内活动时分工要明确,特别是使中差生不要成为旁观者,必须分配任务,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展示时尽量让组内的中差生先去表达,让优等生做补充。
第三阶段:检测、反馈是学习成果的盘点。
通过检测反馈,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检测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可以口头检测、动手操作检测、书面检测,在书面检测中教师设计的检测单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展示检测题两份)《周长》教学检测单……《分数的基本性质》检测单……这样检测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反馈环节中引导学生对课堂检测题进行批改,采取集体订正批改、组内互批、优生和学困生结对方式、面对面及时讲解订正,以达到知识巩固、强化的目的。通过当堂检测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对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及时纠正,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做到 “堂堂清”,同时要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拓展延伸。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聊聊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是如何实施生本课堂的。显然生动且充满活力的“先学后研”方式是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只能从“先学后教”做起,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摒弃家长帮教代替预习;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完整的表达。在本学期我结合不同的课型利用课堂时间教给孩子预习学习的方法,指导孩子具体的预习学习步骤,试着说出学习中不懂的地方。平时通过家校合作来落实预习学习,以校信通将预习要求发给家长,大部分家长能按要求进行预习指导。我相信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孩子会慢慢学会数学预习、学会质疑问难、学会互相合作,只要我们坚持培养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升。
“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由低年级至高年级所采用的方式:“先学后教”、 “先学后交”、“先学后研”,犹如接力赛,只有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到中高年级“先学后研”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生动有活力。“以生为本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推理、敢于质疑、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会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我们的教学模式还不是很成熟,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成总有让我们感动的点滴;虽然也有人评论我们的课堂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做为教师我们在努力践行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我们的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我们教师点拨和讲解时,我们会为学生拔开迷雾及时点破,“真实”才是生本课堂的底线。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研究行列,用我们的实践与思考使“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的完善。
『伍』 如何培养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小学生对初次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让人难以忘怀,教师善于利用“第一次”,会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想一想,英语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英语。”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换一种方式,在黑板上用优美的英语字体写上“Welcome to English!”;录音机里播放欢快的英语歌曲;再来一段教师的英语自我介绍;请学生谈谈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如有各种英语说明书,长大后可以出国留学等)。这样的效果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英语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当学生开口说第一句英语,第一次羞涩的用英语和老师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学表演对话,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戏……这些新奇、喜悦、自豪、快乐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数个培养兴趣的机会会随着这一个个“第一次”悄然而至。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巧妙设计。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但居于重要地位的则是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于主人自居,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各种操练和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激发积极学习的情感。
三、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该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Ask the classroom” “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学习兴趣自然而来。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情施教,情感交融。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微笑”是贯穿始终的表情,通常我面带微笑环视教室走进课堂,随着一声“Good morning”或轻松的“Hi”,便开始了课堂教学。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自然的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如通过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用点头或幽默动作给学生以鼓励、勇气或提示。教get up ,go to sleep这类词组时,教师先用夸张的动作引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在边学边动中操练,而在教授happy, sad, angry时,我则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往往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些对话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识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在上三年级的教材时,有一篇信息材料是关于国旗的。我充分抓住学生爱足球的天性,利用这点再展示国旗的图片,学生便会很快把它们的读法记熟。
对学生的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如每天的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场所,更是我和他们交流的重要渠道,有进步了我会写上Come on!表现优秀的写上Very good! Excellent! 退步的或有错误的写上Can I help you? 只写片语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心他、注意他的,他们也会在作业本上写上Thank you!等和我交流。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陆』 老师上课骂学生致其抑郁症,官方是如何通报的
目前官方表示已经正式处分了这名老师,并且责令这名老师进行整改和相关的检查,我们可以看出官方还是比较重视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因为老师并没有什么权利去辱骂学生,更不能因为这样的行为去伤害学生。
在现在生活中,我们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孩子会喜欢一些偶像,所以孩子可能会盲目的崇拜一些偶像,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其实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只需要有耐心的引导就可以了,但是始终会有一些老师做不到这一点,甚至会去辱骂学生,我觉得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妥,同时也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我们简单的讲就是因为疫情的缘故,所以很多地方都开始了所谓的网课,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一名老师在上网课的时候,发现一名学生起了一个关于肖战的名字,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可能这位老师本人并不喜欢肖战,所以在课堂上就批评了这名同学,甚至辱骂了这名同学。这名同学后来因为老师的辱骂而陷入了抑郁症,可以说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然后校方也知道了这个事情。
『柒』 英语伴你成长作业本 五年级上答案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寓教于乐。
小学生对初次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让人难以忘怀,教师善于利用“第一次”,会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想一想,英语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就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英语。”给孩子们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换一种方式,在黑板上用优美的英语字体写上“Welcome to English!”;录音机里播放欢快的英语歌曲;再来一段教师的英语自我介绍;请学生谈谈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如有各种英语说明书,长大后可以出国留学等)。这样的效果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英语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当学生开口说第一句英语,第一次羞涩的用英语和老师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学表演对话,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戏……这些新奇、喜悦、自豪、快乐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数个培养兴趣的机会会随着这一个个“第一次”悄然而至。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巧妙设计。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但居于重要地位的则是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于主人自居,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各种操练和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激发积极学习的情感。
三、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该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正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Ask the classroom” “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学习兴趣自然而来。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情施教,情感交融。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微笑”是贯穿始终的表情,通常我面带微笑环视教室走进课堂,随着一声“Good morning”或轻松的“Hi”,便开始了课堂教学。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自然的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如通过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用点头或幽默动作给学生以鼓励、勇气或提示。教get up ,go to sleep这类词组时,教师先用夸张的动作引出,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后再让学生在边学边动中操练,而在教授happy, sad, angry时,我则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往往有许多的小对话、小故事供学生表演,而这些对话中也总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情感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识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在上三年级的教材时,有一篇信息材料是关于国旗的。我充分抓住学生爱足球的天性,利用这点再展示国旗的图片,学生便会很快把它们的读法记熟。
对学生的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如每天的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场所,更是我和他们交流的重要渠道,有进步了我会写上Come on!表现优秀的写上Very good! Excellent! 退步的或有错误的写上Can I help you? 只写片语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心他、注意他的,他们也会在作业本上写上Thank you!等和我交流。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捌』 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B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玖』 浅谈怎样以人为本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
角”
数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角”。数学课堂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能力等。课堂上应给学生创造适宜发挥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机会。它体现在“创设情境、主题探索、辨析、反思”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认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视为一个探索的开始,解决了的问题意味着一个探索的结果。本次研究实践还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双边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这样的话:你能想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以证明或说明吗?你能举例吗?你能写出来或说出来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补充等,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语言,彻底扭转了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教师把讲述的内容转化成问题,用一定的情境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以设定学生的活动环节来实现教学。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了“人本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教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 “发展”学生。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特别是本班学生,学困生更多的情况更要“尊重”、 “保护”、“关爱”学生,“激励”、“发展”学生。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快乐学习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严格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要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教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去发挥。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重视过程评价,创造愉快和乐的课堂气氛,形成宽松和谐人际关系,力求达到学生与教师共鸣,学法与教法共振,知识与能力辩证统一,认识与情感的同步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学如果有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突破,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一定能“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