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
看这篇论文
一、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在人才的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 在历史教改存中也还存有种种误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人才”,而首先不是“人”,考分和升学自然成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不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教育的这种应试性很难改变。
二、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了。《说文》:“文,错画也。”王筠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也。”“匕,变也,从倒人。”甲骨文(化),从人一正一倒,有倒人为正,二人相顺不背之意。即变正相顺,含有教化的意思。文化构成一词,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比,“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老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后来希腊衰微,罗马代兴,文化中心便由希腊搬到罗马,由罗马再向四周发散。……所以西方文化,常有由一个中心向各方发散的形态,而且这些文化中心,又常是由这一处传到那一处。这种情景,连带会发生一种现象,就是常有文化中断的现象。”(钱穆《国史新论》“中国传统之演进”)
(2)博大精深。
比如学术上有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儒、墨、道、法四家具有世界影响。诗歌创作上,周代就有了《诗经》,后来有了《楚辞》,以后有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递相继承,不断创新。小说方面,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戏曲方面,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还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其是关汉卿一生写了杂剧63种,比写过36个剧本被称为世界大戏剧家的莎士比亚还要早300年。绘画方面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品。雕塑方面有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雕刻。有秦始皇兵马俑。书法方面,有东晋“书圣”王羲之、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草圣”张旭、创立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元代赵孟頫、清代傅山等。
(3)影响深远。
早在周代,商朝王族箕子率领5000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诗书礼乐、百工技艺。随后在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商路,我国的丝绸、生铁炼铸技术以及农产品、手工业品,便沿着这条商路源源不断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地。之后,四大发明也通过阿拉伯人逐渐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工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特产瓷器、茶叶、草药等不断输往南洋、南亚和非洲国家。日本与中国交往,始于东汉初,大规模输入文化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日本的文字则是在东汉中国文字输入后,被日本仿效和利用的。唐代日本先后派120多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来我国,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回去传播使用。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也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很深。迄今在世界各国大都市中建立的“唐人街”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三字经》,到《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早自修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古代文化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课后让学生调查一下,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目前我们还保留了哪些节日?在各种洋节进入我国后,传统节日是否受到影响?学生自己家里过哪些传统节日,在过节时有哪些习俗?
(3)增强学校特色。如果一所学校有意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它的校园文化也一定会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当然,除了“孔子书院”之外,像上述所说的公立中学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有中学如此行事的话,一定会非常有特色。比如课外活动课可以开设学写毛笔字,学画国画等。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如果举办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礼制与礼俗,如新学期举办一个拜师礼,提供一个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对于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很有作用。尤其是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绝顶,早已将数学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全校师生一起通过“古典数学节”来领略古人智慧的结晶,就可以在愉悦的节日气氛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比如说,我国很早就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同学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法,重新对日期做命名。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传统文化研究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渗透整合,进一步开发完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获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注重深层挖掘、重视熏陶感染和情感的体验。
(5)着力提高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各种途径诸如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丛师德学养气质兴趣等诸方面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游历让学生了解人情动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等扩大实际见闻。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如知识竞赛调查探讨开发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等。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林.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占素娇.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刘根文.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孟长玲.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7-38.
[5]汪霞萍. 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
[6]逯成武. 高中传统文化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7]李爱真,曲爱香.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教育[J]. 神州,2011,26:180.
[8]陈志刚.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01:46-51.
[9]张洪潮. 西学东渐下的自我观照——梁启超的传统文化观浅析[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02:36-40.
B.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C.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提出几点供商榷: 教师要有较好的古代文学的修养和艺术修养。这是个人能回力。 2、教师要有鉴别传统答文化的优良特质的能力。这是个人素养。 3、历史教材要涵有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历史教学,教材是根本。 4、引导课外阅读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国人最缺少阅读,爱好文化快餐。而优良传统文化往往是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5、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生诞纪念日、传统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等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D. 新历史课程与传统历史课相比,有哪些变化教学要求有什么不同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理念的不同。所谓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在教学中体现的教学信念,它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核心。课程宗旨:公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历史课程,首先要注意给课程以恰当的定位。换句话说,我们要重新审视初中历史课程的宗旨和性质。这次课程改革,明确初中历史课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它在培养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它的宗旨不是培养历史学家,而是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的。
传统历史课程的弊端:(旧课程)始终不敢把过繁过多的知识点削减下来。凝固的 “学科体系”几乎成了紧箍咒,历朝历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四大板块,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四大样式,什么也不能短缺,以致面面俱到,琐琐屑屑,不仅使中学教材成了大学教材的 “压缩饼干”,而且势必蜻蜓点水、语焉不详,比大学教材更概念化和教条化。……结果,每堂课有那么多知识点,概念多于史实,老师上都上不下来,更不用说讲活、讲透。学生呢,记不胜记,不堪重压,产生逆反心理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不无刻薄地说,(旧课程)实际上是让教师和学生戴着镣铐跳舞,按着单调乏味的节奏操练,怎么会感到快乐呢?
新课程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所谓普及性,是指初中历史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所有适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并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所谓基础性,是指初中历史课程在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既不能与高中历史课程相混淆,也不能变成大学历史专业课程的 “压缩本”,更不能成为历史 “网络全书”。所谓发展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初中历史课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初中历史课程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精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传统历史课头绪过多,知识点密集,难度大。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有几个变化:第一,既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又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如,加大近现代史的内容比重;选择了许多诸如交通工具、服饰、电影、音乐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第三,课程内容精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第四,减少艰深、枯燥、抽象的历史内容。如,删减了许多农民起义、朝代更替、典章制度等方面知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使用学习主题的方式呈现历史内容。在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中,淘汰了大量 “繁”、“难”、“偏”、“旧”知识点,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
传统的历史学习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史实和现成的结论,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样的历史学习必然遭到学生厌弃。国外也曾经历过同样的困惑。比如20世纪中期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 “非常无趣的”。
E.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看这篇论文
一、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在人才的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 在历史教改存中也还存有种种误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人才”,而首先不是“人”,考分和升学自然成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不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教育的这种应试性很难改变。
二、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了。《说文》:“文,错画也。”王筠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也。”“匕,变也,从倒人。”甲骨文(化),从人一正一倒,有倒人为正,二人相顺不背之意。即变正相顺,含有教化的意思。文化构成一词,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比,“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老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后来希腊衰微,罗马代兴,文化中心便由希腊搬到罗马,由罗马再向四周发散。……所以西方文化,常有由一个中心向各方发散的形态,而且这些文化中心,又常是由这一处传到那一处。这种情景,连带会发生一种现象,就是常有文化中断的现象。”(钱穆《国史新论》“中国传统之演进”)
(2)博大精深。
比如学术上有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儒、墨、道、法四家具有世界影响。诗歌创作上,周代就有了《诗经》,后来有了《楚辞》,以后有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递相继承,不断创新。小说方面,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戏曲方面,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还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其是关汉卿一生写了杂剧63种,比写过36个剧本被称为世界大戏剧家的莎士比亚还要早300年。绘画方面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品。雕塑方面有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雕刻。有秦始皇兵马俑。书法方面,有东晋“书圣”王羲之、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草圣”张旭、创立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元代赵孟頫、清代傅山等。
(3)影响深远。
早在周代,商朝王族箕子率领5000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诗书礼乐、百工技艺。随后在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商路,我国的丝绸、生铁炼铸技术以及农产品、手工业品,便沿着这条商路源源不断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地。之后,四大发明也通过阿拉伯人逐渐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工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特产瓷器、茶叶、草药等不断输往南洋、南亚和非洲国家。日本与中国交往,始于东汉初,大规模输入文化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日本的文字则是在东汉中国文字输入后,被日本仿效和利用的。唐代日本先后派120多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来我国,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回去传播使用。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也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很深。迄今在世界各国大都市中建立的“唐人街”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三字经》,到《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要求学生
F.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人文史,科技,文化介绍的力度和深度,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修养有很大帮助
G.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的方式不同、教育的内容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同
一、教育的方式不同
现代教育强调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以求发展为社会服务。
传统教育则只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求一朝金榜题名而荣华富贵。中国传统研究在“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下只顾闭门造车,不事实践,无法履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教育的内容不同
传统教育只教如何做人,不教如何做事。因为一个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好。传统教育教人做人的方法:长幼有序,先后有次,守本分,不越位。也就是符合天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
现代教育从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历史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完整课程,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三、教育对象范围不同
现代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随着发展摧残人性、脱离实际、烦琐哲学、等级森严的古代教育和父传子、师传徒的原始的和手工生产的家庭、行会教育已不能适合大生产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职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但要为统治阶级自身培养管理国家和企业的人才,也要培养和训练普通劳动者。
世界各国普遍增加教育经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开展成人继续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把教育看做本国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日趋大众化。
H.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知书达抄礼,明礼诚信。我国袭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立木为信”、“一诺千金”、“程门立雪”等等知书达礼、明礼诚信的成语和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美德。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诚信经济。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们特别需要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I. 如何在历史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个问题有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教育。
「历史」在大英网络全书的定义是:History, the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chronological record of events (as affecting a nation or people), based o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urce materials and usually presenting an explanation of their causes.中文我简译成,历史是研究时间脉络下,对因果关系产生的影响做解释的学科。
「教育」在大英网络全书的定义是:Ecation, disciplin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hools or school-like environments as opposed to various nonformal and informal means of socialization (e.g., rural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ecation throug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中文我简译成,教育是关注於教导和学习的方式,不论是在学校或非正式学习的环境,也带有社会化的意义。
至於传统文化,是教育中社会化的属性,又可分为物质和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是当今社会中是消逝较快的部分,拿「扁担」来说,因为现在环境中,很少有这样挑物品工具的需求,所以「扁担」以实用性来说并不高,如欲教育「扁担」的使用,我认为述说扁担发明的背景因素(利用平衡特性)较诸於制造一个更实用的扁担,是更符合教育的意义,因为当中透过平衡的原理,能衍伸出物理学的学习,更能因为原理的了解而启发独创的应用。
精神方面,则是要在时间因果中,观察这个概念是否仍适用,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女人要「三从四德」,但那是在一个父权封建制度时代下的观念,当今女人同样和男人可进入职场,能拥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基础,「平等沟通、互相尊重」的观念比起强调「三从四德」,我想是更符合当今的社会脉络。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要固守去传承,要因应时代和环境而改变,找到当时脉络下的精神,然後与当代精神做重新诠释,不然反倒会让人更不愿意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