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教学管理包括那些知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接受教育管理和教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属训练,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和辅导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法学、教学论、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调查、毕业论文、管理心理学。
⑵ 教育管理学和教育管理有什么区别么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教育学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管理,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和辅导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⑶ 学校教育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学校教育管理分为以下4个方面:
1、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
2、业务管理
教学业务管理是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教学业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3、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4、监控管理
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可归科组管理)和教学过程监控(可归年级管理)。所谓教学质量监控,就是根据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学的过程和情况进行了解和监测,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3、每周三第七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4、各教研组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由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一次。
5、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
卫生制度
一、爱清洁讲卫生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果皮、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乱画。
二、卫生工作
实行包干负责,落实到班到人。包干区坚持一天两扫制度,保持经常性的干净、整洁。
三、办公室卫生工作
坚持值日生制度,保持五洁二齐,即:地面洁、墙壁四周洁、门窗洁、黑板洁、课桌椅洁;书本教具放整齐,清洁工具放整齐。定期进行大扫除。
四、食堂卫生
做到灶具、碗筷、桌面、地面、墙壁清洁干净无污迹。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卫生健康证上岗,生熟食品分开,把好食物进口关。在校用餐学生不准乱倒剩菜和残渣。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对食品进行48小时留样,并作好记录。每日清洁餐桌。
⑷ 什么是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学是以教复育现象、教育制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⑸ 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管理的定义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管理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遵循管理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协调和使用教学系统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转的决策和实施”。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行政人员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还有一种”组合说”,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工作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原则,通过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管理环节,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组合,推动教学工作正常地、高效率地运转”。
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上面的三种界说都定位于学校层面,认为教学管理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而撇开了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学的管理。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领域一直人为地将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割裂开来有关。事实上,很多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管理,都是统一的整体,机关部门在承担,学校也在承担。从这一事实出发,我们认为教学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是前面三种涵义所界说的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这是狭义的教学管理;宏观层次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⑹ 教育管理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研究方向
比较多,来不及整理,将就看看吧,
(一)对教育管理学概念的不同认识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归纳为以下几类:
1、把教育管理学看作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此类观点指明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根据该对象把教育管理学分为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此类概念定义属功能性定义,即用教育管理学的功能来界定教育管理学。
2、把教育管理学看作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和本质,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
此类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其功能是揭示教育管理规律。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功能两方面构成一个属性组来定义教育管理学,较第一类全面些。
(二)教育管理学概念的界定
# 定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问题为对象,以管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运用定性、定量以及其他有关方法,通过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的一门管理科学。
包含三方面功能或目的: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指导教育管理实践
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
有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把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二是把教育管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三是“活动说”,把教育系统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管理学界有不少人持这类看法;四是把现象、活动和规律均看作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问题或成为问题的教育管理现象。
有了教育就有了教育管理现象,任何教育管理问题都是以教育管理现象为基础的。首先有现象,然后这些现象为人们所知,接着人们对已知的某些现象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研究对象。
所以,教育管理学的核心是增强对教育管理的问题意识,发现并界定教育管理问题,展开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教育管理学只能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对问题的解决或解释。
(二)教育管理学研究问题的类型
1、教育管理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
根据教育管理问题存在的性质划分。
教育管理事实问题是教育管理研究者感知或经验到的教育管理现象问题或客观现象问题。分为四类:①自在事实问题(如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教师新陈代谢);②客观事实问题(大量存在的是此类问题,如学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等的建设问题);③经验事实问题(实践中所感知或认识到的疑难);④理论事实问题(不同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教育管理价值问题是指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管理客体对管理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意义问题,也可以看作是管理主体所追求、赞赏、期望的东西。存在多种分类,按教育管理主体需要分为三类:物质价值问题(经济效益情况)、精神价值问题(精神满足情况)、综合价值问题(满足人们综合需要情况);按价值存在形态分为三类:物质的价值问题(对物的管理,如校园建设的价值)、精神的价值问题(如校园文化、道德风尚)、人的价值问题(如人的地位、作用、尊严)。
事实问题是“是”或“不是”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而价值问题是“好”或“坏”的问题,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组织,其性质有所不同。
2、教育管理的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
根据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划分。
经验问题可分为三类:①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形成新的理论或方法);②已解决的问题(所构成的理论是教育管理学的基本内容);③反常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在新条件下又成了问题)。
概念问题也叫理论问题,是指教育管理理论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管理学的“元”问题。分为两类:①内部概念问题(理论内部的概念模糊或矛盾);②外部概念问题(理论与理念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经验问题是研究与教育管理实践有关的问题,其目的是解决现实的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概念问题是研究理论本身的问题,其目的是使教育管理理论更具有合理性、解释性、系统性。
3、教育管理常规问题和革命问题
根据库恩的科学革命观点划分,科学发展可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
常规问题可分为两类:①当前能够解答的问题(根据已有理论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丰富和完善当前的理论);②现有理论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但能从现有理论出发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办法,从而发展现有的理论)。
革命问题又叫危机问题,是现有的教育管理理论不能回答的全新的问题或异质的问题。可分为两类:①个别的革命性问题(指对现有理论体系不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反常问题,对其解答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系统的新理论);②结构性的革命性问题(指现有理论不能回答的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其解决就意味着新的系统理论的诞生)。产生的新理论会替代或与现有理论并存。
4、教育管理的“真”问题和“假”问题
以上的各类问题都应是真问题,而不能是假问题。判断的依据是该问题“是否存在”,不是是否需要或是否重要。
真问题是现有的理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真问题的确定是建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的,以此发现问题确实存在,或虽然研究过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一)关于教育管理学性质的不同观点
1、教育管理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教育管理学确实具有教育学的性质,但教育学的属性不是教育管理学的一般属性,而只是其区别其他管理的特殊属性。
2、教育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教育管理学根源于现代管理理论,是一般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运用。
3、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二是多学科交叉,与管理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运筹学等联系密切,是边缘学科。
4、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方法上以事实和经验为出发点,运用很多的实证研究手段;目的上主要是解决教育管理的实际问题,改进管理工作。不周处在于教育管理学本身也有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之分,不能单纯归之为应用学科。
5、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综合性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特点而非唯一特点,不能称之为综合学科。
(二)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定位
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管理学科
把教育管理学建立在管理学的基础上,首先可以充分地运用已有的管理学的研究成果构建教育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其次,为管理学与其他管理学科进行对话提供了条件,因为他们的基本概念具有共通性;再次,有了管理学的基础和与其他管理学交流的条件,教育管理学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摆脱了被孤立的境地。
2、教育管理学的特质
(1)综合性 指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的综合。
(2)实践性 指教育管理知识的客观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情景性。
(3)开放性 指打破学科的疆界,根据学科发展要求不断地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发展和完善本学科。
四、教育管理学的方法
(一)教育管理学方法的分类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P.39列表分析。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质的研究、系统研究。
(二)教育管理学的定性研究
一类研究方法的总称,是用文字来描述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来说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具体的方法有经验总结法、历史文献法、比较法、抽象法、理论法等等。
定性研究遵循严格的逻辑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为手段,其目的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的规律,是科学的研究。主要缺陷是不能精确地说明研究对象的性质。
1、演绎法
亚里士多德创立。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主要形式是三段论。 P.41-42
2、归纳法
英国哲学家培根创立。归纳法是由关于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出关于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有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P.43
3、经验总结法
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和有效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使认识和做法上升为理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属归纳法。
4、历史研究法
对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探究的方法。有五种发生学形式,六个基本步骤,两个局限。
5、比较研究法(广泛使用)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同类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普遍性和差异性,以便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四种比较相互交织。
6、理论研究法
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性知识的形式反映教育管理的特性和规律。有严格的程序或过程。
自古代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管理就以一定的形式出现了。现代的教育管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系统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从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来看,现代教育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
教育管理不同于教育行政,教育管理不仅有行政的内容,还包含有关政党的方针和政策,而党政是应分开的;教育管理从层次上看,按刘文修的观点可分为教育的宏观管理(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教育方针的颁布等)、教育中观管理(地方层次的教育行政活动)、教育微观管理(学校层次的管理经营活动)
教育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管理。主要内容有: 1 .实施教育法令; 2 .制定教育规章; 3 .编制教育计划、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 4 .审核教育经费; 5 .任用教育行政人员; 6 .视导和检查所属单位的工作; 7 .协调教育与其他部门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有的国家对教育行政管理采用中央集权作法,如中、法等,有的国家则采取地方分权的作法,如美国等)
学校管理通常是指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然而,目前学校管理正日益注重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关系。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制定教学计划在.安排教学、科研任务; 3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 4 .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 5 .管理学校其他工作; 6 .协调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关系。(学校作为文明的辐射源有其自身的能力和义务)
教育管理学是建立在教育学与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往往要是运用管理学与教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原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研究教育系统中的管理问题,揭示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 孙绵涛 教授将教育管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活动、体制、机制、观念),并通过研究现象而揭示教育管理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教育管理学主要以教育学与管理学为基础,但它同时涉及众多学科,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长,它萌芽于 20 世纪初,直到 50 年代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说,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⑺ 教育学有哪些著名理论
分析如下: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2)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2)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3)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l/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4)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1)遗忘是先快后设的。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
(2)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六、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1)服从规则,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
(3)单方面尊敬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4)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或全错),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
(5)赞成严惩,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把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沼,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7)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扩展阅读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2、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
4、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
5、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6、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即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7)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育学研究过程中,许多人没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犯一些简单化、机械化的毛病,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
7、批判教育类
(1)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2)代表性著作有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1982)、吉鲁的《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1983)等。
8、基本观点是:
(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2)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
(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⑻ 学校教育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包含内容太多,具体内容如下:
一、行政管理
1.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
2.建章立制,依规治校。
3.分工负责,科学管理。
4.规范学校管理过程。
5.抓好开学和期末工作。
6.坚持工作例会制度。一
7.民主管理学校。
8.抓好档案资料管理。
9.规范进校书刊管理。
10.加强校长自我管理。
二、教职工管理
11.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12.抓好政治业务学习。
13.抓好师德修养工作。
14.加强教职工出勤管理。
15.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三、学生管理
16.健全学籍管理制度。
17.规范学生编班。
18.加强学生考勤管理。
四、教育教学管理
19.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20.规范教学工作。
21.落实教学工作检查。
2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23.改进和完善评价制度。
2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25.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
26.抓好学校体育艺术工作。
五、安全管理
27.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
28.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
29.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0.实行事故报告制度。
31.加强卫生工作。
六、校园管理
32.合理配置校园设施。
33.搞好校园绿化。
34.保持校园整洁美观。
35.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36.规范室内布置。
37.维护校园良好秩序。
七、财务及资产管理
38.认真编制年度预算。
39.严格规范学校财务管理
40.规范物品采购。
41.健全财物登记制度。
42.加强设备设施管理。
教导处档案目录
一、教师管理
A-01教职工名册(两基册七)
A-02教师综合信息登记表
A-03教师学历 资格 职称证件
A-04岗位结构及目标责任
A-05教师德能勤绩考核表
A-06教师年度考核登记 公示
A -07教师教学业务考核统计表
A -08继续教育计划 总结 活动
A -09继续教育活动记录 校本培训
A -10师德教育计划 总结
A -11师德学习记录 学习心得
A -12师德先进材料 考评表
A -13纪律制度 考勤表 请假条
A -14教师职称评审材料
A -15教师职称批复文件
A -16教师获奖荣誉证书
二、学生管理
B-01学生管理制度
B-02招生文件
B-03入学通知书回收
B-04六年级名册(编班表)
B-05在校生花名册(两基册三)
B-06在校生 注册表
B-07在校生 座位表
B-08入学统计报表
B-09变动生调查表
B -10变动生材料 证明
B -11学生变动登记册(两基册四)
B -12辍学学生报告表
B -13学生学籍登记册
B -14学生学籍登记卡
B -15毕业生名册
B -16毕业证存根
B -17毕业 中考成绩
B -18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表
B -19学生考勤记录表
B -20学生评价表
B -21学生获奖及荣誉
B -22学生干部及培养
B -23德育活动及品行成绩
B -24段期考考试成绩
B -25学业活动及成绩
B -26体育活动及成绩
B -27术科活动及成绩
B -28德、智、体成绩统计表
三、教育教学管理
C -01教导处计划
C -02教导处总结
C -03班级计划
C -04班级总结
C-05主题班会教案
C-06典礼表彰材料
C-07专项工作措施
C-08段期质量分析
C-9中考方案 总结
C-10课程 任课 作息 校历
C-11教学环节要求
C-12每周工作安排
C-13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表
C-14实验教学工作检查表
C-15质量监控记录表
C-16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C-17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C-18考试工作安排
C-19教师教学成绩统计
C-20教师教学质量分析
C-21教研计划 方案 总结
C-22教研活动记录
C-23学习小组培养活动
C-24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C-25科研课题材料
C-26教师教学业务考评登记表
C-27主题教育活动(德 政 安 法 心)
C-28校园文艺活动
C-29家长会家长学校
C-30班主任家访记录
C-31教师业务档案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