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小学教育教学一得

小学教育教学一得

发布时间:2021-02-24 00:16:01

㈠ 教学随笔怎么写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写两篇教学随笔,可是多数老师却觉得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现将几种教学随笔的写法转来与同行们共享。 一、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三、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许多散文大家都擅长这种文体,比较有名的作家就有刘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归有光、桐城派诸君等等。到了近代,随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为广大群众所 喜闻乐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它有时像小品文或杂文,有时又像日记或杂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随笔的范畴。我们今天提倡的是教师写教育教学随感录。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历”与“厉”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课时,学生就《画龙点睛》一课中“点之即飞去”议论纷纷,于老师写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发谈了“备课要深人才能讲到点子上”的体会。总之,教学随笔短小精悍,是教育应用写作中的轻骑兵。 2.迅速及时 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 3.取材广泛 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随笔的分类 (l)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 (2)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3)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 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 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 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否适应现代教学,一个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用随笔的形式反映出来,对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随笔是教学反思的理性提炼 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新课程改革则提出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师者把记写教育随笔作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将一天所见、所想、所读载入日记,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教育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教育变革的宝藏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经验、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 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学中重复的失误,如果让教育随笔中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那将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新的境界。 撰写教育随笔,记录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重温旧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师常常会品尝理性的感受,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5、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大多教师感到无处入笔,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 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育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愿撰写教育随笔能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对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育的失败与教训、每一堂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方面,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实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通过思考并改进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教师身边。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 教师把教学感悟付诸笔端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一环,教育随笔是教师经验的凝练,是教师成才的桥梁,它对教师成长具有显著成效,它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另外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

㈡ 小学英语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一环一得,一得一法”的研究

怎样才能让每节语文课都扎实有效,一课一得呢?
一、了解学生,因需而教 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准绳。因此课前了解学生语文基础和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师确定的首要任务,是解读文本、寻找切入点的基础,是教师选择教法、学法的根据,也是有效落实“一课一得”的需要。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在努力挖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了解学生实际,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需要和目标,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有个性的内容和教法,做到因学施教,因需而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随时调节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设计,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也要求教师在预设过程做到心中有学生,明白需教学生什么,学生需学习什么。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才不会走过场,教学过程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二、灼灼的红叶,要拾起一片最热烈的 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点零碎,内容繁杂,每一堂课都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行,不但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在我看来,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学得扎实,学得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这一课便是堂好课。持续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得才会更有实效。例如在《翠鸟》一课,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抓住特点,有顺序”这就是观察的方法。学习了这种观察方法就是这一节课的收获。这就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一得。语文的课堂,需要学生形成好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达成需要每一节课的努力。删去多余的环节,凸现学习的核心,学习文本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也许反而事半功倍。 一篇文章,真正需要学生理解、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不多,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我们要赞成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留到以后再讲。也就是说,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准确把握住文章本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在两者中寻找一个结合点,这一结合点既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又是学生所处的阶段所需要学习的。如此,就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方法的习得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方法,而方法的习得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方法固然要依靠传授,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是前人或别人总结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对于高明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更符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它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作用更大。对此,教师要加以点示,不能让学生浪费精力。语文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学生自己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含义,他们就未必能懂。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点拨学生,不必侃侃而谈,三言两语即可,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学生自然能掌握方法。 语文教师考虑的问题其实很明了: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最有效”,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围绕“学生学”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一法,灵活运用,才学有所得。
四、精要练习 课堂上的一得能否真正落实,还要看作业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在本堂课中的教学目标。也以《翠鸟》为例,这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特点,有顺序”观察的方法。课后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抓住它们各个部位的形状、颜色、动态、静态等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仿照课文写下来,并进行讲评、修改。这样,一节课就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学到了实在的东西,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一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㈣ 1.什么是教育反思

这应该和教学反思的意思差不多。

教学反思的定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教学反思的类型:

1、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小学教学方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2、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3、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3、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㈤ 教学一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

首先,无疑要肯定,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是其次,这种“创造”力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力量,除了群众的力量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力量了吗?多年以前读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在湖边停着一辆货车,小马、天鹅和螃蟹都来拉这辆车。大家都很使劲的拉,累得满头大汗,但是车就是原地不动。原来小马使劲的拉车往路上走,天鹅则使劲拽着车往天上飞,螃蟹呢,则是一心想把车拉到路边的水沟里去。一个伟人说过,“群众是一盘散沙”,要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往一个方向使劲,显然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于群众之外的力量—能够指挥群众、指引方向的人。 如果说社会历史就像是一辆巨大的货车,使得车子能够运动的力量,应该来自于两类主体的用力方向,一类是在车后推动的力量,一种是在车子前面掌握方向,引领历史前行的力量,如果说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那么引领历史前行的力量又是什么?还是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思想)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思想,解放人的观念;而且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生活与哲学》教材P16)而真正具有思想的人,能够预见社会发展方向的人,绝对是极少数的,这极少数的群体,能否也可以称之为“群众”?从生活的经验来看,在后面推车子的人,虽然数量总多,但是一般不太会注意到车子方向,一心只管用力推就是了,也就是说,“眼睛”对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在前面的引领者,并不需要在体力上做巨大的消耗,他们必须要时刻擦亮眼睛,看清前面的方向,否则这车子可能就会侧翻,甚至滑下山崖。 推动社会变化的人,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人,其位置和作用是有显著不同的,推动者是站在社会历史的背面或者底部发挥作用,但是他们往往看不清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而能够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起到引领作用的,只是极少数先知先觉者,我把他们称之为人类的良心和灵魂,称之为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导航者,是他们看清了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德拉克拉瓦有一付名画,叫“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前进”,准确地说,是那些伟大的思想(者)引导人民前进,为历史的航行指明方向,他们不断地在前方“呐喊”,甚至歇斯底里地呼叫,正是他们的“启蒙”和教育,使得群众中的每一个都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也知道了自己正走在一个什么样的方向上。 毛主席语录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夺江山的时候,人民群众“雪亮的的眼睛”让他们选择了共产党抛弃了国民党。但是再看看实际情况,即使说出这句话的毛主席,他同时也很乐意接受“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舵手称号,在大海上航行,只有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眼睛才是雪亮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是在漫漫长夜中继续摸索着吧。 当然按照唯物辩证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承认,第一,不是所有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多数群众的眼睛是盲目的,只有极少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极少数眼睛雪亮的群众从大多数盲目的群众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好像就不能够单纯地用群众这个概念来界定了;第二,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整个人类社会都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中,人类真正进入一个思想开放、眼睛明亮的时代,乐观地说--中国人最多不会超过150年(自近代以来),在欧洲,也就是两三百年的历史。 从中国的历史来说,自秦而清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至多只是一治一乱的循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长期以来把农民运动称之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农民自然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人民群众”,但是农民运动到底是破坏还是创造,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只有代表新型生产关系的新生力量,才是历史进步的真正推动者,在此意义上,作为旧生产关系的代表者,由农民所主导的革命并没有促进历史进步的积极价值,而更多的是破坏和毁灭。一轮又一轮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遵循的仍然“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游戏规则,唯一的目标只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等把皇帝拉下马,自己转身做皇帝”,极少数人“登高一呼天下云集”,不要说那些“云集”而来的农民群众是盲目的,连那些“登高一呼”者,他们的眼睛也一点都不亮,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改朝换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这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史)实。 可以说,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群众的眼睛不仅不是雪亮的”,而且从来都是“盲目”的。因为在专制制度内,在高度集权的统治下,统治者一直推行的是“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的政策,历史上那些眼睛稍微亮一点的,看问题稍微清楚一点的人,又有几个能够得到好下场呢?“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明清时代大兴文字狱乃至于“大革”“文化命”,极少数相对独立的“群众”(士),不是脑袋搬家就是身首异处,更不要说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了。从这个维度来考察,人民群众的盲目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所造成的。 当然今非昔比,时代真的不一样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人民群众已经开始在政治上逐渐懂得通过民主法治的方式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在文化(思想意识)上走向自觉,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判断,用自己的大脑进行独立思考。这些年来,由于网络的推动、媒体的跟进,群众的眼睛是越来越亮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正是在群众逐渐恢复了明亮的眼睛的关注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以妥善解决;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雪亮的眼睛的审视下,我们的各项制度得以被缓慢地推进到了改革的进程上,甚至连政府的日常行为,也被慢慢地放置于阳光之下,变得有些温暖起来了。 “黑夜给了我黑暗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那些渴望看见光明的人,那些能够看清光明的人,那些已经看到了光明的人,我由衷的祝福你们!

㈥ 潜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心得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结合我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研究教材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研究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其次是研究学生,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强化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量的课内外阅读和生活经历,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一)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
A.教材方面:
①拼音板块: 正确读准字音,辨析正确读音等。
②汉字板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形近字与音近字归类积累等。
③词语板块:成语,分类描写的词语,反义词与近义词,关联词等。
④句子板块: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
⑤段篇板块:古诗,名段,名家名篇等。
这样做便于学生知道教材方面的积累从哪些类型入手,教师引导之后,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主的归类积累了。
B.课外阅读方面:
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字、词、优美的句段以及有关的知识或者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有哪些类型。如人物类:①英雄人物;②体育名星;③爱国人物等。
C.生活方面:
将在生活中运用的语言以及需要我们运用好语言解决好的事例进行分类,便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恰当的运用和学习,真正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如:文明礼貌用语这一类型。
(二)每个类型根据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A.教材的分类整理:
各个板块根据相应的类型进行分类积累,这是积累的主要阵地,是学生积累量能否达到的一个主要来源。可以根据上面板块中的提示进行广泛积累,将第一至十二册教材综合运用,真正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积累,把相应的知识都收录于相应的类型之中。
例如: ①成语的分类整理:
如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再如写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开头的成语;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速度快”的成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词语数量量的积累与分类积累结合。
②句子的分类整理:
可以把对联、谚语、歇后语、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全部融入其中,并且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分一些小点来积累更好,如谚语的积累可分为:农业、天气、珍惜时间、激励自己等。
③古诗的分类整理:
从你学过的古诗中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特征的古诗各一句。
④各种句式的综合训练:包括: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比喻句;拟人句;修改病句; 关联词合成句子等。
B.课外阅读的分类整理:
⑴课文中相关知识的拓展:
①你对北京2008奥运会还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分条写下来:
②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还知道他写下了哪些作品,把它们的题目推荐给大家:
③红军长征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题目写几个下来:
⑵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
①从小雨描写到大雨,你能写多少词语:
②填动物名称,成为成语:如(_死_悲;_头_尾。)
③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④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你知道多少写几个:
⑤写出两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C、生活材料的分类整理:
例如声音方面的整理:
回忆生活中的声音,把它写出来:
①下小雨的声音;②下大雨的声音;③小猫的声音;④小狗的声音;⑤小鸡的声音;⑥母鸡的声音;⑦公鸡的声音。
以上只是一些分类整理中极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分类,主动地整理,然后进行全班性的大综合。这里积累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过程。
三、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授之以鱼 不若授之以渔”可见学习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让学生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应成为语文学习创新的主旋律。学习的方法是多层次的,

㈦ 小学教子一得征文

教子一得征文节选

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不关心,也不能太关心。过分地关心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时,不能一味地责备,而应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千万不能放弃,正像一位校长说的:“不放弃,就有希望。” 《托起明天的太阳》306班家长:胡玉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家长肯定要比老师来的更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极大的教育,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但愿所有的孩子在健康成长中都学会如何做人,就是所谓的品学兼优。《教子心得》406班徐思忆家长

许多家长什么事都代替孩子做,不愿让孩子做这样做那样,怕孩子累着。其实,我认为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只要放开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走得更好。但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陈旧落后的思想对家长的影响。其次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不开手,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家长“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孩子胆小怕事,生怕越雷池一步。《放开手,孩子会走的更好》401班家长:吴美芳

独生子女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风景。孩子的成长,牵动着万千父母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其娇惯纵容,自吞酸涩苦果,不如及早让孩子学会认错,学会宽容,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尊重别人。记得儿子小的时候,由于大家的宠爱,养成了自私、唯我独尊的心理,好吃的东西都要一个人独享。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爸爸夹了他最爱吃的菜正要送自己嘴里,他突然大叫起来,不让爸爸吃。我看了非常痛心,意识到平时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孩子那么小却这样霸道,将来怎么办?于是马上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向爸爸认错道歉,使他知道,不是每样东西都能独享。现已事过境迁,儿子非常懂事,也很孝顺长辈。我想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切莫对恶小视而不见,哪怕错误再小,也要严厉地道一声:“孩子,你必须认错!”《教子心得》304班汪之航家长

德是重中之重,是教育的首位。有一首打油诗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因此,我要求儿子:1、待人有礼貌,牢记“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懂得了这个道理,他才能尊重长辈,才能够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2、具备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那种精神,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勇于吃亏、与人方便,乐于助人的精神。 《育苗心得》304班毛震磊家长

培养孩子成才,是每个做家长的愿望,但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也绝非仅凭家长的主观愿望所能达到的,只有培养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作为家长要舍得花时间,下力气,有信心,才能把培养孩子的工作做的更有效。《对孩子兴趣和耐心的培养》406班钱逸倩家长

㈧ 小学教子一得征文 1000字

教子一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方面,家长肯定要比老师来的更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极大的教育,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但愿所有的孩子在健康成长中都学会如何做人,就是所谓的品学兼优。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都有过面对孩子的缺点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甚至有时对着他们大发雷霆的经历。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每位已为人父、已为人母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在孩子的成长中,我渐渐明白了,要改变孩子的缺点并不一定指出错误,指明正确而规范的做法。对小孩子来说,对他优点大加赞赏就是让其改正缺点,养成良好习惯的很好办法。在此,我想在此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与孩子沟通、共处。 现代的父母由于工作忙碌与孩子相处及互动的时间比较少,许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很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当孩子在与父母分享生活的点滴时,父母的心却不断地盘算着生活中的琐事,事实上,孩子在外面遇到烦心事和开心事,目的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父母此时的任务是放下手中的琐事,专心倾听孩子的点滴,理解孩子的感受,用适应的语言给孩子以感情上的回应。 二、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物,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你只有尊重他,他才会学会尊重你,尊重别人.这样他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三、学会赏识孩子。 不要分数是第一,过分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有一个闪光点,你要懂得发现,也要懂得条条大道通罗马.做父母的要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四、许诺的事一定要落实,做到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长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长许诺的事,一定要落实,这是对孩子诚信教育的最好教材,女儿看到家长都能诚信,自然而然,我们对她提出的要求,也能兑现,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五、多与老师交流,配合学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应该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更应责无旁贷,所以我们会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通过每天检查她的作业,并附上评语:写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和点点进步,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相互沟通,互相补充,使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教学一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