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
1,、形式要多样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 方法 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 。这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孩子们的节奏感,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调动孩子们全身的多种器官去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使他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效果。如上基训课,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坚持不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学进度,若教师在这时能随机应变地把基训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模仿动物神态,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热情就能再次激发,甚至还不愿意下课。就像在学习新动作一样,若只是一、二、三、四按节拍做动作,孩子们就会厌倦,疲劳,如果把动作融入游戏中,这样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参与舞蹈训练的主动性。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做为一名舞蹈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你,再有教师上课时精神要饱满,语气要和蔼可亲,随机性强,还要有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幼儿,让幼儿每节课都能上的轻松愉快。 所以,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抓住契机,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创编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幼儿舞蹈。在幼儿舞蹈活动中,还要更多、更广泛地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效地依靠趣味性来调动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2.语言要优美 用语言创设音乐的意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幼儿身临其境,在游戏中学习。舞蹈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在舞蹈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模仿,不用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便不能明白动作的规格要领在何处,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也就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听觉上也要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师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平和的语调,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去讲授动作。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什么内容讲述在前,什么内容讲述在后会使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不致于让孩子们的思维混乱。如学习“头的环动”时,先要让孩子们掌握低头、仰头、左右倾头的准确部位,再进行头的环动练习,这样他们就会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师在教授时没有理清思路,学生在做动作时就会出现错误,这时再去纠正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最后,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学生学得巧、学得快、学得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之中完成动作,减少舞蹈学习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两脚比喻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远都是好朋友”;教手臂伸展时,用“小树发芽了”来比喻,等等,通过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情绪愉悦积极学习。 如在教大班《马跑》的律动时,我让幼儿扮演老马与小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大草原”的意境:“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一匹老马带着一群小马在草地上吃草”。随着欢快的音乐,我边做动作,边学老马的口吻来激发“小马”跟我学奔跑。熟练准确的动作,加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话,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匹小马,在大草原上奔跑,为了让幼儿体会速度的快慢带来的动作幅度的变化,我引导幼儿设想种种情形,如快速的奔跑就表示有紧急的事情,就要用上全身的力气,动作重复交替的要快,有的幼儿就抢着说他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情景,自然而然的模仿起来,左手快速的拉住马缰,右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臀部,睁大眼睛,盯住前面,个个身临其境,表现的自然逼真;如果速度慢下来,就表示马跑累了,要边走边休息,动作幅度就要小一些。再结合音乐节奏的变化,幼儿在丰富的想象状态下,自然地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舞蹈的表现力。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不光体现在动作的表现力上,丰富的表情也是心灵的窗口。所以,当我看到幼儿脸上没有表情时,就很关心地问:“小马呀小马,你生病了吗?怎么不高兴呀?”这样一启发,幼儿会很自然地笑起来。在整个教学中,没有讲动作的要领和技巧,而是通过游戏和联想,使幼儿从中感受情趣和美感,在情景交融的状态下提高了舞蹈的表现力。
三.示范要生动 无论是成人学习舞蹈、还是幼儿学习舞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那么教师如何根据舞蹈的特点、儿童身心的特点来做示范;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做相应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由舞蹈自身的特点和儿童生理心理的水平决定的。示范是学生获得正确的视觉形象、动觉表象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可见示范是培养动作技能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舞蹈示范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培养他们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现舞蹈。“示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5~6岁的儿童他们的生活阅历浅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极易受到暗示。他们对舞蹈动作获得、舞蹈审美感知觉的形成绝大部分来源于“示范”。 2、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初学者在刚接触一个新动作时,难免会出现手脚无法协调进行的现象,常会在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连接上短暂停顿,这便需要教师局部分解示范。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把动作分解成为单一的动作,反复交替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个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动作衔接的地方要再次示范,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与感染力。示范时伴随讲解,阐述明白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们明确每个动作的产生、方向、路线及全身动作的配合等。讲解尽量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四.选材要恰当 选材是学习舞蹈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如果选材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选定的舞蹈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幼儿舞蹈必须是幼儿的,亦即幼儿天性的写照,不要让幼儿舞蹈带上成人的痕迹,要表现出幼儿的天真稚气、纯洁可爱。 2、选材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演素质。就像歌手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样,要适合自己的声音条件和风格特点,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说,你编排或选择的内容构思很美,难度很大,超过了孩子们的能力,也会弄巧成拙。 3、再有幼儿舞蹈和少儿舞蹈的选材也有很大区别,幼儿的选材要活泼可爱,突出他的动作、表情的天真稚气;而少儿的选材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表演内涵要丰富一些,动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简单的“比划”就不会可爱,也不适合这个阶段幼儿的审美需求。 4、另外,总体上要选材要新颖,具有时代气息,从体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创新,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 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以一首童谣入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经过“抗争”,跋山涉水,终于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门前,坐在了她们各自的位置上期盼着大戏的开幕。大戏开幕了,小姑娘们在看戏的时候各自脸上丰富的表情,反映出戏曲的精彩。看戏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和兴趣。 5、另外我认为幼儿园3岁的幼儿应以律动为主,简单的舞步、舞蹈游戏和简单的基训为辅。 4岁的幼儿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训练的运动量,舞蹈游戏与小品相结合。 而5岁的幼儿则可以进行地面训练、步伐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⑵ 如何提高中小学舞蹈教学质量的研究背景
一、从教学管理层面,力求从教务处管理层面来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一)、结合新课标内容及要求,着力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用、学生的调控完全由老师掌握,即: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按新课程的要求真正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并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式,必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逐步提高。反之,教师的角色作用发挥不当,则必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在低水平上徘徊。农村学校不如城市学校对优秀教师有吸引力,要让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而培训和提高本校教师素质才是明智之举。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化身,权威的象征。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忽视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处于被动接纳的地位。长期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大面积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新时期对学生培养的质量要求格格不如。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达到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事实证明不同的教师角色扮演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一大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力的证明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落后状况的重要作用。【转变教师角色可实现的策略】(1)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并不是象演员那样“装出来的”,它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的自然表现。没有理念支撑的角色扮演必然矫揉造作,这种人不可能真正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理组织教学,教师角色、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因此,只有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透彻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转变教师角色。(2)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扮演必定要有适合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不论思洋中学、还是杜郎口中学,其教师角色得以成功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在于有一套适应于教师的好的教学方式。依照新课程理念,要让教师角色真正从课堂的霸主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就必须建构一套与之适应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当前有很多学校在印证实验性地推行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和研究,值得借鉴。(3)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和统一的行动。从名校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学校的坚强领导。当教师在尝试新模式中萎缩不前的时候,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问题,要通过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进行疏导,使他们提起信心、明确方向。当遇到传统观念给学校教学改革施加压力的时候,管理者要能够坚持信仰,顶住压力。并能领导全校教师以先进的理论和扎实的教学实效说服家长、说服社会。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涉及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因此需要全校各科任教师协作,如果学校老师各自为政,学生就无法适应个别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无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至少应以校为单位,全面改革教学方式,如云南的罗平县强力推进四有模式,在教学常规检查时,许多教务主任都一致认为,四有课堂模式更适用于老教师和课堂教学低效的老师,因为它告诉了他们课要这样上,才能出成效,才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念,也适用于新教师,让他们很快地进入有效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来,还有通过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形成独特的校风学风,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真正有效的转变。(4)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多上教育网站,了解瞬息万变的教改信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坚持定时间、定内容的原则,内容有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力求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钻研业务、交流沟通、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径。督促教师反复研究新课标,研究中考题及小学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题,看名师执教的光盘及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使其尽快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弄清个性差异,树立学生发展观,还可组织开展“倡导读书风气·促进作风建设”读书交流会。现身说法,以某老教师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扎根乡村,用心守望,毕生精力献教育”的思想交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陶冶了教师的意志品质。(二)、在有效的教学管理中提升教学质量。(1)制定与修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须把握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前两个原则,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参培者都能理解,下面重点来理解动态原则及优化原则。动态原则——学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应随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要求。这是发挥教育质量管理能动作用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教育质量管理本身有序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学校质量管理制度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必须要在动态中发展,在动态中跃升。优化原则——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必须牢固树立系统优化的管理思想。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遵循优化的原则——最优决策、最优设计、最优实施、最优管理等等,质量管理制度各个要素都应是最优的,制度的运行机制应是最优的,制度的评估保障应是最优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恰当地,不断地调整,使体系经常保持最优结构,发挥最优效能,达到最优质量。(2)规范教学行为:确保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在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这五环节上督促到位,汪重其实效性,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考核。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组成4个检查组,作业各年级分成一个组,一个教案检查组,通过检查量化,把成绩作为绩效工资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每次检查后,通过全体教师会,进行检查情况反馈,表扬被评为优秀的教师,每次检查对于评价为“优”的教师,将批改后的作业本和教案在教研组上进行传阅,给其它教师作出示范,号召其它教师学习他们,指出备课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指出其缺点,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行为。通过多次督查,对于作业批改,许多教师都在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超额完成,无论是教学还是常规工作,将会形成“比”“赶”“超”的竞争局面,学校对此还要考虑到教师的健康,还常常要为他们减压,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课改动态,开拓其视野,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于辅导环节的监控,学校开学就可制定《课后辅导学生制度》,开学初可要求各位教师按所教学生人数的8%确定学困生的辅导对象,对学困生做到四个优先:课堂提问优先,面批作业优先,表扬奖励优先,家访优先。附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略) (3)常规管理创新:彰显教学管理特色。①每学期开学初,要求教师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和本学期教学实际分析,确定下阶段教学目标,制定寻找这达成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与策略,教务处可与每位任课教师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教务处责任及任课教师预订的目标及达成目标所采取的举措。②剔除低效、无用、表面的规定,追求高效、有用的做法。在要求教师不备课坚决不能上课、备教必须一致的前提下,评价上不应过分追求备课的形式,可以宽松教师把课本备课、习题备课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在作业上,要求所有学科,所有学生均建立两套作业本,即《随堂练》和纠错本。随堂练要求从基础部分及能力提高部分两个角度布置练习,基础部分教师必改,能力提高部分,教师选择改。纠错本,应要求学生将各种作业练习及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在教师指导后重新做在纠错本上,教师再次批阅。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单元过关,要求备课组在集本备课中编制《单元达标试题》,备课组教师先解答下水卷,修正后交教务处审批统一印刷,考试结束,全部批阅,讲评矫正,将记分册及下水卷送教务处检查。③每次考试后进行班级总评比较,及时表彰优秀学生及优秀班级,树立竞争意识。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在抓考风建设上,教务处可尝试按学生上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编排考场及座位,防止学生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确保考生成绩的真实性,确保考生学习上的公平竞争性。(4)激励方式多样:在激励中形成竞争氛围。①年度优秀听课笔记展。参展内容:一是听课节次。二是听课质量。是否认真、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对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所做出的评议。三是评课情况。听课结束后。是否及时参加评课活动,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从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是否做好评课记录。 ②举办全校教师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一是学科课程标准。考查教师对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包括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二是教材。考查教师对所任教学科整个学段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对教材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关键知识的再现能力,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能力.就教材某一片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等。 ③举办校内课堂教学竞赛。对象为全校所有教师。以备课、说课、评课、讲课等为主要内容。重点考察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举办优秀学生作业展。展评作业种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品德、科学四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九科。这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帮助师生明确作业要求,促进学校完善作业制度.增强教学管理人员作业检查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最终达到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思考性”.作业批改达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的目的。 ⑤评选优秀教研组及备课组。制定《学校先进教研组评选方案》,结合每学年县教研室对教研组的考核成绩及教研组各学科年末考试成绩县排名、本组所有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综合平均得分,在教研组及备课组写出先进评选材料的前提下,综合量化考核评选出2个先进教研组及3个备课组,分别发给奖牌和一定数量的奖金。⑥突出教学成绩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质量意识要深入每个老师的心中,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决心始终如一,教师的履职考核,评优晋升,先进个人,年度绩效工资结算,教学质量应一直占有突出地位,正像许多老师说的:“优秀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这种质量文化氛围,在学校一旦形成,将会极大的调动老师们教学工作的热情。⑦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在平时工作中就应有所体现。学校领导不要大喊奉献,不空谈无私,一个微笑,一句难得的表扬,一个没有报酬的荣誉证书,那是精神鼓励。对平时参赛获奖的教师发点奖金,对发表论文和成果获奖的教师发点奖金,对期中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对超课时的老师超工作量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每次考试班级总评获同级全三名的班主任发点奖金,这些都是物质奖励。把期中期末考试,各科知识竞赛中产生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这些都应该是一所重视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常做的事。事实证明,学生需要荣誉感,教师需要成就感,被别人认可,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出工出力出智慧,激发出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这样,学校也才能与时俱进,快速发展。(5)毕业班工作:注重过程管理。每学年初,学校要根据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区教育局年度毕业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校毕业班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质量目标,拟定工作策略,细化责任。初中学校可要求初三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及近三年本市中考命题方向,小学将要求小学六年级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及近三年本区小考命题方向,拟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复习计划明细表,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复习做好准备工作。在备考复习阶段,学校应加强备考领导,建立激励机制,抓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着力点及以初三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着力点,努力创建和谐的备考氛围,建立科学的备考体系。本着“合理安排,适度超前”的原则安排复习备考工作,第一轮复习以基础复习为立意,强调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第二轮复习以能力提高为立意,整体构建,强化专题,第三轮复习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充分发挥区教科室组织的三次模拟的检测效能,每次考试,均做到严把监考关、评卷关、分析关,无论是诊断性检测,还是评估性检测和模拟性检测,每次检测完毕,教务处都要组织班主任及及备课组成员结合上年中考录取情况及本次检测情况,梳理出优秀生、弱科生、边缘生、踩线生名单,对于优生要求逐一填写解答试题诊断书,由备课组统计分析后调整下阶段的备考复习教学思路,对于弱科生,采取任课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策略,对于边缘生,采取鼓励加油及职中分流的策略,对于踩线生,采取自我评价,比照分析,教师分任务“人盯人”的策略。(6)把握“质量监控”特点,让监控科学而实效。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全要素”“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等特点。“全要素”是指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设施或教师及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风气等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控。“全过程”是指对主要教学阶段进行全程监控。而对教学阶段的理解可以有多个角度:一般指从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到考核等不同阶段;还可理解为从学生的入学、学习直至最后毕业考核的全过程;也有人理解为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或课前、课中和课终等。“全员性”是指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工作或学习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全方位”是指教学质量监控既包括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这一“监”的过程,也包括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除了分数质量外,还应有人的发展质量和教学过程质量。这需要重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专业化分析。而不是判断性的评价。只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帮助教师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有用的建议,真正实现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从监”向“控”的过度,体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服务性,满足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所需的条件,才能焕发教师对教学的高度热情。 (7)人人有责任,建立三级提质管理机制。学校可形成三级质量管理机制,把提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一级机制由校长、教务主任等有关领导组成;二级机制年级组、教研组负责人组成;三级机制由备课组及任课教师组成。坚持每年召开中考、小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会。全市或全区统一性考试,必须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写出一份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全校性考试,必须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教务处必须向校长提供一份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坚持教学工作“四项责任制”。 即以校长为核心的班子集体负责制、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组工作集体负责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集体负责制和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负责制。学校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校长包学校教学总体质量的提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学生“四率”达标,包后进生转化,包教好每个学生;备课组长包年级学科教学质量.并层层签订承包合同书.增强校长和全体教师的责任感。 二、从教研组层面,来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1、将学校教研组建设成为四个“基地”。将教研组建设成为四个“基地”:“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地,研究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基地,教师进修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基地,以及教育、教学信息传递处理的基地”。教务处对教研组的管理方法通常为:起始管理制定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过程管理监督协调;终端管理扬优抑劣;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及年轻老师的培养。2、利用成功教学案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⑶ 用什么软件自学跳舞最好用求推荐。
自学舞蹈APP:美拍、跳跳、舞蹈圈、舞蹈教考通、酱游舞蹈。
3、舞蹈教考通
舞蹈教考通是一款掌上舞蹈学习软件,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发的一款软件,专为所有喜欢舞蹈的人提供的一款在线学习平台,让所有热爱舞蹈的人都能够通过这款软件得到交流。
4、酱游舞蹈
JAMYO酱游舞蹈是一款在线舞蹈教学应用。由多位老资历舞者组成的教研团队,通过对各种难度的舞蹈学习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新型线上舞蹈教学体系。
5、舞蹈圈
是为海内外上千万舞蹈爱好者量身打造的一款集独家专业舞蹈教学视频资源分享、强大的图片短视频制作工具、即时聊天交友、线上线下活动比赛为一体的舞蹈兴趣社交产品。
100000+海内外专业DanceTeacher及明星大腕,300万+来自舞团机构及院校的帅哥美女演员,最专业的舞蹈教学,有趣好玩的舞蹈图片短视频分享,自带美图及美拍功能的舞蹈动态社区,结识附近共同爱好的人,发现身边最美的舞者。
⑷ 怎样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
1重视形体训练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造型,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的。形体训练实际上是一种解放身体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习什么舞种,但形体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是
1.1肩、胸部的练习,可以通过扶把,蹋腰压肩、俯地拉肩、以弹腰、下腰、甩肩等来解决。
1.2胯、膝、踝三部位的训练,我们主要通过腿功练习的压、扳、踢、控四大环节来解决,尤其是进行那些带有强制性甚至残酷的扳腿环节时,要鼓励学生忍受一时的酸、胀、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拉长腿部韧带。
1.3腰部的练习,我们可以通过拧腰、涮腰、姿态斜腰、两腿重心的前后腰,单腿重心的前后腰;胸腰、中、拍腰的训练来加强同学们腰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1. 4头部在舞蹈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抬头、低头,在不同的舞蹈中,就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也应训练同学们头、脖子的灵活性。。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形体训练外,我们尤其要注重脚背的绷直,延伸下肢的感觉符合我们审美的趣。对初学者进行那种双肩平正、下沉、提颈、双目平视、收腹、挺胸的静立式训练。练就一个气宇轩昂的直立姿势,要在动作训练过程中,保持一种挺拔、舒展的姿势。这样久尔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使学生找到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学者,我主张,通过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即俗语云:“熟能生巧”。
2加强学生舞蹈感受训练,提高学生舞蹈感受能力
解放身体不等于就能跳好舞,我们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软度还可以,身体也基本上打得开,但就是舞跳不好,或者是味道不足,这就是感受不好。培养感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培养乐感
俄国著名舞剧编导家罗•扎哈洛夫说:“音乐——舞蹈的灵魂”。说舞蹈的全部情节,所有动作、画面都是编导根据音乐编织出来的。没有音乐也无从着手编舞。我认为音乐——舞蹈的灵魂,乐感——舞者的灵魂;舞蹈是舞者合着音乐来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如果舞者对音乐没有感觉,那就无法完成舞蹈音乐作曲家的意图,也无法完成舞蹈编导的意图。只能算是做普通的体操,没有做到音乐为舞蹈服务。同时,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大家知道,舞者必须通过舞蹈,去感染、触动观众的心灵。如果舞者有乐感,但没有好的动作感受能力,使动作苍白无力,没有水分,连自己都没感觉,又怎么去感染观众呢?
笔者在几年的舞蹈教学和训练中,始终把培养舞蹈感受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没有感受,就没有好的舞蹈,甚至都不叫做舞蹈。我认为要培养感受应在以下这些方面,做出努力。
2.2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形体训练外,我们尤其要注重脚背的绷直,延伸下肢的感觉符合我们审美的趣。对初学者进行那种双肩平正、下沉、提颈、双目平视、收腹、挺胸的静立式训练。练就一个气宇轩昂的直立姿势,要在动作训练过程中,保持一种挺拔、舒展的姿势。这样久尔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使学生找到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以及近几年在体育舞蹈教学和训练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我认为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有利于学生找到舞蹈感觉。中国古典舞的能力训练、技术技能训练及身体的语言表现力是多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它极为强调动作过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放先收”等“十欲”,突出矛盾,增强视觉效果,培养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追求动作的过程,有利于找到好的感觉。学生利用中国古典舞的这些原则,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讲究动作的过程,达到一种神形兼备、内外统一的最高境界。
对于初学者,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协调性、柔韧性都比较差,对舞蹈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较好;因此,我主张,通过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和练习,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即俗语云:“熟能生巧”。
3培养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舞蹈界也有这样一个共识,习舞者文化的程度普遍偏低。我国一位著名小说家曾在一篇小说中借主人公之口,对中国舞蹈者作出了这样的议论:“男人象女人,女人象小孩,小孩象木偶”。显然,这比“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议论更令人难以接受。没有文化的舞者,充其量是舞蹈的“机器”、舞蹈的“匠人”。缺乏厚实文化内涵的舞者,是难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非常厚实,但缺乏舞蹈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应强调加重他们的舞蹈文化课程的学习,以此来促进提高舞蹈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对于体育舞蹈而言,我们应多叫学生了解各舞种的风格,文化背景,使学生对体育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使学习舞蹈的学生们培养出更好的创造力、想象力,并通过全面展开的素质教育,使其获得较厚实的文化基础,那他们的舞蹈表演水平就会更上一层楼。
4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与其他教师相比,舞蹈教师具有自身特点: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型的动作趋势,与时俱进的排练符合当前形式的舞蹈作品。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将舞蹈创作多元化,多边化,多形式化,要主动与相关专业联合,在教师自身的艺术素质上以及对艺术的敏感度上,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1舞蹈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在舞蹈教学以及创作中要具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在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个人的形象魅力。
4.2舞蹈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形象去指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反复地示范动作。教师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无误、节奏鲜明。示范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局部动作示范,但局部示范应尽可能减少。此外,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或者选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示范。
5.结束语
舞蹈来自生活,艺术的美是生活的美的反映。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加强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生活的热爱之情,更好的将人民生活中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优美、健美、壮美的姿态,用动作凝结充满感情的舞蹈形象去表达体现,给人以美的感受,道德上的陶冶,感情上的激励。
⑸ 教幼儿舞蹈,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教
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但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孩子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然而,在当前幼儿舞蹈的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和教师在舞蹈认识方面自身的局限,一度忽视了对孩子舞蹈兴趣的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教师对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和规律认识不够,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首先,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在日常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单纯去模仿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其次,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中幼儿往往缺乏愉悦的情感体验,创新不够。例如一些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过分追求练习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性,而忽视幼儿情感的愉悦性,导致许多幼儿常为学习新的动作感到疲劳,为重复旧的动作而感到厌倦。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记得我刚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县中心幼儿园担任了舞蹈老师,开学前一天我就信心满满,想要教他们这个,教他们那个, 一天下来我累得筋疲力尽 ,嗓子都哑了,但结果呢,却不尽人意,我当时确实很受打击,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经过我的努力和不段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下面我就这几年我站在教育的第一战线上积累下来的一点点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与交流一下。 一、选材要恰当 选材是学习舞蹈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如果选材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选定的舞蹈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幼儿舞蹈必须是幼儿的,亦即幼儿天性的写照,不要让幼儿舞蹈带上成人的痕迹,要表现出幼儿的天真稚气、纯洁可爱。 2、选材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演素质。就像歌手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样,要适合自己的声音条件和风格特点,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说,你编排或选择的内容构思很美,难度很大,超过了孩子们的能力,也会弄巧成拙。 3、再有幼儿舞蹈和少儿舞蹈的选材也有很大区别,幼儿的选材要活泼可爱,突出他的动作、表情的天真稚气;而少儿的选材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表演内涵要丰富一些,动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简单的“比划”就不会可爱,也不适合这个阶段幼儿的审美需求。 4、另外,总体上要选材要新颖,具有时代气息,从体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创新,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 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以一首童谣入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经过“抗争”,跋山涉水,终于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门前,坐在了她们各自的位置上期盼着大戏的开幕。大戏开幕了,小姑娘们在看戏的时候各自脸上丰富的表情,反映出戏曲的精彩。看戏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共鸣和兴趣。 5、另外我认为幼儿园3岁的幼儿应以律动为主,简单的舞步、舞蹈游戏和简单的基训为辅。 4岁的幼儿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训练的运动量,舞蹈游戏与小品相结合。 而5岁的幼儿则可以进行地面训练、步伐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二、示范要生动 无论是成人学习舞蹈、还是幼儿学习舞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那么教师如何根据舞蹈的特点、儿童身心的特点来做示范;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做相应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由舞蹈自身的特点和儿童生理心理的水平决定的。示范是学生获得正确的视觉形象、动觉表象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可见示范是培养动作技能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舞蹈示范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培养他们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现舞蹈。“示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5~6岁的儿童他们的生活阅历浅显,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极易受到暗示。他们对舞蹈动作获得、舞蹈审美感知觉的形成绝大部分来源于“示范”。 2、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初学者在刚接触一个新动作时,难免会出现手脚无法协调进行的现象,常会在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连接上短暂停顿,这便需要教师局部分解示范。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把动作分解成为单一的动作,反复交替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个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动作衔接的地方要再次示范,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与感染力。示范时伴随讲解,阐述明白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们明确每个动作的产生、方向、路线及全身动作的配合等。讲解尽量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三、语言要优美 用语言创设音乐的意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幼儿身临其境,在游戏中学习。舞蹈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在舞蹈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模仿,不用语言与学生交流,学生便不能明白动作的规格要领在何处,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也就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听觉上也要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师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平和的语调,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去讲授动作。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什么内容讲述在前,什么内容讲述在后会使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不致于让孩子们的思维混乱。如学习“头的环动”时,先要让孩子们掌握低头、仰头、左右倾头的准确部位,再进行头的环动练习,这样他们就会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师在教授时没有理清思路,学生在做动作时就会出现错误,这时再去纠正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最后,教师语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学生学得巧、学得快、学得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在兴奋之中完成动作,减少舞蹈学习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两脚比喻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远都是好朋友”;教
⑹ 如何进行舞蹈教学
1、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知识或已有经验为基础,更多的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所以老师对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舞蹈,应伴随着启发性、形象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能力才能提高。如:在教律动《采茶》时,音乐很美,但幼儿对《采茶》一无所知,教舞蹈之前通过常识活动,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外形、用途、采茶的方法以及劳动的情况,并初步感知采茶的音乐。
(1) 幼儿感受舞蹈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之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渐提小的问题,因为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的越多,感受的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
(2) 、在感受舞蹈是要不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认识的门户,人们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3) 、幼儿的知识准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知识、印象,幼儿对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作品。
2、以情动情,乐在其中。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舞姿,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从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教育。这种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形成由内而外的统一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儿童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不同的是,儿童的直观思维,一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然而所有的一切无法阻止他们对美的渴求。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便要发挥字的作用,采取措施进行诱导活动,例如:在《说唱脸谱》戏剧舞蹈中,作了一系列的诱导活动,如去看碟,看剧中的眼神亮相,一举手,一投足等等。人们都知道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这一说。中国舞蹈演员们要求讲究眼部的传情与内涵。他们通过眼目传情,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眼睛里没有任何内容,一个再美的舞蹈动作也没有感染力,可想而知,他拿什么去吸引观众呢?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音乐细胞,都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其中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眼睛、面部表情之中。
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要教授表情,要让孩子意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所服务的。只有形的舞蹈,等于一个空壳。没有灵魂也就没有生命力。舞蹈作为一中艺术,他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广阔空间。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摸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我在教授舞蹈《绿色的梦》时,我先创设情境:“你们把自己当成一棵棵小草,在大草原上尽情吸引着太阳的光芒,通过太阳的照射使自己感到无比温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草不绿、、、、、、”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展开讨论,教师便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大胆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情”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为教育者便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二、 选择作品区分年龄。
不同年龄的幼儿其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在欣赏作品和教授作品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作品,假如选择的作品题材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幼儿学习和欣赏。如小班的歌舞《拔萝卜》,形象鲜明、角色突出、语言通俗,深受小班幼儿喜欢,而大班则会觉得过于简单和幼稚,不仅起不到欣赏效果而且还可能压抑幼儿的表演兴趣。一般中小班适宜选择带有歌词、音乐短的作品题材,而大班可以选择没有歌词的乐曲,时间也可以长一些,音乐形象还可以多一些,但乐曲的节奏同样要鲜明、生动、易于幼儿掌握。所以在音乐上,我会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卡通、影视歌曲,同时加上曲中人物一些特有的动作,使孩子在学习和练习中不会觉得枯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表演力。比如中班的颈部练习,我采用了影视歌曲《济公》,因为我觉得前移颈这个动作配上这首音乐,很适合体现济公疯癫的形象,加上孩子盘腿坐,双手胸前合十立掌,闭上眼睛随着音乐做前移颈的动作,就好象一群小济公端坐在菩萨面前念经的样子,既滑稽又可爱。孩子们也乐此不疲,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教学也取得了事到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学舞蹈
1、 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究教练的方法。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示范。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2、加强音乐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学习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成分参加的智力活动,情感、意志非认识成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伟大教学,就本质来讲,是一中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个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强调结果。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提高兴趣,又促进了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的教,创造性的学。
4、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致勃勃,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
四\ 即兴创作。
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老师要为幼儿设计创造的环境。幼儿学会了舞蹈,并掌握了风格、情绪、节奏后,组织幼儿进行即兴创作,为幼儿创设迁移的条件,让幼儿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
⑺ 舞蹈教学 大家多提建议
训练小孩,第一来,要让他对自己自的身体有一个认识。让他知道脚是哪个部位,手是哪个部位。然后开始做手的环动或是勾蹦脚。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第二,适当的编一些口诀,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喜欢学老师说话等等,说一些口诀可以让孩子在潜意识中留下印象。第三,竞争性,让孩子互相比着练。一堂课要适度表扬和适度批评,选拔一些好的孩子到前面领。但是要经常换人。让孩子有积极性,有竞争意识
⑻ 学好舞蹈有哪些技巧
选择舞蹈专业的艺考生都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演绎作品的情绪和灵魂。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五种舞蹈练习技巧。帮助大家在舞蹈艺考时获得出色的成绩。
05舞蹈技巧的目的
当舞蹈编导进入排练厅准备编舞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舞步、动作和技巧,当你考虑和选择被认为是最恰当的舞蹈手段时,你的依据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作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应该坚持从内容出发、从人物出发、从生活出发。
舞蹈本身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去表现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生活事件和人物形象。这里讲的只是针对技巧性较强的舞蹈,并不是所有的舞蹈作品必须加入技巧才是舞蹈。舞蹈技巧并不是舞蹈的必要元素,它在舞蹈中只是起到增加舞蹈视觉效果的作用。
舞蹈技巧不加则已,要加入技巧,就要合理加入合理运用。也可根据舞蹈需要来发展变化现有技巧,总之,就是想让技巧更充分地为舞蹈这一综合艺术而服务,更加贴近舞蹈。
在今后的舞蹈编创实践中,我们应发扬前辈老师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的探索、钻研精神。尽可能在舞蹈编创方面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艺术性与欣赏性相结合,诗意性与大众化相结合,民族特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为让舞蹈这一艺术门类得到广阔和深远的发展,为舞蹈这一悠久的艺术门类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