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香港中文大学有哪些地标值得观赏打卡
利益相关,刚毕业的18年LLM,虽然苦逼的法学院研究生部不在本部上课,但是这一年还是往大本部跑了无数趟,因为太好看了啊啊啊,每次来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是亲友团打卡的第一站hhh,作为刚毕业的老学姐,这一年还是留下了很多回忆的~
首先介绍下交通~
港中文位于东铁线的【大学站】,出站后就是一大片山~爬上去还是很考验人的,不过有很多路校巴可以免费乘坐哦~(规定是学校师生免费乘坐,必要时会要求出示学生证,不过大家在人少的时候去基本都OK的)大家看清楚指示牌就好,不要像我一样刚开始傻乎乎等了好久才发现这趟车周末是停发的(*/ω\*)
先说这么多啦,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B. 香港大学大一教学楼叫什么
作为在港大就读过的人来回答:香港大学教室安排并不是按照大一大版二这样年级来分,更多权的可能是根据课程内容来划分教学楼以及教室。比如物理课程在物理的教学楼,法律的课程在法律的教学楼等等。
一般新学期课程表发下来时,都会注明是在哪个教学楼哪个教室,所以上课的时候经常是大家四处跑去自己的教室(因为一些课程可能其他专业的人也会选修)
C. 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这句话有何语病.
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删除“被”
解析:
考查病句的修改。修改病句的前提是正确辨识。“被”字多余,应删去。
(3)香港教学楼图片扩展阅读
修改病句,指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方法:
1、补法
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
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
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
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
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2、删法
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例如:“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3、换法
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例如:“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D. 香港大学校园里有哪些必去的地方
即将要离开港大了,借题怀念一下在这里的日子~
站在游客角度必须要去的地方:
1.港大最具标志性的拍照地点:百周年校园。
在港大地铁站C出口上去。红色墙砖上印着香港大学校名,还挺有复古的味道。港大没有特别正式的大门,这恰巧成了一块能代替校门的名牌,适合游客拍“到此一游”照片,也是毕业照必须打卡的地方。
E. 求一张卡通教学楼的图片
自己可以截图呀:
SAT特优生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
百变小樱
……
F. 岱山实验学校的校园风光(含图片)
右下图(两复张)是岱制山实验学校的小池塘。
右下图是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四周全是深蓝色的玻璃。
右下图(两张)是学校的田径场和看台。每年的运动会就在此召开。
右下图(两张)是小学教学楼。
右下图(两张)是初中教学楼。
右下图是艺术楼。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就在这儿。也有美术、音乐老师的办公室。
右下图(两张)是科技楼。这里有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们上实验课。
右下图(两张)是信息楼。有些地方是供学生上信息课的电脑房。还有多媒体阶梯教室,图书室,微格教室等。也有老师办公的地方。
右下图是贯穿校园各教学楼的长廊(局部)。
右下图教师寝室楼,与食堂相连。一楼是小卖部和学生借体育用品(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滑板……)的地方。
右下图是学校北门进口处的塔楼(只有第一层可入,上面几层不可入)。
右下图是学校里分布最广的绿化植物(局部)。
在南门口附近有写着教育之光的柱子,是学校一大特色,及右下图。
在另一边的草地上用草修剪而成的博爱博学字样,正是这所学
校的校训,及右下图。
G. 香港的教育程度标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abdc9010007ni.html
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大家知道,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往往有着一种共性,悠久甚至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如英国的牛津(据当地人一种说法,创始于1167年,由于年代太久究竟始建于哪一年,没有人能确切说得出来)和剑桥(成立于1209年,情况同上),美国的哈佛(创校于1636年)和耶鲁(耶鲁创校于1701年),中国的清华(建立于1911年)和北大(创建于1898年)。
值得庆幸,香港也有这样的荣耀,那就是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如果按照港大正式创建的1911年算,它也和北京的清华平起平坐,如果追溯到港大的前身创建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那它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大学的老祖宗了。
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成立,从此填补了香港高等教育的空白,拉开了香港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为日后港大的兴旺和辉煌奠定了基础。
1991年,正当港大师生们沉浸在学校八十岁大寿喜庆之中,品尝分享那块大大的硕果累累的生日蛋糕时,一所崭新的充满现代化未来化气息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清水湾海滨悄然而立。仅十几年的时光,科大迅速发展崛起窜升,步入世界最好大学的行列。科大的成功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创造了奇迹。
可以说近一百年来,香港的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坎坷之路。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会——岭南——教院……一所所大学为香港锦上添花,如果以前这块土地真是文化沙漠,那末今天应该是文化绿洲了。大学的发展壮大把香港的高等教育逐步推向辉煌。如果用“十年不鸣,一鸣惊人”来形容科大业绩,那么用“百年不飞,一飞冲天”来形容香港的高等教育也许不算过分。
下面对香港主要大学作些简单介绍,由于各大学基本情况大家很容易查得到(我将个校网址附于后),在此不予赘述。
港大——香港高等教育的始祖
香港大学校园本部座落于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占地约16公顷。我曾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过港大校园,我的感受是美丽而不失典雅,华贵更带几分凝重,与科大青春活力相比,更让人产生一种世事沧桑的感觉。
创办港大前身香港西医书院乃至后来的港大,有位叫何启的人功不可没,他算得上香港近代高等教育第一大功臣。何启(1859年—1914年),字迪之,号沃生,原籍广东南海,出生于香港。他早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英国亚巴甸大学和林肯法律学院,获医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后来,他携英国籍妻子回到香港定居,开始投身于香港的教育、卫生和公共事业。此人乃多才多艺也,曾是香港第一位华人执业医生、香港第一位华人大律师,与此同时,他还涉足政界,从1890— 1914年一直担任立法局议员,是香港历史上第三位非官职华人议员。
1887年何启创建香港西医书院后,亲自担任教授,为学生讲课。到了1909年,为了进一步发展香港的高等教育,何启又为筹建香港大学四处奔走,并出任香港大学助捐董事会主席。香港大学成立后,他将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成为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主干。由于何启对香港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1910年,英国政府授予他爵士勋位。
创建香港大学的另一位大功臣是香港第十四任总督卢押爵士(Sir Frederick Lugard)任职期间为1907年7月29日-1912年7月24日。卢押爵士到任四个多月后,首次提出建立香港大学的设想,并亲自为其募捐。到1909年时,收到外商、华商、两广总督、海外华侨、大陆商人、财团、公司、银行、商行等各方捐款共127万多元。1910年3月16日,港大主楼奠基兴建,卢押亲自主持奠基礼,并自任校长。香港大学教学楼“卢嘉楼”、宿舍楼“卢嘉舍”及山顶的“卢嘉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港大成立后,当时依法设置了学校管理部门,校董职会员成员41人,评议会成员17人,校务委员会成员有副校长、助理副校长、教授、全职讲师。聘请原任菲尔德大学副校长东方学家伊律为副校长。由于港督卢押只是兼任校长职务,副校长实际担负校长之责。1912年9月,香港大学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仅72名,其中工科31名,医科21名,文科20 名。
如今,香港大学是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学科门类非常齐全,专业包括文科、理科、社会科学、教育、口腔、医学、建筑、工科、法律等。目前设有十所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其他教学单位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此外还有校外教育部、亚洲研究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服务中心、电子显微镜中心、语言中心、博物馆及附属医院等一系列教研单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港大的学生宿舍堂非常有特色,舍堂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目前学校共有13所住宿舍堂及3所非住宿舍堂。这些宿舍堂是由著名人士捐赠或为纪念名人而命名的,如何东夫人纪念堂、利希慎堂、利铭泽堂、利玛窦宿舍、李国贤堂、圣约翰学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学堂、伟伦堂、马礼逊堂、李兆基堂及孙志新堂等。(http://www.hku.hk/cao)
香港中文大学——独特的书院制度
港大在香港高等教育舞台独领风骚半个世纪后,1963年10月香港第二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成立了。自此改变了香港高等教育格局,摆起了平分天下的竞争擂台。
中大位于香港沙田区,北临碧波荡漾的吐露港,远眺绿郁葱葱八仙岭,建筑物傍山而立,座落在青翠树丛中,校园占地面积134公顷。
中大由原有的三所书院合并而成,即新亚书院(1949年创建)、崇基学院(1951年创建)和联合书院(1956 年创建)。1986年7月,中大成立第四所书院逸夫书院,新书院于1988年开始招收学生。目前,中大拥有新亚、联合、崇基、逸夫四个书院,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新亚书院比较看重中国文化,而逸夫书院则注重高科技素质的培养。
中大设有七个学院: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和社会科学学院。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条例》,中大的主要授课语言为中文。不过现在中大大多数学系皆提供中英语课程予以选择。有些院系,如医学院,药剂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理学院课程,则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总体来说,中大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坚持中英双语并重的原则。近几年校方也不断强调中大自创校以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的教育方针。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及亚洲惟一一所实行书院制的高等学府。这种方式起源于英国,目前英国牛津大学设有三十九家书院,剑桥大学三十一家书院。书院制可以让来自不同学院(也就是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们住在一起,共同学习、竞赛、娱乐和生活,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开拓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调整专业方向。中大的学院负责学生学科专业方面的事情,而书院则负责提供通识教育、文体娱乐设施、辅导等其他活动。书院制其实就是课堂外学习的环境,也是中大管理学生的一种形式。同一个书院的学生,他们一起住一起吃,还有很多老师也经常在跟他们一起吃晚饭或者交流。书院制是一个很融合的环境,有利于密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外生活。
(http://www.cuhk.e.hk/adm)
香港科技大学——美式教育的典范
历史的车轮又转了三十年后,香港又有第三所大学——科大。科大正式成立于1991年。十六年来,科大的发展和崛起,把香港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推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标志着香港在科教领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科大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九龙清水湾,校园依山傍海,现代化精美绝伦的建筑无与伦比,这里曾被评为亚洲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香港能有科大首先要归功于两位热爱教育和科学的有识之士,第一位是香港第二十六任总督爱德华·尤德爵士(任职于1982-1986年,在任职期间逝世,为香港二十八位香港总督中唯一在职期间逝世的人。),他第一个提出要在香港建立一所科技类大学的主张。当时曾有人提议将新成立的第三所大学命名为“尤德大学”。第二位是当时香港行政局资深议员钟士元博士,他第一个响应了尤德爵士的提议。当年他被港府任命为“第三所大学筹备委员会”主席,香港回归后,钟士元被港府授予“大紫荆勋章”,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勋衔制度中最高的荣誉奖章。目前它仍是科大的副校监及顾问委员会主席。创办科大的构思由他们而起,他们眼光独到、意志坚定,为科大的成立做了奠定了根本性基础。
今天香港科技大学已成为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四所学院组成。理、工、商学院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人文社科学院主要开办研究生课程,同时亦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全面发展。(http://www.ust.hk/mainland)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既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大学。理大毕业生的实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侪之冠。大学在追求卓越学术水平的同时,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培训、应用研究及专业顾问等服务,支持工商企业的长远发展。(http://www.polyu.e.hk/aeco/ns)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于1984年建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公立教育机构。城大是一所年轻向上、富于进取的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大学恪守“敬业乐群”的校训,每年为超过20000名的学生提供140多项优质本科及研究学位课程。城大的特色是“位于城市、用于城市、回馈城市”。大学现设有商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和法律学院。上述学院都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http://www.cityu.e.hk/mainland)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文理型综合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副学士学位。此外,大学每年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国际知名学者及其卓越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http://www.hkbu.e.hk/~ar/admissions/mainland)
香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是一所规模精细、设备齐全、师资优良的大学,肩负着在香港推动博雅教育的特殊使命,并相信是全亚洲唯一一所公认的博雅大学。岭南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于1888年在广州开始了教育事业,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著名的大学。解放后,我校于1967年立足香港,是香港政府资助体系内八所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我校扩展迁址至新界屯门,拥有全新的教学、康乐及宿舍设施,学生入宿比例为全香港之冠。(http://www.ln.e.hk)
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香港的高等教育(当地称为“专上教育”)指中学毕业后继续受到的任何高于中学教育程度的专业、技术、学术性质的教育,属于香港现行教育体制下最高层面的教育。也就是说,从教育程度上说高于中学教育,或中学教育不涉及的职业专门技术等,学术范围广泛,程度上深浅不同,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专门及专业的。
香港的高等教育以港大的创建为起点,以科大的崛起为高峰。在这九十多年中,从英国殖民统治到香港回归港人治港,高等教育发展历经风风雨雨,现在终于走上了坦途。
80年代初期,香港高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发展方向由“精英教育”趋向“大众教育”。近十年来在香港科大的带动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已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地区和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整体上强化和带动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香港科大的发展、崛起和窜升,不仅为香港、台湾和内地树立了榜样,也为亚洲及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近,笔者到新加坡几所大学参观时了解到,新加坡曾明确提出以香港科大为榜样。
应该看到,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香港的大环境。香港经济持续发展、体制合理、法治健全、自由开放、政府廉洁高效等诸多优越条件和有利因素。
香港的高等院校及分类
目前,香港有12所高等院校,其中八所由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UGC 教资委)资助,也就是港人所称呼的“八大校”(本文主要涉及的院校)。在这八所院校中,七所是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其余一所是师资培训学院(香港教育学院)。另外三所颁授学位的院校并非由教资会资助,他们是由公众拨款营办的香港演艺学院,以及财政自给的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树仁学院和珠海学院。
香港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种类很多,对这些机构的性质和法定意义局外人很难分辨。一般情况下,普遍认为受教资会资助的是“公立”,不受教资会资助的称为“私立”。其实不受教资会资助也可以是 “公立”。 香港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大致可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法定大学
法定大学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所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大学。香港有以下八所法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
二、法定学院
法定学院是指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同意及通过,再经立法会通过相关法例,成为一所受独立法例规管的法定学院。香港有以下两所法定学院: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教育学院。
此外还有三所注册高等学院(香港树仁学院、明爱徐诚斌学院和珠海学院)、两所职业训练局院校(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和职业训练局工商资讯学院)、八所一般院校(中华基督教会公理高中书院、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恒生商学书院、保良局香港社区书院、香港中文大学-东华三院社区书院、香港科技专上书院、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和香港艺术中心艺术学院)
香港高等院校学位颁授
与内地和国际高校类似,香港学位教育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
香港的大学内部都制定了严格的学术评审条例,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并接受不定期的校外检查(external review)或审核(audit),加上教资会对教与学质量保证过程的监督,各大学的学术水平均得以保障。
香港学术评审局负责评审非接受教资会资助而且没有自行评审资格的一些院校,确保其教学质量及学术水准。
另外,由于香港高校的学位结构和学位考试类似欧美大学,因此学位考试通常委任海外著名大学及学院的学者担任校外主考人,他们大多是欧美学者,这样有利于欧美国家承认香港各大学颁授的学位。
所以香港高校颁授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均获得世界各地高等教育院校广泛认可。
在香港回归后的六年中,内地对香港的大学学位证书没有明确的认可规定,同样香港学术评审局也未对内地高等院校学位能否等同香港学位作全面评估,也没有认可内地高校学位的特别规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双方无论前往对方城市求职的人员,还是希望招聘对方人才的公司和机构,在人员资格评定上,都面临无据可依的窘境。
2004年7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和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在北京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其中明确规定,内地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以到香港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进行职业学习;内地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攻读香港高校的博士学位。同样,香港高校学士学位获得者可以到内地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和进行职业学习;香港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直接攻读内地高校的博士学位。
此后这一问题得到解决,香港和内地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两地学历“门坎”终于取消。此举不仅有利于双方高校互相招收学生,推动高校之间交流合作,也极大促进了其他领域及行业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以前,香港八大校招收的包括内地生在内的国际学生的比例为4%,到2006年扩大到10%,以后有望继续扩大。
H. 香港科技大学有哪些地标值得观赏打卡
香港三所名校“港中科”的景色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点,虽然在港中文念书,但是其他香港高校,平常我也是没少跑。相较于香港大学的英式与洋气,中文大学的古朴与天人合一。科大更像是一所现代化气息浓厚的美式大学,由于地处远离市区的清水湾,香港科技大学又被誉为清水湾豪华海景大学。下面介绍下来科大,一定要打卡的地方。
1. 日晷
日晷也被戏称为火鸡哈哈哈,可以说是来科大必须来打卡的地方了。就像你去北京能不去长城天安门么,这个日晷真是推荐多少次都不为过的地方。一进科大,穿过林荫大道,走到建筑区的圆弧形的大厦,就可以看得见这个火红色的地标。
希望你能在科大玩的开心哦!
I. 香港理工大学有哪些地标值得观赏打卡
之前有了解过一些啦,除了最著名的帆船楼,还有其他一些小的地点,待会来详细写一写补充~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大校之一,QS世界排名也很高,它最初是由工科起家的一所学校,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它的理工科和商科,设计都比较有名。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很好,位处香港红磡,港理工的学生想看演唱会真的超方便,换句话说,想要去红磡打卡的游客们也可以顺便去港理工吃吃喝喝玩玩啦,接下来就介绍两个香港理工大学最值得打卡的建筑。
香港理工大学最出名的建筑当然首先得说帆船楼啦~
另外,因为这栋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外墙很多都是玻璃,所以采光也很好,可以直接接触到自然光线。
还有就是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楼了,香港理工的教学楼与帆船楼不同,它的外形就自带一种庄严大气的感觉。
葱郁的树木,砖红色的外墙,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且外墙上还有香港大学的标志,如果游客穿黄色等色彩鲜艳的衣服,教学楼真的是一个蛮值得打卡的建筑了,拍照也会非常好看。
好啦,这两个香港理工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就说到这里了,希望能够提供帮助啊
J. 要一张动漫图片,背景是校园的(教学楼也可以)
楼主要的是背景,我就不贴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