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育大全 > 国内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国内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1-03-04 13:06:48

A. 举例说明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有哪些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都要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如:有时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等,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有时候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啰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三、语言生动幽默,增加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批改作业时,学生把数字0写得像6,我随口说了你的0发芽了,学生就在笑声中记住了,也没有人再写错

B.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可能谈到教学语言,很多老师都有一种感觉,认为语文教学才需要关注,数学课上无所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数学课和语文课在教学语言上的确有所区别,语文课的教学语言相对比较华丽一些,需要一些优美的词藻,需要教师声情并茂的表达.
数学课的教学语言就不需要如此,但教学中也同样需要语言艺术.
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富有幽默和激励性的语言,能如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单调乏味、生硬无趣的语言,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同样需要用好语言艺术,从而使数学课生动起来,精彩起来!
一、准确的语言,培养数学品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条性质都有规范的表述,每个公式都有固定的表达,在教学中不允许我们随意描述,更不能任意更改.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就更加需要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来传授这些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掌握这些概念、性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例如,在学习除法运算时,学生容易受乘法的影响,读题时总是读成“什么除什么”,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让学生知道“除”和“除以”是不一样的,要用准确的读法反复示范.

再比如,在学习小括号的使用时,学生喜欢按照题目的呈现,读成“括号什么括上”,这肯定是不规范的读法,但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形式的东西,只要学生会计算就行了,所以不予以纠正,其实这是错误的,身为数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要时时刻刻注意知识呈现的规范性、科学性.
在教学图形概念时,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比如认识梯形时,教师要加强语气来读“只有”一词,并追问“只有”能不能换成“有”?在教学直径和半径的定义时,要告诉学生“线段”不能换成“直线”,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区别,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受数学概念的准确性、科学性.
如今的课堂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需要“告知”.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学生归纳的语言肯定是不够准确规范的,所以不管经历怎样的过程,最后教师一定要以精确的语言加以总结,要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正确、科学的结论,该用的术语就要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偏离了的“学生自主”.

虽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但他们毕竟年龄尚小,还习惯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每一句话都准确规范,要以自身的严谨态度影响学生,培养他们也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
二、精练的语言,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语言与语文教学语言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求“精练”.
所谓精练,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来表示最丰富的、最准确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尤为忌讳的就是教师总是无意义地重复,原本清晰明了的知识,在翻来覆去的重复中反而变得模糊不清,让学生“不知所云”了.
这样的课堂,何谈“高效”.
一些优秀的课堂,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之所以让人感觉精彩,其魅力都源于课堂中教师的语言,那些虽简单但巧妙的引导,那些寥寥几字但恰到好处的点拨,总是那样让人记忆犹新.
随着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尝试,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学中的“精讲”,为了让老师们能意识到“精讲”的重要性,甚至在课堂评价中明文规定“每节课的讲授时间”,其实抛开这种“规定”,数学课堂中使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教学,本就是每位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必需.
只有做到语言精炼,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三、亲切的语言,融和师生情感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两个角色.
教师是导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是主角,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展开.
因此,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放下“师者”的威严,而用和蔼可亲的态度,用亲切甜美的话语来和学生交流,尤其是小学教师,我们的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儿童,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对那些黑暗、凶残的东西会抗拒,会排斥,所以,教师的语言要“甜”一点,“美”一点,“亲”一点,他们就会产生共鸣,就会接受,就会因此受到感染,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发现,执教老师总是不约而同地在课前用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尤其是借班上课的老师更加注重这个环节.
课前交流时,或进行自我介绍,或与学生互动游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融洽彼此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效果当然会更好.
除了课前的情感交流,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言语的亲切,亲切感人的语言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
当学生遇到困难答不出问题时,轻轻地说一句“没关系,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作出来的”;当学生分神开小差不懂倾听时,摸摸他的头说一句“小家伙,上课时一定要仔细听讲哦”;当一名学困生在你的反复讲解下还是无法弄懂问题时,亲切地说一句“不要急,找时间老师再给你讲讲”,当你这样说了,相信学生一定能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关爱,相信你一定能受到他们的尊敬.
一句洋溢着情感的话,比起你的责备和批评,一定效果更好,你的课堂从此也就会受到每名学生的喜爱.
教师要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和学生的错误,不讥讽不嘲弄,要充分挖掘其可贵之处. 要牢记,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甜美的赞语,都会让学生如获至宝,学生会对你充满敬意,喜欢你以至于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四、激励的语言,调动学习热情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确实是“真理”. 如今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成了一门学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美,享受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从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你的回答真是完美极了!”“太棒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你的解释非常清楚,真像个小老师!”这些富有感情的表扬话语,在我们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们都很享受这种表扬,也都很期待这种表扬.
当然课堂中的表扬也不能滥用,话多不灵,表扬太多了学生也容易疲倦、乏味,只有适时的、恰当的评价才能起到鼓舞的作用.
对于优等生来说,他成功地挑战了一道思考题时要送上表扬;对于学困生来说,他哪怕只是做对了所学知识最基本的应用也要送上表扬;对于胆怯的学生,只要他能举手了就要表扬;对于调皮、总爱做小动作的学生,看到他正在专注地听你讲课,你的表扬就要及时送出.
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感觉到希望的时候,他一定会充满对学习的热情,有了热情,你还担心他不好好学习吗?
五、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是消除紧张的“润滑剂”,是活跃气氛的“催化剂”. 一句富有幽默感的话,除了引来一阵快意的笑声,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众所周知,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儿”是常有的事,如果老师又一直使用平淡无趣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曲“催眠曲”,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一位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就不会让他的课堂发生这种现象,偶尔一句幽默的话,一定能拉回学生“脱缰”的思维.
低年级教学中需要幽默.
有位老师在执教几何图形认识的时候,将长方形的位置进行了变化,有的学生因此判断不是长方形,这时,教师没有生硬地强调“这也是长方形”,而是反问:“站在这儿的是你,坐下来的还是你,躺在床上的不还是你吗?”听了老师的话,教室里一阵笑声,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知识,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高年级教学也同样需要幽默. 到了高年级,孩子会越来越害怕发言,如果遇到错误老师就批评,那情况就会更糟,一节课就变成几个优等生的“一言堂”了.
这种形势下,教师更需要幽默感. 记得教学“认识公顷”后做一道填写单位的题目,其中有一题是“小明的房间面积是30(
)”,这本是三年级学生就能解答的问题,但有个粗心的同学偏就填成了“平方厘米”,我压下心里的火气,故意用惊讶的语气说:“听了你的答案我才知道,原来题目中的小明是只蚂蚁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那名同学挠挠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用一句幽默的话替换了严厉的责备,换来的其实是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相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大家一定不会出错了.
由此可见,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调节了学生的情绪、驱散了学生的疲劳、点亮了学生的“注意之灯”,增强了课堂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六、生动的语言,展示数学之美
因为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学生往往觉得数学很单调,就是数字,图形,概念,公式,性质,就是再三的计算,就是无休止地解决问题.

不像语文,优美的文字,深厚的情感,扣人心弦的情节……那才是美!其实数学也是一门美的科学,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就需要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缺乏生命力的数字其实就是一个个音符,数学家们用它弹奏出数学这篇伟大的乐章;几何图形其实就是一块块拼图,艺术家建筑师用它创造出一件件世界闻名的作品;还有那些概念、公式、性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它们也都蕴藏着美.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利用课件分别展示“字母、世界知名的建筑、中国的剪纸艺术、京剧脸谱”等,一边展示一边配以生动的介绍,“对称美”悄悄地在学生的心里滋生.
再比如,教学“间隔排列的规律”时,唯美的四季图片,24小时的日月轮换,建筑物中经典的设计,在老师的娓娓叙述中,“规律美”已播在学生的心田.
这一切都是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将它们展示出来,再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让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
语言是一种智慧.
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是掌握语言艺术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能创造语言艺术的人.
有了精彩的语言,课堂就会如同磁铁般富有吸引力,有了精彩的语言,课堂将更精彩!

C. 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有感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来完成。结合自己在校课题——《少数民族初中数学课堂主动互助学习研究》中的体会,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评价,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所在的学校现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 “做秀”语言
A教师执教“倒数”一课,A教师走进教室容光焕发,开场白:“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语调自然、柔和,开门见山,给人一种完全不同于B教师的亲切感。受上课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个个心情愉悦,精神振奋,课堂气氛很和谐。而课堂进行至半,A教师仍一如既往地“甜言蜜语”,在老师的“催眠曲”下,终于,有的学生忍不住了,开始昏昏欲睡……
分析
“倒数”一课知识点不多,难度也不大,初一年级学生完全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教者却不仅处处“铺石搭桥”,而且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欣喜若狂,激动非常。教师语言做作,情绪激动,使学生疲劳、厌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也不足为奇。新课程提倡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的学习氛围,但绝不等同于不顾学生心理感受,一味的“甜言蜜语”。对于初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鼓励,需要表扬,但更需要挑战,唯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才能证明其实力,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现象二: “流水帐”语言
C教师执教“用乘法计算有理数的乘法”。首先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尝试计算,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多次提出“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而后组织反馈,学生一一展示探索成果,在每一种方法展示之后,教师提问:“对吗?”学生齐答“对”,顺利通过。最后,依次完成教材后面的练习。整堂课,教师表情严肃,语调平淡,从例题到练习,过程非常流畅,如流水帐般过了一遍,而对于本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当因数的个数是奇数和偶数个时,其结果怎么样?”却未曾提及。在课后的追踪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能清楚说出算理的学生寥寥无几。特别是“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其结果是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其结果是正”

分析
C教师的观念是新了——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形式也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表面效果也是好的——学生都会用乘法进行计算了。但实质呢?“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各种算法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本质联系?”教师含含糊糊。计算教学重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教师为了追求形式,却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教学。再加上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更无回味价值。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初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能保持多久?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如何? 课堂评价又会怎么样呢?
现象三:“泥水”语言
D教师执教“有理数的除法”,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策略找到了答案,明确了算理,在交流时,教师追问:“商的结果为什么是正或负?在计算时为什么要变除为乘?”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回答:“这是根据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或许是教师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或许是担心“鱼目混珠”,教师又重新开始解释:“我们看,刚才的计算过程……”罗罗嗦嗦,颠来倒去,反反复复,拖泥带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
分析
正如郑毓信教授所形容的,站在二楼,明明可以直接上三楼,教师非得学生先回到一楼再上三楼。根据课后调查,这样的讲解,对于这个班中85%以上的学生来说是多余的。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该怎样来提高自身的数学语言修养呢?下面就自己在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中的体会与同行们分享。
1、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简明扼要
教师对有关的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例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就不够准确,这些不科学的说法很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读音、用词的准确性,上课的口头禅太多,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简洁地进行概括。
2、教学语言力求幽默风趣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更有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3、教学语言力求生动直观,具有启发性
教师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传授给学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简明扼要的口诀、脍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通俗,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及应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4、教学语言与教学情境合拍,情景交融
数学教学语言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这自然就要求教学语言必须随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如教学引入时,要求给学生以想象、给人以启迪;讲解时,要给人以导向,教人以智慧;小结思考时,要给人以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整体艺术,更使学生容易接受。
5、教学的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语言也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语言是数学教学中的无声语言,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但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以免弄巧成拙,引起学生的反感。

一个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感染是无可估量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多讲究一些教学语言,并且善于运用语言技巧,就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探知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D.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是有哪些

引导,文明,易懂,互动

E. 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和表达能力

第一、讲话逻辑要清晰连贯;第二、不要说太多和课堂无关的话题,学生会烦的;第三、把枯燥的数学讲得趣味横生还要依靠你的声调;第四、不要光是自己在唠叨不停,注意和学生互动。

F. 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都要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也要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如:有时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等,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语言精练,提高效率
所谓语言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说废话”,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有时候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啰嗦,面面俱到,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化难点。
三、语言生动幽默,增加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批改作业时,学生把数字0写得像6,我随口说了你的0发芽了,学生就在笑声中记住了,也没有人再写错。

G. 数学教师课堂艺术有哪些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而是富有灵活性、创造性、技巧性和艺术的心理信息交换过程。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用好脑、手、口、眼、耳、脚等 方面的艺术。
一、脑要灵(智要高)
首先,教师在课堂 中要有很强的应变和思维能力,一名优秀的或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智力,这是理科教师的共同特点。一个的智力越高,就越有利于钻研教材、研究问题,也就越容易掌握知识,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促进能力的提高,也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说智力是能力的知识的载体。同时,一个教师有较高的智力,能使他在教学中有较强的思维应变能力。一堂课内,面对意外情况,教师反应敏捷,善于猜测学生的思维动向,估计这种思维

(一)强化思维广阔性的训练,教会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
(二)强化思维深刻性的训练,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透过现象察看本质。
(三)强化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教会学生善于联想、灵活地转换、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快速作出正确判断、推理。
(四)强化思维批判性的训练,使学生不盲从,有独立的见解,敢于怀疑和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
(五)强化思维创造性训练,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本质、内在联系中善于发现新问题,标新立异,创造新东西。
二、手要巧
这是指教师的课堂板书和手势运用艺术。课堂板书一定要做到四性:计划性、完整性、针对性、艺术性。具体地说,书写工整,标题醒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字迹清晰,简繁适中,布局合理,格式规范,画图纯熟,比例协调。为此:
(1)要选例典型,以少胜多,简明扼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2)对数形结合问题。要重视草图,增强直观,防止遗漏,避免错误。(3)多种问题一气呵成,要提示解题捷径。
(4)注意布局合理,知识串联递进,思维散发疏通。
三、口要利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在数学 教学中,叙述概念、法则、定理和公式、可分析 瓿,或进行逻辑推理,教师要能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要有确切、简练、
通俗的教学语言,应该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把教师输入、储存、变换地的信息准确 无误在传给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平易之语解极难之法,浅近之言达深之理”。语言严谨、用词确切,脉络清楚,简明扼要,深表浅里,层次井然,有趣逼真,恰到好处。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一切语言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四、眼要尖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眼观六路。
课堂上,教师不要老看着课本一味地讲和写,眼睛要经常注视全班学生,留神他们的各种听课的神态。是听懂了的满意表示,还是听不懂的苦恼表情,是思维跟上了的轻松神态,还是正在思考的严肃表情,从中掌握有多少学生未能理解,又有哪些学生根本听不懂,理解不了,哪些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哪个学生准备开小差,做别的功课或看课外书籍等等。

H.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而且是一门巧妙的艺术。说它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是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原则和特点;说它是一门巧妙的艺术,是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依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有赖于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充分发挥,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既学到数学知识,又得到艺术享受;既形成技能,又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智力。
关键词:数学 教学 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反映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尔基)。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
“知”转化为学生的“知”,必须依靠语言;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育人,也必须依靠语言。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着示范作用。有人对教师的语言作了如下概括:“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会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特别是数学教学,本身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应体现在语言的准确性、启发性、变异性和趣味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必须准确

1、语言准确性的基本特征是准确、严谨与规范
所谓语言的准确,是指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等都必须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例如:“数位”这个概念,如果说成“个位、十位、百位、……就叫数位”,这就没有揭示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而应表述为“数位,是表示各个不同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又如:讲分数的乘法,如果给学生作出如下的归纳“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首先应将带分数化成分数,然后再乘”,这种说法貌似在理,实则不准确。这个“不准确”就出自“首先”二字。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通常”。所谓“通常”是指一般的、常用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所谓语言的严谨,应该是无懈可击。如“一个数的约数是由它的质因数组成的”这句话就说得不严谨。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个数的约数,除1以外,还包括它的全部质因数和质因数的乘积。”如18的约数是:1;它的全部质因数是:2、3;质因数的乘积是:2×3 = 6,3×3 = 9,2×3×3 = 18。即18的约数有1、2、3、6、9、18。
所谓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是指要遵循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基本规律,不能用生活语言代替数学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表达对象的确切含义,清晰地感知教学内容。如“1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说法,是不规范的。“1平方米”是表示面积单位的名数,“正方形”是图形,二者无可等同。
教师数学语言的准确来自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的自我修养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课堂用语的严格训练。为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语言,课堂上不可以随便信口开河。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启发性语言来实现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性语言具有诱发激励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性语言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学生通过计算找出教师所给出的一组数哪些能被3整除之后,教师可“挑战性”的宣布:“下面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同学们可随便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就这样一句话,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要体现变异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要求教师从多种角度、不同方位着手,寻求把数学知识阐述得更深透的多种可能性,而又不拘泥于常规的脱俗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多样而又统一,奇异而又和谐,发散而又凝聚。这样做,将给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企图创新的心理机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变异性,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导言设计的多种多样,如:开门见山,点出课题;层层设问,揭示主题;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故事切入,引趣激思等等。这些导言形式的灵活运用,都会令学生耳目一新,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变异性,还要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起伏跌岩。首先,要注意停顿。停顿是保证说话清楚、加深印象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学生领会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来源。停顿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短,讲话象爆米花一样,学生听得缓不过气来,会使学生既不能领会意思,又容易疲劳;不能随便停顿,讲课时把一句话弄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听起来很费劲。其次,是注意节奏和重音的处理。讲课有张有弛,有板有眼,富有节奏感。为此,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区分主次,突出重点。关键地方,重复几句;枝节问题,一点而过。讲授的速度要定好节拍,其快慢要与学生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一堂课,叙述事件,明快清晰;说理论证 ,沉稳冷静;关节点处,声音舒展。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语言要热烈奔放,富有节奏;学生疲劳时,语言要机智风趣,诙谐幽默。
语言的变异性还通过语气的使用来体现。语气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讲课的生动及感染力。讲课中要注意区分和使用叙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各种语气。不要总是一种语气到底,要伴随着课堂中教学进度的推移,所用教法、学生的情绪及注意力以及师生间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许多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师未能很好把握数学知识中许多有趣的东西,用有趣的数学语言加以引导,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
有趣的数学语言能引人入胜,能在课堂上“栓”住学生、“迷” 住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把学习数学知识视为一种享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和具有童趣色彩。

I. 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大致有导语、提问语、阐释语、应变语和结语等。教师必须根据各类语言的作用、特点,把握好运用的艺术。
1.导语的艺术——导语引人入胜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其作用是把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引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教学导语的最基本要求是引人入胜,最大忌

讳是千篇一律,平淡无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来设计教学导语。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但要使导语引人入胜,最重要做到以“趣”入境,以“情”入境,以“奇”入境。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视野、充实心理生活的极其重要的动力。只要能培养并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促使他聚精会神地去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兴趣要教师通过设计或提一些有趣的设问等方法来实现。上课一开始,教师便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念,正如小说写得精彩处却嘎然而止,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让读者更想知道下文。这样便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论语》中有这样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实质上就是强调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引发情趣,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置身其中,才能获得亲切的体验,愉悦身心,从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这在文艺类作品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激发情感关键是要将学生引入一定情境,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每个教师都应以自我激情的触动,作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通过自己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以达到师生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共同探索的效果。
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的大脑皮层不仅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而且能对外界刺激进行综合分析即思维活动的过程。大脑的这种反应效率与所接受刺激的强弱有关,刺激的多边性、新奇性是引起大脑皮层快速反应的强刺激特质。所以教师的导课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环境条件,具体的学生素质等灵活多变地进行。
常见的教学导语有谈话式、激发式、故事悬念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可以采取猜谜式。这些类型都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兴趣,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轨道。常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人主张:开讲五秒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精心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教学导语,是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位老师在教《益虫和害虫》一课时,教师先打了个谜语:“是半球体,背背几颗星,蚜虫见了它,休想再有命。”让儿童猜一动物。儿童很高兴的猜出是七星瓢虫,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追问道:“蚜虫见了七星瓢虫为什么就会没命?”儿童更加活跃起来,就这样自然地导出了“益虫和害虫”这一课题。
教师用简短的谜语开头,既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儿童通过谜语的分析综合,培养其思维能力。
2.提问语的艺术——提问语难易适度
提问语是以发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思维与回答问题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信,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抵制着教学过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怎样提问是大有学问的,要想运用好提问,应注意这几点。
2.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所提问的切入角度都要经过精心的构思,切忌“满堂问”。应当重视提问的浓度、节奏及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教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直入重点。这可借鉴系统工程办法,对问题进行合并、简化、删除,达到精简数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2.2提问设计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切忌提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的问题。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具有50%成功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提供最大限度的快乐。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依据个人的能力、主观的努力选择好的方法来解决,获得成功,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强决心,产生快乐,并增强意志力。
2.3提问要有顺序性;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都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有条理的进行。
2.4提问要难易适度;这点是关键,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相应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调整提问过程的局面,教师可以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少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少提问间的坡度学生回答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则一步步解决了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随着教师提问的步步深入,学生一步步地思维、回答,接受知识,教学活动渐渐推进。
2.5提问的方法要灵活;有些问题,从正面直接提问可能难度较大;倘若教师能从侧面间接去问,可能学生会答出。这就是教学中的曲问。
一位教师在一年级自然课教学中是这样采用提问组成的问答来教学生形成“动物”这个概念:
师:为什么说鸡、鸭、猪都是动物?
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
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
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叫动物。
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动。鸟会飞,不是动物吗?
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师: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
教师用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解释概念,使学生“思而后得”,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准确地讲清了问题的实质。
3.阐释语的艺术——阐释语通俗易懂
阐释语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时进行叙述并解释的语言。它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广泛的教学语言。要将一个全新的知识和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传授给学生,讲好阐释语是重要的。教师既要把概念原理等知识性的东西解释清楚,又要把怎样做的方法、要领传授好。所以,阐释语要规范、明了、准确、流畅,又要通俗、易懂、生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其中做主要的是做到通俗易懂。所谓通俗,是指教学语言能够与人民群众的常用语言接近或沟通,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常用词汇所译解或消化。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为广大教学对象普遍理解和接受。通俗是易懂的前提和手段,易懂,除了要求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既所用词汇和句法易于被人理解之外,教学语言的表达内容,也要想法让广大教学对象所理解和接受,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调控教学语言的表达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怎样把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阐释语,使听讲成为学生的享受呢?这不仅需要老师对教材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的把握,而且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教学语言的表达技能、技巧。事实上,这种把深奥变通俗的过程,有如把深奥的科学道理变为科学普及读物一样,是需要有深厚的科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能、技巧的。
一位教师在解释“美”的含义时,用一篇寓言开头,作了如下阐释:“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向它说道:我的大地上的姐妹,是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久恒的。”在引导同学们讨论后,教师归结道:“我认为虹和桥都是美的。虹美在壮烈灿烂,美在短暂;桥美在默默奉献,美在长久。美的内涵是丰富的,她的外延又十分广大。她丰富多彩,无所不在。我们不能因为有虹在,便鄙夷脚下的石桥;也不能因为踏上了石桥,便不愿抬头看天上的彩虹。美,决非一个简单的判断句所能包容。我们要积极地发现身边的美,包括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生活、美的理想。既不能因喜欢蓝色的辽阔,便排斥绿色的生机勃勃;也不能羡慕轰轰烈烈,而忽视了默默无闻。应在自己生活的时时刻刻中,自觉地追求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用美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段阐释语从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辨证地看问题,不仅将属于较高层次的思辩性问题透析,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达到发展智力的作用,使学生学到尝试用辨证的方法去分析问题睥本领。同时,在老师生动优美的语言的阐释下,形、情、理交织在一起。学生因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语言艺术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了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4.应变语的艺术——应变语因势利导
应变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表现。应变是教师用以应付教学形势的变化的教学语言。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双方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教学形势常常由于意外情况而出现新的变化。如何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形势,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语言,驾驭课堂教学,这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和语言艺术。灵活而恰当地运用教学应变语,要求教师有敏锐的发现能力与敏捷的思路。善于顺着学生考虑问题的轨迹,找出结症所在,因势利导,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点醒“梦中人”,三言两语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使教学活动健康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冷静机智,耐心和蔼,善于点拨调控,妙语惊人;切不可因教学陷入困境而手足无措,指责学生。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只蝉突然闯了进来倾刻间同学们的眼光全集中在蝉的身上。先是一阵骚动,继而有人起哄,有声音说要“捉住它”。这时老师有力地插入一句:“同学们,我们现在讲关于蝉的问题。”学生听到老师要讲蝉的问题,不免有些意外,倒是想知道老师要讲点什么。老师趁势说:“首先得考一考大家看谁能说出一些带有蝉字的词语。”立即有学生举手。有人说“金蝉脱壳。”有人说“蝉联……”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又被引了过来。
小学生的性格是好动的,课堂上出现外来干扰事件时,免不了要起哄,常使教师措手不及。如果处理不当,必然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度。这位老师随机应变,借“蝉”发挥,马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举两得。
5.结语的艺术——结语简明扼要
结语是对一堂课或一个问题进行总结的教学语言。其作用是使学生巩固强化所学知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教学结语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并且要耐人寻味,意味绵长,如橄榄在口,如音绕梁;切忌简单机械重复所讲,语言枯燥乏味,毫无新意。创造简明扼要而意味绵长的教学结语,这需要教师切实把握教学对象特点和知识体系,有高度概括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这方面,很多特级教师的教例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成功的“结尾语言艺术”可通过对一节课上教学内容梳理、概括、规律揭示、画龙点睛、提炼升华及引导探索等形式,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交给学生,使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中,运用最多的是紧扣全文、突出中心的总结语。
比如有一位教师教《绿色的办公室》一课,是这样结束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审题,本课题目为什么叫“绿色的办公室”?又什么在题目上加一个双引号?(学生回答——略)同学们说对了,实际上没有什么办公室,“绿色的办公室”指的是“湖边的森林”。这是用一种专有事物的名称指代列宁当时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所以,在题目上用双引号。下课。
这样结束讲课,紧扣全文,画龙点睛,简洁明快,具体新鲜,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培养学生的回忆,联想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结尾的归纳总结,教师既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进行归纳,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还可以师生共同归纳。教师归纳纲要,学生复述内容。这种结语艺术主要表现在能用扼要的语言,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明确重点,掌握主线和关键内容,产生提纲契领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才能使课堂教学佳处纷呈,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阅读全文

与国内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