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内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容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新课堂教学关系扩展阅读:
基本要求
1、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活动交替安排,形成有机的整体。
2、课堂练习要当堂完成,须背记的内容要当堂熟练背记。
3、课外作业量要适度。
4、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推介不同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求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教师要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检查学习效果。
『贰』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
我们要弄清的一个问题是: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1、什么是课程?
A .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
·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方式。
·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以上三种课程理论,前两种属传统的课程理论,后一种属新课程的理论。
B .传统的课程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为一种指定、指令(专制),教材成为圣经;
·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理解“学科”、“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这是知识主义课程观)。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必须严格地执行“课程”的要求,两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C .新课程理论有什么特点呢?
·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共同创生课程。
上述三种课程理论可以用以下的一个例子形象地加以说明: 【案例】 某幼儿园在一次计算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分香蕉”的活动:让3 个孩子为一组,每组分4 个香蕉。结果怎样呢? 第1 组:1 人1 个,剩下的1 个每人三分之一。 第2 组:把香蕉都剥开,1 人咬一口,咬完为止。 第3 组:1 人l 个,剩下的一个扔掉。 第4 组:1 人1 个,剩下的一个给老师。
评析:如果把3 个孩子分4 个香蕉作为一个纯数学问题纳入课程,这种观点符合知识主义课程观;如果在把这一问题纳入课程时又考虑孩子的经验(如“一人一口轮流咬”) ,这就是经验主义课程观;而认为分香蕉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要被孩子们“创造”得五花八门,这种观念则符合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要求。
2、教材观:教材是“圣经”,还是“跳板”?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教学教材中的“例子”时,不能死扣教材,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键的是,要把那个“例子”里非常本质的东西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一个“例子”,领会比“例子”更为普遍、更为本质的东西。
【案例】曾经在报上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一位记者去一个部队采访一位解放军部队指挥员,记者问:“部队里天天训练,天天喊„一二一‟、„立正‟、„向前看‟,可是有没有哪个战士喊着„一二一‟的号子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呢?”那意思好象是说,你们训练也太机械了吧?
指挥员怎么回答呢,他说:“一二一”的号子战场上是不需要的,但通过“一二一”的号子训练出来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丝不苟的作风却是战场上所必需的。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材是例子,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领会“例子”后面更为本质的东西。
按传统教学观的解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法律”,教材是“圣经”,教师要绝对执行,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学、考试如果“超纲”,将被视为“大逆不道”。 【案例】 期末考试阅卷期间有一位初中数学老师打电话问:“试卷中有一道题在修订的课本中删除了,属超纲题,怎么评分?”我问:“学生根据本学期学习的知识要点,通过推理能解答出来吗?”他回答:“能解答,比较难。”我事后和同事聊:这是典型的考什么,教什么,教多少,学多少的教学观。把课本当“圣经”念去了。
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版”、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平均数”,有这样一道题:某班18名男生平均身高为142厘米,22名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问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教师和学生对这个练习的讨论片断如下: 生1 :(142+140÷2=141(厘米)
生2 :不对。(l42+l41)÷2只有在男女生人数相同时才可以这样计算。
生3:(l42+140)÷(l8+22)=7.05(厘米) 师:想一想,人的身高可能是7.05 厘米吗? 生4:应该这样计算:(l42×18+140×22)÷(18+22)=l40.9(厘米)
师:现在对吗,男生的总身高加上女生的总身高除以全班总的人数就是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生5 :我是这样想的。22 > 18,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少,平均身高应该偏向女生,142与140的中间数是141,所以全班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40厘米和141 厘米之间。(这个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很好,出乎教师的预料之外。) 师:太好了!你真聪明!请你再说一遍。
……通过上面的教例,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平均数的教学难道仅仅就是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吗?平均数教学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是否有可能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这样的敏感度呢?
『叁』 如何正确认识新课堂教学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主体”理论各种学说的简要讨论及“辩证主体”新理论名词的提出 课堂教学主客体关内系理论容是教育学的基础性理论,如何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理论就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之一,自古至今,都是教育学领域需要探讨和改革的重中之重
『肆』 如何开展新型课堂教学
一、营造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是提高高属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氛围,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如注入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缓慢呆板、无起伏波澜,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节奏呈无规律地急促跳跃,教师情急急,学生心慌慌。这样的课堂教学节奏与新课改的课堂节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只有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行为,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变传统的竞争和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受到课堂气氛和群体情绪的影响。因而,创造教学的最佳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情绪高涨,就容易产生教学共鸣。
『伍』 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关系
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宽。为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日益增强,教师只把教材中表层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教材深一层挖掘,进一步拓宽,以求把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把教材的边缘知识吸收过来,以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富有深度和广度。
『陆』 如何重新看待新课改下的教与学的关系
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高质量的选修课、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改进培训模式、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紧密联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主动学习、技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音乐。六是进一步加强教材使用管理,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开设丰富多彩。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教研,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材料开发与使用的指导,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应给学生留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七是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时代性,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等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提高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二是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美术,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探索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四是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增强适宜性。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周期修订制度,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制订教材更换的管理办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网上培训。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段,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专业设置,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学。五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专业咨询等服务
『柒』 如何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摘要: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新课程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教师要认清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并积极处理好这种关系。
关键词:传统教育;新课改;阅读教学;师生角色
作者简介:袁媛,女,中学一级教师,就职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多次执教高三毕业班。
最近,笔者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新课程教学的案例:一位教师在讲《狐狸和乌鸦》一课时,问学生乌鸦的肉被狐狸骗去后,乌鸦会怎么想。有一学生回答:“乌鸦说,从来没有人称赞过我的羽毛漂亮,今天终于听了一回奉承话,感觉真好。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们,我再给你们找去!”教师对此大加赞赏,夸学生见解独到。对此,笔者感觉心里很不舒服,这个学生的答案,仔细推敲,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采用自我解嘲的方法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它违背了基本的道德标准,违背了课文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教师的“见解独到”的赞赏显然是对新课程的严重曲解。难道为了标榜新课程就可以不要道德准则?
由于新课标的主要精神以及许多提法和传统的教学理念有不同之处,甚至彻底否定了传统教学中一些不科学的做法,使得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传统教学一无是处,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于是,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便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些教师对该深入、重点讲解的语文知识不敢讲,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停留在肤浅的知识表层,给以后继续学习埋下了隐患;有许多教师该说的不敢说,甚至盲目地附和学生的一些说法,就如前面所讲的。
有一位专家曾呼吁:道德的底线必须坚守,因为这底线也是最后的防线;一旦底线失守,那么接下来的堕落就会如洪水决堤、雪山崩塌。道德贫血症成为“流行病”,青少年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可能是这条道德底线的最后守护者,如果仅仅是因为要实行新课程标准而对学生错误的思想不敢批评,对正义和真理不敢进行大胆的说教和弘扬,那么,他就曲解了新课改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E·希尔斯曾说:“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逃脱不了过去的掌心。任何一场改革又都是针对传统而来,都是要革除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改革又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抛开传统,改革就无从谈起。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它散发着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固有的迷人魅力,充分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对于认识我国光辉灿烂的教育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传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方面,新课程作出了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新课程继承了语文课程工具说,但对工具说的内涵阐述得更为丰富与全面。它不仅继承了语文是思维的工具的传统提法,还着重强调了它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性的一面。“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新课程还充分揭示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知识教学几乎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累积。而语文课程中固有的思想的熏陶、道德情操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和人性的张扬则被弃置一边。新课程在捍卫语文课程工具性这个根本属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性。但是平心而论,传统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并非没有充分的认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曾倡导诗文对人的感悟和教化作用,以培养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风度及高尚人格,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启发”的方法,就是人文性的一种重要体现。只不过他们培养人才的标准与我们21世纪培养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的需要相去甚远。新课程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倡导通过独具特色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取向去引导语文教育,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各种人文资源,从而达到塑造全球化时代新型公民形象的目标。它不但对矫正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抵制日趋堕落的世风也有积极的作用。它反映了新课程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无论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还是对阅读内涵的阐述都很具体且富有时代特征。首先,阅读不仅是一种包含诵读等具体行为在内的学习活动,而且是对人生价值和美好个性的追寻。新课程提出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阅读活动不是孤立的单项的学习行为,它是质疑、对话、讨论、交流、欣赏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活动。新课程尤其注重在对话与交流中讨论与阅读。新课程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作用的关系,传统语文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启发和循循善诱的作用。《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在学习过程中,传统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师生良好关系的培养,当然,传统的师生关系及其教学方式是封闭的传统社会及旧的知识传播方式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方式及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的传播者,一些社会性传媒,诸如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学校的语文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新课程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优良传统,同时,适应时代的要求,对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和作用的关系以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阐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而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实际上仍然不出传统的“导”和“学”的范畴。但是,和传统观念不同的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从未涉及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提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主要是就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而言,即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作”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在交往与对话中实现;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则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研究性及创造性而言。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建构起来的这一目标,对于“学”的阐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总和。它使人类历史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所要求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显然应该按照整个教育目标的要求来培养相应素质的人才。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的目标,首先是放在现代社会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框架内阐释的,从而使语文素养成了现代社会素质的一部分。新课程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切合时代的阐述。新课程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过去,我们习惯于用语文教育目标这个社会性的目的来概述语文教育的任务。新课程则将以往被人为分割的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各方面素质整合在一起,并把它看作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所提出的诸种语文素养中,很难找到像过去那样比较明确的知识性素养,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淡化知识教学,消除由于片面强调知识教学而带来的种种危害。
总之,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那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及不科学之处进行变革,但那种标榜在新课标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在教学实践中放任自流、哗众取宠,甚至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其实,新课标真正要我们教师做的是要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地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彻底清除应试教育留下的不良影响。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为他们播下终生学习的种子;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意义和生活中的满足感;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捌』 什么叫新课堂背景下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转变受教者的学习方式,需要施教者于设计新授课的教学案的时候注重施教模式应当具备实效性,借助科学的施教方案,切实提升教学成效水平。践行新课改,应当在授课环节彰显受教者的主体地位,不过是不是切实彰显受教者的主体特征,施教者掌控着主动权。
一、创设恰当施教情境,提出相关问题
1.创设情境的形式与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受教者所汲取的数学内容需要具备现实及实践价值,彰显挑战性;同时指出应当着眼于受教者的生活,令其能够在实践中提取现实元素,并将其幻化为数学模型,直至对这一模型予以阐释及运用;通过上述活动令受教者感知数学原理并能够提价值观、情感态度及升思维能力等水平。所以,小学数学授课环节应当着眼于学情,将具备现实价值及挑战性、生动的课堂情境创设出来,将受教者的兴趣激发出来。所设计的情境包含着眼于受教者身旁的相关事件、人物等。
2.于情景中将数学问题提出
(1)感知情景价值。施教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施教情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引领受教者思考所设计的授课情境,令其依据现存认知构成特征及生活经验,独立对问题进行思索,解读情景价值,汇总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理念,之后将所得结论和同学进行探究。
(2)质疑数学情境。学生于授课情景之中,应当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特征及生活经验,大胆质疑,所质疑内容可以和本学科存在联系,也可以没有相应关联,一些质疑点哪怕显得很怪异,施教者也应当对学生的这种质疑品质予以肯定,引领其正确质疑,继而自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查找和教学情境相关的授课内容。
(3)妙用数学语言。施教者设计相关的授课情境,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引领,学生在阐释心中观点的初始阶段,可以根据自身理解借助自我语言阐释观点。诚然,这样的语言也许欠缺规范性,这就需要施教者对其进行具体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令受教者掌握数学语言特征,并依其阐释所要质疑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进行自主探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实则为整个授课环节的重心,也是对受教者学习习惯及能力予以培养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实施自主性探究,注重协作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小学数学施教环节将有效的问题情景创设出来,需要受教者实施自主性探究,构建专属性质对问题予以解决的思索方案.因此,整个授课环节,施教者需要对受教者主动参加到授课情境的举动予以引导,对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授课情境的做法予以鼓励。
其二,重视授课过程,激发受教者主动探究意识。课堂主体变为受教者,施教者应当根据学情,将便于提升授课效能的授课情境营造出来。所以,施教者应当引领受教者借助存储的知识探究新知。比方说,在讲授运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能够引导受教者借助学生利用图形间关系借助的众多实际操作,进而积累学科知识。
其三,给予学生机会,对其思维予以引导。整个授课环节,施教者需要注重将便于受教者置身其中的情境创设出来,令其在参与环节把握解题策略。受教者学习环节实则为对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环节,这一环节受教者心中的困惑,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等方式,汇总受教者的才智,并将质疑环节所展现来出的个体亮点予以显现。
其四,师生协作总结,令知识结构更为完备。章节授课结束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汇总所学内容,可以辅助受教者把零散的知识予以汇总,令受教者把学的知识不断内化,夯实自身知识构成。施教者应当辅助受教者对学的知识予以整合,并将其转换成自我知识,构建知识架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训练,强化能力
施教者依据授课活动将新问题设计出来,也可以对受教者予以引导,令其能够积极质疑。其一,注重借助质疑进而学得数学知识,将问题视作学习的出发点、动力并且存在学习整个发展历程;其二,注重借助学习勇于质疑,将学习历程视作对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及解决历程,实现不仅仅学得知识,并将能力提升的目的。当受教者掌握了学的知识之后,施教者应当借助课堂练习,洞悉受教者所存储的知识,汇总受教者知识储备信息,有所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作为一类理论形式的小学数学授课模式,这一模式应当对实践有指导效用。施教者需要意识到,小学数学授课模式应当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部分知识尽管有着一致的性质,不过实践操作应当具有差异性,施教者唯有借助授课模式将细化施教策略,才可以将这一模式的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彰显小学数学授课模式的实效性。
『玖』 如何理解新课堂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面对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种种变化,我们不仅应当追问其背后的价值和行为模式结构,更应当探索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融洽、真诚和关怀的心理氛围,指教师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师生共处于和谐的统一体中。它既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又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顺利实现教书育人的重任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才能感受到主体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烁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如何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呢?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条件
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首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夯实和谐根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课堂上,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平等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使用得当,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因评价而和谐,因和谐而焕发生机。因此,“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需要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要求用激励性的评价观评价学生。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催化剂,能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生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必须真实、准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点,如学习的态度、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或发言中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不断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及时点评,使学生有信心参与到整个教学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技能和方法的提高,从中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还要优化评价的语言,优美的评价语言有时会像一首诗,像一缕温暖的阳光,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美感享受。精心锤炼的评价语言能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气息,显示教师的教学睿智。
3.尊重学生人格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根基
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的。对话意味着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师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平等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要体现其德育性,要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仅靠教师的权威,靠自上而下的灌输,是不能真正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学生不会从心底信服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融洽师生关系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例如:教师要态度端庄、和蔼,感情充沛、热情。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做到快慢得当、抑扬顿挫;要使语言形象,就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语言艺术也是表达艺术。表达艺术是通过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来实现的。要尽量用完美的艺术表达,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增强感染力。
4.优化教学设计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桥梁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是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理念的载体。思想政治课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谐课堂的构建,,旨在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觉悟。因此,把握好,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课堂的构建的切入点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教与学的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和谐课堂的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围绕着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教师应当深入把握教材的内涵,包括结构体系、知识脉络、编排规律、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制订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教材的潜能,实现教师与教材的一体化;教师更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在他们的困惑点上设置情真意切的师生互动,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更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