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制定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
准备部分中的游戏法运用 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Ⅱ 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有别于其他文化课之处,是一门技能性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与深化上,所关注和表现的是体能的增强,技能与方法的掌握,行为态度的改变,养成了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性,体现在课堂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多种价值的整合上,它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必须对体育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方法、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上述诸要素是综合的,密不可分的,有着本质的联系,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因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与条件,对构成教学策略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切实组合最佳的实施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既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原则,也不同于在某教学思想指导下构筑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具体方案。它有着明确的具体的内容,是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而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均不涉及这一层次的问题。教学模式只是规定了某种教学内容的一般程序,并不涉及每步如何做的具体指导;教学原则超脱了具体教学内容,只是教学规律的表述。因此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侧重的是指导性、理论性,而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如何教好学生的使用技术与方法,因此,教学策略具有操作性与实用性,理解与掌握之后,就易于物化到教学活动之中。 体育教学策略既要关注到多种内容、多种功能与多种价值的整合,同时,又要涉及多种教学要素,因此,想建立一个 合能式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是不可能的。应根据目标、内容与任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情境组合起来,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成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如体育教学中的对抗性运动内容的学习练习与非对抗性运动内。 体育教学策略既要关注到多种内容、多种功能与多种价值的整合,同时,又要涉及多种教学要素,因此,想建立一个 合能式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是不可能的。应根据目标、内容与任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情境组合起来,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成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如体育教学中的对抗性运动内容的学习练习与非对抗性运动内容的学习练习教学策略就不相同,而直接对抗性篮球、足球和技战术学习策略也不完全同于隔网对抗的排球技战术学习策略。所以每当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发生变化,教学策略也应随之而改变:同一个教学策略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教学策略施教于同一学习群体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等方面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需要有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方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学策略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有着不同的教学功能。正如体育知识、学习、技能的形成及人体在运动中身体机能和心理情绪皆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体育教师必须善于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策略,进行教学调控。
Ⅲ 什么是体育教学策略
研究体育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是
分科教学法之一。它主要研究学校的体育
教学,兼及竞技运动和群众体育的教学。其中心课题是探讨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Ⅳ 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如何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全面、均衡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 整合,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的体现了教师在 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本文简述了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的含义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传统的弊端
1、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
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过程,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很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得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在目前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2、教师的年龄影响教材的选择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能力一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最终的后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目前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动上有一定的障碍,这实际上也妨碍了教师在教学
中的示范作用,造成教材选择上的单一化、简单化。以上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无
法克服的。
3、动作技术难示范影响教学进程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
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示范时,放慢速度又
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
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
的一个难题。
4、与教师的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多媒体的课件
则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且根据教师自身的需要而设计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
过程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通
过动画影像等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个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
全面的建立动作表象,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
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的明显。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了,在制定教学计
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同时,制作运
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也加深了教师对各项技术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
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体育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就是指整合体育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的支离破碎的
状态,把体育学科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
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体育学科的整合既有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又有体育学
科、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整合。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
师的示范讲解更加直观、更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示范清楚的
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
助学生看清每个技术环节,加深对学生的动作理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向学生介绍前滚翻的 技术动作要领时,用传统的示范 、讲解方式来教学效果
是不理想的。如果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要领通过 屏幕展
示,并将“ 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复—重心前移团身滚动一枕骨、
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的动作旁边,学生的大脑
中就会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充分掌握动作要领,联系起来会更有劲,更主动。
2、信息技术是师生互动性充分发挥的最佳操作平台.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有利
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体育教师做某个示范动作往往能引起部分学生对体
育课的直接兴趣。但是个别学生怕吃苦、不愿活动,想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激
发他们兴趣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实心球课很不感兴趣,再加上对教师讲解的
技术要领不理解,在练习中不能按照技术动作要求认真练习,直接影响课堂练习效果。于
是,我把课上要讲解的动作要领、分解动作、完整动作制作成课件,存放到教师机共享盘
中,让学生参照老师教授的“网上邻居”共享文件操作方法,复制到学生各自的计算机中,然后运行该课件,认真阅读。结果很多学生主动向我请教“超越器械”的意义,用手指拨
球的效果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实践课探究时,多数人都能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
真投掷,他们了解了投掷技术的原理,也了解了如何欣赏投掷项目的比赛,大大优化了课
堂教学的效果。当学生看到专业运动员完美的技术动作时,激起了学习热情,也初步建
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
3、掌握信息技术,解决了教师的实际困难,让教师、学生受益匪浅.良好的观察能力
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当学生具有这种能力以后,我们体育教师让学生观察什么呢?教师
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体育教师往往存在着在进行自己
擅长的内容教学时,会讲解精练,动作示范规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很快,反之,
则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若运用信息技术则会使这样的问题变得较简单。掌握信息技术
将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课堂,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这些仅靠教材和
教辅用书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因专业所限,我对体操的了解、掌握有限,在纵
箱分腿腾越的教学中,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对网上所收集到的文字、声像素材应
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处理,再运用相关软件Flash或Powerpoint做成教学课件,让学生
观看,让学生在慢动作当中中清晰看到助跑、踏跳、推手、腾空、展体、落地等一系列动
作。当学生看到专业运动员完美的技术动作时,激起了学习热情,也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动
作概念。
三、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注意事项
最近几年来,各门学科信息技术的教学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获取许多成功的同时,也
走了不少的弯路,也产生了一些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前车之鉴,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
该充分注意到一些问题,避免矫枉过正。
1、教师平时应多注意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搜集体育信息资源。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拥有广博的和前沿性的知识。
2、体育教学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信息技术应该服务于体育教学,而不是完全占有体育课,占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课程整合≠体育课程+信息技术,不是体育教师加上电脑就是一节整合的体育课,而是强调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的整体协调,使各个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以便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正确合理的锻炼习惯。
3、教学课件、幻灯片的制作不可简单地替代教科书或者教学大纲,如果上课只是演示一遍、读一遍,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达不到教学互动的目的。所有的信息技术的手段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不能搞形式主义。
四、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原则
1、坚持“学教并重”原则
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同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既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才。
Ⅳ 如何把体育游戏合理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19
谈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小学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体育教学环节,又有实际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对室内体育课的内容产生倦怠,或者因为无法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动作要领而出现失去信心的消极现象。为了增加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可将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教学,赋予学生上课的新鲜感和唤醒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教师可以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生动表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创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体育知识学习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巧妙处理小学体育课堂内容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实施。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生动表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内容。例如,女生比较喜欢踢毽子、跳绳之类的游戏,这类游戏强调的是身体的平衡感,而男生偏好篮球、足球之类的活动,严格要求打球角度和力度,快速及时地做出反应接球并发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不同需求的学生展示不同体育活动的重点和要点,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解决体育知识上的困扰,同时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为户外实践活动奠基良好的理论基础。(二)合理纠正学生上课时的误区。例如,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过多,教师实际无法向每一个同学展示广播操的正确做法并纠正其错误,因此有一些同学存在做操动作不规范的问题,甚至留下隐患,影响日后的形体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小学体育的结合式教学合理规避这一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任意慢进或暂停某一体操动作,让学生仔细把握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和要领,反复练习,及时纠正误区。(三)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增添课堂趣味性。由于小学体育教材上过于单一的内容,导致学生较难学习相关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并掌握。例如,仰卧起坐成直角一项中,学生进行这项活动时对手的位置和身体上倾时角度的把握存在偏差,从而造成最后动作不到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或照片记录向同学们生动展示正确的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每一项体育活动的窍门,最终达到矫正错误的目的。二、创立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体育知识学习方式(一)通过放映PPT课件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吸收体育知识。相对于户外教学课,学生在室内体育课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状态不佳。为了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体育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PPT课件,融入一些迎合学生潮流的元素,巧妙引导学生吸收体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的猜猜谁是领头人的游戏环节中加入声音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新型体育知识学习方式的推进。(二)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普及最新体育动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大胆突破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局限性,主动向学生介绍国际体坛上的体育最新动态和相关赛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给学生观看体育比赛的空隙,向同学认真讲解正确的操作动作,令同学们享受精彩比赛之余,丰富自身体育知识和弥补之前动作认知中的误区,无形之中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刺激学生踊跃发言,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三)向学生展示历史等方面的体育知识,聚焦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普及一些体育活动和体育盛事的由来和发展,聚焦学生注意力,增添课堂上的趣味性,令学生全身心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奥运会的由来及发展,或介绍运动动作姿势的发展与进步,如跳高的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几种姿势,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三、通过信息技术巧妙处理小学体育课堂内容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一)灵活连接小学体育中的理论学习和户外实践。针对学生普遍偏爱户外实践环节,而反感理论学习环节的现象,教师可以选择逐步攻破,采取先在室内体育课上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各类体育活动,并针对一些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进行集中详细讲解,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再在户外实践课上实际帮助学生矫正错误动作的策略,令学生加深印象,达到令小学体育中的理论学习和户外实践相得益彰的目的。(二)融多样化元素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传统小学体育室内教学一成不变的特点,再加上高校普遍漠视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在无形中降低注意力,上课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以创新式思维借助信息技术融入多样化元素到教学中,以生动鲜明形象的表现方式博取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唤醒同学们的热情,具体可以表现在PPT展示,动画和声效的配合,历史和最新体坛赛事讲解等方面,多层次增添课堂上的趣味性,实现小学体育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教学。我国国民平均身体素质是彰显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而小学体育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日后才会有健康的体魄。这需要教师努力将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有效、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知识的兴趣,加快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不遗余力地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走进了各学科的教学课堂,成为教学辅助手段中的新宠。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适应时代的要求,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这一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教与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了双赢的效果。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上发挥它更好的作用,实现我们体育教学的目标,我经过研究、总结,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他们对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在于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用心、认真,甚至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想让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气氛高涨、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就要大胆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电脑对讲解的动作技术进行播放,让学生记忆动作中的要领,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做一个完整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感受。比如,我在给学生讲解《障碍跑》这个关键动作和知识点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英勇奋战,顽强地攻破敌人一个个堡垒的?在讲解前,我让学生们通过录像片段观看解放军如何在战争中攻破敌人堡垒,取得战争胜利的片段。学生看完录像片段之后,学习的情绪和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进行障碍跑练习的时候,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不断练习,很快地掌握了障碍跑的技术要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也能把理论讲解与动作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步骤、方法更容易理解和熟记,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让学生处在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之中。所以,教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要有利运用录像教学专题片等,将课堂的内容用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在灵活直观,准确的动作模型观察中,加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明确性。通过学生学习和观察的情况,组织学生提问设疑,分析动作要领,相互评价动作技术,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动作,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教学目标不断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比如,我在给学生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内容时,通过信息技术制作了类似的一段视频,让学生通过动作示范,练习每一个动作,并在练习过程中和老师一起发现问题,然后纠正。学生通过观察示范,再进行反复练习,很快每个学生都能轻松的跨越横杆,我也完成了本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又如,在给三年级学生教《前滚翻》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教师的讲解,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所以,他们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教师做一遍两遍的连贯动作后,学生还是一脸茫然,要是把动作一一分解示范给学生又怕他们产生错误认识,让动作不能连贯,忽视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在课前把课堂的教学内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录像,制作成课件储存在电脑中,就可以在教学分组练习中,把课件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讲解,然后有序地进行练习。在学生没听懂的情况下教师按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甚至是放慢动作的分解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熟练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增强体育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的学习中,“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但是由于体育教师由于特殊的原因,对一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说像腾空、翻转、高速的技术动作在教师示范时,也很难让学生把这些瞬间、连贯的动作看清楚,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印象。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弥补教师的自身缺点或一些特殊条件的限制。教师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容易理解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但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我可就以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等动作示范和示范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清动作,理解文字。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步骤的需要,选择性地使画面重复播放,多次讲解,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示范,使一些关键的动作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印象,调动起学生练习的欲望和热情,并让学生在逼真情景教学中掌握动作要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再地讲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的要领,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讲,所以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白白浪费课堂45分钟的宝贵时间。但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的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和动感与声音的相结合的场景,能很快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体育课也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画面中感受力量与速度、技术的完美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平时要多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思想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熟练掌握网络世界里体育信息资源,更好地上好体育课,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谈小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科整合是当前新课标要求,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整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更是被广大教师所采用。笔者与部分体育教师在一起交流,他们认为体育课都是在教室外面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只能在教室里用,所以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没办法整合在一起。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话不无道理,因为体育课大部分时间确实是在室外进行,但是体育课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体能的训练,它也有理论课,也需要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去揣摩。特别是一些通过教师示范而学生看不清的连续动作,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看清这些连贯动作的每一节点的动作要领,从而可以完整地完成这些动作。因此,体育教学也可以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整合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整合策略。1在信息技术中演示,形成技能无论是哪一项体育运动,其动作都是一个连续的,只能把一个动作完整地做完之后,才能给学生讲解。而在教师示范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某一完整的动作要领看清楚。如果是想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来让学生观看的话,教师的体力也支撑不住,而且其效果也不会太好。这也是当前许多学生的动作不规范的原因。甚至有的学生在运动会上完全不采用体育课上教师教授的动作来完成,而是用自己平时玩耍时的动作来完成[1]。比如跳高,体育课上教的是背越式跳高和跨越式跳高,而这两种跳高的方式全部是由一系列的连贯动作组成的。但是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完全掌握这两种跳高技能,因此在练习时总会碰到杆子而失败。他们通过平时玩耍时的蹦跳来进行,这时候双脚虽然在身体的下面,因对这一动作很熟练,所以也能完成这一动作。因此,在体育比赛时,他们只好放弃平时体育课上所学的跳高技能,而是采用平时玩耍时的动作来比赛。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个体育动作完整地录下来之后,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慢慢放给学生看;如果学生没有看清某一动作,可以停下来让学生反复揣摩,还可以倒放到某一节点让学生看得更仔细、更明白。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动作技术表象,在练习时就可以边练习边回忆,当做到某一动作时,就可以瞬间想到视频中的动作表象,让自己的动作更趋于完整。2在信息技术中纠正,规范技能在体育教学时,学生的动作不可能一步做到位,需要多次纠正与改进,才能让动作趋于规范。而在纠正这一教学环节,也许别人能一眼看出自己动作中有哪些需要纠正的,自己却不一定能感觉出哪儿不好,总会认为自己已经严格按照要求做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况且自己也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动作,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来纠正。利用信息技术,先把学生的动作给录下来,然后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边看边思考,看看自己的动作还有哪些做得不到位,还应该如何纠正。因为所播放的视频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体育动作,所以他们就可以与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从心理上产生纠正的想法,并可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体育动作。比如教学跨越式跳高,一位学生在摆腿准备过杆时,他的起跳腿没有努力上抬到胸部位置,上体也没有向前倾。当把他所做的动作录下来播放给本人看的时候,他马上明白了自己的动作失误,在重新练习时就可以迅速纠正自己的动作,让自己的动作更加规范。如果没有这些手段的帮助,那么他是不容易觉察自己动作的错误与否的;通过播放视频,就可以一眼看出自己的动作错误,就可以在下次的练习中纠正自己的错误[2]。3在信息技术中比较,强化技能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不会产生上进心。体育教学也一样,只有让学生在一起相互比较,才能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向别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强化他们的体育技能[3]。但是,体育教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有现成的文字材料或者语言进行比较,体育教学的一些动作是转瞬即逝的,又不能把它形成文字材料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比较中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呢?可以先把每一个学生完成体育动作的过程给录制下来,然后制作成视频,可以是多画面的视频,把相同的动作集中在同一个画面中,然后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学生的动作做得最好,再讨论他是如何完成这一动作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动作为什么没有别人做得好,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同时,某一体育项目由许多动作组成,也许有的学生这一动作做得比较规范,而另外一个学生别的动作做得又比他更加规范。这时让学生进行比较,不但可以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体育学习过程中来,而且培养学生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品质。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把每一个学生的动作分门别类地录制出来,然后放到同一个画面上让学生比较。比如在助跑环节,学生助跑的位置与横杆的角度各不相同,按要求这一夹角应该是30°~60°,有的学生却超过或者少于这一度数范围,造成起跳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在起跳前最后一步跨得太大,让身体前倾得不理想。这样通过比较,就能一下子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如何强化。当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让学生比较体育动作时,也不能全部是学生自己动作在一起比较,因为学生在学习某一体育动作时,他们也不可能都能做得非常完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运动员在比赛时的视频,然后将学生的动作与专业运动员的动作做一下比较,从而让学生可以迅速发现与他们的差距。比如在教学蹲踞式起跑时,播放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2009年田径世锦赛中以9秒5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的视频,然后把学生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与博尔特的起跑动作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学生就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的蹲踞式起跑动作与博尔特的动作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以自觉地强化自己的动作训练。总之,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规范学生的体育动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心理,让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希望以上文章对你有帮助!!!
Ⅵ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整合
当今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紧跟时代的脚步,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浅谈自己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体会和感悟: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单调、枯燥无味。我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后,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是以前的体育课所达不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空前的。
例如:在进行短跑的蹲踞式起跑教学时,我自己制作了课件,先剪辑了刘翔在奥运会上得110米栏冠军的镜头给学生看,学生一看是刘翔,情绪一下子高涨了起来,注意力马上被集中了。通过慢镜头显示,刘翔的起跑在比赛队员中是最快的,让学生认识到了短跑中起跑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蹲踞式起跑。在进行技术教学时,我制作了flash动画,把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分别用flash动画显示,动作清晰明了,形象生动。特别是预备姿势做好后,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学生身如其境,认识到起跑对短跑成绩的影响,认识到非常有必要学好蹲踞式起跑。然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技术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改变了以往技术教学时,学生出工不出力的状况。现代信息技术那新颖的形式、计算机的神秘、设计的独特、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上课时,学生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可加深学生对内容的感知和总体把握。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重点强调,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充分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要领,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学生能更主动的获取知识,对动作过程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怎么理想。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与前面的动作一一对应,但是学生较难将这种一一对应很快在脑子里建立起来,因此较难掌握动作要领。如果在上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并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于是在这样的直观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一定会理解的更加彻底。之后,师生再一起到室外,就能练习的更加顺畅、更加理想。
当然其他一些有难度教学的动作,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教学。如遇雨天,则可以更好的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来为体育课服务。如,在上四年级的田径常识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田径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我国在世界田坛所处的位置并结合各个项目介绍了一些世界名将。并在各知识点后面提出小问题。课堂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出些问题,有的还做些记录。整堂课下来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另外,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现代社会中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实及时传播给学生,如奥运知识、NBA赛场上的中国巨人等体育信息更直观地搬上讲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整体功能,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锻炼,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能推动人去探索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兴趣不是先天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的、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任何新鲜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多媒体的应用,会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爱学、乐学。
例如:在二年级连续前滚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利用电脑课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画面出现了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的同时,声音也出现了,有一天,刺猬妈妈看见狐狸正在追一只小白兔,刺猬妈妈对它的孩子说:“走,我们去帮助它。”接着刺猬妈妈带着小刺猬一个个滚了起来,滚成了一个大圆圈把小白兔围在了中间,狐狸怕刺不敢吃小白兔了。同学们被这生动的故事和多彩的画面吸引着,接着我问同学们:“狐狸为什么不吃小白兔了”大家一致回答说:“因为小刺猬和妈妈一个个的围成了大圆圈,狐狸进不去了。”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习小刺猬保护小伙伴的本领呀,”同学们立刻都兴奋起来,回答愿意学习这种本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理状态,而且学生间的关系也变十分融洽,好像妈妈在教宝宝学本领,这样教师转变了主体角色,转变了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学习环境,那么学生有了民主的学习环境,对于一些问题允许学生间的讨论和帮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对不同的学生再根据不同的要求,这样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意识也会更强烈,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是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形式。它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典型事例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特点,能够提供各种生动、逼真的声、像材料,把真理体现出来,易于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多媒体声音与形象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学生勇敢、坚毅,不怕困难、进而去沿着正确目标探索、实践。如:在电视台转播奥运会节目时,我们可以把一些重大赛事录制下来,利用室内体育课时间为学生播放,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我国运动健儿的勇敢拼搏和为国争光的顽强作风,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热爱我们祖国的思想感情。另外还可以插播一些运动员的训练场面,让学生了解一名运动员成绩的获得是多么的艰辛和来之不易。通过这些真实的人和事来教育学生养成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毅力、有恒心,还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品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已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我认为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提高。
Ⅶ 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在价值、形式、要求、方法上都存在共性。本文通过对比中、日、俄3国的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以期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所言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给人类带来磨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规避事故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在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重大事故“上海踩踏事件”中,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面对灾难时不具备相应的避险能力,从这些灾难中可以看出“生命安全教育”比较缺失的问题越发凸显,再次引起国人的思考。
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学校体育中
关怀生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在日本、俄罗斯两个国家得到较早实施。
日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经常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促使日本从国家层面重视危机教育,较早就在学校保健体育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
这些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首先一条就是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伤害的预防。据湖南泸溪籍留日早稻田大学学生张杰介绍,日本从小学到高中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区别对待,紧急疏散、逃生避险、应急自救的演练已经成为学校的日常活动。同时,日本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赔偿制度方面比较完善。
通过地方、学校和社会及个人等多种渠道筹集学校意外事故补偿的支付金,承担学校应该承担的补偿责任。张杰说,日本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赔偿制度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学校不会“因噎废食”终止或隐性终止学生应该得到体育运动教学和指导。
当前,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诸方面都进行着正常的往来,学校体育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记者试图初步了解和分析俄罗斯实施的生命安全教育。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主任唐宏贵曾留学俄罗斯,对俄罗斯《生命安全基础》课程的兴起与实施状况颇为了解。他介绍,俄罗斯基于国内的社会现实及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调整,废止《青年应征训练》课程代之以《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涉及到周围环境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可能造成的危险、极端异常情况下的个人安全、生活方式与生命安全等内容。唐宏贵认为,“俄罗斯把生命安全教育放在一个更新的高度、更广泛的基础上看待和研究,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安全观。”
“相比俄罗斯、日本,我国生命安全教育发展较为滞后,存在一些不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没有完善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当前从幼稚园到高校,有关生命教育的体系几乎为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思想、轻行动”的现象。记者调查发现,各级各类学校关于安全教育之重要性的认识和行动常常只落实在文件和会议报告中,但又以缺乏财力、物力、人力为由使安全教育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仅局限于纪念日、一两次的活动日,以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橱窗海报等形式进行的生命安全教育形同作秀。
学校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分析其原因,升学率与就业率的现实压力让学校的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或表现在应付上级的检查上。只说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尽管我国在大灾之后痛定思痛,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素质教育喊了数十年,但学生的升学压力依然大,迫使学校只看重升学率,对其他事情无暇顾及,对生命安全的教育更是时有时无,同时,许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安全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采取“关门”办学,禁止学生春游等校外活动,更有甚者禁止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等等,这些极端的安全保护是生命教育的逃避,更是扼杀了学生学会生存的本能。
生命安全教育处在探索阶段。虽然目前在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一些关于“了解并学会常用救生方法”、“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等的内容,但没有对逃生自救等身体预防知识的执行作明确的相关要求,显然还不能与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多发的现实相适应。突出表现为教条化,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学校体育教师作为引导学生驾驭各种意外场合、各种类型的自求互救知识与技能的启蒙者,他们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也存在一些误区,仅仅是将学生在课堂上规范起来,保证学生不出安全事故。
家长的行为方式是制约生命安全教育的一大桎梏。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家长怕孩子累到;学校组织学生户外写生或者春(秋)游,害怕孩子受伤,等等。迫于这些无奈地现实,许多学校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不得不取消了多项集体活动。
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可合二为一
记者在中小学校走访期间,多所学校的负责人就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提出了建议,“要改变以往零星式安全教育和被动式防范教育为系统性全方位的生命安全教育。近年来,欧美、韩国先后都选择体育课程这个平台来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他们的成功案例对我国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育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之中。
业内人士认为,以学校体育为平台,实现应急避险能力训练及生命教育的常态化运行,需要考虑三个方面问题。
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范畴。云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王帆建议,将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进行融合,并通过体育的情景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将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后,需要创新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加“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景,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开拓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相关内容。
强化专业教师自身能力,重构教师专业素质。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扩展,最终实现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与身体教育完美结合起来。
学校体育课程不是为了教学生练习几个项目,为了迎接升学考核,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即身体的自我保护、身体的强壮以及使个体具有生命力。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所说的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存需要的基本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具有可行性。“尽快建立起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大纲,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生命安全教育系统。”
Ⅷ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体育常态教学的效率,效益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中小学体育的永恒主题,质量与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巴班斯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是“以最少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可能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着眼于教学过程的最优的效果和效率”。有效的体育教学要从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出发,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体育常态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教学创新的支点,是提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案例,分析体育实践课与理论课整合教学的有效途径,理性思考与辩证认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特殊性分析
体育课分为实践课与理论课两种类型。体育课大多为实践课,实践课大多在教室外进行,这种体育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技术运用的方式有其特殊性,而信息技术环境的建立与使用,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教与学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紧密相连。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既要遵循体育课堂技术技能教学特点和特殊的授课方式,又要为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服务。因此,体育教学中要广泛应用和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呈现和播放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等,来转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实现以信息技术改善体育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学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自由空间。因而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尤其重要,“整合”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地“重构”体育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因此,“整合”需要在更广阔的信息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信息技术给体育课程教学带来的变化,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和手段等方面的全面革新;同时,积极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开拓信息技术的应用途径,为实现常态课的有效教学服务。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应该从体育学科教学的本位出发,思考教学观念的全面整合;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要素出发,体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应该从将静态的知识与复杂的技能转化成动态的利于实践的媒体信息和感官表象,突出教学内容的深层整合;应该从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信息媒体”相互作用的互动系统的观念出发,形成四者交融与互依关系的充分整合;应该从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生成思路出发,探索体育学科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主要方式
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推出的18节体育课进行了归类与分析,发现在所有了组内研讨课和对外公开课中,体育实践课占77.8%(其中馆内实践课占72.2%,馆外实践课占5.6%);室内基础理论课占22.2%。(见表一)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课例类型表(表一)
课的级别
课的类型
总 计
对外公开课
校内公开课
组内研讨课
馆内实践课
馆外实践课
室内理论课
2节
4节
12节
13节
72.2%
1节
5.6%
4节
22.2%
18节
这18节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有8种类型。表中可见(见表二),使用PPT呈现技术的频度最高,利用视频播放技术的频度次之。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育实践课教学以运用PPT呈现、视频播放、动画图形(或模型)的操作演示、课堂教学现场摄录与回放等技术居多;教学形式一般为一课一机。而室内理论课教学中,运用PPT呈现、视频播放等技术的频度也较高,并对一些新兴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了广泛的教学探索,如运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运用博客技术的课堂互动、以及使用电子白板工具与软件等;教学形式一般为多人一机或一人一机。
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归类表(表二)
技术运用
PPT 呈现
视频播放
动画呈现
拍摄与回放
资料库检索
专题学习网站
博客技术
电子白板
频 度
16
13
5
7
3
1
1
1
注:其中包含同一次课使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
18节课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各有优势和特点,有的课只应用单一的媒体技术手段,有的课使用了多种媒体技术和网络手段;其中也有一次课多次使用同一种技术手段,或一次课将多种技术手段的交叉使用的。
三、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体育实践课的室外教学环境往往限制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但体育馆内的实践课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完全可能的。虽然以操作性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的体育教学部分地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全方位使用,但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探索出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技术技能教学相融合的系列方法。体育理论课教学在教室里进行,信息技术与理论课教学的整合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其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笔者通过体育实践课和理论课教学实践来展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成效。
1、基于PPT播放与媒体呈现的整合策略。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知识、方法与手段等,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传达”给学生,学生以听与记为主,这种语言陈述形式缺乏直观性和可读性,因而识记与理解都在不同程度上打了折扣。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等的内化,急切需要一个认知和感悟的过程;学习知识与技能也应该从形象、具体的实例与具像,直观或模拟直观中建立动作表象,逐渐概括出各个抽象的动作概念。如果用多媒体呈现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知识与方法,就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与交往方式。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利用PPT呈现课堂学习目标与学练要求,呈现主要知识与技能的名称与要领,呈现并讲解课堂学习方法……。这些内容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内化知识与方法起到了促进作用。将这些本来由教师单一口头讲解的内容,结合PPT呈现给大家,学生在听觉记忆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记忆,促进了多感官获取信息的效果,增进了记忆和理解的可能性。
2、基于分解技术与模拟演示的整合策略。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过程中,教师的直观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往往一些较为复杂的、连续的、快捷的技术动作的直观效果不佳。将本来连贯快捷和瞬间即逝的动作环节,通过分解动作和慢镜头呈现出来,并将动作的各个阶段加以分解处理,清晰地模拟演示出了技术动作细节,让学生能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动作环节和肢体每一处运动轨迹与方式,增加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直观体验,便于学生理解动作效用和含义。教学中再结合教师的讲解与直观示范,为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提供了方便。例如:在高二长拳对练套路新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双人对练套路技术动作,以及各对练动作和环节的分解动作,并通过动作慢镜头讲述动作的攻防要义……。这种技术动作视频和分解动作的定格,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学生纷纷模仿起对练动作。这对于学生形成动作概念、建立动作表象和掌握动作技能有重要意义。
3、基于自主设计与动画呈现的整合策略。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体能锻炼与技能学练的过程,也是智能的发展和自我认知水平提升的过程。运用FLASH动画“元件”来创编队形变换方法、模拟队形变换移动路线,能增进学生学习小组讨论与交流的几率,分享队形变换创意成果,缩短了创编的时间,提高了创编的效率;同时,通过模拟演示的呈现,可能提高学生对队形变换的整体感觉,通过小组间的及时评价与交流分享,可能激活同学们的创新热情,丰富同学们的创新素材。在此基础之上的队形变换技能练习会更加有活力与激情。例如:高一《创造奇迹》组合技术教学,当学生基本掌握组合技术动作时,为增强健美操的集体表现力,教师以语言提示各小组自行设计集体舞蹈表演时的队形变换方法。各小组同学分别围拢在各自的电脑前,以课前准备好的FLASH动画“元件”为素材,设计出各小组自己的队形变换“创意”,再通过投影呈现出来进行展示和评价,继而进行队形变换操练……。由各小组设计的队形变换,通过动画图标变换和移动,成功地呈现出队形变化的动态“模型”,生动地展示出同学们队形变换技能的构思与创意。
4、基于录像拍摄与视频回放的整合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反省的过程中获得的,评价能力也是在自身完成技术动作优劣的评判中提高的。信息技术的存储再现、媒体播放功能,最直接地将学生学习的实际场景呈现在大家面前,方法简单、效果直接,有利于同学们重温自己的技能学习的水平,有利于同学们针对性反思自身学练效果。例如:在高一搏击操组合技术新授课上,教师请见习的同学拍摄全班同学技术动作的学练情况,并对一些技术动作做得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同学进行特写……。当搏击操组合技术的分解动作教完之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观摩学练镜头的录像回放。同学们通过录像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通过录像整体讲评技术动作的优劣,提出需纠正的动作和改进的方案……。通过拍摄学练镜头,再进行录像回放,学生能直接观察自己、同伴及全班同学的学练现状,观看时会惊讶自己的动作水准,感叹别人优美的动作。
5、基于网络平台和博客技术的整合策略。利用网络体育资料库与博客技术探索改善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课前创设内容丰富、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体育知识资料库,课中利用网络平台的博客互动技术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拓展体育理论课教与学手段与途径,初步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例如:在《体育健身的环境选择》一课的教学流程为:在网络教室、一人一机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课文,罗列课文知识点……。学生通过博客分组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确定本小组资料检索的主题……。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网络路径查询网络体育知识资料库,查找《体育健身的环境选择》一课的拓展性学习资料,进行选择性学习……。收集本课拓展性信息和素材,并加以整理,形成个人发言提纲……。学生通过网络博客参与全班同学的对话交流……。各学习小组提炼学习提纲与知识点,各位同学自己梳理并完成作业(网络上设置的测评题)……。师生共同总结全课,反思与评价学习过程……。基于网络平台和博客技术的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又能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空间。这对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互动交流与自主评价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
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以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学练技术技能、激发情感;尝试通过提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尝试通过网络布置回家作业,促进学生课外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尝试通过课外收集资料,服务于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等。我们一直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信息资源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技术支持功能和网络传媒功能,为体育学科常态课教学服务。
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理性思考
信息技术既是促进体育教学的新工具、创生学习内容的新资源,又是优化体育学习的新环境、改善教学方法的新手段。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媒体与网络的简单应用,而且是媒体及网络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有机融合,也是资源、工具、手段和环境的充分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突出体育教学重点、化解体育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技术技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
当然,也需要辩证认识与理性思考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体育教学中大力提倡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但决不能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过分地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增效中的作用。第一,信息技术不可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示范、交流、演示、讨论等到教学活动。第二,运用信息技术要实事求是、分清主次,既要科学合理、务求实效,又要适时、适量和适度。不能占用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学习时间,也不能取代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学习形式。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学生的主体需求设计课堂教学,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第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仍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开拓学习的助手。
Ⅸ 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向与方法
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向与方法
( 一 ) 基于兴趣确定职责要求
目前,中专学校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在逐渐加剧,社会对于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综合素质之中,身体素质也是主要内容。就中专学校来说,还需要强调其体育教学。第一,中专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将学生发展需求作为中心。所以,直接将体育教学质量纳入学生发展规划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明确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职责要求,不仅仅是将几个体育动作的学习看成为目标,而是要将兴趣的培养作为关键点,利用体育教学,让学生真正对其产生兴趣,再配合上课外的体育锻炼,就一定能够满足中专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通过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育观念培养的同时,也能够让其更加热爱体育,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
关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强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 二 ) 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之中,教学模式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会对教学成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作为教师,就需要做到以生为本,寻求满足中专学生心理的教学模式,摒弃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按照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进行学习,这样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刺激与新鲜,最终提升体育学习积极性。游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直接将教学与游戏相互结合起来,存在一定的教育性和娱乐性,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相互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