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呈现
评价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 看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普通话,教学语言,板书,知识储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这六个方面的基本教学要求可大致概括如下:普通话,一般要求为规范、流畅,较高要求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教学语言,一般要求是准确、简练,而后要求是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板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板书书写与板书设计。书写的要求是规范而流利,设计的要求是反映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储备,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关知识的储备。专业知识要求系统而扎实,相关知识要求广博而不杂。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包含很多的内容,如组织教学的方法,控制全场的水平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基本要求也有两条,那就是充分的利用和熟练的使用。
二、看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个说来容易做来难的问题。到学校检查教学工作,年年要谈这个问题,但时至今日,教学观念落后,对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说,仍然是个首要的问题。老教师观念落后,似乎尚可理解,但许多青年教师观念陈旧落后,不能不令人深思。教学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列述如下几种:1.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的教师,眼中只有少数爱徒,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学上缺乏兴趣,辅导上缺乏耐心,或者动辄训斥讽刺,或者长期不闻不问。这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是件令人十分伤心和气愤的事情。2.只抓智育,不管做人。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分数考得好,思想品德管不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可许多教师远远顾及不到这一点。甚至少数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许多不健康的东西,直接对学生形成负面影响。有来自国外的反馈信息表明,很多中国的高材生到了国外,还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学习最多的,不是英语,不是电脑,而是道德修养,是社会交往能力,是情绪表达方式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等。要想成才,先学做人,这绝不是一句空话。3.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多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这知识只是靠教师的外力给他灌输进去的,如果学生不是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而只是被动接受的,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反复强化而后掌握的,那么他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独霸课堂,滔滔不绝,不去想法设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不但从根本上违背了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且想取个好的考试分数的眼前目的也未必能够达到。面对现在的考试试题,仅靠死记知识能考怎样?有许多试题,需要经过几个层次的思维递进之后,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之后,才能有一个完善的解决,这一点,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
三、看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莫过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调动学生思维,又莫过于提出有思考价值能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需很多,一节课三、四个就足够了。提出问题之后,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思考的时间。这时候,教师的脚步要轻,语言要少,个别辅导声音也要低一些。而后便是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回答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讲,要在师生共同的深入辨析中弄清楚问题的实质。然后,教师还要有所总结,有所归纳,使知识明确化,系统化,给学生一些踏踏实实而绝不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以后,还往往辅以练习。当然,提出问题之后的各教学环节,还要因材施教、富有变化、灵活运用才是。
四、看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关于教材的理解,要把握好两个问题:其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其二,准确把握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好三个问题:其一,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从导入语、直到结束语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其二,考虑板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板块来精心设计。其三,考虑过渡衔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的过渡环节。从而,使整个教学设计,张弛有致,自然流畅,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高潮。
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似乎有点理想化。但是,起码,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严格的要求。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教材处理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分析起来,主要问题大致如下:1.吃不透教材。这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展不开,教来教去,只剩下了干干巴巴的几条筋。如果我们说这位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或许他并不服气,他或许讲,不就是讲了一个什么什么问题吗?不就是包括这么几个方面吗?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较低年级的教材,看起来确实比较简单,但是相对于这个年级的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它,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表及里,没有深入辨析,那是办不到的。2.教学重点偏移。存在这种问题的,多数是青年教师,老教师为数不多。他们往往是浮想联翩,口若悬河,兴之所至,或许从远古谈起。下了很大的气力,其实与大纲、教材的要求并不相干。3.教学思路混乱。有人讲,听优秀琴师弹琴,感觉如同一汪清水。我们听优秀教师上课,感觉也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而有些教师上课,那简直就是一盆浆糊,一团乱麻。后语不顾前言,首尾不相照应,这让学生怎样去学习?相对于教学方法而言,教材处理更显重要。倘若内容无足称道,那形式再好又有何用?希望我们的教师务必重视对教材本身的把握和领悟。
五、看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讲的内容多,不能算高效率,还要看学生究竟掌握了没有。同样,涉及的问题少,也未必就是教学的低效率,如果这几个问题正抓到要害处,又经过充分展开,详加辨析,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不能算高效率,如果只是一种肤浅的热烈虚假的繁荣。同样,气氛冷静,也未必是教学的低效率,只要课堂上有力涌动着思维的潜流。总之,教学效率的高下,不看教师教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实际学会了多少。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有益的。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重大问题,期盼广大同仁参与到研讨之中来。
② 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
1、课堂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活动制订蓝图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规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展,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和控制。
2、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3、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它的一个最高表现。俗话说,文无定体,教无定法。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课堂教学不可能有一套刻板的程式。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在创造性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为成功进行教学绘制蓝图的过程,这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才能的过程。
4、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虽然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但课堂教学的实际工作往往不一定按照特定模式的线性程序开展。这是因为有时候有些环节没有必要或无法开展。
(2)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扩展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客观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内容和活动,然后清晰地阐明教学目标,科学地制订教学策略,经济地选用教学媒体,合理地拟订教学进度,正确地确定教学速度,准确地测定和分析教学结果,使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效益。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课堂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③ 如何看待当前的教学评价,还有该如何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应有功能对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学习科学的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评价朝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在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变革及特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所特有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何谓课堂教学评价?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及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以下三个要点:其一,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其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其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实然的教学效果和应然的目标要求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这三者是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内涵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本质所在。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导向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获得自己“达标”的水平与层次,并能知晓自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潜力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也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和焦虑,但只要这些压力和焦虑适度,都有益于学生学习及成长。
其次,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导向、诊断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也会因未实现目标的遗憾而感到压力和紧张。快乐和满足、适度的压力和紧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就教育管理者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根据之一,而且能够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并以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为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及工作方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二、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相关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已克服传统教学评价的诸多不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学术界对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犯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错误,课堂教学评价陷入了新的误区,使得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挣扎在传统与后现代的博弈中曲折发展。下文中,笔者将从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五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阐述相关思考。
(一)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是指对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评价理念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一,忽视评价的作用,视其可有可无,认为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其二,评价中心论,神话了课堂教学评价,将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许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评价本身。
自拉尔夫•泰勒(R.W.
Tyler)将评价正式纳入课程编制过程之时起,评价问题就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就我国而言,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评价问题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评价中心论。目前,有人认为,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和高分低能是其基本特征。但实际上,诸如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高分低能等问题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即当前的教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无法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因而才会出现“唯分数、升学是瞻”的畸形现象。也就是说,一些不良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评价体系本身造成的,而是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其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不是将一切问题都归咎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上来。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育的首位工作是育人,是文化传承,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工夫,至于怎样评价人(才),应该是第二位的事情,不要让评人淹没了育人。”
重视并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本无可厚非,但将其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其视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则是过犹不及,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评价本身而言还是对整体教育发展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评价功能
评价功能是对评价作用的认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一直存在“甄别与发展何者优先、重要”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足,在新世纪必须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基于此就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和发展功能完全对立起来,将诸多评价问题归因于甄别功能,这不仅不符合事实,也是不理智的。甄别功能是评价的基本功能,只要存在评价,就一定存在着对某种差距抑或不足的衡量,那么甄别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关研究者之所以坚决反对、排斥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功能,或许是因为他们将诸多不良的教育现象(如升学主义、高分低能等)都归因于评价的甄别功能。殊不知,甄别本无所谓好坏,那些教育问题是因为甄别功能的误用、滥用而产生的,并非甄别本身的过错。相反,甄别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是评价其他各项功能的基础,通过评价的甄别功能,“准确地了解教学活动的得失,师生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教与学的行为,这就是评价的调节功能;从评价的结果中,师生可以知道自己过去所教和所学哪里得当、哪里不当,这就是评价的强化功能;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再次认识知识、进行思维、体验情感等,这就是评价的教育功能”。如果没有评价的甄别功能,那么包括发展在内的评价的其他各种功能都很难存在。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对此基本达成共识,都一致肯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内在价值。正如上文所分析,甄别与发展也并非不可融合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我们一方面要继续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促进师生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对待其甄别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甄别是基础,发展是最终旨趣,甄别为发展服务,这是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三)评价主体
关于评价主体,发展和变革的整体趋势就是从“一”到“多”。我国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权”基本上是教育行政领导和专家的“特权”,这部分群体根据一些相对客观的、细致人微的评价标准从各方面对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以此来制订相关决策,决定教师的薪酬待遇,裁定学校及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层次。随着各种评价问题的反复出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产生,这种由单一主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已经走进“死胡同”,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逐渐发生变化,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群体也逐步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与学生、领导与同行、骨干与专家、社会与家长等构成了评价的多元主体。多元主体的参与,一方面打破了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垄断”局面,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都具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多元评价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体课堂教学评价的低效甚至无效。部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单纯地强调多元主体平等参与,人人都是主体无异于没有真正的主体,使评价最终流于形式。
由此看到,强调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是评价改革的必经之路,但这种多元主体一定是有“重点”的主体,而不是形式主义地一味强调“平等”的主体。
(四)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回答的是“评什么”的问题。教育评价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与建构时代四大阶段。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也遵循同样的发展历程。在不同阶段,评价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是有差异的。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狭窄,主要是智育,只关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成长所需的其他方面。随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加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方面的变革也开始进行。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考查,而是拓宽了考查的范围,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变化无疑为课堂教学评价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对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考查由于缺乏恰当、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很大程度上走向形式主义,甚至出现仅根据学生纸笔测验分数判定其道德发展水准的现象。总体上看,课堂教学评价对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的关注仍以知识考查为主。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在“拉锯式”的状态中反复,但中心仍是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纳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这也是评价发展的必然,同时还应高度关注评价内容的个性化。中小学生是不断发展着的、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群体,倘若以一种固定的标准(评价内容)贯穿始终,并以此评价所有学生,那么必然导致整个评价的无意义,更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五)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回答的是“怎样评”的问题,它是评价由理念走向现实的桥梁。评价方法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评价的成效,是评价中极为关键的组成要素。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以纸笔测验为主,评价方法单一。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诸多不足,各种新的评价方式层出不穷,最突出的表现是“档案袋”等质性评价方法走人人们的视野。质性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纸笔测验等量化评价的不足,使道德、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评价。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传统思想的束缚,这种方法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有学者在调查基础上指出,“档案袋”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误区,“致使档案袋异化为‘学校评价改革的标志’‘学生成绩的汇集册’‘学生间比较与竞争的平台’‘家长对孩子监控的媒介’”,等等。此外,在一线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采用表扬而忽视了必要的批评;有的教师则滥用“代币制”进行奖励。长此以往,这种评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学生也会渐渐失去激励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必须由单一的量化评价走向量化、质性评价相结合。其关键是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正确、科学地使用量化和质性评价,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三、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虽然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浸润,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发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顽疾”至今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评价成效及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学习科学的相关理念和系统理论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新的视角。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产生以来,对学习的本质、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有效地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笔者在下文将围绕环境创设、技术支持性评价及师生的自我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创设适宜的评价环境,摆脱评价“去情境化”的现状
学校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环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没有使研究者和实践者给予高度重视。学习科学理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个体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在与经验世界对话中建构起来的。不同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习者不同的思维和行为。课堂教学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师、学生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中互动、沟通,进行精神交流,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真正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一定的境脉而存在,否则只能是一场“作秀”抑或是一种格式化的“模板”。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必须立足于一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进行。情境的真实性、不可模仿性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持久的生命力和内在价值。
由此,教师关注的重点从以什么方式进行最有效的信息传递转变到如何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优化学习环境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给养以影响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和意义的认识,满足学习者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支持学习者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在一种真实的境脉中,评价者依据符合该境脉特征的评价标准,采取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对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深入评价,而不是局限于用外在于评价对象的所谓的“客观标准”、划一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师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便真正地实现了自身完整和自我认同,真正地成为评价的主体而非纯粹的、被动的客体,课堂教学评价才会得到师生的深刻认同而不会流于形式,其价值也才能得以彰显。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那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成为一种外在于评价对象的压力与负担,凭一堂课确定教师的专业水平,靠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以一个等级划分学校的层次,这充其量是发挥了评价的甄别与诊断功能,而其最终旨趣——发展则被遗忘于“角落”。
基于此,课堂教学评价就应当而且必须重视自身的情境化特征,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高效开展。在物质环境层面,课堂教学评价要保证环境的真实性,使师生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而不是成为表演者或是作秀者。而适宜心理氛围的营造则成为课堂教学评价更为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评价者要制订并明确相对严格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评价不能完全受制于这些外在的标准,必须尊重师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创设开放、自由、轻松的精神环境,使师生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现自我,彰显人文性。如此,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以丰富并完善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向较为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是“口头上重视,实践上忽视”。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现不足,从而为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已得到高度认可,但在实践领域却很难落到实处,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而学习科学所倡导的技术支持性评价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制胜法宝。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学生已有错误概念不断转变、科学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传统研究认为,教学应以科学概念取代错误概念。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研究者逐渐发现,错误概念中也包含正确、合理的解释,可以作为新知的生长点,促进学习者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建构新的知识与观念。从学习科学的视角来看,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概念转变,具体到课堂教学评价中,即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功能就在于明确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迷思概念)。技术性支持评价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技术性支持评价,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计算机软件评价系统,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以诊断学生已有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学生错误概念(迷思概念)背后的原因,为概念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在学习科学的这方面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指出:“形成性评价的目标不是确定一个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是揭示学生关于问题或主题的思维方式……评价服务于认知诊断。”学习科学所提供的这些理念,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先进的软件评价系统,许多难以操作的评价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就为课堂教学评价迈向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桥梁。
(三)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和理念也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当事人,他们有明确个人优点与不足的迫切需求,他们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教师和学生对评价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自我评价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效度。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置身于评价中,他们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对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会受到各种现实利益的驱使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这就对评价的信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两者间的张力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始终没有受到重视,更无法予以落实。而学习科学所提供的某些软件系统保证了学生和教师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提升了自我评价的信度,这就有效缓解了自我评价中的“张力”。针对此,学习科学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可行性,技术上要继续弥补诸多不足,开发出更多个性化、易操作、严密性高的软件评价系统。
④ 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方法
关于评价的含义,专家们有许多讨论并发表了许多看法。我更倾向这样一种说法:“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工作进行检测,找出反映工作进程的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工作的质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全面的判断。”根据上述对评价的定义,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应该是:“从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检测。找出反映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工作质量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
同样一节课,由于评价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许会千差万别。因此,科学评价的关键和前提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制定课堂评价的标准。
在大约十年前有个著名的案例,对我们冲击很大。事情是这样的:我国同行到国外听课学习,在某一节课上,外国同行一上课,就从一个瓶里拿出许多条活生生的、不停蠕动的蚯蚓分发给学生,告诉学生这是蚯蚓,这节课就讲蚯蚓的认识,让大家先进行观察。学生有的爬在地上,有的爬在桌上,有的把蚯蚓放在手里......进行观察。最后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有的说蚯蚓是褐色的,身上没有骨头。老师说“你观察得非常好”。有的说蚯蚓是一节一节组成的,蚯蚓是靠每一节的蠕动向前行走的。老师说:“你观察得非常仔细”。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发现蚯蚓是无毒的,吃到嘴里有泥腥味”,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学生答到:“因为我把那条蚯蚓吃进肚里了”,老师当堂给了这名学生一个最高分,说:“我不如你勇敢,你很有献身精神”。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案例当时是由一个中学老师用不可置否的语气作为一件很新鲜的事转述给我听的,我听完后很惊诧地说:“原来外国是这样上课的,这课怎么能这样上呢?”同时,这件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心中忽然开朗:“这课怎么不能这样上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上课形式”不言而誉,第一次评价的标准是“师本”,第二次评价的标准是“生本”。
鉴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中外大教育家对课堂教学的精辟论述,我认为评价一节的课的好坏、水平高低,除了常规的一些标准之外,如:教学目标恰当、教学内容正确、教具和媒体合理等之外,关键就是要看这节课教师有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没有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没有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思维的个体差异;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与形成过程,有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展示交流的机会,能不能主动地扩展知识、运用知识。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这几点,即使练习内容少了点,上课时间超了点,甚至黑板上没有什么板书内容,也应该是一节非常棒的课。
⑤ 试述课程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
(一)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心理、认知的规律和特点、知识的储备与经验的积累等)、学科专业知识的特点和内容,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方案,进行分析;判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况相适应。(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某个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生成的问题所采取应对的措施,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测评。(三)总结性(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亦称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综合性测量和检验。总结性评价,主要是根据教学的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四)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一个教学的组织过程(一般是以一节课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与作用,旨在通过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组织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状况等要素的分析、判断和测评,评断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判定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教师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教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搭建学生有效认知平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⑥ 简述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内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阐述)。
(一)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⑦ “课程教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一)课程
课程概念表述以及对课程内涵的界定,学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形成了不同学说。
1.科目说。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这些科目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的开设的总称”。与此类似的是,把课程理解成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进程等的总和。
2.学科进程说。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
3.经验结果说。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也是学习者在学校教师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
4.文化再生产说。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主要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
5.社会改造过程说。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但课程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变革。因此要求课程重点应该指向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的主要弊端,以及指向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促使学生社会化,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
教材中对课程的定义包括计划和实施两个层面: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
教学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教材中从教学概念指称的不同宽度进行了归纳:
最广义→广义→狭义→更狭义→具体
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认识。
广义: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狭义: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相互独立说
2.相互包含说
3.相辅相成说
二、课程与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对课程与教学研究影响较大的教育学基本原理主要有教育本质论、教育功能论、教育目的论、师生关系论。
(一)教育本质论
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教育是兴国之本。
教育本质论正确地揭示了教育的社会性质与功能。以其作为理论基础,可以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高度去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方向。课程与教学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之外而发展,但它有一定的继承性;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更多地取决于培养人才的类型和要求,以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二)教育功能论
教育功能论是指教育对象——学生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论。人的发展受到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与作用,其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也不是万能,除了受学生遗传素质、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制约外,还受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研究课程与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课程与教学应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采用相应的课程与教学方法;(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在课程安排与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学生发展的稳定性,把握学生在各阶段中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注意学生发展的可变性,采取灵活有效的课程与教学,克服千篇一律的弊端;(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规律,课程与教学实施要善于因人而异,灵活处理。
(三)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受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单纯从社会的需要去确定教育目的,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单纯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或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去确定教育目的,片面注意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这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此外还有教育生活论与教育谋生论。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而确定的,是从我国教育实践的具体实际出发的。基本点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与水平,是衡量课程与教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志。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创新,必须弄清楚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四)师生关系论
师生关系是教育学长期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中,究竟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各自充当何种角色,起什么作用?这是教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赫尔巴特与凯洛夫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论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权威,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杜威是典型的学生中心论者,一切教育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这个中心,根据儿童的兴趣来组织课程教学。
我国学者认为,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的。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新型师生关系应具有以下特点:爱生尊师;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沟通理解;交往合作。
师生关系论为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两点理论依据:
(1)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必须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是现代先进的课程与教学。
(2)师生优化合作、协同活动,是课程与教学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
三、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人。该理论强调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遵循一定的顺序与步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识获得的速度。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主张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分解成小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步步递进,强调程序教学,教学中的强化与矫正;
强调行为目标;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
主张采用各种媒介进行个别教学;
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
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
注重教学绩效、成本——效应分析和目标管理。
(二)认知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该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心理的发展就是认知结构不断丰富、建构、提高、发展的过程。
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可看作认知结构,它涉及三个方面:知识的表征、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组织。
1.知识的表征
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储存于大脑的方式。
知识结构的三种方式: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结构的经济原则;结构的有效车力量。
知识结构的再现方式有三种:①动作表征期,用适合于达到某种结果的一组行动来表示,即表演式再现表象;②影像表征期,用可充当某个概念的代表,但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个概念的一组简略的意象或图解来表示,即肖像式再现表像;③符号表征期,用一组符号命题或逻辑命题来表示,即象征式再现表象。
2.知识的类型
知识的类型是指语义记忆的类型,语义知识可分为三类:
描述性知识,是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描述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系列操作程序或计算步骤;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设计方法的知识,包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要针对知识的不同性质特征来进行有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知识的组织
知识的组织是指长时间记忆中知识的组织,包括图式理论,群集研究,层次网络模型,流程图等方面。这些理论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课程编制和对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掌握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认知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相对立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代表人物罗杰斯。
在培养目标上,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个人的意义,强调课程、教学的适切性;
在课程与教学实施中,强调学生情感和个体经验;
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倡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非指导性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
(四)建构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自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造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
具体主张:
每位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建立知识结构,是属于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
每个人对经验的诠释受到知识背景、性别、年龄、族群等影响。
当知识由某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时,某些层面会在传递中消失。
学习者自己作观察、检验假设、获得结论。
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⑧ 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评课的标准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评价已经从过去以知识水平为中心的甄别性、利害性、封闭性、标准性、结果性评价,转化为以能力水平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由于新课程评价内涵的改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者在听课时,目光不是紧盯在授课者身上,二是整体考查教师的教的行为和效果,同时考查学生学的状态和学习效果,这样,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也随着评价者关注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做出了这样两个方面的界定:
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确定了很好的准则。
二、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即客观公正,也就是在评课过程中,要求评课者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对象定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事件本身)上面,而不是定位在授课者(人)上面。当然,实事求是的评课原则还要求评价者能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
2、坦率诚恳原则:就是要求评价者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对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能明确地指出来。当然,在具体评课时,还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3、兼顾整体原则:一是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二是评课者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兼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既要看所听的课,还要看平时的课,也要看教学成绩,应综合一个教师的多种表现,而不能“一课定终身”。
4、激励性原则:一是对被听课者的激励,二是对参与听课的其他教师的激励。前者主要是要善于抓住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散甚至放大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成功的地方,使被听课者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哪个环节上是优秀的,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保持。对参与听课的其他教师,通过评课也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使用这几种激励方法:目标激励,给教师提出一个教学研究的目标;榜样激励,为教师树立一个教学典型;信息激励,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
5、差异性原则:一是看课型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用同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不同课型的课。二是要看教师的差异。对不同执教年龄的教师进行评课,要求自然不同,对不同职称的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听不同学科的教师的课时,也要能根据学科特点设立不同的要求。三是要看到学校和学生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的,也就是说,他要根据他的教学对象去确立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评价者应通过观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堂教学效果去评价,而不是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去评价。
6、讲究方法原则:评课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充分尊重授课者的劳动,先肯定成绩,再找出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改进的一些因素,不可以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是非观去评价教师的授课情况;二是在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褒奖与贬斥要有“度”,放大优点或扩大缺点,都可能对被听课者造成伤害;三是评课要主次分明,在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一般问题可一带而过,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不严重的缺点可轻描淡写,不能面面俱到,否则无论是对听课者还是授课者都起不到评课应有的效果。
7、导向性(方向性)原则:在确定了评课目的之后,依据评课标准,关注教师授课过程中那些体现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细节,发散并放大这些能体现时代教育教学特点的成功细节,从而使这些成功的细节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8、科学性原则:一是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是不是符合科学性要求;二是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评课者应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解剖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并根据课程、教材、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等内容,对教师的授课行为作评价。
⑨ 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方法是什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版设必要的情境,给学权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我想这句话大概老师们都知道,但又有多少老师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既然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就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能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对课文进行繁琐的分析,应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落着点东西,给学生有足够的个体学习时间,自悟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