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个人提高反思能力
叶澜先生认为,一个教师反思三年,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反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从词义看是内省(内心反省)、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反思包括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德育工作的反思、学校管理工作的反思,而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学的反思。特别是课程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更需要教师做好反思工作。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首先应该搞清什么是教学反思,搞清了教学反思的概念,对如何进行反思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从技术上、伦理道德上进行回顾、重视、质疑、分析,自己考察自己,自愿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批评性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是主动关心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结果、手段效率的一种行为,是不断控制、评价、修正自己实践行为的一个过程。要回顾和回忆已有的活动,更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不好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好的做法继续发扬。
二、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是教师成长的至理名言,许多教师有较深刻的体会。
如果一个教师或许工作了20年,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20次重复。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原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是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
为什么只有经验不能成长?为什么经验加上反思就成长了呢?
1.反思使经验(含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叶澜先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师越能反思,就越是好的教师,越能使自己的经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一位数学老师教的学生成绩总比别人好,别人问他是什么原因,答不出,后来通过反思,发现原因是每个学生只用一个作业本。学生要隔天才能看到先一天自己做的作业情况,经过认真总结,他的经验就提升为及时反馈原理,讨论时,老师们也认为,只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与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反思能帮助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反思能帮助教师从每天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反思的目的不只是回顾过去,而是为了指导未来的行动,反思帮助探究和解决问题,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有的教师在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做好培训,用好评价,加强引导,如果将这五个环节的工作做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好起来。
我们认为,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认真反思,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
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入手,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的体验进行回顾,从而使自己变得成熟。
反思是自己帮助自己学会教学的好途径,某个内容教学失败了,反思为什么,下次就可以改变教学方法,逐步就学会教学了。
无论是教学的失败,还是教学的成功,教师只要认真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提炼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也是任何教育理论所不能替代的精华。
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反思可以由教师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使教师全面发展。
按照教师职业特征,一般认为,5年以内是新手型教师,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技能;5年—10年是适应型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策略,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应用技能;10年—20年是成熟型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理念;20年以上是专家型教师。但自己不把握进步的机会,是不会自动越级的,可能到退休还不成熟。
通过反思,不只关注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成绩;还应关心教师本人如何在教学中得到提高,不是年复一年机械重复自己的工作,教师需要做自己成长的有心人,才能缩短成熟的时间。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狭义的反思是对课堂行为的反思,广义的反思包括对课前设计中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课后的反思。实践前的反思是一种超前的反思,在实践前形成三思而行的习惯,对提高教学的预见性非常有帮助,如准备一堂新课时,想一想以前是怎么处理的,有经验吗?有教训吗?遇到教育中的难题时,先想一想,原来遇到过类似事情吗?是怎么处理的?过去的处理是否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中的反思是边做边反思,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因果联系。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批语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实践后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重点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对于一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先反思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在教学设计时,确定教学目标不能太笼统,应该将课标中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灵活运用”具体化,变为可操作的内容。
2.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能
一堂成功的课例,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多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教学过程才会出现闪光点,才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课堂要精彩,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教师设计精彩的片段,或者想出一个好点子,片段的内容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语、课堂引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点与难点有创新性突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对学生做出的合理结论给予赞赏,点子的内容可以是故事、游戏、趣味问题等。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说话语言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要做出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3.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课堂内,教师对学生往往容易造成无形的伤害,可教师自己难以察觉。大家认为,这一点是最值得教师反思的,而且教师要十分留意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例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是否批评了他。
有个学生考试不及格,教师发试卷时说:“你怎么个子这么高,分数这么低?”这个学生顿时脸就红了,趴在课桌上头都没抬起,随后变得很忧郁。教师发现这个情况后,感到很后悔,经过反思,向学生道歉,这个学生后来学习很用功,考试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这就是教师反思得到的回报。
4.发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因材施教人人赞成,但做起来难,特别目前班额都比较大,一个班有五六十人,多的超过七十人,教师在课堂内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确实难度很大。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要有所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作业,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多多思考,提高思维含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本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再加做,教材上个别特难的题目可以不做。
尊重学生差异,反思平时教学上的“一刀切”,对指导教学非常价值。大家认为,只有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安排不同的作业,考试上也出一些不同的题,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学生的权利问题,在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思考得比较少,而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要探究性学习,这里实质就包含了学生相关权利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获得鼓励权、读书权、想象权、选择作业权。
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内有发言的权利,有些教师虽然要求回答问题,或者谈想法,但往往学生刚开口,只要不符合自己的预设,就立即打断学生的发言。有时,一节课尽是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成绩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如果一节课中,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即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的课决不是好课。
新课改提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课堂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意见,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要给予鼓励,即学生有获得鼓励的权利。上课后,教师要反思自己表扬学生了吗?表扬得恰当吗?自己用什么方式鼓励学生的?
学生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才能将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落实到实处。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大家认为,教师们都知道教育观念的重要,但对于具体应该如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观念,思考得比较少。因此,教师十分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例如,上完课后,想一想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等等。
7.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
目前,有些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数学,很令人担忧。在各级赛课中,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教师也不是少数,赛课教师还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经过了许多人精心打造的课都出现知识性错误,那么,在日常教学中,错误多就更不要说了。
有个学生问老师:自然数与偶数哪个多?教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数多,理由是自然数是1,2,3……。中间没有间断的数,而偶数是2,4,6……,中间有间断的数,那么,自然数就比偶数多。这个问题不难,教师却回答错了,反映了教师专业水平低。因此,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内容教错了吗?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吗?自己的知识能够满足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吗?只有不断反思,才会知道知识上的缺陷,才会努力学习,弥补不足。
总的说,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从反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反思的三个步骤
1.要收集发生的问题的信息,行动回顾。
回忆教学情景、过程、原因、结果,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状况。
特别是对发生了不正常的问题、现象的情形要回顾,通过信息回顾提出问题,教师对课堂内出现的现象,哪怕是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不能漠不关心,而要认真反思,找出原因,思考解决的办法。
2.对课堂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研究,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怀疑、质疑,从反思得到困惑。
要善于怀疑自己的行为,怀疑所运用的理论,经常思考,这样对了吗?可以吗?
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析,看是否有效行为,无效行为是否太多,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学》中,提供了下表,老师们可以参考。
有效行为
无效行为,负效果行为
机敏、热心
呆滞、烦恼
关心学生与班级
对学生及班级活动不感兴趣
愉快、乐观
不快乐、悲观
能自我控制情绪
容易发脾气
有幽默感
过分严肃
认识和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自觉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个学生
不公平、偏爱
能忍耐学生的错误行为
不忍耐
与学生一起工作时表现出理解和同情
对学生冷淡、讽刺
与学生关系和谐、有礼
与学生关系疏远、逃避
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及学习中的难题
察觉不到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困难
赞扬努力的学生、鼓励表现好的学生
不赞扬学生、过分挑剔
真诚认可学生的努力
怀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社交中,考虑别人的反应
在社交中,不考虑别人的反应
鼓励学生尽其所能
不鼓励学生尽其所能
妥善计划与组织课堂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没有计划和组织
在教学计划内,课堂步骤有弹性
步骤过分死板,不能脱离计划的限制
预期别人的需要
不能照顾个人差异的需要
教学技术新颖有趣,能刺激学生
教学枯燥呆板,没有趣味
示范与解释清楚、实用
示范与解释不清楚,无引导
这一步,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要求要苛求,要自己质问自己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太好的。
对做得好的,也可以想一想,我是怎么想的?是否有理论依据?对做得不好的,要思考,我怎么会这样呢?
3.在探究中找到解决和消除困惑的办法。
针对反思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教师要进一步思考:我能做什么?我怎么改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何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益处?
一位老师在星期五讲课时,告诉学生要善于学习,要把所学的一小节内容进行整理,写出一个概括性的复习总结,其实意味着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但到星期一要求学生把做的总结交上来时,一些学生没有完成,老师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有的学生需要视觉提示,要明确把作业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不能混在一般性讲述的要求中。于是,反思的结果就是:要把口头布置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要求要明确具体。
五、教学反思的记录与交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有记笔记的习惯,将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些反思笔记是宝贵的教学资料,是提升反思质量的基础。参加讨论的教师许多都有记反思的好习惯,并且讲述了自己的记录方法。
写反思日记或教学后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或失败的教学,可以只简单地写几个要点,写在教案后面也行;可以是详细描述事情经过;可以做资料分析;也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教师自己记下来的东西,是非常鲜活的,很有价值的。有些老师写不出像样的教学论文,是由于平时没有反思与记记录反思,一到写文章时,就没有素材,即使写成了文章,也是东拼西凑,没有可读性。
写反思时,可按事件写,也就是说,把类似的多件事联系起来记忆、反思。这样做可以系统总结一类教育现象,为今后处理同类教育现象提供借鉴的蓝本。
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写,写教育故事,把教育中的真实故事写出来,穿插自己的议论、思考,教育叙事是适合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好形式,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从故事中提炼出教育观点。
教师要学会与同行交流教学反思,自己在反思中如果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是好或是差的,不妨告诉同行,与大家一起讨论。也可以数学组为单位,不定期举行反思交流会,与人交流、讨论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办法是否最好。教师聚集在一起,把自己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
现在网络已经进入发寻常百姓家,教师可以将反思发到相关的网站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特别是有可能引起一些教育专家、教学高手的重视,他们如果能够参与讨论,则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反思质量。
六、反思意识的提升与反思能力的提高
1.反思应该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自觉行为
反思对教师的责任心要求高,不负责任的教师是不会去反思的。要使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首先是教师对反思要有内在动力,也就是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其次,要有外部的推动力。有的学校规定:教龄在五年以上的教师每周写三篇教学反思,每篇500字;教龄在五年以下的教师每天要写300字以上的反思,每周教研组要检查,要交学校。但实践中由于措施不到位,教师很难坚持下去,逐渐就变成到处抄、应付。这样就失去了反思的作用
2.反思是需要毅力的行为
在反思中,要自己揭露自己的短处,是诱发痛苦的行为,没有毅力就难以反思,这种毅力体现了反思的持续性,需要教师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盯住自己不合理的教学行为进行批评,自己要督促自己,要敢于向别人承认自己教学中的不合理性。另外,要长期坚持反思,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毅力支持。因此,讨论中大家认为,只有坚持长时间的反思,才会看出反思的成效。
3.使反思成为自己的习惯
经常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就会形成反思的习惯,就会自觉地在教学之前、之中、之后,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反思。
曹化老师认为教师形成了反思习惯,就会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4.提高反思技能
反思中有时要进行比较、讨论,要查阅理论,要进行自我观察、判断、评价、调节。这些本身是一种能力,教师要掌握反思的技能,提高反思的质量。
5.反思要适度
反思不一定是个人闭门造车,有时可以集体反思,大家讨论,反思也不要很多专门的时间,茶余饭后,大家在一起可以聊一聊;每周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可以交流一会儿。这样做,就显得比较轻松,就不会将反思看作一项专门的工作了。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途径,也是教师从事教研的好方式。我们讨论的目的是希望老师们重视反思,提出反思中的一些问题,具体到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做许多细致的工作。
B.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自我反思
反省自己,就是对自己的本身及所作所为进行哲学思考。这对自己走好人生路,肯专定有很大的益处。因为任属何人走都需要通过哲学沉思来分析和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需要短暂的停顿,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和景况,弄清楚周边的环境和社会的情况。
C. 教师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1、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5个内容进行。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他人评价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尤为重要。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例如。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
容与原有知识进行合理链接;链接的方法是否科学;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是否进行了正确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
新课改中的教师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由于同校特别是同轨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对于教学就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只有理性地对待同伴的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才能实现"蒸蒸日上"的进步.
3、在观察学生中进行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效,.教师自我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做,所说,所思,所学,所感受都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言行,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
(2)、学习成长纪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收集学生自已,教师,同伴或家长做出的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等反映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材料,学习记录,有效反映学生的点滴进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它对于教师的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历程,教师经常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既有助于教师全面审视自已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D. 如何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回的做法;答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E. 如何在教学中自我反思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 反思对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教育教学现象所进行的一番认真思考。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反思之后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就是改进教学的行动。一边教学一边反思,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二、教师要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教学中一种内省活动,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要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要有自我监控能力:提高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和设计的能力。要有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认识,评价进而产生的价值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要有职业意识。2、要有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内容中,教师要写有效的教学计划,即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教学课程内容、学生兴趣和需要,学生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3、要有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4、教学中,师生言语互相沟通,教师要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5、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或同伴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6、教学反思。课上完后,对自己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把它记录下来。 三、 教师要写教学反思 反思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当中,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特殊任务。所以要求每一堂课后写一写简短的篇反思。教师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 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2. 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3. 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有“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我和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4.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
F. 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1、在自我评价中反思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5个内容进行。(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进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他人评价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尤为重要。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例如。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合理链接;链接的方法是否科学;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是否进行了正确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新课改中的教师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由于同校特别是同轨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对于教学就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只有理性地对待同伴的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才能实现"蒸蒸日上"的进步. 3、在观察学生中进行反思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效,.教师自我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做,所说,所思,所学,所感受都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言行,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2)、学习成长纪录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收集学生自已,教师,同伴或家长做出的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等反映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材料,学习记录,有效反映学生的点滴进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它对于教师的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历程,教师经常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既有助于教师全面审视自已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该链接由问题回答方推荐
G.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
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
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
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